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在滇南,無悔於芳華——從南到北背包旅行窮游雲南十五天
↑虎跳峽 雖然前路坎坷曲折,但是眼睛所看到的風景都能成畫。 ↑虎跳峽 出發沒多久,偶遇了一大波羊群。我們跟在後頭,速度也慢了下來。山羊踢踏著羊蹄,在陡峭的山體來去自如,嬉戲玩耍。第二天的山路比第一天更為陡峭,碎石爛泥更多,路也更為狹窄,旁邊就是懸崖。 ↑虎跳峽 你在叫我嗎? ↑虎跳峽 兩個小時左右,中午時分到達Tina’s。Tina’s 主要做外國人的生意,任何菜單價目表都是雙語,價錢嘛……見仁見智。因為早上十點才吃的早餐,到達時並沒有饑餓感,問了問簡單的路線就繼續出發了,當時並沒有擔心會不會餓暈在路上。 ↑虎跳峽 ↑虎跳峽 ↑虎跳峽 ↑虎跳峽 ↑虎跳峽 ↑虎跳峽 ↑虎跳峽 ↑虎跳峽 ↑虎跳峽 ↑虎跳峽 ↑虎跳峽 從山上下來,狹窄的山路被簡陋的圍欄阻擋,過路費10元。交了錢,圍欄的那頭就是中 虎跳峽 谷底。 ↑虎跳峽 可能是冬天江水不多,由流水堆積的原本應該潛在水底的淺灘露出水面,佈滿凌亂的碎石和微笑的細沙。 ↑虎跳峽 站在大塊但濕滑的石頭之上,你也不知道它會不會因為受力不均而翻滾順帶將你甩入水中。 ↑虎跳峽 從谷底返回的路有兩條:張老師的小路和天梯。天梯就是在陡峭的山體之上人為搭建的扶梯,需要手腳並用往上爬。因為要另外收費,我選擇走張老師的小路。上到公路時,只有一個老奶奶坐在底下空無一人的客棧房子外,靜靜地曬著太陽。回來的路上也只碰到一對中年夫婦,他們要爬天梯,之後從中虎跳回橋頭鎮,也是與他們同行,坐他們定好的包車。
一月份的 虎跳峽 人煙稀少,整個徒步過程見到的外國人還比 中國 人多,路上的許多驛站也都關閉。但也正是這樣,我更享受這種荒涼感。 虎跳峽 是我的第一次徒步,當時也不曾想過,從那以後,我竟愛上這項運動。 心中的日月——夢寐以求的香格裡拉第一次聽說 香格裡拉 ,我還記得是從張傑和謝娜結婚的新聞,當時還在上小學,大概記得聽到這個名詞就覺得這個名詞很夢幻,很親切,很好聽。在哪裡?外國的嗎?什麼意思?不知道。但也許從那時起就埋下了嚮往的種子吧。
其實來 雲南 臨出發前一天,我又猶豫了。聽人說、上網查,據說冬季的 香格裡拉 已經沒有什麼可看了,在 建水 時青旅的同伴亦如是說。直到在本地灣住的那天晚上才決定,來都來了,不差這幾個小時的車程,去看看吧。事實上,到了 香格裡拉 之後的每一天,我沒有一丁點後悔。
從張老師客棧回到橋頭鎮時已經六點多了,司機說就在橋頭鎮會有去 香格裡拉 的班車或可以搭過路的同去 香格裡拉 的私家車。當時下車沒多久,一輛黑色七座suv停在路邊我們的身前。車上坐著三個大漢,司機師傅穿著藏服,帶著牛仔帽,很酷。車窗搖下來,他冷冷地問“去 香格裡拉 嗎 我拉你們 五十一個”。我還沒反應過來,猶豫之中劉師奶邁開了步子就要上車。我瞪大了眼睛看著她,她扯著我說“哎喲還等什麼走吧”稀里糊塗就扯著我上了車。
之後在車上我跟她說萬一遇到的是壞人怎麼辦,她才反應過來,恍然 大悟 ,我當場無語。
車在九曲十八彎狹窄的公路上搖擺,放著藏族風情的歌,人也跟著方向盤搖擺。不久之後,一邊的山坡上有許多一片片的白色的冰粒沒有融化,司機關上了車窗,能明顯感覺到,隨著車輪前進,身邊的環境開始變冷。
當時心裡擔心,車開的是不是有點快了,冰粒打濕的路面……想著想著,我慢慢的合上了眼睛,再睜開時,天已經完全黑了。“你不是說擔心遇到壞人嗎,你還睡得那麼香”劉師奶質問。
說來也怪,徒步時疲倦好像被我甩在了後頭,沒有任何疲倦的感覺。一停下來,坐在車上靠著後背,迷迷糊糊就睡著了,自然也顧不得好人壞人了。幸好,一路平安,司機在獨克宗古城外的馬路上放下我們,確認過眼神,是真的 香格裡拉 ,心中有一種兒時夢想成真的感動。
夜晚八點,-2度,初來乍到, 香格裡拉 冷冰冰的。旅行淡季,街上店鋪大多關門大吉,開的都是火鍋店,沒有什麼生意。艱難找了一家川菜館,邊吃邊找住宿。
獨克宗古城
步入獨克宗古城,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龜山公園裡被燈彩覆蓋的建築,黑暗中還能清晰看見金光燦爛的轉經筒。冬季的 香格裡拉 ,少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城內許多店鋪大門緊閉,有一絲荒涼之感,不禁讓人想起多年前的那場大火,燃盡了整座古城。時至今日,古城的重建談不上完成,還有許多空地堆滿了建築材料。但我並不覺得蕭條,反而覺得沒有大批游人的嘈雜環境,沉寂的古城,讓我更能體會一人一城的感受。來之前的所有糾結自然化為烏有,淡季也有淡季的風景。
不知道是不是海拔的影響,還是徒步積攢在身體里的酸痛傾瀉出來。在 香格裡拉 的第一晚睡得格外踏實,儘管天氣真的很冷,冷得我澡只洗了一半,冷得實在受不了,浴霸形同虛設。 一覺睡到自然醒來,已經差不多到了中午,出門覓食。陽光明媚的 香格裡拉 光照強烈,氣溫仍舊維持在十度以下,零度左右。古城內,光天化日之下許多商鋪依舊大門緊閉,街道上的行人寥寥無幾,偶有幾聲犬吠,瀟灑自由閑逛,任由靜謐時光流逝。 生意人牽來的氂牛,付費拍照。烈日下它左顧右盼有些不知所措。它的身後還有三隻藏獒,很威武的模樣,只不過在各自的主人面前低下了頭,被冰冷的鐵鏈拴在廣場上。在我看來更多的是可憐吧,他們應該在草原上自由奔跑,而不是在這裡供人玩樂。就在人漸漸多起來圍觀的時候,氂牛撒了一大泡尿,算是沉默但強硬的回應了吧。
藏獒的主人對過往的行人吼道:“拍什麼,拍了就要收費啊”年輕的小伙子趕緊示意,我刪了刪掉了還不行嗎。藏獒是我最喜歡的犬種,高大威武如犬中至尊,看到它們病態匍匐在地上的樣子讓我心疼。這些所謂的主人,只是把他們當作工具。 藏區隨處可見的瑪尼堆。藏語稱“朵幫”,就是壘起來的石頭之意。這些石塊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種吉祥圖案,它們也是藏族民間藝術家的傑作。
一月份的 虎跳峽 人煙稀少,整個徒步過程見到的外國人還比 中國 人多,路上的許多驛站也都關閉。但也正是這樣,我更享受這種荒涼感。 虎跳峽 是我的第一次徒步,當時也不曾想過,從那以後,我竟愛上這項運動。 心中的日月——夢寐以求的香格裡拉第一次聽說 香格裡拉 ,我還記得是從張傑和謝娜結婚的新聞,當時還在上小學,大概記得聽到這個名詞就覺得這個名詞很夢幻,很親切,很好聽。在哪裡?外國的嗎?什麼意思?不知道。但也許從那時起就埋下了嚮往的種子吧。
其實來 雲南 臨出發前一天,我又猶豫了。聽人說、上網查,據說冬季的 香格裡拉 已經沒有什麼可看了,在 建水 時青旅的同伴亦如是說。直到在本地灣住的那天晚上才決定,來都來了,不差這幾個小時的車程,去看看吧。事實上,到了 香格裡拉 之後的每一天,我沒有一丁點後悔。
從張老師客棧回到橋頭鎮時已經六點多了,司機說就在橋頭鎮會有去 香格裡拉 的班車或可以搭過路的同去 香格裡拉 的私家車。當時下車沒多久,一輛黑色七座suv停在路邊我們的身前。車上坐著三個大漢,司機師傅穿著藏服,帶著牛仔帽,很酷。車窗搖下來,他冷冷地問“去 香格裡拉 嗎 我拉你們 五十一個”。我還沒反應過來,猶豫之中劉師奶邁開了步子就要上車。我瞪大了眼睛看著她,她扯著我說“哎喲還等什麼走吧”稀里糊塗就扯著我上了車。
之後在車上我跟她說萬一遇到的是壞人怎麼辦,她才反應過來,恍然 大悟 ,我當場無語。
車在九曲十八彎狹窄的公路上搖擺,放著藏族風情的歌,人也跟著方向盤搖擺。不久之後,一邊的山坡上有許多一片片的白色的冰粒沒有融化,司機關上了車窗,能明顯感覺到,隨著車輪前進,身邊的環境開始變冷。
當時心裡擔心,車開的是不是有點快了,冰粒打濕的路面……想著想著,我慢慢的合上了眼睛,再睜開時,天已經完全黑了。“你不是說擔心遇到壞人嗎,你還睡得那麼香”劉師奶質問。
說來也怪,徒步時疲倦好像被我甩在了後頭,沒有任何疲倦的感覺。一停下來,坐在車上靠著後背,迷迷糊糊就睡著了,自然也顧不得好人壞人了。幸好,一路平安,司機在獨克宗古城外的馬路上放下我們,確認過眼神,是真的 香格裡拉 ,心中有一種兒時夢想成真的感動。
夜晚八點,-2度,初來乍到, 香格裡拉 冷冰冰的。旅行淡季,街上店鋪大多關門大吉,開的都是火鍋店,沒有什麼生意。艱難找了一家川菜館,邊吃邊找住宿。
獨克宗古城
步入獨克宗古城,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龜山公園裡被燈彩覆蓋的建築,黑暗中還能清晰看見金光燦爛的轉經筒。冬季的 香格裡拉 ,少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城內許多店鋪大門緊閉,有一絲荒涼之感,不禁讓人想起多年前的那場大火,燃盡了整座古城。時至今日,古城的重建談不上完成,還有許多空地堆滿了建築材料。但我並不覺得蕭條,反而覺得沒有大批游人的嘈雜環境,沉寂的古城,讓我更能體會一人一城的感受。來之前的所有糾結自然化為烏有,淡季也有淡季的風景。
不知道是不是海拔的影響,還是徒步積攢在身體里的酸痛傾瀉出來。在 香格裡拉 的第一晚睡得格外踏實,儘管天氣真的很冷,冷得我澡只洗了一半,冷得實在受不了,浴霸形同虛設。 一覺睡到自然醒來,已經差不多到了中午,出門覓食。陽光明媚的 香格裡拉 光照強烈,氣溫仍舊維持在十度以下,零度左右。古城內,光天化日之下許多商鋪依舊大門緊閉,街道上的行人寥寥無幾,偶有幾聲犬吠,瀟灑自由閑逛,任由靜謐時光流逝。 生意人牽來的氂牛,付費拍照。烈日下它左顧右盼有些不知所措。它的身後還有三隻藏獒,很威武的模樣,只不過在各自的主人面前低下了頭,被冰冷的鐵鏈拴在廣場上。在我看來更多的是可憐吧,他們應該在草原上自由奔跑,而不是在這裡供人玩樂。就在人漸漸多起來圍觀的時候,氂牛撒了一大泡尿,算是沉默但強硬的回應了吧。
藏獒的主人對過往的行人吼道:“拍什麼,拍了就要收費啊”年輕的小伙子趕緊示意,我刪了刪掉了還不行嗎。藏獒是我最喜歡的犬種,高大威武如犬中至尊,看到它們病態匍匐在地上的樣子讓我心疼。這些所謂的主人,只是把他們當作工具。 藏區隨處可見的瑪尼堆。藏語稱“朵幫”,就是壘起來的石頭之意。這些石塊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種吉祥圖案,它們也是藏族民間藝術家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