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韓劇拍攝地】在零下十二度的首爾,邂逅至安的家——記2018年的告別之旅。
↑德壽宮 入內後發現這應該就是歷史館了,很多具有科教意義的影響、資料和照片等等。 ↑德壽宮 從抽屜里拿出倒數第二張白紙,玩了這個“印章“(刻契約)的體驗。 ↑德壽宮 石造殿的西面也就是德壽宮的西出口和宮牆。如果不是有同伴,我大概就從這個門出去找咖啡喝了…… ↑德壽宮 我們兩人還都沒有什麼要趕的行程,就再沿著德壽宮內沒走過的道路散步。好像太陽下走著走著,反而不像剛纔這麼冷了,估計也是適應了~ ↑德壽宮 @靜觀軒。
據稱靜觀軒由俄國建築師Sabatine設計,是一座兼具 韓國 和西方建築風格的建築。
不知道為啥,我覺得這座建築有些“清真”風,或許是因為它的色調和花紋?綠色與 石柱 相間的空間被稱為陽臺,靜觀軒也是被各國使節用來聚會的空間。 ↑德壽宮 走回德壽宮的最東面,我們在研究牆外的建築是否就為 首爾 市廳?如果真的是的話,那 首爾 真的是很文藝了~ ↑德壽宮 照片里除了石造殿外,另一座很宏偉的建築是國立現代美術館的德壽宮館,需要另購門票。 ↑德壽宮 一方面我們也語言不通,另一方面小伙伴對這個不是特別感興趣,而我又擔心若是看展就沒有了下午茶時間,於是我們也就不進去了,只不過,就我們在門口瞥到的一眼來看,內部的建築還是很值得參觀的。@蓮花池和散步道。難以想象早期德壽宮內的建築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畫面。 ↑德壽宮 日晷&影子合照。這一刻的時間是下午2點差幾分~ ↑德壽宮 當我們走回正門(大漢門)時,正巧趕上了守門兵交接儀式,哈哈, 韓國 style~~~ ↑德壽宮 難得的一張合影,有緣分一起參觀宗廟與德壽宮的中午時光,也讓獨自旅行顯得不那麼孤單啦~ ↑德壽宮 @大漢門
原先並不知道,除了景福宮外,這兒也能偶遇交接儀式~雖然本國人可能已經覺得無趣了,但是真的是很適合游客觀看的一種儀式。 ↑德壽宮 我的身後即是車水馬龍的市廳,眼前又是身著古代韓服進行的守衛交接儀式,古典與現代真的在這裡的完美交融,一瞬間讓人覺得些穿越劇的味道~ ↑德壽宮 一個向左,一個向右,在這兒同小伙伴道別後,我們又踏上了各自的旅途。 >貞洞德壽宮石牆路充滿浪漫氣息,可誰又能想到這裡居然保存著 韓國 歷史上最為激烈動蕩的大韓帝國時期(1897年-1910年)之歷史痕跡? ↑德壽宮 沿著石牆路徒步觀光,漫步幽靜的小道上,我很享受這樣寧靜的景色。石牆外也有些許行人拍照留念。 ↑德壽宮 拐過彎後,我來到德壽宮西南角左右的位置,也就是上圖中的石牆路,不熟悉的人可能看不出這一段石牆路是有什麼特殊的。
光是從這個入口兩側擺放的路障,就不難發現這是個警戒區域了。 ↑德壽宮 前方警察所占位置的對面,是 美國 大使館,這段路也因此神神秘秘。而腳下的這段石牆路是11月左右剛剛對公眾開放的,之前一直被“西方列強”霸占著。。。我也算幸運才會正巧趕上它的“重見天日”~一直向上爬我走到了路盡頭又再折返。據說《鬼怪》里,“死鬼CP”的初見便是在這個街區。 ↑德壽宮 宮牆內應 離石 造殿不遠~不知道是否因為剛剛對外開放,來此散步的市民倒是比想象的多,當然,也有一部分是追隨石牆路浪漫傳說而來的游客。 ↑貞洞劇場 追隨了石牆路,卻也並沒有邂逅特別的浪漫,沒有導航也沒有目標的我,想要隨性在貞洞街道隨意行走一會兒,再找一家喜歡的咖啡館小坐片刻。眼前的這個漂亮路口,又該如何抉擇呢? ↑貞洞劇場 第一眼是被紅色磚牆的教堂建築(貞洞第一教會)吸引,第二眼便發現它的對面好像是個小劇場~名叫貞洞劇場。劇場外有層次不齊的韓文組成的一句話“與你一起,一步步走過這條路”(如果我沒翻譯錯的話),還有幾幅話劇的海報。
憑直覺這是個不一般的劇院,好像歷史悠久,低調,有內涵且又有足夠的文藝氣息。相比惠化洞的小劇場這兒好像又是另一種氣質。 ↑貞洞劇場 只消一眼就愛上它了——雖無法進入小劇場看劇,卻能在此喝杯咖啡稍作停留。
“貞洞劇場是 韓國 最具代表性的傳統藝術劇場,儘管只是一座擁有340個座位的小劇場,但在全體員工的艱苦努力下,其演出之活躍絲毫不亞於大型劇場。傳統與現代在這裡達到了完美結合。貞洞劇場現在名揚四海,來 韓國 的外國游客都會到此一游。為降低劇場門檻,展示傳統藝術多姿多彩的美麗,貞洞劇場還經常舉辦免費演出。另外,演出結束後,還會進行與觀眾的互動節目,成為深受國內外游客喜愛的傳統藝術劇場。”(百度) ↑貞洞劇場 咖啡廳的室內外都展現著傳統的韓式風格,透過整排的巨幅落地窗可以看到室內是傳統的韓式房屋設計,搭配木質的桌椅,冬日陽光下很溫暖的氛圍。 ↑貞洞劇場 店內的廣告都和戲劇相關,來往喝咖啡的人們,無論老少看起來也都很文藝很有腔調的樣子。 ↑貞洞劇場 對於走到哪裡都少不了尋覓咖啡館的我來說,這一刻真的是莫大的幸福。
我拿了一張宣傳單《有許多皺紋的少女》,(雖不知道標準翻譯),想到了《心情》的歌詞,“唯有這一顆心沒有一絲皺紋地,在此閃耀、跳動著..."有些文字偏偏能引起心靈的共鳴,讓人得到治愈。邂逅貞洞劇場cafe,也是旅行中的一種驚喜吧。
我點了一杯拿鐵(4000韓元),靠咖啡續命一會兒~~~也靠暖氣讓我終於可以用手機看一眼地圖...... ↑貞洞劇場 窗外有一尊雕像,應該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名唱”。 ↑貞洞劇場 小劇場的對面@貞洞第一教會。 ↑德壽宮 從貞洞劇場大門出來後右轉進一條小巷子,卻意外地看到了眼前這棟建築——重明殿。
重明殿是皇帝的書齋,建造時德壽宮和重明殿之間已經確定了 美國 公使館的位置,重明殿被視為德壽宮牆外的離宮,1904年德壽宮火災後被用作偏殿。重明殿也是1905年被強迫簽訂《乙巳勒約》的傷心之地。
哎,世間萬物,就是這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嗎。。? >崇禮門我在貞洞劇場的咖啡館也沒閑著,手機充著電的同時,為了未雨綢繆,我又根據下麵這張導航畫了張地圖,距離貞洞才1.32公里的一座橋,也是《我的大叔》令人難忘的一場戲,我想要順道再去追尋一下,就真的結束此行所有的拍攝地打卡之旅了(雖然小冊子上還有清單,但時間已經不夠了)。 ↑貞洞劇場 從【1】出發至【17】的路上,先以“ 崇禮 門”為目標,再以其東側的소월路為依據尋找。雖然才短短的1點幾公里,卻是我(不能用手機)幾天里走過的路中,最不知所措的一段。每當遇到一個轉角,我便在內心苦苦掙扎再憑空選擇,真的真的無從判斷方向時,我只好躲進一家便利店掏出手機...
簡直不能更囧。 ↑崇禮門 然鵝,就像在沙漠中邂逅了一口井,來到寬闊的N岔路口又找到一個地圖路標。雖然我的方向感沒錯,但仍然離不開確切的指示……因為我不知道可以問誰,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我在尋找的地點…… ↑崇禮門 @ 崇禮 門,它也是 大名 鼎鼎的南大門。距離貞洞是真的不遠,可是看到它的瞬間我卻有些欣喜若狂。
據稱靜觀軒由俄國建築師Sabatine設計,是一座兼具 韓國 和西方建築風格的建築。
不知道為啥,我覺得這座建築有些“清真”風,或許是因為它的色調和花紋?綠色與 石柱 相間的空間被稱為陽臺,靜觀軒也是被各國使節用來聚會的空間。 ↑德壽宮 走回德壽宮的最東面,我們在研究牆外的建築是否就為 首爾 市廳?如果真的是的話,那 首爾 真的是很文藝了~ ↑德壽宮 照片里除了石造殿外,另一座很宏偉的建築是國立現代美術館的德壽宮館,需要另購門票。 ↑德壽宮 一方面我們也語言不通,另一方面小伙伴對這個不是特別感興趣,而我又擔心若是看展就沒有了下午茶時間,於是我們也就不進去了,只不過,就我們在門口瞥到的一眼來看,內部的建築還是很值得參觀的。@蓮花池和散步道。難以想象早期德壽宮內的建築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畫面。 ↑德壽宮 日晷&影子合照。這一刻的時間是下午2點差幾分~ ↑德壽宮 當我們走回正門(大漢門)時,正巧趕上了守門兵交接儀式,哈哈, 韓國 style~~~ ↑德壽宮 難得的一張合影,有緣分一起參觀宗廟與德壽宮的中午時光,也讓獨自旅行顯得不那麼孤單啦~ ↑德壽宮 @大漢門
原先並不知道,除了景福宮外,這兒也能偶遇交接儀式~雖然本國人可能已經覺得無趣了,但是真的是很適合游客觀看的一種儀式。 ↑德壽宮 我的身後即是車水馬龍的市廳,眼前又是身著古代韓服進行的守衛交接儀式,古典與現代真的在這裡的完美交融,一瞬間讓人覺得些穿越劇的味道~ ↑德壽宮 一個向左,一個向右,在這兒同小伙伴道別後,我們又踏上了各自的旅途。 >貞洞德壽宮石牆路充滿浪漫氣息,可誰又能想到這裡居然保存著 韓國 歷史上最為激烈動蕩的大韓帝國時期(1897年-1910年)之歷史痕跡? ↑德壽宮 沿著石牆路徒步觀光,漫步幽靜的小道上,我很享受這樣寧靜的景色。石牆外也有些許行人拍照留念。 ↑德壽宮 拐過彎後,我來到德壽宮西南角左右的位置,也就是上圖中的石牆路,不熟悉的人可能看不出這一段石牆路是有什麼特殊的。
光是從這個入口兩側擺放的路障,就不難發現這是個警戒區域了。 ↑德壽宮 前方警察所占位置的對面,是 美國 大使館,這段路也因此神神秘秘。而腳下的這段石牆路是11月左右剛剛對公眾開放的,之前一直被“西方列強”霸占著。。。我也算幸運才會正巧趕上它的“重見天日”~一直向上爬我走到了路盡頭又再折返。據說《鬼怪》里,“死鬼CP”的初見便是在這個街區。 ↑德壽宮 宮牆內應 離石 造殿不遠~不知道是否因為剛剛對外開放,來此散步的市民倒是比想象的多,當然,也有一部分是追隨石牆路浪漫傳說而來的游客。 ↑貞洞劇場 追隨了石牆路,卻也並沒有邂逅特別的浪漫,沒有導航也沒有目標的我,想要隨性在貞洞街道隨意行走一會兒,再找一家喜歡的咖啡館小坐片刻。眼前的這個漂亮路口,又該如何抉擇呢? ↑貞洞劇場 第一眼是被紅色磚牆的教堂建築(貞洞第一教會)吸引,第二眼便發現它的對面好像是個小劇場~名叫貞洞劇場。劇場外有層次不齊的韓文組成的一句話“與你一起,一步步走過這條路”(如果我沒翻譯錯的話),還有幾幅話劇的海報。
憑直覺這是個不一般的劇院,好像歷史悠久,低調,有內涵且又有足夠的文藝氣息。相比惠化洞的小劇場這兒好像又是另一種氣質。 ↑貞洞劇場 只消一眼就愛上它了——雖無法進入小劇場看劇,卻能在此喝杯咖啡稍作停留。
“貞洞劇場是 韓國 最具代表性的傳統藝術劇場,儘管只是一座擁有340個座位的小劇場,但在全體員工的艱苦努力下,其演出之活躍絲毫不亞於大型劇場。傳統與現代在這裡達到了完美結合。貞洞劇場現在名揚四海,來 韓國 的外國游客都會到此一游。為降低劇場門檻,展示傳統藝術多姿多彩的美麗,貞洞劇場還經常舉辦免費演出。另外,演出結束後,還會進行與觀眾的互動節目,成為深受國內外游客喜愛的傳統藝術劇場。”(百度) ↑貞洞劇場 咖啡廳的室內外都展現著傳統的韓式風格,透過整排的巨幅落地窗可以看到室內是傳統的韓式房屋設計,搭配木質的桌椅,冬日陽光下很溫暖的氛圍。 ↑貞洞劇場 店內的廣告都和戲劇相關,來往喝咖啡的人們,無論老少看起來也都很文藝很有腔調的樣子。 ↑貞洞劇場 對於走到哪裡都少不了尋覓咖啡館的我來說,這一刻真的是莫大的幸福。
我拿了一張宣傳單《有許多皺紋的少女》,(雖不知道標準翻譯),想到了《心情》的歌詞,“唯有這一顆心沒有一絲皺紋地,在此閃耀、跳動著..."有些文字偏偏能引起心靈的共鳴,讓人得到治愈。邂逅貞洞劇場cafe,也是旅行中的一種驚喜吧。
我點了一杯拿鐵(4000韓元),靠咖啡續命一會兒~~~也靠暖氣讓我終於可以用手機看一眼地圖...... ↑貞洞劇場 窗外有一尊雕像,應該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名唱”。 ↑貞洞劇場 小劇場的對面@貞洞第一教會。 ↑德壽宮 從貞洞劇場大門出來後右轉進一條小巷子,卻意外地看到了眼前這棟建築——重明殿。
重明殿是皇帝的書齋,建造時德壽宮和重明殿之間已經確定了 美國 公使館的位置,重明殿被視為德壽宮牆外的離宮,1904年德壽宮火災後被用作偏殿。重明殿也是1905年被強迫簽訂《乙巳勒約》的傷心之地。
哎,世間萬物,就是這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嗎。。? >崇禮門我在貞洞劇場的咖啡館也沒閑著,手機充著電的同時,為了未雨綢繆,我又根據下麵這張導航畫了張地圖,距離貞洞才1.32公里的一座橋,也是《我的大叔》令人難忘的一場戲,我想要順道再去追尋一下,就真的結束此行所有的拍攝地打卡之旅了(雖然小冊子上還有清單,但時間已經不夠了)。 ↑貞洞劇場 從【1】出發至【17】的路上,先以“ 崇禮 門”為目標,再以其東側的소월路為依據尋找。雖然才短短的1點幾公里,卻是我(不能用手機)幾天里走過的路中,最不知所措的一段。每當遇到一個轉角,我便在內心苦苦掙扎再憑空選擇,真的真的無從判斷方向時,我只好躲進一家便利店掏出手機...
簡直不能更囧。 ↑崇禮門 然鵝,就像在沙漠中邂逅了一口井,來到寬闊的N岔路口又找到一個地圖路標。雖然我的方向感沒錯,但仍然離不開確切的指示……因為我不知道可以問誰,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我在尋找的地點…… ↑崇禮門 @ 崇禮 門,它也是 大名 鼎鼎的南大門。距離貞洞是真的不遠,可是看到它的瞬間我卻有些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