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他的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 ▲ 乾草市場
可惜,這並不是一個偶遇的故事。
你有點不好意思,放下相機對他揮了揮手。他走向你,兩人再次彼此笑了一下,就告別了。
你在乾草市場也沒有過多停留,轉身迎向太陽,開始繼續那段“殺人”的路線。逆光行走,眼睛睜不太開,只見一個接一個的黑影超過你或者被你超過,沒有人知道你在乾這件事情。
你拿著在陀氏紀念館買的《罪與罰》明信片,在標誌性的地方,都拍了張物與物的合影。
下一個路過的地方,就是尤蘇波夫花園(Yusupov Garden)。
拉斯科爾尼科夫在這裡想到了莫名其妙的一些事情, 比如 為什麼政府不在此處建個溫泉。
不知道當時花園是什麼模樣,現在,公園正中央,倒是確有一個小水池,人們在周邊休憩。
你也想到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比如 你為什麼要在一個誰也不認識的地方浪費時間,這些草地、水池、樓房、街道,不過稀疏平常,拋開小說里的故事,它們與你熟悉的故鄉又有何區別?
你何必總是對事物強加上一些莫需有的意義,來讓自己覺得所行非虛。
事實上,人這種動物,沒有什麼是不能習慣的。
有些困倦,你在草地上坐了一會兒。 ↑聖彼得堡 ▲ 站在公園門口,和明信片的合影
起身後,你還是沒有朝老太婆的住所走去,而是徑自沿著花園街往前走,幾百米遠,就是警察署。
如今建築的頂端正在修葺,大門緊閉,看不出來它的用處。
拉斯科爾尼科夫曾在這裡,接受警察玻里菲爾的審問。
兩人玩著猜測的心理游戲,前者越是破罐子破摔般自暴自棄,越讓後者心中的謎團減少,因為真正想掩飾行為的罪犯,用不著暴露自己,不過拉斯科爾尼科夫的暴露屬於非一般殺人犯的正義,仿佛殺人不是錯,他殺死的不過是一個一無是處放高利貸的吝嗇老太婆。
他殺死的還有自己。 ↑聖彼得堡 ▲ 如今的警察署。
從此處走小路,就能穿到老太婆的住處,這時你已經走到運河邊了。
一棟形狀不規則的淡黃色公寓,出現在眼前,和此前任何一個地方都一樣,如果沒有強加上去的意義,它們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一百多年前,這裡擠著形形色色職位低微的人群:裁縫、銅匠、廚娘、各種各樣的 德國 人、妓女、小官吏等等,還在謀生的人們註意不到神色慌張的拉斯科爾尼科夫,只當他是生病了。
你至今還不太明白,為什麼他殺完人之後要回到案發現場去回想當時的場景,去拉一下清脆而沉悶的門鈴,去讓自己更痛苦,好像是要確認事件的真實性一般。 ↑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 ▲ 黃色的房子,老太婆的家
書中一位不知情的社會進步青年跟他說:“如果合情合理地說服一個人,告訴他,其實沒什麼可哭的,那他就不會再哭了。這是明之又明的道理。那麼您認為怎樣,他不會停止哭泣嗎?”
拉斯科爾尼科夫只是淡淡回答:“要真是這樣,活著也就太輕鬆了。”
是的,要是生活一切都能用道理說得通,內心沒有情感掙扎,那活著確實太輕鬆了。他重新回到老太婆的家,就是這般沒有道理吧。
從他的公寓到老太婆的家,這段路由拉斯科爾尼科夫反覆丈量過很多次:剛好730步。你沒有細數,並不太遠,卻似乎隔著全世界。 熱鬧的家宴和寂寥的老魯薩 ↑老魯薩 ▲ 穿城而過的 波利斯 季河,以及河對岸的教堂。
如若不是因為陀思妥耶夫斯基,老魯薩(Staraya Russa)這個小鎮,是很難被列入我的旅行清單的。它距離 聖彼得堡 5個小時車程,坐落在寧靜的 波利斯 季河(Polist River)邊,如同它的名字一樣,老魯薩至今依舊保留著19世紀俄國田園生活的魅力。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這裡擁有他生前的唯一一套房產,作家最後一部長篇巨作《 卡拉馬 佐夫兄弟》,也正是以這個小鎮為背景完成的。
我從另外一座老城大 諾夫哥羅德 (Veliky Novgorod)乘坐汽車前往老魯薩,100公里的路程穿過湖 邊和 原野,從一個擁有 俄羅斯 最古老教堂的城市,抵達一個依偎在河邊悄無聲息的小鎮。說它為小鎮有些略失公允,畢竟在16世紀伊凡四世統治期間,它曾經是繼 莫斯科 、 普斯科夫 和 諾夫哥羅德 的 俄羅斯 第四 大城 市,如今也算 諾夫哥羅德 州的一個 大城 市,是連接 莫斯科 和 聖彼得堡 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
不過,它似乎與生俱來帶有陳舊和慵懶氣息,寥落的街道上少看到車和人,符合一個游客對一個小鎮的定義。 ↑老魯薩 ▲ 街邊有趣的蘑菇蓋。 ↑老魯薩 ▲ 安靜的河邊,盡頭就是陀氏的故居。 老魯薩的汽車站和火車站一起,位於城外近3公里的荒郊位置,下車之後四周一片開闊,讓人有點分不清方向,大風吹過揚起陣陣塵土。
對老魯薩的第一印象,是和小說中沿河安靜的地方大相徑庭的。
從汽車站出發,走上機動車開的立交橋,穿過鐵軌,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前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蘇式住宅樓。 俄羅斯 鄉下,至今還保持著很多這種的破舊、單調的樓房,它們大多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赫魯曉夫當政時修建的,所以也被稱為赫魯曉夫筒子樓(Khrushchevkas)。這類小戶型簡易住宅樓一般五層,原本設計居住年限也只有二三十年,是為了響應蘇共中央要求住宅厲行節約的規定而修建。它們和 聖彼得堡 市區里的公寓樓不一樣,後者往往擁有寬敞的樓梯和高大得誇張的門,而前者對 中國 人來說並不陌生,因為我們的國土上也充斥著這類方塊式的蘇式居民樓。 ↑老魯薩 ▲ 火車站汽車站,很寂寥。 ↑老魯薩 ▲ 郊區的這些陳舊的筒子樓,看來跟 中國 很相似。
如今它們外表看起來破敗不堪,白色的牆體已經泛灰,且彼此之間太過相似而難以分辨。不過,我在 新西伯利亞 和 伊爾庫茨克 都住在這種筒子樓里, 俄羅斯 人將裡面裝修得溫馨漂亮。
進入城區才稍微有些歐式建築的意思,除了河邊的廣場周圍,我看不到更多的人群。走上橫跨於 波利斯 季河上的舊石墩橋,橋上鋪著用於行人的木板已經灰撲而破舊,踩上去咯吱作響。四周人向我這個拿著相機、矮小的 亞洲 面孔投來了好奇的目光,偶有車輛往來,那時才覺得:老魯薩是真的“老”。
撲面而來的衰敗感,或許也只有如此,時光才能凝固在老魯薩,讓我們有機會一窺19世紀陀氏住在這裡時的原始模樣。
城區的各種店鋪基本都緊閉著門,外面沒有窗戶讓你瞥見裡面的情況。寒風下,我哆嗦溜達了一圈也找不到吃飯的地方,有些氣急敗壞,最後終於在里街看到了一家似乎是Café的店面。這家店門口畫著一個廚師卡通,手拿著一個平底鍋,我堅信了自己的判斷,走上前去鼓起勇氣拉開了那扇緊閉的鐵門。
↑老魯薩 ▲ 好不容易找到像餐廳的地方。
鐵門內的景象讓我吃驚:一二十號 俄羅斯 人圍坐在長長的桌子兩側,似乎正在進行家庭聚餐,幾個孩子在四周打鬧嬉戲,熱鬧哄哄。而所有這些動作,在我推開門的那一瞬間停止,除了一股溫暖的熱氣,向我迎來的還有他們一臉茫然的表情。我覺得自己仿佛闖入了一家私宅,正欲回頭離開,轉念一想,出去還是找不到吃的,只好硬著頭皮朝里走。服務員沒有把我趕出去,他們在我和這群聚餐的人中間拉起了一個簾幕,我一個人占了一桌,滿心歡喜,離吃上飯還有一個點菜的距離。
我差點忘了:老魯薩的英語幾乎為零,這家餐館也不例外。
我望著全俄文且無圖的菜單發起愁來,服務員來了我們一番雞同鴨講,雙方都笑著聳肩。發微信向朋友求助已經來不及了,索性她拿起勺子向我比了個喝東西的動作,我頓時懂了,應該是“湯”的意思,趕緊點頭。服務員搖搖頭下去,很快陸續給我上來了湯、麵包、茶、土豆泥配煎雞蛋加黃瓜片,我心中一熱,這竟比我在 聖彼得堡 看著圖片點餐還來得 成功 。 ↑老魯薩 ▲ 我一個人被單獨安排了一個小桌子,坐在角落裡。 ↑老魯薩 ▲ 上來豐盛的食物,正好也符合我的口味。 斯人已逝和物件長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棟房子位於幽靜的河邊,四周的樹葉散落一地,墨綠色的外牆和白色的窗欞乾凈整潔,如今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此,偶有外地人來老魯薩,大多也是衝著這座房子。
和 聖彼得堡 的陀氏博物館一樣,這裡也保持著作家生前生活的樣子。沒有導覽,不會講英文的管理員塞給了我幾張英文的介紹單子,就離開了。 ↑老魯薩 ▲ 陀思妥耶夫斯基故居。
沿著木質樓梯走上二樓,走廊上四面大窗戶面向花園,這裡沒有擺放傢具,曾是作家的孩子們雨天玩耍的場地。走廊盡頭放著陀氏那張著名的肖像畫。這幅畫的原作放在 莫斯科 特列季亞科夫畫廊里,1872年5月,回到彼得堡的陀氏給寫實畫家瓦西里·佩羅夫做了一回模特。作畫期間,佩羅夫每天都去找陀氏聊天、辯論,他最後捕捉到了作家沉醉思考時最有特色的一個表情。畫中陀氏低垂的雙眸看向無邊的遠處,他雙手緊扣在膝蓋之上,頭微縮進寬大的夾克中,他身後的黑暗,仿佛就是整個俄國曆史和苦難的沉澱。 ↑老魯薩 ▲ 瓦西里·佩羅夫給陀氏畫的畫像,這幅畫原作放在 俄羅斯 ,最後走的那天匆忙趕到特列季亞科夫畫廊里,終於看到了它。
陀氏一家曾租住在二樓,房東去世後,他最終於1876年買下了這座房產作為鄉下避暑的地方。一踏入大廳,屋內的裝潢簡單古樸,牆面被貼上了格子印花牆紙,所有擺設的傢具都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下半葉。
你可以看到一頂帽子和一個白手套放在桌上,陀氏大部分保留在當地博物館中的物品都在二戰中丟失,而這些是他的親屬事後捐贈過來的,另一個角落還有作家當時閱讀的一份報紙原版。 ↑老魯薩 ▲ 帽子和手套 ↑老魯薩 ▲ 作家休息躺卧的地方。
陀氏和他的文學朋友們在隔壁的房間聊天喝茶,另一側,就是他寫作的地方,他時常要等到晚上9點家人都睡下以後才開始創作,一直寫到凌晨四五點。在這裡,他完成了《作家日記》中的一部分和《 卡拉馬 佐夫兄弟》的絕大部分;他於1880年在 莫斯科 發表的最後一次公開演講《在 普希金 塑像前的講話》,也是在這個房間中完成的。
透過書桌旁的窗戶,能看到河邊的小樹林與隔壁家的木屋,一百多年前,陀氏也是看著這樣的場景,一邊跺步思考,一邊揮筆寫作。桌前昏黃的臺燈亮著,幾頁手稿鋪在桌面上,恍惚間,一切如昨,作家只是出門散了個步。
故居一層,存放著更多作家的手記。他的兩個兒女,大女兒未婚未育,於1926年死於國外,兒子則繼承下了他的血脈。如今陀氏的來孫已經出生,這些後人,也是故居的常客。 ↑老魯薩 ▲ 作家的書桌,以及窗外的景色。 冷漠和熱心腸的俄羅斯人這棟綠色的兩層木屋斜對面,有一所氣質奇異的小教堂,它像個方盒子兀自矗立於一片荒草之中,“方盒子”頂端照例有一個洋蔥頭十字架,看起來飽經風霜又有一絲神秘氣息。
出於好奇,我朝荒草中走去,想進去一探究竟,卻被裡面突然走出來的一個 俄羅斯 男子攔住了,他嘰哩咕嚕講了一通,我沒有聽懂,卻只好作罷。
這位趕我出來的男子,和我在過去一個月中見到的 俄羅斯 人一樣:冷漠。我從 蒙古 國坐火車進入 俄羅斯 ,橫跨西伯利亞抵達 莫斯科 ,所遇到的絕大部分俄國人都是如此。他們不苟言笑,擁有與身俱來的憂郁,衣服以暗色係為主,大街上、公交車上、地鐵上,所有你能看到的行人,黑色、灰色或深藍色,是他們的主色調。 ↑老魯薩 ▲ 荒草中氣氛詭異的教堂。
“老百姓的悲痛是長期積在心中默默忍受的;它深沉內向,無聲無息。”陀氏在《 卡拉馬 佐夫兄弟》中這樣描述俄國人民的苦難。或許今天的 俄羅斯 大眾和當初一樣,悲痛依舊是向內且無聲無息的。這或許與他們橫跨東西的遼闊地理環境有關係,一面守著東方特有的保守和沉穩,一面接受著西方的開放和熱情。
陀氏故居離老魯薩城區有一段距離,附近全是獨棟的矮小木屋,枯黃的落葉和隨處可見的野貓仿佛宣告這一街區長期疏於打理。夜晚極其安靜,不如 大城 市,但娛樂活動的匱乏讓酒精又多了一個理由混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嗜酒是幾乎所有 俄羅斯 人的天性,還記得那條“ 伊爾庫茨克 窮人因為沒錢買酒,只好喝含酒精的洗滌劑解饞,最後幾十人中毒”的新聞嗎?戰鬥民族對酒精的熱愛就是這樣沒有道理。
我走過橋,坐在河對岸基督複活大教堂前的大草坪上,渾身上下都覺得放鬆。
《 卡拉馬 佐夫兄弟》里阿廖沙碰見的那幾個打鬧的小孩,是否就在這樣的河邊隔著河互扔石頭?面對如此清新宜人的鄉村風景,想到書最後阿廖沙對這群孩子所說的:“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不要懼怕生活,在你做了一點好事、正直的事的時候,生活是多麼美好啊!”我不禁笑了起來,起身往回走。
回到那個小得可憐的城區廣場,書中阿廖沙和他的二哥伊萬在這附近的 京都 酒店,展開了一場關於“人類苦難和信仰”的對話。 ↑老魯薩 ▲ 寂寥的廣場。
我沒有找到酒店的原型,不過腦子裡卻迴響著伊萬對上帝的控訴,他列舉了一條條關於無辜小孩遭受苦難的事例後說:“讓虐待狂們下地獄於我有什麼好處?孩子們已經被摧殘了,地獄又能輓回什麼?……如果說孩子們遭的罪被納入苦難的總額,以湊足贖買真理所必須付出的代價,那麼,我先在此聲明,全部真理不值這個價。”後面的“宗教大法官”那一章,更是對上帝進行了最深的質疑。
這本書中,驕奢淫逸的父親不撫養孩子,和長大的兒子爭搶同一個女人;有的雖號稱熱愛生活,卻不信上帝;有的弒父謀財;無辜者被判刑,殺人者自殺,信上帝者離開修道院。
如陀氏所說:“這大地上太需要荒誕了。世界就建立在荒誕上面,沒有它世上也許就會一無所有了。”
荒誕就此展開,在這個看起來平靜如水的老魯薩。 ↑老魯薩 ↑老魯薩 ▲ 隨處可見的野貓和枯敗的落葉。 ↑老魯薩 ▲ 在橋上眺望遠處的教堂。 重走的無意義你走過 聖彼得堡 格裡博耶多夫運河(Griboyedov Canel,原名葉卡捷琳娜運河 Ekaterininsky Canel),沒有再回去,情緒愈發低落。
前方冰藍色的尼古拉大教堂優雅地屹立於黑壓壓的烏雲下,金色穹頂順著陽光反射出動人的色彩,你努力在雨後地面積累的小水潭倒影中,尋找大教堂的真實。
出來時,在教堂口正好看到了有人掛出中、英、俄三語的詩,你不知道為何有中文,瞬間被擊中。
“黑夜,街道,路燈,藥店,
無聊和幽暗的燈光。
哪怕你再活二十五年——
一切照舊。沒有出路。
你會死去,然後重新開始
一切也會重覆如初:
黑夜,運河上凍結的波紋,
藥店,街道,路燈。”
宿命的情緒包裹著你。
上帝在告訴你,別人的書中無人生。
這一日中,你費力在 聖彼得堡 尋見的建築,運河裡漂流的河水,街道上往返不停留的人群,都不過是重覆。
你的重訪終究是沒有意義的。拉斯科爾尼科夫的痛苦被書寫出來,可一百多年後,卻在以另外的形式重覆於每一個有良知而悲哀的人身上。 ↑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 ▲ 尼古拉大教堂 ↑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 ▲ 隔著運河,看索尼婭的住所 ↑聖彼得堡 ▲ 花園街,擁堵的車輛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 ↑聖彼得堡
可惜,這並不是一個偶遇的故事。
你有點不好意思,放下相機對他揮了揮手。他走向你,兩人再次彼此笑了一下,就告別了。
你在乾草市場也沒有過多停留,轉身迎向太陽,開始繼續那段“殺人”的路線。逆光行走,眼睛睜不太開,只見一個接一個的黑影超過你或者被你超過,沒有人知道你在乾這件事情。
你拿著在陀氏紀念館買的《罪與罰》明信片,在標誌性的地方,都拍了張物與物的合影。
下一個路過的地方,就是尤蘇波夫花園(Yusupov Garden)。
拉斯科爾尼科夫在這裡想到了莫名其妙的一些事情, 比如 為什麼政府不在此處建個溫泉。
不知道當時花園是什麼模樣,現在,公園正中央,倒是確有一個小水池,人們在周邊休憩。
你也想到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比如 你為什麼要在一個誰也不認識的地方浪費時間,這些草地、水池、樓房、街道,不過稀疏平常,拋開小說里的故事,它們與你熟悉的故鄉又有何區別?
你何必總是對事物強加上一些莫需有的意義,來讓自己覺得所行非虛。
事實上,人這種動物,沒有什麼是不能習慣的。
有些困倦,你在草地上坐了一會兒。 ↑聖彼得堡 ▲ 站在公園門口,和明信片的合影
起身後,你還是沒有朝老太婆的住所走去,而是徑自沿著花園街往前走,幾百米遠,就是警察署。
如今建築的頂端正在修葺,大門緊閉,看不出來它的用處。
拉斯科爾尼科夫曾在這裡,接受警察玻里菲爾的審問。
兩人玩著猜測的心理游戲,前者越是破罐子破摔般自暴自棄,越讓後者心中的謎團減少,因為真正想掩飾行為的罪犯,用不著暴露自己,不過拉斯科爾尼科夫的暴露屬於非一般殺人犯的正義,仿佛殺人不是錯,他殺死的不過是一個一無是處放高利貸的吝嗇老太婆。
他殺死的還有自己。 ↑聖彼得堡 ▲ 如今的警察署。
從此處走小路,就能穿到老太婆的住處,這時你已經走到運河邊了。
一棟形狀不規則的淡黃色公寓,出現在眼前,和此前任何一個地方都一樣,如果沒有強加上去的意義,它們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一百多年前,這裡擠著形形色色職位低微的人群:裁縫、銅匠、廚娘、各種各樣的 德國 人、妓女、小官吏等等,還在謀生的人們註意不到神色慌張的拉斯科爾尼科夫,只當他是生病了。
你至今還不太明白,為什麼他殺完人之後要回到案發現場去回想當時的場景,去拉一下清脆而沉悶的門鈴,去讓自己更痛苦,好像是要確認事件的真實性一般。 ↑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 ▲ 黃色的房子,老太婆的家
書中一位不知情的社會進步青年跟他說:“如果合情合理地說服一個人,告訴他,其實沒什麼可哭的,那他就不會再哭了。這是明之又明的道理。那麼您認為怎樣,他不會停止哭泣嗎?”
拉斯科爾尼科夫只是淡淡回答:“要真是這樣,活著也就太輕鬆了。”
是的,要是生活一切都能用道理說得通,內心沒有情感掙扎,那活著確實太輕鬆了。他重新回到老太婆的家,就是這般沒有道理吧。
從他的公寓到老太婆的家,這段路由拉斯科爾尼科夫反覆丈量過很多次:剛好730步。你沒有細數,並不太遠,卻似乎隔著全世界。 熱鬧的家宴和寂寥的老魯薩 ↑老魯薩 ▲ 穿城而過的 波利斯 季河,以及河對岸的教堂。
如若不是因為陀思妥耶夫斯基,老魯薩(Staraya Russa)這個小鎮,是很難被列入我的旅行清單的。它距離 聖彼得堡 5個小時車程,坐落在寧靜的 波利斯 季河(Polist River)邊,如同它的名字一樣,老魯薩至今依舊保留著19世紀俄國田園生活的魅力。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這裡擁有他生前的唯一一套房產,作家最後一部長篇巨作《 卡拉馬 佐夫兄弟》,也正是以這個小鎮為背景完成的。
我從另外一座老城大 諾夫哥羅德 (Veliky Novgorod)乘坐汽車前往老魯薩,100公里的路程穿過湖 邊和 原野,從一個擁有 俄羅斯 最古老教堂的城市,抵達一個依偎在河邊悄無聲息的小鎮。說它為小鎮有些略失公允,畢竟在16世紀伊凡四世統治期間,它曾經是繼 莫斯科 、 普斯科夫 和 諾夫哥羅德 的 俄羅斯 第四 大城 市,如今也算 諾夫哥羅德 州的一個 大城 市,是連接 莫斯科 和 聖彼得堡 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
不過,它似乎與生俱來帶有陳舊和慵懶氣息,寥落的街道上少看到車和人,符合一個游客對一個小鎮的定義。 ↑老魯薩 ▲ 街邊有趣的蘑菇蓋。 ↑老魯薩 ▲ 安靜的河邊,盡頭就是陀氏的故居。 老魯薩的汽車站和火車站一起,位於城外近3公里的荒郊位置,下車之後四周一片開闊,讓人有點分不清方向,大風吹過揚起陣陣塵土。
對老魯薩的第一印象,是和小說中沿河安靜的地方大相徑庭的。
從汽車站出發,走上機動車開的立交橋,穿過鐵軌,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前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蘇式住宅樓。 俄羅斯 鄉下,至今還保持著很多這種的破舊、單調的樓房,它們大多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赫魯曉夫當政時修建的,所以也被稱為赫魯曉夫筒子樓(Khrushchevkas)。這類小戶型簡易住宅樓一般五層,原本設計居住年限也只有二三十年,是為了響應蘇共中央要求住宅厲行節約的規定而修建。它們和 聖彼得堡 市區里的公寓樓不一樣,後者往往擁有寬敞的樓梯和高大得誇張的門,而前者對 中國 人來說並不陌生,因為我們的國土上也充斥著這類方塊式的蘇式居民樓。 ↑老魯薩 ▲ 火車站汽車站,很寂寥。 ↑老魯薩 ▲ 郊區的這些陳舊的筒子樓,看來跟 中國 很相似。
如今它們外表看起來破敗不堪,白色的牆體已經泛灰,且彼此之間太過相似而難以分辨。不過,我在 新西伯利亞 和 伊爾庫茨克 都住在這種筒子樓里, 俄羅斯 人將裡面裝修得溫馨漂亮。
進入城區才稍微有些歐式建築的意思,除了河邊的廣場周圍,我看不到更多的人群。走上橫跨於 波利斯 季河上的舊石墩橋,橋上鋪著用於行人的木板已經灰撲而破舊,踩上去咯吱作響。四周人向我這個拿著相機、矮小的 亞洲 面孔投來了好奇的目光,偶有車輛往來,那時才覺得:老魯薩是真的“老”。
撲面而來的衰敗感,或許也只有如此,時光才能凝固在老魯薩,讓我們有機會一窺19世紀陀氏住在這裡時的原始模樣。
城區的各種店鋪基本都緊閉著門,外面沒有窗戶讓你瞥見裡面的情況。寒風下,我哆嗦溜達了一圈也找不到吃飯的地方,有些氣急敗壞,最後終於在里街看到了一家似乎是Café的店面。這家店門口畫著一個廚師卡通,手拿著一個平底鍋,我堅信了自己的判斷,走上前去鼓起勇氣拉開了那扇緊閉的鐵門。
↑老魯薩 ▲ 好不容易找到像餐廳的地方。
鐵門內的景象讓我吃驚:一二十號 俄羅斯 人圍坐在長長的桌子兩側,似乎正在進行家庭聚餐,幾個孩子在四周打鬧嬉戲,熱鬧哄哄。而所有這些動作,在我推開門的那一瞬間停止,除了一股溫暖的熱氣,向我迎來的還有他們一臉茫然的表情。我覺得自己仿佛闖入了一家私宅,正欲回頭離開,轉念一想,出去還是找不到吃的,只好硬著頭皮朝里走。服務員沒有把我趕出去,他們在我和這群聚餐的人中間拉起了一個簾幕,我一個人占了一桌,滿心歡喜,離吃上飯還有一個點菜的距離。
我差點忘了:老魯薩的英語幾乎為零,這家餐館也不例外。
我望著全俄文且無圖的菜單發起愁來,服務員來了我們一番雞同鴨講,雙方都笑著聳肩。發微信向朋友求助已經來不及了,索性她拿起勺子向我比了個喝東西的動作,我頓時懂了,應該是“湯”的意思,趕緊點頭。服務員搖搖頭下去,很快陸續給我上來了湯、麵包、茶、土豆泥配煎雞蛋加黃瓜片,我心中一熱,這竟比我在 聖彼得堡 看著圖片點餐還來得 成功 。 ↑老魯薩 ▲ 我一個人被單獨安排了一個小桌子,坐在角落裡。 ↑老魯薩 ▲ 上來豐盛的食物,正好也符合我的口味。 斯人已逝和物件長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棟房子位於幽靜的河邊,四周的樹葉散落一地,墨綠色的外牆和白色的窗欞乾凈整潔,如今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此,偶有外地人來老魯薩,大多也是衝著這座房子。
和 聖彼得堡 的陀氏博物館一樣,這裡也保持著作家生前生活的樣子。沒有導覽,不會講英文的管理員塞給了我幾張英文的介紹單子,就離開了。 ↑老魯薩 ▲ 陀思妥耶夫斯基故居。
沿著木質樓梯走上二樓,走廊上四面大窗戶面向花園,這裡沒有擺放傢具,曾是作家的孩子們雨天玩耍的場地。走廊盡頭放著陀氏那張著名的肖像畫。這幅畫的原作放在 莫斯科 特列季亞科夫畫廊里,1872年5月,回到彼得堡的陀氏給寫實畫家瓦西里·佩羅夫做了一回模特。作畫期間,佩羅夫每天都去找陀氏聊天、辯論,他最後捕捉到了作家沉醉思考時最有特色的一個表情。畫中陀氏低垂的雙眸看向無邊的遠處,他雙手緊扣在膝蓋之上,頭微縮進寬大的夾克中,他身後的黑暗,仿佛就是整個俄國曆史和苦難的沉澱。 ↑老魯薩 ▲ 瓦西里·佩羅夫給陀氏畫的畫像,這幅畫原作放在 俄羅斯 ,最後走的那天匆忙趕到特列季亞科夫畫廊里,終於看到了它。
陀氏一家曾租住在二樓,房東去世後,他最終於1876年買下了這座房產作為鄉下避暑的地方。一踏入大廳,屋內的裝潢簡單古樸,牆面被貼上了格子印花牆紙,所有擺設的傢具都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下半葉。
你可以看到一頂帽子和一個白手套放在桌上,陀氏大部分保留在當地博物館中的物品都在二戰中丟失,而這些是他的親屬事後捐贈過來的,另一個角落還有作家當時閱讀的一份報紙原版。 ↑老魯薩 ▲ 帽子和手套 ↑老魯薩 ▲ 作家休息躺卧的地方。
陀氏和他的文學朋友們在隔壁的房間聊天喝茶,另一側,就是他寫作的地方,他時常要等到晚上9點家人都睡下以後才開始創作,一直寫到凌晨四五點。在這裡,他完成了《作家日記》中的一部分和《 卡拉馬 佐夫兄弟》的絕大部分;他於1880年在 莫斯科 發表的最後一次公開演講《在 普希金 塑像前的講話》,也是在這個房間中完成的。
透過書桌旁的窗戶,能看到河邊的小樹林與隔壁家的木屋,一百多年前,陀氏也是看著這樣的場景,一邊跺步思考,一邊揮筆寫作。桌前昏黃的臺燈亮著,幾頁手稿鋪在桌面上,恍惚間,一切如昨,作家只是出門散了個步。
故居一層,存放著更多作家的手記。他的兩個兒女,大女兒未婚未育,於1926年死於國外,兒子則繼承下了他的血脈。如今陀氏的來孫已經出生,這些後人,也是故居的常客。 ↑老魯薩 ▲ 作家的書桌,以及窗外的景色。 冷漠和熱心腸的俄羅斯人這棟綠色的兩層木屋斜對面,有一所氣質奇異的小教堂,它像個方盒子兀自矗立於一片荒草之中,“方盒子”頂端照例有一個洋蔥頭十字架,看起來飽經風霜又有一絲神秘氣息。
出於好奇,我朝荒草中走去,想進去一探究竟,卻被裡面突然走出來的一個 俄羅斯 男子攔住了,他嘰哩咕嚕講了一通,我沒有聽懂,卻只好作罷。
這位趕我出來的男子,和我在過去一個月中見到的 俄羅斯 人一樣:冷漠。我從 蒙古 國坐火車進入 俄羅斯 ,橫跨西伯利亞抵達 莫斯科 ,所遇到的絕大部分俄國人都是如此。他們不苟言笑,擁有與身俱來的憂郁,衣服以暗色係為主,大街上、公交車上、地鐵上,所有你能看到的行人,黑色、灰色或深藍色,是他們的主色調。 ↑老魯薩 ▲ 荒草中氣氛詭異的教堂。
“老百姓的悲痛是長期積在心中默默忍受的;它深沉內向,無聲無息。”陀氏在《 卡拉馬 佐夫兄弟》中這樣描述俄國人民的苦難。或許今天的 俄羅斯 大眾和當初一樣,悲痛依舊是向內且無聲無息的。這或許與他們橫跨東西的遼闊地理環境有關係,一面守著東方特有的保守和沉穩,一面接受著西方的開放和熱情。
陀氏故居離老魯薩城區有一段距離,附近全是獨棟的矮小木屋,枯黃的落葉和隨處可見的野貓仿佛宣告這一街區長期疏於打理。夜晚極其安靜,不如 大城 市,但娛樂活動的匱乏讓酒精又多了一個理由混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嗜酒是幾乎所有 俄羅斯 人的天性,還記得那條“ 伊爾庫茨克 窮人因為沒錢買酒,只好喝含酒精的洗滌劑解饞,最後幾十人中毒”的新聞嗎?戰鬥民族對酒精的熱愛就是這樣沒有道理。
我走過橋,坐在河對岸基督複活大教堂前的大草坪上,渾身上下都覺得放鬆。
《 卡拉馬 佐夫兄弟》里阿廖沙碰見的那幾個打鬧的小孩,是否就在這樣的河邊隔著河互扔石頭?面對如此清新宜人的鄉村風景,想到書最後阿廖沙對這群孩子所說的:“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不要懼怕生活,在你做了一點好事、正直的事的時候,生活是多麼美好啊!”我不禁笑了起來,起身往回走。
回到那個小得可憐的城區廣場,書中阿廖沙和他的二哥伊萬在這附近的 京都 酒店,展開了一場關於“人類苦難和信仰”的對話。 ↑老魯薩 ▲ 寂寥的廣場。
我沒有找到酒店的原型,不過腦子裡卻迴響著伊萬對上帝的控訴,他列舉了一條條關於無辜小孩遭受苦難的事例後說:“讓虐待狂們下地獄於我有什麼好處?孩子們已經被摧殘了,地獄又能輓回什麼?……如果說孩子們遭的罪被納入苦難的總額,以湊足贖買真理所必須付出的代價,那麼,我先在此聲明,全部真理不值這個價。”後面的“宗教大法官”那一章,更是對上帝進行了最深的質疑。
這本書中,驕奢淫逸的父親不撫養孩子,和長大的兒子爭搶同一個女人;有的雖號稱熱愛生活,卻不信上帝;有的弒父謀財;無辜者被判刑,殺人者自殺,信上帝者離開修道院。
如陀氏所說:“這大地上太需要荒誕了。世界就建立在荒誕上面,沒有它世上也許就會一無所有了。”
荒誕就此展開,在這個看起來平靜如水的老魯薩。 ↑老魯薩 ↑老魯薩 ▲ 隨處可見的野貓和枯敗的落葉。 ↑老魯薩 ▲ 在橋上眺望遠處的教堂。 重走的無意義你走過 聖彼得堡 格裡博耶多夫運河(Griboyedov Canel,原名葉卡捷琳娜運河 Ekaterininsky Canel),沒有再回去,情緒愈發低落。
前方冰藍色的尼古拉大教堂優雅地屹立於黑壓壓的烏雲下,金色穹頂順著陽光反射出動人的色彩,你努力在雨後地面積累的小水潭倒影中,尋找大教堂的真實。
出來時,在教堂口正好看到了有人掛出中、英、俄三語的詩,你不知道為何有中文,瞬間被擊中。
“黑夜,街道,路燈,藥店,
無聊和幽暗的燈光。
哪怕你再活二十五年——
一切照舊。沒有出路。
你會死去,然後重新開始
一切也會重覆如初:
黑夜,運河上凍結的波紋,
藥店,街道,路燈。”
宿命的情緒包裹著你。
上帝在告訴你,別人的書中無人生。
這一日中,你費力在 聖彼得堡 尋見的建築,運河裡漂流的河水,街道上往返不停留的人群,都不過是重覆。
你的重訪終究是沒有意義的。拉斯科爾尼科夫的痛苦被書寫出來,可一百多年後,卻在以另外的形式重覆於每一個有良知而悲哀的人身上。 ↑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 ▲ 尼古拉大教堂 ↑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 ▲ 隔著運河,看索尼婭的住所 ↑聖彼得堡 ▲ 花園街,擁堵的車輛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 ↑聖彼得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