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英劇鏡頭 玩轉不列顛】獨家英劇取景地打卡、唐頓莊園復古Vintage穿搭、超贊民宿

地址:St Aldate's,Oxford,OX1 1DP(查看地圖)
官網地址: www.chch.ox.ac.uk/visiting/timesandprices 。一般開放時間是10:00-16:30,並不是每日開放,根據教堂和學院的日程安排時而會關閉。官網上除了購買常規參觀門票,還會不定期的舉辦主題茶會和派對,尤其是哈利波特主題茶會,工作人員會全部穿著巫師長袍為你服務,可以坐在餐廳里甚至教師坐的高腳椅上品嘗下午茶,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去感受一次呀!



(4)大象咖啡館
當年窮困潦倒的J.K.羅琳與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兒從 倫敦 流落於此,失業的羅琳只能依靠政府的救濟金支撐生活,住在一間沒有暖氣沒有空調的破舊公寓里。羅琳常常推著嬰兒車,在公寓附近這間大象咖啡館,只點一杯最低廉的咖啡,是為了取取暖,也是為了找個地方排解下失意的情緒。就是在這個咖啡館的角落裡,沒有人註意到羅琳,曾經落魄的單身媽媽,現在的 英國 女性首富。人生是充滿無限奇跡的,正如哈利波特的世界。



營業時間:周一-周四8:00-22:00,周五8:00-23:00,周六9:00-23:00,周日9:00-22:00。如果想好好參觀咖啡館,一定要在早晨開門前就提前等候,其餘時候都有大批絡繹不絕的哈迷們排著長隊等待進入的。
人均消費:7英鎊(咖啡&甜點)。
官網地址: http://www.elephanthouse.biz/
3、穿搭功課:哈利的魔法袍
葡萄牙 的 科英布拉 大學校服黑色長袍是哈利波特巫師袍的靈感來源,JK羅琳跟這所大學有很深的淵源,她說是 科英布拉 給了她靈感,才造就了風靡世界的《哈利波特》。因此作為格蘭芬多的編外學生一枚,朝聖心中的魔法聖地,當然是要穿上霍格沃茨校服才像樣啦!

最讓我開心的是穿著哈利波特校服走在 牛津 街頭,會有很多路人主動跑過來打招呼!有一個長得非常帥的少年先是衝著我的裝扮吹了口哨,接著酷酷地表示,自己更喜歡斯萊特林。還有一隊大約是剛上小學年紀的小朋友,走過我身邊時驚訝地拉著身邊同伴喊著“This is Harry Potter!”我拿出魔杖念了個飛來咒,小朋友的可愛聲音更響了。
三、神探夏洛克
1、劇集背景
被稱為推理小說中的"聖經"的《 福爾摩斯 探案集》自問世以來已經被譯成57種文字暢銷世界各地。 福爾摩斯 更是成了名偵探的代名詞,他與華生簡直可以說是大不列顛的國民CP,這個 維多利亞 時代的有點怪癖的"神探"形象,對後世的偵探小說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英國 著名小說家毛姆曾說:"和柯南道爾所寫的《 福爾摩斯 探案集》相比,沒有任何偵探小說曾享有那麼大的聲譽。"

2、取景地探秘: 福爾摩斯 博物館
Baker Street 221B大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地址之一了。事實上,整條貝克街從頭逛到尾都找不到一個三位數的門牌號。但為了紀念這位神探,1930年使其成為可用地址,後分配給 福爾摩斯 博物館使用。如今世界各地蜂擁而至的福迷都認定這就是夏 洛克 • 福爾摩斯 偵探的事務所。其實再沿著貝克街走一點,就會看到真正的221B號,它如今是國家教堂巨大的總堂。

開放時間:每天(除了聖誕節)9:30 - 18:00
門票:成人15英鎊,兒童(16歲以下)10英鎊
官方網址: http://www.sherlock-holmes.co.uk
門口守衛的 蘇格蘭 場警察和劇集中的雷斯垂德探長長的好像,而且非常幽默盡責,擺拍功力一流!排隊了半個多小時後,當博物館的小門開啟的一瞬間,各種 福爾摩斯 劇中的鏡頭甚至名偵探柯南的畫面一齊涌上心! 維多利亞 時代原汁原味的樓道、客廳、卧室,書桌和壁爐前的羽毛筆和泛黃報紙,濃厚的古典精緻的氛圍縈繞於中。

博物館三樓則呈現不同小說中的知名場景,等 福爾摩斯 迷來細細比對。博物館隔壁也有 福爾摩斯 紀念品店。

偵探大人的獵鹿帽和格紋斗篷已經成為每一個觀眾心中長盛不衰的經典形象了。所以為了穿越回《神探夏 洛克 》里的場景,我在 美國 的vintage網站上找到了一件1970S的駝色格紋毛呢斗篷,並很幸運的在即將出發前幾天寄到了國內。然而,斗篷的厚重出乎我的預料,在糾結了好久之後,還是下決心在就要爆滿的行李箱里硬塞下這個大家伙!

可惜的是,在 愛丁堡 的清晨逛了半小時後,攝影師兼搬運工的麥兜先生表示實在不想拎著這麼重的斗篷繼續到 倫敦 了,趁我不備偷偷扔在了王子花園的某個長椅上!
無奈只得尋思著,從 愛丁堡 帶回來的 蘇格蘭 大羊絨披肩還可以凹一凹造型,橙色與墨綠相間的花色倒也復古,站在 福爾摩斯 大人身邊的小迷妹也算有點CP感不?
四、故園風雨後
1、電影背景
談起 英國 約克 郡的 霍華德 城堡,可能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周傑倫的婚禮。但喜歡電影和英劇的人,應該早就在1981年的電視劇《故園風雨後》和2008年的同名電影里見識過這座 英國 最美莊園。它是 英國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私人住宅,有“ 英格蘭 第一巴 洛克 式鄉村別墅”的美譽。有歷史的蕭瑟,又有英倫的古典,如同深山中靜開的百合,二戰前後的貴族生活氣息,人與人之間的曖昧情愫,都令這奢華宅邸更為迷人。
《故園風雨後》(Brideshead Revisited)改編自 英國 作家伊夫林·沃(Evelyn Waugh)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三十年代 倫敦 近郊布賴茲赫德莊園一個天主教家庭的命運浮沉。1981版的11集迷你劇集當年風靡英倫,佳評如潮。2008年, 英國 BBC等幾家公司合作,又將它重新搬上大銀幕。

2008年電影版,主演是Matthew Goode和Ben Whishaw。
兩版的《故園風雨後》為觀眾描繪了一幅落日餘暉中旖旎的 英國 貴族生活畫捲,活在大時代的漩渦里的少年無法左右自己的步伐,朦朧曖昧的少年情誼,隨著曾經輝煌的家族的興衰,不斷改變著自己的輪廓。
2、取景地探秘: 霍華德 城堡
與主角Charles Ryder第一次見到 霍華德 城堡那樣,當我們駕車一點一點接近 霍華德 城堡,望見起伏蜿蜒的鄉道前方突然出現氣派的拱門時,這座掩映在樹林與湖畔之邊的古宅,展現出舊日英帝國高貴矜持的風骨,令人不禁懷揣著期許和浪漫幻想。然而日後頹敗寥落的故園,正如電影里主人公經歷的由初時的喜悅情傷到後來的悵惋離別,兀自訴說著風雨飄搖中的人事滄桑。
地址:Castle Howard, York YO60 7DA,UK
開放時間:周一-周日:10:00-17:00,分淡旺季,詳情請看網站
門票:House & Grounds - 成人17.5英磅
網址: http://www.castlehoward.co.uk/
這座18世紀的古宅是 霍華德 家族的家宅,城堡最早由範布勒爵士設計,採用了當時流行的古典巴 洛克 風格,後來第四代伯爵 霍華德 採用另一種風格建造了城堡的西翼,令整座城堡看起來有些不那麼對稱。






營造完美的旅行氛圍,準確把握住【景】和【人】的關係是拍照的重點。
旅拍和傳統的影樓、工作室的寫真攝影的最大區別,莫過於景色的多變性以及記錄的唯一性,很多時候只能是快門一瞬間的定格,因此拋開攝影技術不提,我們需要把更多的功課放在旅行前的準備中。
Tips 1:瞭解旅行目的地的風景與建築風格,如果是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的則更可以作為參照,出行前準備適合該地方風格特征的衣服,這樣能更好的呈現出【人景合一】的效果。 比如 常見的旅行目的地風格可以分為:海島風、日式清新風、美式簡約風、民族風、都市休閑風等等,樓主作為復古愛好者,在 歐洲 的幾次旅途更偏愛民族+復古風格的穿搭。
Tips 2:學會色彩搭配,這裡考慮的不僅是服飾的顏色搭配,更主要的是造型與整體拍照背景的顏色要搭配得當。選擇合適的對比色或者大膽跳躍的撞色,和建築或者自然景觀色彩融合。
Tips 3:感知旅行目的地的人文歷史,用穿搭實現旅行夢想。很多時候我們對旅行穿什麼的茫然無措,實際上是對即將要去的地方太過陌生無知。而當你在行前通過游記、視頻、電影、書籍對目的地有了由淺到深的認知之後,對於這次旅行的願景和夢想也會逐漸清晰起來。 比如 在德奧邊境的國王湖,我的夢想便是“成為森林湖泊中的仙子”;在 捷克 CK 克魯姆洛夫 小鎮,我的夢想是“做一天中世紀的小鎮姑娘”;在 塞維利亞 王宮的《權力的游戲》實景地,我帶上以假亂真的多恩親王袍子,化身劇中人。聽上去是不是很臭美?但正是這樣的幻想與期待,才會驅使我們充滿靈感和趣味的探索新鮮世界。
【Part 1】初遇約克的暖陽喬治 六世曾這樣形容 約克 郡(Yorkshire):“The history of York is the history of England.”從公元5世紀至15世紀中葉, 約克 作為 英格蘭 的歷史重地,見證了 歐洲 漫長且黑暗的中世紀時代。工業革命前的特征幾乎完全被保留了下來,古老而神秘的印記時至今日依然留存在 約克 郡的哥特式建築與 羅馬 古城牆中。密集而狹窄的石板路營造出濃郁的中世紀氛圍,催生了這座 歐洲 著名的“鬼城”里無數引人遐想的關於吸血鬼的傳說,每年都會有來自各地的游客到 約克 “尋鬼”。 蒸汽里的黃金年代——鐵路博物館
跟隨導航的指引進入這座充滿古跡的小城,偌大的火車站出現在眼前。停車場的大叔很熱心的給我們指了一條捷徑,輕鬆地穿過停車場里的小門進入 約克 火車站。
【在這個懷舊的國度中,鐵路對於 英國 人可謂意義非凡。跟隨著19世紀的蒸汽火車,穿越回那個工業革命後的黃金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