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物語】我眼中的東京
東京速寫怎麼形容 東京 這樣一座城市呢?
《 東京 物語》中這裡是老夫妻眼中漫無邊際的惶恐和未知,《迷失 東京 》中這裡是熱鬧背後的孤獨樂園,而《三丁目的夕陽》里,這裡卻是屬於身在其中每個人的希望之城。
有人不喜歡 東京 ,似乎無處不在的秩序感會讓人覺得疏離而冷漠,繁華的對立面是無處可逃的孤獨。而有人又深愛著這座城市,它融合了歷史和未來,模糊了東西方的界限,它總是如此獨一無二,讓人著迷。
而作為一名普通游客,我眼中的 東京 ,有著一種繽紛的純粹。這是一種矛盾的統一,它的繽紛無需多言,而它的純粹來源於夏天的氣息,在我看來, 東京 的夏天,是最純粹的夏天。
而彼時的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 東京 會成為我旅行生涯中的VIP。
連續三年,在五六月間的初夏,我三刷了 東京 。
東京 之於我,猶如去拜訪一位熟絡的老友,卻帶著好久不見的的興奮心情。
所以我開始整理這些片段,試圖拼湊還原出我所熱愛的 東京 。 ↑東京塔 ↑新宿 ↑烤雞肉串橫町 ↑壽司大 ↑築地市場 ↑新宿御苑 ↑東京都立小石川後樂園 ↑江之電 ↑湘南海岸 ↑富士山 ↑新倉山淺間公園 ↑箱根 壽司一番
有句話叫“民以食為天”,也有個詞叫“吃喝玩樂”,毫無疑問,“吃”這件事對每個人而言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而食物不僅僅是食物,往往也體現著一個城市甚至是國家的性格特質。
而能代表 東京 或者說 日本 的食物,非壽司莫屬。
它是廉價的庶民食物,也是價格不菲的高級料理,看似簡單的做法中蘊含的卻是料理人的精益求精的極致追求,壽司學徒往往要苦練幾十年基本功才能獨擋一面。在我看來世界上沒有任何食物像壽司一樣如此矛盾而統一,一如 日本 這個國家。而在 東京 這個美食之都,誰又能能抵擋壽司的誘惑呢?
雖然我是中餐的絕對擁躉,但是壽司卻依舊在我心中有著極高的地位。絕對的“壽司一番(一級棒!)”
想在 東京 吃到最新鮮的壽司,有一個地方不得不提,那就是“築地市場”。這座1935年開放的市場歷史悠久,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生鮮批發市場。可惜,在去年的10月6日,築地市場關門,為了配合2020年 東京 奧運會這裡將被改建成停車場,這座被稱作“ 東京 人的胃”的市場永遠的成為了過去式。 ↑築地市場 ↑築地市場 曾經的築地市場有兩家扛把子的壽司店,因為新鮮的食材,加上相對平價的價格,收穫了極高的人氣。食客們往往願意花上幾個小時的時間排隊等候。
一家是壽司大,一家是大和壽司。兩家挨著,中間只隔了兩間鋪面。
第一次 東京 之旅,介於被壽司大排隊的盛況嚇到,我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排隊人數相對較少的大和壽司。
大和壽司是一家父子店( 日本 很多有名的料理店都是子承父業, 比如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店),主料理人是入野信一老爺子(白眉老爺爺)和他的大兒子(胖師傅)。他們各自掌管著一家店鋪,而我們正好被分到了老爺子那間。雖然語言不通,但老爺子依舊會很在奉上壽司的時候輕聲的告訴你壽司的名字,老爺子話不多卻很親切,在他身邊用餐很安心。 ↑大和壽司 ↑大和壽司 江戶前壽司(江戶是 東京 的舊稱)種類繁多,但作為人氣壽司店賣的都是經典款,基本配置就是金槍魚三劍客(大腹、中腹和赤身),海膽、金鯛魚、 北極 貝、蝦等,當然也會根據季節的不同推出限定款。在這之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金槍魚大腹和海膽,金槍魚大腹吃起來完全不像魚肉,脂香四溢的口感像嫩滑無比的牛肉。而海膽則是有一種大海的鮮味,非常合我的胃口。 ↑大和壽司 ↑大和壽司 因為大和壽司已經讓我心滿意足,加上築地市場搬遷到了幾公裡外的豐洲市場,所以我根本不會想到第三次 東京 之行,我居然去吃了穩坐頭把交椅 “壽司大”。
這一次,我和紀念同學也是臨時起意決定去豐洲市場看看。
去豐洲市場要搭乘無人駕駛的百合海鷗號列車。一路上幾乎都是高架橋,而作為 東京 都填海而成的新區,周邊的房屋也充滿了簡潔的次序感,頗有點未來都市的意味。而台場也在附近,雖然大家不能像之前在築地吃完壽司就可以去銀座,但去台場逛逛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當然日劇迷們熟悉的富士電視臺也是必游的地方。 比起築地市場,豐洲市場根本沒有一點生活氣息。完全像一個大型工廠。各種批發市場和餐廳都分佈其中。整潔乾凈,空間更寬敞,卻也變得冰冷。 這次尋找壽司大也頗費周折,壽司大和大和壽司這兩家“對手”終於不在一起了,而有意思的是大和壽司依舊是兩個店面,而入野老先生依舊沒有退休,路過大和壽司的時候同樣看到了他的身影。不過和之前不同的是,早上不到七點,大和壽司外面基本沒有排隊的食客,看來搬遷之後對生意的影響顯而易見。
同樣,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吃壽司大成為了可能,但即使這樣,我們也足足等了三個小時。 ↑壽司大 壽司大的主料理人是漆原訓,47歲的漆原大叔其實也是子承父業,這家店的創始人是他父親。
雖然早有耳聞這大叔有著很強的個人魅力,善於與客人聊天,卻沒想到如此之強。待我們入座後,他先是用英文問我們來自哪裡,知道我們是 中國 人後,每一道壽司都會報上中文名,而且發音可以說相當的標準,一聽就是專門練過的(據說大叔還會一點 廣東 話 )。最關鍵是我們這一輪有幾位 日本 客人,大叔全程陪聊,談笑風生,一副對對方的話題非常有興趣的樣子,把客人逗得前仰後合,絕對的捧場王。
而大叔的絕技在於,無論和客人聊得多開心,他手裡的活兒一點沒耽誤,絕不會顧此失彼。所以整個全程壽司店裡面充滿了歡聲笑語,氣氛熱烈,和大和壽司完全是不一樣的體驗。
或許大叔早已習慣了鏡頭,所以即使坐在近在咫尺的我頻繁按下快門,大叔也游刃有餘,完全忽略了鏡頭的存在。壽司的食材在他手裡就像是小朋友手裡的橡皮泥,有著千變萬化的的魔力。 ↑壽司大 ↑壽司大 ↑壽司大
壽司大的另一個師傅就叫他小胖師傅吧,比起漆原大叔,他靦腆很多,但依舊會為客人用他們熟悉的語言報上壽司名,當然發音可沒有漆原大叔那麼標準,所以客人會迷惑,然後他不得不拿出菜單指給客人看,也是相當可愛~
↑壽司大 ↑壽司大 ↑壽司大 與大和壽司不同的是,壽司大的師傅會把壽司直接置於黑色的漆面壽司臺上,除非食客是單點,才會用盤子。而壽司店的盤子更像是一塊板子,弧度很低甚至完全是平的。
《 東京 物語》中這裡是老夫妻眼中漫無邊際的惶恐和未知,《迷失 東京 》中這裡是熱鬧背後的孤獨樂園,而《三丁目的夕陽》里,這裡卻是屬於身在其中每個人的希望之城。
有人不喜歡 東京 ,似乎無處不在的秩序感會讓人覺得疏離而冷漠,繁華的對立面是無處可逃的孤獨。而有人又深愛著這座城市,它融合了歷史和未來,模糊了東西方的界限,它總是如此獨一無二,讓人著迷。
而作為一名普通游客,我眼中的 東京 ,有著一種繽紛的純粹。這是一種矛盾的統一,它的繽紛無需多言,而它的純粹來源於夏天的氣息,在我看來, 東京 的夏天,是最純粹的夏天。
而彼時的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 東京 會成為我旅行生涯中的VIP。
連續三年,在五六月間的初夏,我三刷了 東京 。
東京 之於我,猶如去拜訪一位熟絡的老友,卻帶著好久不見的的興奮心情。
所以我開始整理這些片段,試圖拼湊還原出我所熱愛的 東京 。 ↑東京塔 ↑新宿 ↑烤雞肉串橫町 ↑壽司大 ↑築地市場 ↑新宿御苑 ↑東京都立小石川後樂園 ↑江之電 ↑湘南海岸 ↑富士山 ↑新倉山淺間公園 ↑箱根 壽司一番
有句話叫“民以食為天”,也有個詞叫“吃喝玩樂”,毫無疑問,“吃”這件事對每個人而言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而食物不僅僅是食物,往往也體現著一個城市甚至是國家的性格特質。
而能代表 東京 或者說 日本 的食物,非壽司莫屬。
它是廉價的庶民食物,也是價格不菲的高級料理,看似簡單的做法中蘊含的卻是料理人的精益求精的極致追求,壽司學徒往往要苦練幾十年基本功才能獨擋一面。在我看來世界上沒有任何食物像壽司一樣如此矛盾而統一,一如 日本 這個國家。而在 東京 這個美食之都,誰又能能抵擋壽司的誘惑呢?
雖然我是中餐的絕對擁躉,但是壽司卻依舊在我心中有著極高的地位。絕對的“壽司一番(一級棒!)”
想在 東京 吃到最新鮮的壽司,有一個地方不得不提,那就是“築地市場”。這座1935年開放的市場歷史悠久,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生鮮批發市場。可惜,在去年的10月6日,築地市場關門,為了配合2020年 東京 奧運會這裡將被改建成停車場,這座被稱作“ 東京 人的胃”的市場永遠的成為了過去式。 ↑築地市場 ↑築地市場 曾經的築地市場有兩家扛把子的壽司店,因為新鮮的食材,加上相對平價的價格,收穫了極高的人氣。食客們往往願意花上幾個小時的時間排隊等候。
一家是壽司大,一家是大和壽司。兩家挨著,中間只隔了兩間鋪面。
第一次 東京 之旅,介於被壽司大排隊的盛況嚇到,我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排隊人數相對較少的大和壽司。
大和壽司是一家父子店( 日本 很多有名的料理店都是子承父業, 比如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店),主料理人是入野信一老爺子(白眉老爺爺)和他的大兒子(胖師傅)。他們各自掌管著一家店鋪,而我們正好被分到了老爺子那間。雖然語言不通,但老爺子依舊會很在奉上壽司的時候輕聲的告訴你壽司的名字,老爺子話不多卻很親切,在他身邊用餐很安心。 ↑大和壽司 ↑大和壽司 江戶前壽司(江戶是 東京 的舊稱)種類繁多,但作為人氣壽司店賣的都是經典款,基本配置就是金槍魚三劍客(大腹、中腹和赤身),海膽、金鯛魚、 北極 貝、蝦等,當然也會根據季節的不同推出限定款。在這之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金槍魚大腹和海膽,金槍魚大腹吃起來完全不像魚肉,脂香四溢的口感像嫩滑無比的牛肉。而海膽則是有一種大海的鮮味,非常合我的胃口。 ↑大和壽司 ↑大和壽司 因為大和壽司已經讓我心滿意足,加上築地市場搬遷到了幾公裡外的豐洲市場,所以我根本不會想到第三次 東京 之行,我居然去吃了穩坐頭把交椅 “壽司大”。
這一次,我和紀念同學也是臨時起意決定去豐洲市場看看。
去豐洲市場要搭乘無人駕駛的百合海鷗號列車。一路上幾乎都是高架橋,而作為 東京 都填海而成的新區,周邊的房屋也充滿了簡潔的次序感,頗有點未來都市的意味。而台場也在附近,雖然大家不能像之前在築地吃完壽司就可以去銀座,但去台場逛逛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當然日劇迷們熟悉的富士電視臺也是必游的地方。 比起築地市場,豐洲市場根本沒有一點生活氣息。完全像一個大型工廠。各種批發市場和餐廳都分佈其中。整潔乾凈,空間更寬敞,卻也變得冰冷。 這次尋找壽司大也頗費周折,壽司大和大和壽司這兩家“對手”終於不在一起了,而有意思的是大和壽司依舊是兩個店面,而入野老先生依舊沒有退休,路過大和壽司的時候同樣看到了他的身影。不過和之前不同的是,早上不到七點,大和壽司外面基本沒有排隊的食客,看來搬遷之後對生意的影響顯而易見。
同樣,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吃壽司大成為了可能,但即使這樣,我們也足足等了三個小時。 ↑壽司大 壽司大的主料理人是漆原訓,47歲的漆原大叔其實也是子承父業,這家店的創始人是他父親。
雖然早有耳聞這大叔有著很強的個人魅力,善於與客人聊天,卻沒想到如此之強。待我們入座後,他先是用英文問我們來自哪裡,知道我們是 中國 人後,每一道壽司都會報上中文名,而且發音可以說相當的標準,一聽就是專門練過的(據說大叔還會一點 廣東 話 )。最關鍵是我們這一輪有幾位 日本 客人,大叔全程陪聊,談笑風生,一副對對方的話題非常有興趣的樣子,把客人逗得前仰後合,絕對的捧場王。
而大叔的絕技在於,無論和客人聊得多開心,他手裡的活兒一點沒耽誤,絕不會顧此失彼。所以整個全程壽司店裡面充滿了歡聲笑語,氣氛熱烈,和大和壽司完全是不一樣的體驗。
或許大叔早已習慣了鏡頭,所以即使坐在近在咫尺的我頻繁按下快門,大叔也游刃有餘,完全忽略了鏡頭的存在。壽司的食材在他手裡就像是小朋友手裡的橡皮泥,有著千變萬化的的魔力。 ↑壽司大 ↑壽司大 ↑壽司大
壽司大的另一個師傅就叫他小胖師傅吧,比起漆原大叔,他靦腆很多,但依舊會為客人用他們熟悉的語言報上壽司名,當然發音可沒有漆原大叔那麼標準,所以客人會迷惑,然後他不得不拿出菜單指給客人看,也是相當可愛~
↑壽司大 ↑壽司大 ↑壽司大 與大和壽司不同的是,壽司大的師傅會把壽司直接置於黑色的漆面壽司臺上,除非食客是單點,才會用盤子。而壽司店的盤子更像是一塊板子,弧度很低甚至完全是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