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kor Wat | 吳哥窟】一個路痴在廢墟中迷了路
↑吳哥寺 石塊與樹根,女神和藤蔓,藝術和歲月,雕像與實踐,變成不可分離的共生者。 ↑聖劍寺 在吳哥,看到一個小女孩在cosplay Apsara女神,非常可愛。
在吳哥穿的都是裙子,無法cosplay女神,去到了 緬甸 ,各種學著APSARA的舞姿,哈哈哈哈。 廢墟中的繁華吳哥被遺忘了四百多年。
19世紀 歐洲 人在強盛的巔峰走進了吳哥廢墟,他們震驚古文明的偉大,他們想掠奪它,想霸占它。 ↑比粒寺 但是,美無法掠奪,美無法霸占,美是愈來愈淡的夕陽餘光里一片歷史的廢墟。 ↑比粒寺 帝國和我們自己,有一天都一樣要成為廢墟。
吳哥使每一個人走到廢墟的現場,看到了存在的荒謬。 ↑巴肯寺 吳哥被遺忘了,熱帶大雨衝去了血跡,風吹散了屍體腐爛的臭味,白骨被沙塵掩蓋,血肉肥沃了大地,草生長起來, 大樹 扶蘇婆姿。 ↑巴肯寺 短暫的生命,繁華的城市,永恆的帝國,都只是睡夢裡一個不真實的幻象而已。——蔣勛 《吳哥之美》 a)王城的興衰通王城,也是當時吳哥的政治中心,距離吳哥寺不遠,裡面有著很多吳哥王朝時期的神廟和建築。
象台、巴揚寺、十二生肖塔、空中花園、巴芳寺等都在通王城內。 ↑吳哥通王城 走向吳哥王城需要通過城門以及神魔拔河的 通道 ,這些神魔雕像已經嚴重損毀。 ↑吳哥通王城 神魔雙方拉動巨蛇,攪動乳海。乳海是生命之海,上方跳躍出浪花生成的飛天仙女。
海中翻騰著魚、蛇、鱷魚等,所有生命都開始了。這是 印度 教的神話與信仰。 ↑吳哥通王城 五百年前吳哥就被毀滅,城市被火焚,建築上的黃金雕飾和珠寶被劫掠,人們被屠殺,屍體堆積如山,
無人收埋,致死的傳染病快速蔓延,最後連侵略者也不敢停留,匆匆棄城而去。 ↑吳哥通王城 曾經的帝國、曾經的偉大、曾經的繁華、曾經的永恆,如今只是一堆廢墟而已。 ↑吳哥通王城 真臘王朝,君權和神權合一,每一位君王,事實上也就代表以為天神在人間的統治。
象台西方的“天宮”為國王接受天神指令的地方。 ↑吳哥通王城 象台是當年王朝政治權力和中心象徵,原來 石台 上木構造的建築都已不見,但不難從現有的尺度感覺到昔日帝國強盛的程度。 ↑吳哥通王城 十二生肖塔,實際上就是十二座小塔。
傳說國王會把把兩家人拘禁到王宮對岸的十二座小石塔內,讓一人坐在一個塔內,此外兩家都會拍親屬到塔邊監視對方。 ↑十二塔廟 要不了幾天,無理的人就會因為證據出現從 塔里 出來,要麼身上起瘡,要麼有了咳嗽熱症,有理的人安然無恙。
用這種方法來辨明曲直,叫天獄,真臘人說這都是真臘的守護神顯靈的緣故。 ↑十二塔廟 龍蟠水池,就是一個水庫,一個湖。
從湖面上還可以看到一個個裸露出來的木墩,這些都是層級參天的大叔,砍掉之後還依然生生不息。
聽說,在這裡看日出也是很美的。可惜我們在吳哥的這幾天都是下雨天,並沒有看到日出日落。 ↑龍蟠水池 豆蔻寺,其實就是併排的五座塔,只剩下中間那座塔是完整的。很小的塔。
這是吳哥為數不多的紅磚塔。 ↑豆蔻寺 b)巴肯山的遠眺巴肯山的日落,是世界聞名的。
一般都是四點多就開始爬山了,看日出的人會很多,山上人滿為患的。 ↑巴肯寺 一路走上山,山不高,走個十來分鐘就到了,有些地方有點陡。
山頂上供奉著神牛。 ↑巴肯寺 在吳哥,神廟的樓梯都普遍很陡,聽說這是要求信徒心誠、專註。
若是在攀爬樓梯時三心二意,顧前想後的,就很容易會摔。 ↑巴肯寺 我們爬上巴肯山的時候,人不多,可能是因為今天是陰天吧。 ↑巴肯寺 這是皇后的雕像,豐腴的身軀,慈善的面孔。
聽說,以前真臘的女士們,因為天氣熱,無論是平民還是貴族,都是裸露著上身的。(好開放。。) ↑巴肯寺 在巴肯山上,適合遠眺。如果有日落,那肯定很好看的。 ↑巴肯寺 印度 教信仰中,宇宙的中心是 須彌山 ,山上住著濕婆神,山成為中心。 ↑巴肯寺 在巴肯山上,山頂還置放著象徵父系宗祠的男性生殖器石雕。
這對生命、對繁殖的的一種信仰吧。 ↑巴肯寺 而後,從巴肯山開始,吳哥王朝在這片地上一點一點,織出錦繡。 ↑巴肯寺 c)比粒寺的“輪迴”比粒寺,又叫變身塔。
原意來自 印度 教信仰的“輪迴”。 ↑比粒寺 印度 教信仰里,有著對肉身眷戀的本質。
相信肉體會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里不斷轉換形式。 ↑比粒寺 所以,比粒寺又是吳哥時期王族們的火葬場。 ↑比粒寺 從頂層眺望,很是廣闊。
日落時的夕陽照到紅磚上,泛著暖暖的紅意,所以比粒寺也是看日落的好地方。
在吳哥穿的都是裙子,無法cosplay女神,去到了 緬甸 ,各種學著APSARA的舞姿,哈哈哈哈。 廢墟中的繁華吳哥被遺忘了四百多年。
19世紀 歐洲 人在強盛的巔峰走進了吳哥廢墟,他們震驚古文明的偉大,他們想掠奪它,想霸占它。 ↑比粒寺 但是,美無法掠奪,美無法霸占,美是愈來愈淡的夕陽餘光里一片歷史的廢墟。 ↑比粒寺 帝國和我們自己,有一天都一樣要成為廢墟。
吳哥使每一個人走到廢墟的現場,看到了存在的荒謬。 ↑巴肯寺 吳哥被遺忘了,熱帶大雨衝去了血跡,風吹散了屍體腐爛的臭味,白骨被沙塵掩蓋,血肉肥沃了大地,草生長起來, 大樹 扶蘇婆姿。 ↑巴肯寺 短暫的生命,繁華的城市,永恆的帝國,都只是睡夢裡一個不真實的幻象而已。——蔣勛 《吳哥之美》 a)王城的興衰通王城,也是當時吳哥的政治中心,距離吳哥寺不遠,裡面有著很多吳哥王朝時期的神廟和建築。
象台、巴揚寺、十二生肖塔、空中花園、巴芳寺等都在通王城內。 ↑吳哥通王城 走向吳哥王城需要通過城門以及神魔拔河的 通道 ,這些神魔雕像已經嚴重損毀。 ↑吳哥通王城 神魔雙方拉動巨蛇,攪動乳海。乳海是生命之海,上方跳躍出浪花生成的飛天仙女。
海中翻騰著魚、蛇、鱷魚等,所有生命都開始了。這是 印度 教的神話與信仰。 ↑吳哥通王城 五百年前吳哥就被毀滅,城市被火焚,建築上的黃金雕飾和珠寶被劫掠,人們被屠殺,屍體堆積如山,
無人收埋,致死的傳染病快速蔓延,最後連侵略者也不敢停留,匆匆棄城而去。 ↑吳哥通王城 曾經的帝國、曾經的偉大、曾經的繁華、曾經的永恆,如今只是一堆廢墟而已。 ↑吳哥通王城 真臘王朝,君權和神權合一,每一位君王,事實上也就代表以為天神在人間的統治。
象台西方的“天宮”為國王接受天神指令的地方。 ↑吳哥通王城 象台是當年王朝政治權力和中心象徵,原來 石台 上木構造的建築都已不見,但不難從現有的尺度感覺到昔日帝國強盛的程度。 ↑吳哥通王城 十二生肖塔,實際上就是十二座小塔。
傳說國王會把把兩家人拘禁到王宮對岸的十二座小石塔內,讓一人坐在一個塔內,此外兩家都會拍親屬到塔邊監視對方。 ↑十二塔廟 要不了幾天,無理的人就會因為證據出現從 塔里 出來,要麼身上起瘡,要麼有了咳嗽熱症,有理的人安然無恙。
用這種方法來辨明曲直,叫天獄,真臘人說這都是真臘的守護神顯靈的緣故。 ↑十二塔廟 龍蟠水池,就是一個水庫,一個湖。
從湖面上還可以看到一個個裸露出來的木墩,這些都是層級參天的大叔,砍掉之後還依然生生不息。
聽說,在這裡看日出也是很美的。可惜我們在吳哥的這幾天都是下雨天,並沒有看到日出日落。 ↑龍蟠水池 豆蔻寺,其實就是併排的五座塔,只剩下中間那座塔是完整的。很小的塔。
這是吳哥為數不多的紅磚塔。 ↑豆蔻寺 b)巴肯山的遠眺巴肯山的日落,是世界聞名的。
一般都是四點多就開始爬山了,看日出的人會很多,山上人滿為患的。 ↑巴肯寺 一路走上山,山不高,走個十來分鐘就到了,有些地方有點陡。
山頂上供奉著神牛。 ↑巴肯寺 在吳哥,神廟的樓梯都普遍很陡,聽說這是要求信徒心誠、專註。
若是在攀爬樓梯時三心二意,顧前想後的,就很容易會摔。 ↑巴肯寺 我們爬上巴肯山的時候,人不多,可能是因為今天是陰天吧。 ↑巴肯寺 這是皇后的雕像,豐腴的身軀,慈善的面孔。
聽說,以前真臘的女士們,因為天氣熱,無論是平民還是貴族,都是裸露著上身的。(好開放。。) ↑巴肯寺 在巴肯山上,適合遠眺。如果有日落,那肯定很好看的。 ↑巴肯寺 印度 教信仰中,宇宙的中心是 須彌山 ,山上住著濕婆神,山成為中心。 ↑巴肯寺 在巴肯山上,山頂還置放著象徵父系宗祠的男性生殖器石雕。
這對生命、對繁殖的的一種信仰吧。 ↑巴肯寺 而後,從巴肯山開始,吳哥王朝在這片地上一點一點,織出錦繡。 ↑巴肯寺 c)比粒寺的“輪迴”比粒寺,又叫變身塔。
原意來自 印度 教信仰的“輪迴”。 ↑比粒寺 印度 教信仰里,有著對肉身眷戀的本質。
相信肉體會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里不斷轉換形式。 ↑比粒寺 所以,比粒寺又是吳哥時期王族們的火葬場。 ↑比粒寺 從頂層眺望,很是廣闊。
日落時的夕陽照到紅磚上,泛著暖暖的紅意,所以比粒寺也是看日落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