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Walk 72h—蘭州|陌生人啊,請給我一支蘭州


這座叫做“ 中山 橋”,又被稱作是“天下 黃河 第一橋”,如果說 黃河 是這座城市的靈魂,那麼 中山 橋一定就是這座城市的脊梁。從1907年建成至今已有111年曆史,這100多年來這座橋經歷了無數的風雨侵蝕、洪水衝擊、地震搖撼,甚至是經歷了兩次戰爭,抗日戰爭爆發以後,日軍侵占我國的 東北 、華東、華南地區,封鎖了我國大部分的出 海口 ,因而西南 西北 地區就成為了重要的戰略後方,為抗戰提供必備的物資補給,而作為 西北 重要交通樞紐的 蘭州 就顯得尤其重要,而當時, 中山 橋更是當時甘新、西蘭兩條東西大 通道 上唯一的橫跨 黃河 、連接兩條道路的橋梁,源源不斷的物資通過 中山 橋送到解放軍的手中,其軍事地位不容小覷。正因為如此,它也成為了日軍轟炸的重要目標。
它經歷了太多,見證了太多,說它是 蘭州 的脊梁不為過。



黃石 妮在一家旅行公司實習,擔任 西北 地區的文案及產品開發,得益於她,我知道了很多關於 蘭州 的歷史文化,知道了這些作品的背後。
黃河 流經省份眾多,而作者何鄂為什麼會將這座如此精美 黃河 母親雕塑作品置於 蘭州 的 黃河 沿岸呢?其實是因為眾多的關於人類文明的遺跡都在 黃河 流經的 甘肅 境內發現。雕塑採用花崗岩而不是常見的漢 白玉 則更能代表 黃河 顏色以及我們這些炎黃子孫的膚色。在創作這件作品時,何鄂曾經很頭疼究竟母親應該抱一位男孩呢還是女孩呢,如果是男孩會不會被人議論我們民族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思去想來,她創作的這個小孩兒匍匐在母親身上,模糊了性別。
7 PM 完爆馬三洋芋片的正順水煮洋芋蘭州 產土豆,這裡的土豆長得比 四川 的大不少,他們也特別會吃土豆。馬三洋芋片幾乎成了每個來 蘭州 的游客必去打卡的小吃店,而有本地人帶的我就是不去,當地朋友鶯姐和 黃石 妮幾乎都統一口氣跟我說:馬三啊,他只是名氣大,我們 蘭州 人幾乎都不去吃的。
黃石 妮說:“我帶你去我高中學校旁邊的那家洋芋片,特別好吃!”





還是要對 黃石 妮和鶯姐說:回(來) 遂寧 ,我請你吃更好的吃的!



到博物館時,恰好遇見一群 法國 來的旅行團,他們的導游向他們介紹絲綢文明的時候,雖然我聽不懂法語,不知道他在如何描述,但聽到他們驚呼的聲音,那絕對是一種贊許。作為一個 中國 人我是自豪的。
博物館參觀的人並不多,有幾個時段會有免費講解,這個博物館對於瞭解絲路文明瞭解 甘肅 的革命歷史大有意義,作為一個旅者來說我覺得也是必不可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