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圖】(212)—【大海那邊的兩個村】(澳大利亞)
如今的岩石區依舊人潮澎湃,海港大橋仿佛一座龐然大物橫跨其上,各式各樣的商店、飯店、酒館、咖啡館充斥其間,如果有閑暇功夫,倒是可以細細逛上許久。
岩石區內,有一座 約克 夏的狗狗雕塑,據說這是一隻常年徘徊在附近的流浪狗,後來成了岩石區所有住戶和游客的共同寵物。狗狗死後,人們為了紀念它,專門在岩石區最熱鬧的地方建了這座雕塑。其實這個事情該這麼說,為狗狗立個雕塑本身很好很有愛,但在這個世界上,有的地方可以給狗狗立雕塑,有的地方狗和人都沒飯吃,有的地方人吃狗,有的地方狗吃人,現實就是這樣,原本就沒有什麼公平可言。
墨爾本 唐人街附近的中餐館是我走了這麼多個國家吃到最正宗的中餐,有一家有牛骨湯做鍋底的麻辣燙甚至比國內還好吃,害我回國後還在想念那裡醇厚鮮香的味道,真是豈有此理。不過話又說回來, 墨爾本 幾十萬華人,為瞭解決大家思鄉的味蕾,必須要做的正宗一些才有生意,況且靠著華人來吃已經夠賺了,也沒有改變口味來迎合本地人的必要。
實在抱歉,也許是 墨爾本 唐人街附近實在太好吃,我竟然不記得那裡還有些別的什麼值得寫進游記里。硬要回憶的話,可能還有唐人街內一條偏僻巷子里的壁畫牆吧,雖然不如後面霍西爾巷那麼名聲在外,但是卻有一種隱晦的窺視感,就像中學時候,旁邊座位女孩耳垂上那顆痣,只有我一個人可以看到,有那麼點兒意思。
走去 聖保羅 大教堂的路上,就可以路過霍西爾巷,這條塗滿塗鴉碧海的小巷是 墨爾本 市區里游客密度最大的地方之一。其實說到底,走了這麼多地方的壁畫街, 柏林 、 檳城 、 新加坡 、 普吉島 等等,藝術水平有限得很,看不出到底哪個地方的藝術造詣更勝一籌,但僅本著個人興趣愛好來說,還是 檳城 那裡濃濃華人風情的壁畫更對我我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