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夢巴黎】一部正在放映,永不結束的電影。
蒙娜麗莎作為鎮館之寶,是人潮洶涌的核心地,據說閉館後畫會縮到牆內。
到場可以看到它非常受到保護,原因在於1911年曾在 盧浮宮 失竊,被30歲的 意大利 籍工人Perruggia盜走了,在轉贈給烏菲茲美術館的時候被逮捕。因《蒙娜麗莎》是弗朗索瓦一世從達· 芬奇 本人處獲得的,於是 意大利 還是決定還給 盧浮宮 。 一路走過來,印象比較深的名作,有《拿破侖一世與約瑟芬皇后加冕禮》,在 凡爾賽 宮還有一幅。這是大衛受拿破侖之命花了三年所作,當然畫中的人物形態也變得理想化許多。 《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 自由引導人民》
此畫是紀念1830年7月27日 巴黎 市民為推翻波旁王朝的起義,自由女神(克拉拉·萊辛)高舉三色旗,左手拿槍,領導著 巴黎 人民前進,畫面十分壯烈而帶有力量感。 引起爭議的《大宮女》,為大衛的門生,安格爾所畫,他一生都在追求東方之美,以及他喜愛的題材,女性裸體。 達 芬奇 堪稱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學識淵博的全才,雖然他最有名的在繪畫,但一生中也不過畫了24幅,而且還不是都完成了的。其實達 芬奇 有另外一幅讓我感興趣的作品《Virgin of the Rocks 岩間聖母》,構圖比較奇妙,以聖母居圖中央,右手施洗者 聖約翰 ,左手下坐耶穌,一天使在耶穌身後,而坐在地上的耶穌則向約翰祝福,耶穌後面的天使指著。耶穌見了約翰,要求受洗。約翰意圖阻攔:我當受你的洗才是,這不是顛倒了嗎?耶穌說:你暫許我,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於是約翰才答應了他。其實按聖經所述,那個時候約翰應該是成年人了,達 芬奇 打破了傳統畫法,而展現了一種天倫之愛。 這幅畫的奧妙在於相機完全無法拍出它的美... 我們兜兜轉轉參觀了許多展品,古文物,室外的雕塑,除了畫作雕塑,那些裝飾的器皿卻也叫人挪不開眼。儘管去過這麼多博物館,還是覺得能與這些曾經遙不可及的名作和文物面對面欣賞,實在是不可思議。
在黎塞留館的二層到了拿破侖三世的套房,與 慕尼黑 皇宮倒是不相伯仲。不過皇帝從未在此居住過,實際上居住的人是國務大臣。稱它拿破侖三世套房是因為裝飾具有那個時期的風格。 大餐廳,滿滿的金銀器皿,滿眼都是奢靡無度。 三層又是繪畫館,佛拉芒和 荷蘭 繪畫,《做蕾絲的女工》是我非常喜歡的 荷蘭 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作品。他特別擅長於觀察身邊的生活用具,並用在自己的作品里。畫中女工全神貫註手中的花邊針線活,與背景的灰色形成相得益彰的美感。 《Le Tricheur à l'as de carreau》方塊A作弊者
喬治 ·德拉 圖爾 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只有右邊年輕男子被風塵女子所吸引,沒有發現其餘三人合謀施詭計。中間風塵女子的眼神和手勢指向畫面左側,腰間藏牌的男子——作弊者。這幅畫另外一個版本《草花A的作弊者》存在 美國 Kimbell Art Museum中。 《Portrait présumé de Gabrielle d'Estrées et de sa soeur la duchesse de Villars》埃絲特蕾姐妹
這幅畫為 楓丹白露 畫派的風格,尤其畫中女子身體曲線完全受到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影響,這幅畫還有一點蠻妙的,就是背景的透視感,展現明暗對比,女子凹凸有致的身材。畫中右邊女子為亨利四世寵愛的人,動作常被解讀為哺乳,懷孕,而且遠處婦人也在做針線活,似乎在給小孩做衣服。還有她手中的戒指,似乎也暗示著和國王的婚事。 為什麼喜歡這一幅,不僅因為它生靈活現地展示了看展的人的狀態,形色各異。還有畫里的人在看著這邊的神態,仿佛也在看著我們。 漸漸落下夜幕的金字塔,帶有別樣的唯美。 盧浮宮 很大即使每分鐘看一件作品也要一個月,腿都酸痛了也僅是一部分,許個美好的心愿,我一定會回到 巴黎 ,而來 巴黎 的每一次,我都會來 盧浮宮 正兒八經地獃一整天。 Chapitre 2. 【左岸感性】這裡是 巴黎 的 左岸 ,小資且有情調,充斥著詩歌、咖啡店、大學、先賢、藝術的 左岸 ,感性又不羈的 左岸 。
14年衡量了小 巴黎 各個區好一陣兒,決定住在拉丁區。我們住的小區外圍、每一幢樓、每一戶都有密碼和鎖,小區寧靜似世外 桃源 ,旁邊還有讓人安心的警局。晨起時走到陽臺就是大片大片的梧桐,伴隨著清澈的鳥叫聲。愛上了吃法棍,又或者只是 巴黎 的法棍。
房東太太經常叼著水煙槍,那時電視里還播放著 法國 好聲音。她常常在我掏出鑰匙的那一刻率先開了門,眨眨眼睛問問今天過得好嗎?
噢,到底是 巴黎 太迷人,連帶著人們都帶著好看的濾鏡?還是說骨子裡的調性?或許兩者皆是。
住在這樣清靜的地方,推開窗都能聞見明媚,走在路上都能跳起來哼著歌,路上晨起的 巴黎 人慢慢地踱著步子。 ——“10:00 瞻仰城市的靈魂”到 先賢祠 的時候還稍微有些早,坐在欄桿外的石階上,看到牆上寫的一排排人名和鮮花,精神無法不變得嚴肅起來。 從廣場上仰視正殿,更像是一座古 羅馬 時期的萬神殿,二十二根 科林斯 式圓柱支撐著三角楣,上面是栩栩如生的浮雕《在自由和歷史之間的祖國》,下麵是著名的銘文:“偉人們,祖國感謝你們!”大殿中莊嚴、肅穆,兩側 石柱 威嚴聳立,整個人變得 平和 且莊重,懷著一顆無比虔誠的心去輕觸那些聖潔的光輝。 除了中央的傅科擺,和聖女貞德的事跡壁畫,我更在意的是後方國民公會的群體雕塑,“斷頭王后”瑪麗安托內特手持利劍,有一排小字寫著“不自由,毋寧死!”是啊,這就是法 蘭西 人民的精神所在,自由至上,被束縛不如死去的精神。
到場可以看到它非常受到保護,原因在於1911年曾在 盧浮宮 失竊,被30歲的 意大利 籍工人Perruggia盜走了,在轉贈給烏菲茲美術館的時候被逮捕。因《蒙娜麗莎》是弗朗索瓦一世從達· 芬奇 本人處獲得的,於是 意大利 還是決定還給 盧浮宮 。 一路走過來,印象比較深的名作,有《拿破侖一世與約瑟芬皇后加冕禮》,在 凡爾賽 宮還有一幅。這是大衛受拿破侖之命花了三年所作,當然畫中的人物形態也變得理想化許多。 《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 自由引導人民》
此畫是紀念1830年7月27日 巴黎 市民為推翻波旁王朝的起義,自由女神(克拉拉·萊辛)高舉三色旗,左手拿槍,領導著 巴黎 人民前進,畫面十分壯烈而帶有力量感。 引起爭議的《大宮女》,為大衛的門生,安格爾所畫,他一生都在追求東方之美,以及他喜愛的題材,女性裸體。 達 芬奇 堪稱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學識淵博的全才,雖然他最有名的在繪畫,但一生中也不過畫了24幅,而且還不是都完成了的。其實達 芬奇 有另外一幅讓我感興趣的作品《Virgin of the Rocks 岩間聖母》,構圖比較奇妙,以聖母居圖中央,右手施洗者 聖約翰 ,左手下坐耶穌,一天使在耶穌身後,而坐在地上的耶穌則向約翰祝福,耶穌後面的天使指著。耶穌見了約翰,要求受洗。約翰意圖阻攔:我當受你的洗才是,這不是顛倒了嗎?耶穌說:你暫許我,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於是約翰才答應了他。其實按聖經所述,那個時候約翰應該是成年人了,達 芬奇 打破了傳統畫法,而展現了一種天倫之愛。 這幅畫的奧妙在於相機完全無法拍出它的美... 我們兜兜轉轉參觀了許多展品,古文物,室外的雕塑,除了畫作雕塑,那些裝飾的器皿卻也叫人挪不開眼。儘管去過這麼多博物館,還是覺得能與這些曾經遙不可及的名作和文物面對面欣賞,實在是不可思議。
在黎塞留館的二層到了拿破侖三世的套房,與 慕尼黑 皇宮倒是不相伯仲。不過皇帝從未在此居住過,實際上居住的人是國務大臣。稱它拿破侖三世套房是因為裝飾具有那個時期的風格。 大餐廳,滿滿的金銀器皿,滿眼都是奢靡無度。 三層又是繪畫館,佛拉芒和 荷蘭 繪畫,《做蕾絲的女工》是我非常喜歡的 荷蘭 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作品。他特別擅長於觀察身邊的生活用具,並用在自己的作品里。畫中女工全神貫註手中的花邊針線活,與背景的灰色形成相得益彰的美感。 《Le Tricheur à l'as de carreau》方塊A作弊者
喬治 ·德拉 圖爾 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只有右邊年輕男子被風塵女子所吸引,沒有發現其餘三人合謀施詭計。中間風塵女子的眼神和手勢指向畫面左側,腰間藏牌的男子——作弊者。這幅畫另外一個版本《草花A的作弊者》存在 美國 Kimbell Art Museum中。 《Portrait présumé de Gabrielle d'Estrées et de sa soeur la duchesse de Villars》埃絲特蕾姐妹
這幅畫為 楓丹白露 畫派的風格,尤其畫中女子身體曲線完全受到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影響,這幅畫還有一點蠻妙的,就是背景的透視感,展現明暗對比,女子凹凸有致的身材。畫中右邊女子為亨利四世寵愛的人,動作常被解讀為哺乳,懷孕,而且遠處婦人也在做針線活,似乎在給小孩做衣服。還有她手中的戒指,似乎也暗示著和國王的婚事。 為什麼喜歡這一幅,不僅因為它生靈活現地展示了看展的人的狀態,形色各異。還有畫里的人在看著這邊的神態,仿佛也在看著我們。 漸漸落下夜幕的金字塔,帶有別樣的唯美。 盧浮宮 很大即使每分鐘看一件作品也要一個月,腿都酸痛了也僅是一部分,許個美好的心愿,我一定會回到 巴黎 ,而來 巴黎 的每一次,我都會來 盧浮宮 正兒八經地獃一整天。 Chapitre 2. 【左岸感性】這裡是 巴黎 的 左岸 ,小資且有情調,充斥著詩歌、咖啡店、大學、先賢、藝術的 左岸 ,感性又不羈的 左岸 。
14年衡量了小 巴黎 各個區好一陣兒,決定住在拉丁區。我們住的小區外圍、每一幢樓、每一戶都有密碼和鎖,小區寧靜似世外 桃源 ,旁邊還有讓人安心的警局。晨起時走到陽臺就是大片大片的梧桐,伴隨著清澈的鳥叫聲。愛上了吃法棍,又或者只是 巴黎 的法棍。
房東太太經常叼著水煙槍,那時電視里還播放著 法國 好聲音。她常常在我掏出鑰匙的那一刻率先開了門,眨眨眼睛問問今天過得好嗎?
噢,到底是 巴黎 太迷人,連帶著人們都帶著好看的濾鏡?還是說骨子裡的調性?或許兩者皆是。
住在這樣清靜的地方,推開窗都能聞見明媚,走在路上都能跳起來哼著歌,路上晨起的 巴黎 人慢慢地踱著步子。 ——“10:00 瞻仰城市的靈魂”到 先賢祠 的時候還稍微有些早,坐在欄桿外的石階上,看到牆上寫的一排排人名和鮮花,精神無法不變得嚴肅起來。 從廣場上仰視正殿,更像是一座古 羅馬 時期的萬神殿,二十二根 科林斯 式圓柱支撐著三角楣,上面是栩栩如生的浮雕《在自由和歷史之間的祖國》,下麵是著名的銘文:“偉人們,祖國感謝你們!”大殿中莊嚴、肅穆,兩側 石柱 威嚴聳立,整個人變得 平和 且莊重,懷著一顆無比虔誠的心去輕觸那些聖潔的光輝。 除了中央的傅科擺,和聖女貞德的事跡壁畫,我更在意的是後方國民公會的群體雕塑,“斷頭王后”瑪麗安托內特手持利劍,有一排小字寫著“不自由,毋寧死!”是啊,這就是法 蘭西 人民的精神所在,自由至上,被束縛不如死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