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自由行之哈瓦那、比萊尼亞斯
↑哈瓦那 革命博物館Museo de la Revolución溜溜達達走到Cuarteles街底,來到Belgica大街,這是革命博物館背面的街。 ↑哈瓦那 正好看到一隊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邊說邊笑的似乎跟我們同路、也往革博的方向走。 古巴 美女隨處可見: ↑哈瓦那 很逗的是,老師帶著這隊學生居然走錯了路,因為我倆走的是正確的方向,從Refugio街穿過, ↑哈瓦那 來到革博的正門面對的Agramonte大街,我倆已經進入革博的大門,回頭才看見老師帶著他們走進來。 ↑哈瓦那
1920年建成,門口有是寬闊的廣場,面對美麗的 哈瓦那 海灣,背靠 哈瓦那 老城。 ↑哈瓦那 所有 古巴 總統都居住在這裡,最後一任是親美的獨裁者巴蒂斯塔。是由 古巴 建築師Maruri和 比利時 建築師Beleu在20年代共同設計的,和諧地融合了 西班牙 、 法國 和 德國 的建築風格。建設費花了$ 3,750,000,之後又花了$1,366,515請 紐約 的著名公司路易斯·蒂芙尼(Tiffany)做內部裝修,這是蒂芙尼公司最後一個大型的室內設計項目。 ↑哈瓦那 1959年 卡斯 特羅推翻了巴蒂斯塔政府, 把這總統府還給了人民,變成了今天的 古巴 革命博物館。
博物館門票8CUC,還要存包,我們沒有進入參觀。 ↑哈瓦那 從博物館離開,繼續沿著Agramonte大街往南走,從這裡回到酒店步行只要6分鐘,450米。 格拉瑪號紀念館Memorial Granma下圖的標誌就是 格拉瑪 號紀念館Memorial Granma ↑哈瓦那 格拉瑪 號游船建造於1943年,長約18米,設計容納12人。
1956年10月10日,流亡 墨西哥 的 古巴 革命者以50,000 墨西哥 比索的價格從 美國 公司手中購得此船。1956年11月25日凌晨1點,82名 古巴 流亡者在 卡斯 特羅的領導下乘上該船,從 墨西哥城 東北 約三百英里的 韋拉克魯斯 州的圖克斯潘港口啟航前往 古巴 ,開始了反抗 古巴 總統巴蒂斯塔的遠征。
他們被稱為“ 格拉瑪 號游船遠征隊,船上的革命者除了 卡斯 特羅外還包括了切·格瓦拉以及 卡斯 特羅的弟弟勞爾· 卡斯 特羅等人。由於他們的出發過於草率,這讓 格拉瑪 號本身並不在最佳狀態,設備的嚴重老化使得船隻行駛緩慢。無線電設備只能接收,而無法向 古巴 發送信息,只能裝下12個人的小船了更是塞滿了武器、彈葯以及82名革命者。更糟糕的是,這條船的油箱設計並不足以讓他們到達 古巴 ,革命者們只能將另外罐裝的燃料堆放在甲板上。海上的暴風雨讓小船搖晃的非常厲害,幾乎所有人都在暈船。隨後有人發現海水浸入甲板,無奈之下他們只能盡可能得丟掉東西準備棄船上岸,而此時才發現原來以為進水的那個地方其實根本就沒問題,不過是一個救火用的水龍頭不知怎麼被打開了而已。
按照原有的計劃, 格拉瑪 號應於1956年11月30日這天抵達 古巴 ,隨後與當地負責策應的革命者一起發動起義,然而混亂的組織讓他們比原計劃推遲了2天才到達。
1956年12月2日清晨,在 淡水 和燃料都已經用盡的情況下, 格拉瑪 號在原 東方省 (Oriente Province)的一處海灘登陸。
之所以選擇這裡,革命者們是為了效仿 古巴 民族英雄José Martí。61年前 古巴 獨立戰爭期間,José Martí就是在這一地區登陸的。
由於沒有找對登陸地點(比原計劃偏了兩公里),再加上晚到了2兩天,負責接應對隊伍此時早已撤退。
另一方面,巴蒂斯塔政府早已在 東方省 佈下重兵,因為他們確認 卡斯 特羅等人將會在這裡登陸,就等著革命者的到來。於是,遠征隊剛一上岸便遭到政府軍從空中和陸地兩方面的圍剿。由於這些革命者完全缺乏實戰經驗,加上雙方實力懸殊,3天后遠征隊損失慘重。82人中有50人陣亡,另有20人被俘後遭到殺害,最後幸存的只有12人和7只步槍。
切·格瓦拉也從此由一名醫生轉變成了游擊隊戰士,跟隨著其他幸存的革命者一起轉移到了 東方省 的山區開始了游擊戰爭。
古巴 革命勝利後,為了紀念這次登陸,原 東方省 的一部分被更名為 格拉瑪 省(Granma Province),而12月2日這天也成為了 古巴 的建軍節。當年的 格拉瑪 游船今天靜靜的躺在這座紀念館里,作為革命博物館的一部分向人們永久展出。
博物館室外的部分也在這條街上,很容易就看到了,據說飛機、坦克SAU-100都是當年豬灣事件的戰果: ↑哈瓦那 ↑哈瓦那
這條街越往酒店、也就是國會大廈的方向走,道路就越寬敞、乾凈: ↑哈瓦那 ↑哈瓦那 ↑哈瓦那 ↑哈瓦那 ↑哈瓦那 又見一長腿美女: ↑哈瓦那 已是中午1點半,正好回到酒店休息,飲用水已經喝完了,我們商量好,下午出來必須找到地方再買一瓶水。
在酒店踏踏實實的休息了兩個小時,位置好很重要,出入方便,節省時間。下午的計劃是從酒店出發,步行參觀 主教大街 ,然後走到港口坐輪渡到對岸,上山到 哈瓦那 耶穌聖像,俯瞰 哈瓦那 城。
從酒店出來,還是沿著Belgica大街走,這時候眼尖的先生跟我說,看見有老外抱著一桶一桶的礦泉水,應該就在這附近,我說那趕快找啊,否則到了老城又找不到賣水的地方,今天晚上和明早的飲水都成問題。
跟著先生,拐向San Juan de Dois街與O'Reilly街之間的區域,在牆角發現有游客出入,走進一看,果然是個商店,由於外面沒有任何標誌,如果不是有人抱著水走出來,根本看不出來這裡是商店, 古巴 就是奇特,商店還要如此隱蔽。
走進大廳,分左右兩部分,左邊是專門賣水的,也就是說,只是賣水,其他什麼都不賣;右邊是一個看起來像超市的地方,門口有人把守。
先生說,好不容易發現了正規商店,看看有什麼可以買的晚上回酒店吃,這個決定是無比正確的,因為商店5點就關門,等我們返回什麼都買不到了。
我和先生走到超市門口,把守的人攔住不讓進,這是到 古巴 的第三天了,對於這裡的規矩多少熟悉了,肯定是因為我倆的背包,得存包,我嫌麻煩,跟先生說,你自己進去,把所有的包給我,我在外面等著。
之所以這麼安排,也是因為我閉著眼睛都知道超市裡面有什麼,其實就是什麼都沒有。。。
先生進去後,我走到超市的另一頭,這裡也有一個出口,收銀的位置也在這裡,我想著有可能從這裡出來,沒想到,等了好一會兒,看到先生抱著幾罐啤酒在收銀處付款後,拿著塑料袋剛要走出來,被工作人員又給拽回去了,要求必須從入口處出去,沒辦法,我也跟著走回到入口,先生被門口的工作人員又是一通翻包,就是那個塑料袋,看了個夠才給放出來。
這裡就是入口: ↑哈瓦那 這邏輯真是奇特,既然工作人員,收完銀,還把商品放到了塑料袋里,而且也有門,那幹嘛不讓顧客直接出去呢?而是要在超市裡拎著買的東西轉一圈,再在門口搜查一遍才能放顧客出去?這是什麼邏輯?
好在賣水的地方不用再存包,買好水,我們先返回酒店把水和啤酒放回房間,再次出發。
這裡是賣水的地方: ↑哈瓦那 下圖是賣罐頭的地方,當地人在排隊買: ↑哈瓦那 主教大街Calle Obispo還是沿著Belgica大街走,過兩個路口就到了 主教大街 Calle Obispo。是一條步行街,街道不寬,兩邊都是殖民時期的老建築,很多商店,也有住宿的飯店,走到底就是武器廣場。
走這條街,有點像王府井,當然了,繁華程度相距甚遠,但仍可以比較全面的體會一下 哈瓦那 的生活水平。
這裡的商店售賣的多數是日用品,像牙膏、洗發水、臉盆、香皂等這類日用品,在民宿住的時候我就發現, 古巴 人民其實食品上比較豐富,一點兒都不缺,而且蔬菜、水果、肉類都是有機產品,比咱們的食品起碼安全多了,只不過,雞蛋的確是限量的,原因不清楚。
古巴 人民真正缺少的是日用品,像在民宿,我發現他們用的毛巾質量實在太差,一看就是漿洗了很多次,顏色都變了,毛也沒了,比我家用的抹布手感都要差。
還有, 古巴 人民藝術修養其實一點兒不差,反而很高,有很多民間的藝術品都非常棒。
因此,如果大家想帶一些小禮品給民宿主人,我覺得日用品最好,類似什麼 中國 結之類的裝飾品就算了。
我個人並沒有給民宿主人帶禮品。
沒走幾步,看到一家冰淇淋店,當地人很多,都在裡面吃冰淇淋,我沒計劃專門去那家著名的冰淇淋Coppelia店,所以,就在這裡試試吧。
點餐的形式是找個座位,等服務員過來,沒有餐單,有什麼品種就吃什麼,除了純冰淇淋球,還可以選擇在冰淇淋的基礎上再淋上奶油什麼的。
由於人多,我們是和一個當地人拼桌坐的,服務員不懂英語,由於沒有可選的品種,點餐倒也簡單,我要了一份,因為憑我的感覺,這種冰淇淋不會太好吃。
服務員送給每人一杯水,先生剛想喝,被我制止了,飲水一定要註意,我們這種外國人,最好只喝瓶裝水。 ↑哈瓦那 冰淇淋上來了,就是這樣子的,味道一般吧,奶油味還算重,偏甜。 ↑哈瓦那 付款的時候,按照當地土比索付,我給了一個CUC,相當於24個土比索,一份冰淇淋10個土比索,服務員找了我14個土比索的當地貨幣。這下可好了,有了當地人用的土比索,雖然用的地方不多,但體會一下還是必要的。
提醒:
這種店可以依據情況付小費,不是強制的,但我看到當地人也有付的,可能就算是那杯水的費用了吧。
這條街上的店鋪的營業時間大多數是這樣的,看下圖: ↑哈瓦那 意思是周一到周六:早10到晚6點
周日:早10到下午2點
這營業時間,他們乾脆不幹活好不好呢!難怪我們做為游客到商店買水這麼費勁。
先生不是太喜歡這條街,覺得商業化嚴重,游客太多,一點兒都不接地氣,不過,我還是在這條街上拍了拍我喜歡的人生百態: ↑哈瓦那 ↑哈瓦那 ↑哈瓦那 ↑哈瓦那 ↑哈瓦那 ↑哈瓦那 ↑哈瓦那 古巴 女人一樣愛美,一樣要做指甲:
1920年建成,門口有是寬闊的廣場,面對美麗的 哈瓦那 海灣,背靠 哈瓦那 老城。 ↑哈瓦那 所有 古巴 總統都居住在這裡,最後一任是親美的獨裁者巴蒂斯塔。是由 古巴 建築師Maruri和 比利時 建築師Beleu在20年代共同設計的,和諧地融合了 西班牙 、 法國 和 德國 的建築風格。建設費花了$ 3,750,000,之後又花了$1,366,515請 紐約 的著名公司路易斯·蒂芙尼(Tiffany)做內部裝修,這是蒂芙尼公司最後一個大型的室內設計項目。 ↑哈瓦那 1959年 卡斯 特羅推翻了巴蒂斯塔政府, 把這總統府還給了人民,變成了今天的 古巴 革命博物館。
博物館門票8CUC,還要存包,我們沒有進入參觀。 ↑哈瓦那 從博物館離開,繼續沿著Agramonte大街往南走,從這裡回到酒店步行只要6分鐘,450米。 格拉瑪號紀念館Memorial Granma下圖的標誌就是 格拉瑪 號紀念館Memorial Granma ↑哈瓦那 格拉瑪 號游船建造於1943年,長約18米,設計容納12人。
1956年10月10日,流亡 墨西哥 的 古巴 革命者以50,000 墨西哥 比索的價格從 美國 公司手中購得此船。1956年11月25日凌晨1點,82名 古巴 流亡者在 卡斯 特羅的領導下乘上該船,從 墨西哥城 東北 約三百英里的 韋拉克魯斯 州的圖克斯潘港口啟航前往 古巴 ,開始了反抗 古巴 總統巴蒂斯塔的遠征。
他們被稱為“ 格拉瑪 號游船遠征隊,船上的革命者除了 卡斯 特羅外還包括了切·格瓦拉以及 卡斯 特羅的弟弟勞爾· 卡斯 特羅等人。由於他們的出發過於草率,這讓 格拉瑪 號本身並不在最佳狀態,設備的嚴重老化使得船隻行駛緩慢。無線電設備只能接收,而無法向 古巴 發送信息,只能裝下12個人的小船了更是塞滿了武器、彈葯以及82名革命者。更糟糕的是,這條船的油箱設計並不足以讓他們到達 古巴 ,革命者們只能將另外罐裝的燃料堆放在甲板上。海上的暴風雨讓小船搖晃的非常厲害,幾乎所有人都在暈船。隨後有人發現海水浸入甲板,無奈之下他們只能盡可能得丟掉東西準備棄船上岸,而此時才發現原來以為進水的那個地方其實根本就沒問題,不過是一個救火用的水龍頭不知怎麼被打開了而已。
按照原有的計劃, 格拉瑪 號應於1956年11月30日這天抵達 古巴 ,隨後與當地負責策應的革命者一起發動起義,然而混亂的組織讓他們比原計劃推遲了2天才到達。
1956年12月2日清晨,在 淡水 和燃料都已經用盡的情況下, 格拉瑪 號在原 東方省 (Oriente Province)的一處海灘登陸。
之所以選擇這裡,革命者們是為了效仿 古巴 民族英雄José Martí。61年前 古巴 獨立戰爭期間,José Martí就是在這一地區登陸的。
由於沒有找對登陸地點(比原計劃偏了兩公里),再加上晚到了2兩天,負責接應對隊伍此時早已撤退。
另一方面,巴蒂斯塔政府早已在 東方省 佈下重兵,因為他們確認 卡斯 特羅等人將會在這裡登陸,就等著革命者的到來。於是,遠征隊剛一上岸便遭到政府軍從空中和陸地兩方面的圍剿。由於這些革命者完全缺乏實戰經驗,加上雙方實力懸殊,3天后遠征隊損失慘重。82人中有50人陣亡,另有20人被俘後遭到殺害,最後幸存的只有12人和7只步槍。
切·格瓦拉也從此由一名醫生轉變成了游擊隊戰士,跟隨著其他幸存的革命者一起轉移到了 東方省 的山區開始了游擊戰爭。
古巴 革命勝利後,為了紀念這次登陸,原 東方省 的一部分被更名為 格拉瑪 省(Granma Province),而12月2日這天也成為了 古巴 的建軍節。當年的 格拉瑪 游船今天靜靜的躺在這座紀念館里,作為革命博物館的一部分向人們永久展出。
博物館室外的部分也在這條街上,很容易就看到了,據說飛機、坦克SAU-100都是當年豬灣事件的戰果: ↑哈瓦那 ↑哈瓦那
這條街越往酒店、也就是國會大廈的方向走,道路就越寬敞、乾凈: ↑哈瓦那 ↑哈瓦那 ↑哈瓦那 ↑哈瓦那 ↑哈瓦那 又見一長腿美女: ↑哈瓦那 已是中午1點半,正好回到酒店休息,飲用水已經喝完了,我們商量好,下午出來必須找到地方再買一瓶水。
在酒店踏踏實實的休息了兩個小時,位置好很重要,出入方便,節省時間。下午的計劃是從酒店出發,步行參觀 主教大街 ,然後走到港口坐輪渡到對岸,上山到 哈瓦那 耶穌聖像,俯瞰 哈瓦那 城。
從酒店出來,還是沿著Belgica大街走,這時候眼尖的先生跟我說,看見有老外抱著一桶一桶的礦泉水,應該就在這附近,我說那趕快找啊,否則到了老城又找不到賣水的地方,今天晚上和明早的飲水都成問題。
跟著先生,拐向San Juan de Dois街與O'Reilly街之間的區域,在牆角發現有游客出入,走進一看,果然是個商店,由於外面沒有任何標誌,如果不是有人抱著水走出來,根本看不出來這裡是商店, 古巴 就是奇特,商店還要如此隱蔽。
走進大廳,分左右兩部分,左邊是專門賣水的,也就是說,只是賣水,其他什麼都不賣;右邊是一個看起來像超市的地方,門口有人把守。
先生說,好不容易發現了正規商店,看看有什麼可以買的晚上回酒店吃,這個決定是無比正確的,因為商店5點就關門,等我們返回什麼都買不到了。
我和先生走到超市門口,把守的人攔住不讓進,這是到 古巴 的第三天了,對於這裡的規矩多少熟悉了,肯定是因為我倆的背包,得存包,我嫌麻煩,跟先生說,你自己進去,把所有的包給我,我在外面等著。
之所以這麼安排,也是因為我閉著眼睛都知道超市裡面有什麼,其實就是什麼都沒有。。。
先生進去後,我走到超市的另一頭,這裡也有一個出口,收銀的位置也在這裡,我想著有可能從這裡出來,沒想到,等了好一會兒,看到先生抱著幾罐啤酒在收銀處付款後,拿著塑料袋剛要走出來,被工作人員又給拽回去了,要求必須從入口處出去,沒辦法,我也跟著走回到入口,先生被門口的工作人員又是一通翻包,就是那個塑料袋,看了個夠才給放出來。
這裡就是入口: ↑哈瓦那 這邏輯真是奇特,既然工作人員,收完銀,還把商品放到了塑料袋里,而且也有門,那幹嘛不讓顧客直接出去呢?而是要在超市裡拎著買的東西轉一圈,再在門口搜查一遍才能放顧客出去?這是什麼邏輯?
好在賣水的地方不用再存包,買好水,我們先返回酒店把水和啤酒放回房間,再次出發。
這裡是賣水的地方: ↑哈瓦那 下圖是賣罐頭的地方,當地人在排隊買: ↑哈瓦那 主教大街Calle Obispo還是沿著Belgica大街走,過兩個路口就到了 主教大街 Calle Obispo。是一條步行街,街道不寬,兩邊都是殖民時期的老建築,很多商店,也有住宿的飯店,走到底就是武器廣場。
走這條街,有點像王府井,當然了,繁華程度相距甚遠,但仍可以比較全面的體會一下 哈瓦那 的生活水平。
這裡的商店售賣的多數是日用品,像牙膏、洗發水、臉盆、香皂等這類日用品,在民宿住的時候我就發現, 古巴 人民其實食品上比較豐富,一點兒都不缺,而且蔬菜、水果、肉類都是有機產品,比咱們的食品起碼安全多了,只不過,雞蛋的確是限量的,原因不清楚。
古巴 人民真正缺少的是日用品,像在民宿,我發現他們用的毛巾質量實在太差,一看就是漿洗了很多次,顏色都變了,毛也沒了,比我家用的抹布手感都要差。
還有, 古巴 人民藝術修養其實一點兒不差,反而很高,有很多民間的藝術品都非常棒。
因此,如果大家想帶一些小禮品給民宿主人,我覺得日用品最好,類似什麼 中國 結之類的裝飾品就算了。
我個人並沒有給民宿主人帶禮品。
沒走幾步,看到一家冰淇淋店,當地人很多,都在裡面吃冰淇淋,我沒計劃專門去那家著名的冰淇淋Coppelia店,所以,就在這裡試試吧。
點餐的形式是找個座位,等服務員過來,沒有餐單,有什麼品種就吃什麼,除了純冰淇淋球,還可以選擇在冰淇淋的基礎上再淋上奶油什麼的。
由於人多,我們是和一個當地人拼桌坐的,服務員不懂英語,由於沒有可選的品種,點餐倒也簡單,我要了一份,因為憑我的感覺,這種冰淇淋不會太好吃。
服務員送給每人一杯水,先生剛想喝,被我制止了,飲水一定要註意,我們這種外國人,最好只喝瓶裝水。 ↑哈瓦那 冰淇淋上來了,就是這樣子的,味道一般吧,奶油味還算重,偏甜。 ↑哈瓦那 付款的時候,按照當地土比索付,我給了一個CUC,相當於24個土比索,一份冰淇淋10個土比索,服務員找了我14個土比索的當地貨幣。這下可好了,有了當地人用的土比索,雖然用的地方不多,但體會一下還是必要的。
提醒:
這種店可以依據情況付小費,不是強制的,但我看到當地人也有付的,可能就算是那杯水的費用了吧。
這條街上的店鋪的營業時間大多數是這樣的,看下圖: ↑哈瓦那 意思是周一到周六:早10到晚6點
周日:早10到下午2點
這營業時間,他們乾脆不幹活好不好呢!難怪我們做為游客到商店買水這麼費勁。
先生不是太喜歡這條街,覺得商業化嚴重,游客太多,一點兒都不接地氣,不過,我還是在這條街上拍了拍我喜歡的人生百態: ↑哈瓦那 ↑哈瓦那 ↑哈瓦那 ↑哈瓦那 ↑哈瓦那 ↑哈瓦那 ↑哈瓦那 古巴 女人一樣愛美,一樣要做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