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游第一站:初識俄羅斯

冬宮位於涅瓦河畔

目前參觀冬宮,是指定了區域的,不可能全部都參觀。我們用半天的時間,跑馬觀花,難免錯過許多珍稀的展品。 約旦 階梯(大使階梯)鎮館之寶之一
步入冬宮的前廳,只見兩排雪白的 大理 石圓柱護衛著走廊,走廊盡頭金光閃爍的樓梯就是著名的“ 約旦 階梯”。這是一個相當富麗堂皇的樓梯。它從底層上升,左右分開,又在二樓會合。臺階、欄桿、扶手和方柱,全都是用白色的 大理 石雕鑿而成,線條流暢明快,每個細部都打磨得異常光滑。窗戶、廊柱和燈具鑲著金色的花飾,精美的令人驚訝。抬頭看去,鑲有 金邊 的頂部是巨大的宗教題材的油畫,四周則是許多姿態各異的人物雕塑,呈現一派典型的巴 洛克 風格。直到今天,這耗費巨資的大樓梯,依然讓每一個進入宮殿的人為之感嘆。
參觀冬宮就是從這條樓梯開始,它恢弘大氣,正彰顯皇家氣派,許多外國使節和帝皇顯貴每每造訪俄國沙皇、女皇都會經過它到達宮殿內部。
確實,登上這條樓梯,眼花繚亂,除了驚嘆還是驚嘆❗️


世界上留存的為數不多的達 芬奇 真跡之一。聖母慈祥的母愛光輝照亮每個游客的心,令人感到溫暖無比。
據導游介紹,第一幅是畫於1478年左右的《持花聖母》,被視為達 芬奇 創作道路上的一個裡程碑。這幅聖母畫像感覺不像宗教作品,聖母失去了那種遠離人間的神聖,更像一個普普通通的慈祥母親,充滿了人性的意味。再看嬰兒耶穌,白白胖胖!活像 中國 年畫里的胖阿福,招人喜愛,那種遠離人世的神性看不到絲毫蹤跡。第二幅畫於1490年的《聖母麗達》,體現出達 芬奇 創作技法質的飛躍。聖母看起來更加成熟,背景的窗戶也由一扇改為兩扇,窗戶與窗戶中間的聖母使畫面達到了和諧的統一。上一幅表現兩人愉快歡樂的親情,而這一幅畫中的聖母嫻靜美麗,低垂的眼瞼和微抿的嘴唇使其表情相當沉靜,仿佛沉浸在幻想的意境之中,兩幅畫的風格迥異,但都被世人認可,我想這就是大師的魅力吧。


每年無數游客前來欣賞,如此巧奪天工的機械鐘真不多見。孔雀上的每一片羽毛都像是真的一樣,一到時間,孔雀的尾巴會打開,公雞會打鳴,貓頭鷹會眨眼。


這尊石頭樽是由 阿爾泰 邊疆區的科雷萬工廠用一整塊 烏拉爾 碧玉歷經12年的精心打磨而成。如此體量的藝術品,在那個沒有自動化機械運輸的年代,人們先用160匹馬拉的車將它從 阿爾泰 地區運到 烏拉爾 ,再用平底大駁船沿水路運抵 聖彼得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