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見過雨季的塞倫蓋蒂大草原——你可能會愛上它
前言 Preface
看見這個標題,耳邊莫名響起趙忠祥老師富有磁性的聲音“雨季過後,又到了動物交配的季節”(沒有不敬的意思),熟悉《動物世界》的同學們都知道傳說中的“動物大遷徙”,幾百萬動物在草原上奔騰的場面動魄驚心。
自從筆者去年寫了《在 東非 大草原仰望日月星辰——塞倫蓋蒂游記》( http://www.mafengwo.cn/i/9285793.html )後,很多朋友都問我有沒有看到動物大遷徙,或者如果想看遷徙的話什麼時候去最好。實際上,食草動物在一年中幾乎是一直在遷徙,只是跟隨著雨的方向,也就是草的生長路徑,在不停地移動(具體路線見下圖)。
塞倫蓋蒂(Serengeti)的雨季基本在每年12月到次年5月,所以這段時間食草動物基本生活在塞倫蓋蒂。從5月中後期開始,塞倫蓋蒂的水草不能滿足大量食草動物的需求,所以它們開始向塞倫蓋蒂的 西北 遷徙,只為追趕青草和水源。到了每年的7、8月,持續的乾旱嚴重的威脅到了動物們的生存,所以大量的動物紛紛越境,穿越馬拉河,來到 馬賽 馬拉(Masai Mara)。10月,塞倫蓋蒂重新迎來雨季,青草開始返青。而面積只有塞倫蓋蒂約十分之一的 馬賽 馬拉不足以維持數量龐大的食草動物,所以,動物們又開始從東線南遷到塞倫蓋蒂。12月,動物們回到了家園,開始繁衍後代、修養生息,逐漸補充在路途中失去的同類數量,為明年做準備。
所以任何季節來你都可以看到不同的動物,但如果你是想看角馬過河的壯觀場面,那就要看運氣了,一般推薦6月-9月,也是塞倫蓋蒂( 坦桑尼亞 境內的草原部分)和 馬賽 馬拉( 肯尼亞 境內的草原部分)這兩個國家公園的旅游旺季,看到的機會更大。但是能看到什麼動物、什麼場景真的完全要憑運氣。
塞倫蓋蒂的雨季一般是從12月到次年5月,所以筆者在之前的游記里記錄的其實是旱季的塞倫蓋蒂景色,而這次是在雨季還未結束的時候,因此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不能說哪個更美,只是感覺的不同,一個是旱季滿眼枯黃的蒼茫感,一個是雨季滿目青綠的生命力,是視覺感官的強烈對比,都很壯觀和震撼。
好了,科普到此結束。下麵請欣賞攝影作品展《雨季的塞倫蓋蒂&恩格羅動物圖鑒》攝影師:托尼老師。實踐證明,拍動物真的需要大長焦,越長越好!(劇透:文末有視頻哦)
雨季的塞倫蓋蒂大草原
先來兩張路上的景色。講真,想看動物就要在越野車上連續顛簸很多天,一是塞倫蓋蒂實在太大,二是路實在太破,特別是雨季,路上都是很深的泥坑,那感覺,簡直像坐過山車。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見到最多的動物就是瞪羚了。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有沒有發現一群瞪羚中間混進去一隻奇怪的生物?大羚羊——是的,字典上就是翻譯成大羚羊——也就是下麵最右邊那隻棕色的: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一整群瞪羚只有一隻雄性(最右),雄性瞪羚需要不斷鬥爭以奪取領地和交配權,一個族群里只允許一隻成年雄性的存在。瞪羚的奔跑速度很快,據說僅次於獵豹。
長頸鹿,看似優雅蠢萌,然而也許並不是看上去那麼溫柔。前兩天剛看到新聞,一位導演在 南非 拍攝一隻長頸鹿的時候,被長頸鹿用頭直接拍倒,飛出四五米,不幸去世。
所以永遠不要靠野生動物太近,以免讓它們感受到威脅。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蓬蓬(野豬)一家三口。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見到的第一頭 獅子 。目測是一隻老得掉隊了的母獅,臉上都是蒼蠅,眼睛都睜不開的感覺。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不知道叫什麼的小鹿。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非洲 五大獸( 獅子 、花豹、大象、野牛、犀牛)之一——大象。
非洲 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比 亞洲 象稍大, 亞洲 象耳朵更圓、更小。因為大象的耳朵可以散髮熱量,保持身體涼爽,有時 非洲 大陸的溫度實在太高了,所以 非洲 象需要非常大的耳朵散熱。大象對水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切感,喜歡將水吸入象鼻,然後噴到全身。之後,它們常常會給皮膚噴上一層具有保護作用的泥土。所以看上去總是臟髒的。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另一體型碩大的食草動物——河馬。白天一般在 水裡 躲太陽,只露一對眼睛。我們這次運氣太好,看見了河馬打架——互相張著大嘴,但也沒見下嘴啊,難道只是秀恩愛?——也抓拍到了此行最滿意的照片。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河馬是陸地上僅次於 非洲 草原象、 亞洲 象、 非洲 森林象、 印度 犀、白犀的第六大哺乳動物,體軀龐大而拙笨。河馬是一種兩棲動物,喜群居,善游泳,怕冷,喜溫暖的氣候。它們的皮膚長時間離水會幹裂,而生活中的覓食、交配、產仔、哺乳也均在水中進行。
河馬的身軀龐大,但在水中行走很輕便。在炎熱的太陽下,體錶帶著泥水更能使其免受烈日的曝曬。河馬的皮膚的汗腺里能分泌一種紅色的液體作為天然防曬劑,以濕潤皮膚,常被誤認為是排出來的血,稱為“血汗”。因為它的皮膚非常敏感,長時間離開水便會幹裂,所以白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懶散地獃在 水裡 ,靠水的幫助來調節體溫並防止皮膚乾裂,夜間睡覺則在岸上。它的視力很差,甚至在水面以上也看不清東西,但這並不影響它的生活,因為水下常常十分渾濁,根本無法看到遠處。
河馬池旁睡覺的懶鱷魚。應該是叫尼羅鱷,是 非洲 最大的鱷魚品種。尼羅鱷喜歡在水中生活,但 非洲 很多地區有旱季和雨季之分。一到旱季,就會有大量動物因缺水而死亡。為了躲避這種不利的生存條件,尼羅鱷常常用嘴和腳在河岸上挖掘洞穴。旱季期間,尼羅鱷就躲藏於地底之下,一直到下一個雨季來臨為止。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在塞倫蓋蒂邂逅的三隻雄獅,本以為“草原的 獅子 你威武雄壯…“然而並沒有一點雄姿英發的感覺,小伙伴們直呼太醜啦!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看見這個標題,耳邊莫名響起趙忠祥老師富有磁性的聲音“雨季過後,又到了動物交配的季節”(沒有不敬的意思),熟悉《動物世界》的同學們都知道傳說中的“動物大遷徙”,幾百萬動物在草原上奔騰的場面動魄驚心。
自從筆者去年寫了《在 東非 大草原仰望日月星辰——塞倫蓋蒂游記》( http://www.mafengwo.cn/i/9285793.html )後,很多朋友都問我有沒有看到動物大遷徙,或者如果想看遷徙的話什麼時候去最好。實際上,食草動物在一年中幾乎是一直在遷徙,只是跟隨著雨的方向,也就是草的生長路徑,在不停地移動(具體路線見下圖)。

塞倫蓋蒂(Serengeti)的雨季基本在每年12月到次年5月,所以這段時間食草動物基本生活在塞倫蓋蒂。從5月中後期開始,塞倫蓋蒂的水草不能滿足大量食草動物的需求,所以它們開始向塞倫蓋蒂的 西北 遷徙,只為追趕青草和水源。到了每年的7、8月,持續的乾旱嚴重的威脅到了動物們的生存,所以大量的動物紛紛越境,穿越馬拉河,來到 馬賽 馬拉(Masai Mara)。10月,塞倫蓋蒂重新迎來雨季,青草開始返青。而面積只有塞倫蓋蒂約十分之一的 馬賽 馬拉不足以維持數量龐大的食草動物,所以,動物們又開始從東線南遷到塞倫蓋蒂。12月,動物們回到了家園,開始繁衍後代、修養生息,逐漸補充在路途中失去的同類數量,為明年做準備。
所以任何季節來你都可以看到不同的動物,但如果你是想看角馬過河的壯觀場面,那就要看運氣了,一般推薦6月-9月,也是塞倫蓋蒂( 坦桑尼亞 境內的草原部分)和 馬賽 馬拉( 肯尼亞 境內的草原部分)這兩個國家公園的旅游旺季,看到的機會更大。但是能看到什麼動物、什麼場景真的完全要憑運氣。
塞倫蓋蒂的雨季一般是從12月到次年5月,所以筆者在之前的游記里記錄的其實是旱季的塞倫蓋蒂景色,而這次是在雨季還未結束的時候,因此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不能說哪個更美,只是感覺的不同,一個是旱季滿眼枯黃的蒼茫感,一個是雨季滿目青綠的生命力,是視覺感官的強烈對比,都很壯觀和震撼。
好了,科普到此結束。下麵請欣賞攝影作品展《雨季的塞倫蓋蒂&恩格羅動物圖鑒》攝影師:托尼老師。實踐證明,拍動物真的需要大長焦,越長越好!(劇透:文末有視頻哦)
雨季的塞倫蓋蒂大草原
先來兩張路上的景色。講真,想看動物就要在越野車上連續顛簸很多天,一是塞倫蓋蒂實在太大,二是路實在太破,特別是雨季,路上都是很深的泥坑,那感覺,簡直像坐過山車。


見到最多的動物就是瞪羚了。



長頸鹿,看似優雅蠢萌,然而也許並不是看上去那麼溫柔。前兩天剛看到新聞,一位導演在 南非 拍攝一隻長頸鹿的時候,被長頸鹿用頭直接拍倒,飛出四五米,不幸去世。
所以永遠不要靠野生動物太近,以免讓它們感受到威脅。


蓬蓬(野豬)一家三口。


見到的第一頭 獅子 。目測是一隻老得掉隊了的母獅,臉上都是蒼蠅,眼睛都睜不開的感覺。




不知道叫什麼的小鹿。

非洲 五大獸( 獅子 、花豹、大象、野牛、犀牛)之一——大象。
非洲 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比 亞洲 象稍大, 亞洲 象耳朵更圓、更小。因為大象的耳朵可以散髮熱量,保持身體涼爽,有時 非洲 大陸的溫度實在太高了,所以 非洲 象需要非常大的耳朵散熱。大象對水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切感,喜歡將水吸入象鼻,然後噴到全身。之後,它們常常會給皮膚噴上一層具有保護作用的泥土。所以看上去總是臟髒的。



另一體型碩大的食草動物——河馬。白天一般在 水裡 躲太陽,只露一對眼睛。我們這次運氣太好,看見了河馬打架——互相張著大嘴,但也沒見下嘴啊,難道只是秀恩愛?——也抓拍到了此行最滿意的照片。






河馬的身軀龐大,但在水中行走很輕便。在炎熱的太陽下,體錶帶著泥水更能使其免受烈日的曝曬。河馬的皮膚的汗腺里能分泌一種紅色的液體作為天然防曬劑,以濕潤皮膚,常被誤認為是排出來的血,稱為“血汗”。因為它的皮膚非常敏感,長時間離開水便會幹裂,所以白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懶散地獃在 水裡 ,靠水的幫助來調節體溫並防止皮膚乾裂,夜間睡覺則在岸上。它的視力很差,甚至在水面以上也看不清東西,但這並不影響它的生活,因為水下常常十分渾濁,根本無法看到遠處。
河馬池旁睡覺的懶鱷魚。應該是叫尼羅鱷,是 非洲 最大的鱷魚品種。尼羅鱷喜歡在水中生活,但 非洲 很多地區有旱季和雨季之分。一到旱季,就會有大量動物因缺水而死亡。為了躲避這種不利的生存條件,尼羅鱷常常用嘴和腳在河岸上挖掘洞穴。旱季期間,尼羅鱷就躲藏於地底之下,一直到下一個雨季來臨為止。


在塞倫蓋蒂邂逅的三隻雄獅,本以為“草原的 獅子 你威武雄壯…“然而並沒有一點雄姿英發的感覺,小伙伴們直呼太醜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