我的旅行故事之未完成的印度尼西亞


旅館所在的位置在 日惹 主城區偏南,周圍很安靜。前臺的小姐姐告訴我只能住一宿,明天已經預定滿了。看起來之前只預定第一晚,視情況再決定是否續住的方法在這裡也並不奏效。在這個人口大國的重要假期,想必不知多少印尼人從各個島嶼匯聚到這座舉世聞名的百年古城。
向前臺小姐姐詢問這個時間附近是否還有能吃晚餐的地方,小姐姐胸有成竹地推薦了一家據說深受好評的爪哇風味餐廳。我穿過牆壁上滿是塗鴉的小衚衕,找到了這家位於酒吧對面的餐廳。這條街只有那麼兩家酒吧,或許遠一點的位置還有其他的,但是仍然很安靜,只從其中一家酒吧里飄出同樣安靜的歌謠。
爪哇菜

阿錦拿出他整理並打印出來的PPT資料邊介紹邊給我看,這些都是非常當地的景點,包括kebun Buah Mangunan看日出、Goa Pindul岩洞漂流、Timang Beach的海邊纜車等等。同時阿錦也不忘介紹自己的優勢,因為自己原是 馬來西亞 人,而馬來語和印尼語是相通的,所以在途中與司機或其他當地人溝通不存在問題。
阿錦後來舉家移居 新加坡 ,他還是在小學時學習的中文,所以大部分內容只能講英文。不大會兒的功夫,阿秋也湊了過來,阿秋的中 文水 平就很好。他們已經約了一位 韓國 男生,打算湊四個人一起分攤包車費用以及去海邊需要乘坐的越野車費用。沒有明確計劃的我最終決定加入他們。 kebun Buah Mangunan的日出第二天一早四點多鐘我們乘著夜色起床出發, 韓國 男生一夜未歸,我們最終三人成行。汽車在城市中行駛了不多時之後開始拐進 盤山 路,到達山頂時天空剛剛有一絲泛白。在面對著山谷和雲海的一側已經有一些當地人在靜候了,雲層在頭頂上和山谷間游走,眼前青山和雲海交錯,有如闖入了太虛幻境。雖然山勢沒有峨眉和 黃山 那樣險峻高聳,但雲海卻不曾遜色幾分。








通往海岸的崎嶇路面,相機根本無法端穩




阿秋顯得很失落,默默地坐在雜貨鋪門前的長凳上,若有所失地看著遠處。我們也沒有興趣去嘗試吊橋和索道,或是去往對面的小“島”。





買過門票之後,我們把所有身家放在車上,換好可以打濕的衣服,跟著工作人員繞到溶洞後方,中途我們每人領取了一個汽車內胎似的漂浮圈。這是個水洞,前後連著兩池小水塘,或者可以說是一池水塘穿過溶洞。洞後側的水塘里已經擠滿了漂浮圈,圈上坐著清一色的當地人。我們面面相覷,此情此景預示著我們全天的項目基本上都是以失望告終,幾乎全軍覆沒。
我們一一把自己的“輪胎”扔到 水裡 ,然後整個人坐下去,屁股登時濕透了,工作人員把我們三個的坐胎扣在一起,保證緣分不會散。池塘已經被擠得密不透風了,溶洞的水道也並不寬,單靠“輪胎”和我們自己根本寸步難行,只能靠工作人員站在 水裡 一點一點把“輪胎”往前拉,前方的“輪胎”則順勢漂往兩側。這才是真實的“下餃子”,相比之下,國內的“下餃子”多少顯得有點兒弱。
進入溶洞內部,傳來濃重的蝙蝠糞便的味道。洞的內壁是單調老舊的灰白色,偶爾伸出來一兩條沒有絲毫創意的鐘乳石。漂至洞中心時,可以看到洞頂掛滿了黑壓壓的蝙蝠,陽光通過洞中心的天窗撒進來,照亮了周圍人的興高采烈的臉。阿秋說,她剛剛在Timang Beach把這一年的工作生活做了個總結,同時為下一年做了一些規劃。這個溶洞漂流也同樣適合閉著眼睛做一些總結和計劃。
在寫文時,我到網上搜索了一下這個岩洞,在網絡照片上,一縷柔和的光柱通過溶洞頂端的圓形洞口打到水面上,整個溶洞內部和水面閃爍著明亮的金色,人們站在光柱與水面交接的地方,猶如是在接受太陽神的恩典。照片與現實的差距如此之大,攝影師雖說是為了藝術創作,但另一方面也嚴重欺騙了廣大群眾,因此我一度對這種失真的後期渲染非常反感。 超火的Mie Ayam回到市內是下午兩三點鐘,我們空出午飯的肚子是為了要去一家非常火的面館吃面。這家面館只經營mie ayam(雞肉面),我們到的時候,餐館屋內屋外已經坐滿了人,還有很多守在桌子邊等著搶座位的,很難想象在這個不是吃飯時間的時間生意竟然還是如此火爆。服務員麻利地煮面澆滷,但等到自己的面至少還是要幾十分鐘。這裡的雞肉面與我在 雅加達 吃過的口味略有差異,至於真的有那麼好吃嗎,我只能說“還好啦”。
簡陋的操作間,工作人員麻利地煮面澆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