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8日】揭開黃金時代神秘面紗,開啟八大瑰寶獵奇之旅
↑Markthal拱廊市場 ↑Markthal拱廊市場 ↑Markthal拱廊市場 ↑Markthal拱廊市場 ↑Markthal拱廊市場 ↑Markthal拱廊市場 ↑Markthal拱廊市場 ↑Markthal拱廊市場 伊拉斯謨橋
\- - - - - - - - - -
港口城市怎能少得了跨海大橋。長達800米的 伊拉斯謨橋 是連接 鹿特丹 北部與南部的重要交通樞紐,橋身通體白色,像一隻天鵝橫跨海面。 伊拉斯謨橋 是世界上最長的斜拉索橋,也是 荷蘭 最高的橋,曾被評為世界上最美的13座大橋之一。在走近這座橋的路上,恰巧遇到橋被打開了,供來往船隻駛過。在 荷蘭 ,有這麼一句經常被調侃上班遲到理由,那就是橋打開了。 ↑伊拉斯謨橋 ↑伊拉斯謨橋 獵奇之旅第四站:風車
\- - - - - - - - - - - - - - - - - -
在 鹿特丹 郊外有著載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小孩堤防風車群。乘坐公交車從中央火車站出發大概需要一個小時車程。有風車的地方風一般比較大,更何況是有風車群的地方,分分鐘亂了髮型。小孩堤防風車群有19座風車併排,主要作用是把稻田裡的水往外排,也有一些用於磨坊或者據木材。時間有限,怕回去的公交車沒有,只是簡單瞭解了風車就匆匆趕回 鹿特丹 中央火車站。這是初識 荷蘭 對風車的第一印象,風車的發現之旅只是開始,後面還會遇到三次,但每個風車的故事卻各不相同。 ↑小孩堤防風車村 ↑小孩堤防風車村 後航海時代的建築巡禮似乎要接近尾聲的時候,發現了摩天輪,發現了露天的跳蚤市場,還發現了 鹿特丹 中央火車站建築的個性。後航海時代的 鹿特丹 ,儼然是一個摩登感十足的現代都市,用新奇特的建築勾勒出城市的骨子與性格。 ↑鹿特丹 ↑鹿特丹 ↑鹿特丹 哈勒姆:探訪哈爾斯故鄉起了個大早,今天要探訪一座北方小城, 北荷蘭省 的省會—— 哈勒姆 。從 海牙 乘坐火車需要30分鐘車程,從 阿姆斯特丹 只需15分鐘,所以這裡更像是 阿姆斯特丹 的衛星城,適合 大城 市上班族居住通勤。 ↑哈勒姆 聖巴弗大教堂
\- - - - - - - - - - ↑Church of St. Bavo 來 哈勒姆 是因為哈爾斯,偉大的黃金時代三傑之一。他出生在 比利時 安特衛普 ,後舉家定居 哈勒姆 ,安葬在聖巴福大教堂。教堂原是天主教堂,入口工作人員會熱情的送上中文講解手冊,按照手冊上標出的數字序號,一一瞭解建築的構造和背後的故事。這座教堂最知名是超大管風琴,由超過5000根鋼管組成,吸引了莫扎特、亨德爾、門德爾松等眾多音樂家前來演奏。在教堂中央抬頭,會驚訝於由木條組成的六角星形狀穹頂,讓整座教堂熠熠生輝。哈爾斯84歲在落魄中去世,教堂的地上刻著永恆的名字Graf van Frans Hals。 ↑Church of St. Bavo ↑Church of St. Bavo 法蘭克•哈爾斯美術館
\- - - - - - - - - - - - - - - -
探訪哈爾斯的另一處地方當然是法蘭克•哈爾斯美術館(The Frans Hals Museum Haarlem),這座位於教堂外小巷盡頭的美術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哈爾斯作品收藏地。但是,去的當天閉館了,而且要閉館很長一段時間。好在美術館的商店還開著門,買了一本哈爾斯的作品畫冊留作紀念。 ↑哈勒姆 朝陽 下的 哈勒姆 小鎮 ↑哈勒姆 中午坐在市集廣場的咖啡館打開畫冊,邊翻看哈爾斯的繪畫作品,邊享受這座安靜小城的陽光和秋風。一副大笑的男孩,讓我從 海牙 一路追隨來到哈爾斯的故鄉。作為肖像畫家,哈爾斯的畫有張力,有活力,卻不拘泥於小節。他的筆觸灑脫,線條明快,是對當時的肖像畫畫風的大膽突破,他的群像畫畫面中每個人都被賦予性格和生命。 ↑哈勒姆 ↑哈勒姆 在 哈勒姆 ,還有一個讓這座城市錦上添花的元素,那就是鬱金香。這座 荷蘭 最古老的小城以盛產鬱金香而聞名,幾個世紀以來都是都是鬱金香球莖植物種植區的中心,也因此有 花都 的美譽。 ↑哈勒姆 阿德里安風車
\- - - - - - - - - - -
同樣是運河交錯的小城, 哈勒姆 河岸的房子色彩和造型更多變,私人游艇在河邊停靠,還有位於河道口交匯處的阿德里安風車(Windmill De Adriaan)。這是風車之旅第二個打卡的風車。12米高的阿德里安風車在1932年毀於火災,2002年被重建,從河對岸靜靜欣賞感覺 哈勒姆 這座小城更有韻味。 ↑Molen De Adriaan Museum ↑Molen De Adriaan Museum 今日戰利品:哈爾斯美術館畫冊 萊頓:十月三的倫勃朗故鄉繼續黃金時代繪畫三傑的探索之旅,這一站來到了安靜的小城 萊頓 (Leiden),倫勃朗的故鄉。1606年,倫勃朗出生在 萊頓 一個磨坊主家庭,它25歲前都生活在這裡,之後在 阿姆斯特丹 成名後又回到家鄉開起了畫室,一邊教學生,一邊創作。 萊頓 的倫勃朗故居門口一組雕塑,正是倫勃朗童年的寫照。 ↑萊頓 從 哈勒姆 到 萊頓 中央火車站,一下車就看到了游樂場和擁擠的人群。人多到什麼程度,就像是 北京 地壇廟會最火的那幾年,河兩邊的人行道被堵得水泄不通,踮起腳看到的還是黑壓壓一片人頭攢動。游藝項目和傳統游樂園、廟會差不多,打槍,套圈,抓娃娃,還有跳樓機,旋轉木馬。難道是趕上了什麼游行或者節日?跟著人群走了20分鐘,看到一位帶著紅白色圍巾的老爺爺上前打量,他說是 萊頓 日,具體因為什麼慶祝也不太清楚,你上維基百科查一下October third(十月三號)。 ↑萊頓 ↑萊頓 ↑萊頓 找了個安靜的角落,搜了一下10月3,好幾個詞條後終於揭曉了答案。原來1574年當時 西班牙 和 荷蘭 正在八十年戰爭期間, 萊頓 人不屈不撓反抗鬥爭,在10月3日這天 成功 阻止了 西班牙 人的攻擊,贏得了保衛戰的勝利。以後每年的10月3日, 萊頓 市民會上街舉行盛大的慶祝,學校放假,城市服務關閉,各項游藝設施開放,還有盛大的展覽和表演。於是乎,才有了剛纔下火車看到那些人群。
\- - - - - - - - - -
港口城市怎能少得了跨海大橋。長達800米的 伊拉斯謨橋 是連接 鹿特丹 北部與南部的重要交通樞紐,橋身通體白色,像一隻天鵝橫跨海面。 伊拉斯謨橋 是世界上最長的斜拉索橋,也是 荷蘭 最高的橋,曾被評為世界上最美的13座大橋之一。在走近這座橋的路上,恰巧遇到橋被打開了,供來往船隻駛過。在 荷蘭 ,有這麼一句經常被調侃上班遲到理由,那就是橋打開了。 ↑伊拉斯謨橋 ↑伊拉斯謨橋 獵奇之旅第四站:風車
\- - - - - - - - - - - - - - - - - -
在 鹿特丹 郊外有著載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小孩堤防風車群。乘坐公交車從中央火車站出發大概需要一個小時車程。有風車的地方風一般比較大,更何況是有風車群的地方,分分鐘亂了髮型。小孩堤防風車群有19座風車併排,主要作用是把稻田裡的水往外排,也有一些用於磨坊或者據木材。時間有限,怕回去的公交車沒有,只是簡單瞭解了風車就匆匆趕回 鹿特丹 中央火車站。這是初識 荷蘭 對風車的第一印象,風車的發現之旅只是開始,後面還會遇到三次,但每個風車的故事卻各不相同。 ↑小孩堤防風車村 ↑小孩堤防風車村 後航海時代的建築巡禮似乎要接近尾聲的時候,發現了摩天輪,發現了露天的跳蚤市場,還發現了 鹿特丹 中央火車站建築的個性。後航海時代的 鹿特丹 ,儼然是一個摩登感十足的現代都市,用新奇特的建築勾勒出城市的骨子與性格。 ↑鹿特丹 ↑鹿特丹 ↑鹿特丹 哈勒姆:探訪哈爾斯故鄉起了個大早,今天要探訪一座北方小城, 北荷蘭省 的省會—— 哈勒姆 。從 海牙 乘坐火車需要30分鐘車程,從 阿姆斯特丹 只需15分鐘,所以這裡更像是 阿姆斯特丹 的衛星城,適合 大城 市上班族居住通勤。 ↑哈勒姆 聖巴弗大教堂
\- - - - - - - - - - ↑Church of St. Bavo 來 哈勒姆 是因為哈爾斯,偉大的黃金時代三傑之一。他出生在 比利時 安特衛普 ,後舉家定居 哈勒姆 ,安葬在聖巴福大教堂。教堂原是天主教堂,入口工作人員會熱情的送上中文講解手冊,按照手冊上標出的數字序號,一一瞭解建築的構造和背後的故事。這座教堂最知名是超大管風琴,由超過5000根鋼管組成,吸引了莫扎特、亨德爾、門德爾松等眾多音樂家前來演奏。在教堂中央抬頭,會驚訝於由木條組成的六角星形狀穹頂,讓整座教堂熠熠生輝。哈爾斯84歲在落魄中去世,教堂的地上刻著永恆的名字Graf van Frans Hals。 ↑Church of St. Bavo ↑Church of St. Bavo 法蘭克•哈爾斯美術館
\- - - - - - - - - - - - - - - -
探訪哈爾斯的另一處地方當然是法蘭克•哈爾斯美術館(The Frans Hals Museum Haarlem),這座位於教堂外小巷盡頭的美術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哈爾斯作品收藏地。但是,去的當天閉館了,而且要閉館很長一段時間。好在美術館的商店還開著門,買了一本哈爾斯的作品畫冊留作紀念。 ↑哈勒姆 朝陽 下的 哈勒姆 小鎮 ↑哈勒姆 中午坐在市集廣場的咖啡館打開畫冊,邊翻看哈爾斯的繪畫作品,邊享受這座安靜小城的陽光和秋風。一副大笑的男孩,讓我從 海牙 一路追隨來到哈爾斯的故鄉。作為肖像畫家,哈爾斯的畫有張力,有活力,卻不拘泥於小節。他的筆觸灑脫,線條明快,是對當時的肖像畫畫風的大膽突破,他的群像畫畫面中每個人都被賦予性格和生命。 ↑哈勒姆 ↑哈勒姆 在 哈勒姆 ,還有一個讓這座城市錦上添花的元素,那就是鬱金香。這座 荷蘭 最古老的小城以盛產鬱金香而聞名,幾個世紀以來都是都是鬱金香球莖植物種植區的中心,也因此有 花都 的美譽。 ↑哈勒姆 阿德里安風車
\- - - - - - - - - - -
同樣是運河交錯的小城, 哈勒姆 河岸的房子色彩和造型更多變,私人游艇在河邊停靠,還有位於河道口交匯處的阿德里安風車(Windmill De Adriaan)。這是風車之旅第二個打卡的風車。12米高的阿德里安風車在1932年毀於火災,2002年被重建,從河對岸靜靜欣賞感覺 哈勒姆 這座小城更有韻味。 ↑Molen De Adriaan Museum ↑Molen De Adriaan Museum 今日戰利品:哈爾斯美術館畫冊 萊頓:十月三的倫勃朗故鄉繼續黃金時代繪畫三傑的探索之旅,這一站來到了安靜的小城 萊頓 (Leiden),倫勃朗的故鄉。1606年,倫勃朗出生在 萊頓 一個磨坊主家庭,它25歲前都生活在這裡,之後在 阿姆斯特丹 成名後又回到家鄉開起了畫室,一邊教學生,一邊創作。 萊頓 的倫勃朗故居門口一組雕塑,正是倫勃朗童年的寫照。 ↑萊頓 從 哈勒姆 到 萊頓 中央火車站,一下車就看到了游樂場和擁擠的人群。人多到什麼程度,就像是 北京 地壇廟會最火的那幾年,河兩邊的人行道被堵得水泄不通,踮起腳看到的還是黑壓壓一片人頭攢動。游藝項目和傳統游樂園、廟會差不多,打槍,套圈,抓娃娃,還有跳樓機,旋轉木馬。難道是趕上了什麼游行或者節日?跟著人群走了20分鐘,看到一位帶著紅白色圍巾的老爺爺上前打量,他說是 萊頓 日,具體因為什麼慶祝也不太清楚,你上維基百科查一下October third(十月三號)。 ↑萊頓 ↑萊頓 ↑萊頓 找了個安靜的角落,搜了一下10月3,好幾個詞條後終於揭曉了答案。原來1574年當時 西班牙 和 荷蘭 正在八十年戰爭期間, 萊頓 人不屈不撓反抗鬥爭,在10月3日這天 成功 阻止了 西班牙 人的攻擊,贏得了保衛戰的勝利。以後每年的10月3日, 萊頓 市民會上街舉行盛大的慶祝,學校放假,城市服務關閉,各項游藝設施開放,還有盛大的展覽和表演。於是乎,才有了剛纔下火車看到那些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