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弋於峽灣與冰雪裡——夏秋之際的北歐(下)挪威
↑松恩峽灣 ~~~~~~~~~~~~~~~~~~~~~~~~~~~~~~~~~~~~~~~~~~~~~
弗洛姆 到米爾達的高山火車很出名,這條鐵路曾是 挪威 最難修的鐵路之一,因為海拔落差很大,鐵路不得不繞山而行,而陡峭的一段,專門打了一個隧道,火車在裡面做了個360度的拐彎,火車站旁有個小型的鐵路博物館介紹當年修鐵路的情況。高山火車的外觀跟我們當年的綠皮火車一摸一樣,所以,請不要叫人家“小火車”。 現在這條鐵路開的都是旅游專列了,裡面的裝潢是翻新過的復古風。車廂內廣播會沿途介紹經過的景點,而且還是有中文廣播的。確實,我們所在的一節車廂里,過半數是 中國 游客。
如果說 弗洛姆 已經是深秋,上行到米爾達,我們便逐漸進入冬季。火車穿出一個隧道,窗外開始飄雪,再過一個隧道,地上已經積雪,樹枝也被壓彎了腰。到了瀑布停站點,我已經十分猶豫要不要下車,畢竟窗外是鵝毛大雪,而我身上只是秋衣。火車拐過那個三百六十度的隧道出來,已是嚴冬,窗外已白茫茫的一片,地上、樹上、屋頂上鋪了厚厚的一層雪。
~~~~~~~~~~~~~~~~~~~~~~~~~~~~~~~~~~~~~~~~~~~~~
高山火車外觀,就是一輛綠皮。 ↑松恩峽灣 快到米爾達的一段,窗外是厚厚的積雪,白茫茫一片。 ↑松恩峽灣 看到這些在茫茫白雪中矗立的小房子,“到底誰會住到這種地方?” ↑松恩峽灣 即便在這大山深處,房子仍然被 挪威 人漆成有種亮麗的顏色,只是色調都深了幾度。 ↑松恩峽灣 ~~~~~~~~~~~~~~~~~~~~~~~~~~~~~~~~~~~~~~~~~~~~~
一個小時的車程,到達米爾達車站,換乘現代的火車回 卑爾根 。同站換乘很方便,雖然只有十來分鐘換乘時間,足夠我們在雪地里各種玩雪擺拍。從米爾達回 卑爾根 ,積雪漸漸變少,雪線慢慢退卻,最終大地恢復了初秋的黃綠色。我的身體也有覺得慢慢解凍了。
~~~~~~~~~~~~~~~~~~~~~~~~~~~~~~~~~~~~~~~~~~~~~
同伴把這張照片命名為:“火車帶我去 北極 ”, 好豐富的想象力 ↑松恩峽灣 看到回 卑爾根 的火車,馬上有種回到現代的感覺。 ↑松恩峽灣 雪已退卻,陽光解凍了大地,我更喜歡這樣的黃綠色。 ↑松恩峽灣 是日午餐:在 弗洛姆 火車站旁的麵包店買了一塊比我臉還大曲奇餅。終於吃到了從 丹麥 就開始惦記的曲奇餅。 ↑松恩峽灣 ~~~~~~~~~~~~~~~~~~~~~~~~~~~~~~~~~~~~~~~~~~~~~
告別 卑爾根 ,我們飛往 特羅姆瑟 。最初的 挪威 行程是把各大峽灣游遍,後來發現十月後眾多游船停航,並且擔心老看峽灣自己會審美疲勞,幾乎是在做計劃的最後階段把這裡考慮進去。最後發現自己出乎意料地喜歡這裡。 北極圈小城的日與夜——特羅姆瑟位於 北極 圈以北, 特羅姆瑟 簡直稱得上溫暖。 特羅姆瑟 主城是一個峽灣中地勢較為平坦的島,島外四周高山環繞使得島內寒風不侵,同時得益於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這裡出於意料的溫暖。是日氣溫攝氏三度。
住宿定了一家房車營地,我們沒有自駕,也不知道為什麼訂了房車營地去了。預定信息顯示營地距機場七公里。七公里,以國內的思維,那是很近的距離了。到 特羅姆瑟 後發現,七公里遠已經離開市區到海的另一邊了。Google對 特羅姆瑟 特別不熟,我們只好先到市區,再打聽去營地的方式。折騰一番,到達營地已是下午。
~~~~~~~~~~~~~~~~~~~~~~~~~~~~~~~~~~~~~~~~~~~~~
去 特羅姆瑟 的便捷方式要數飛機。坐飛機一定要靠窗的位置, 北歐 空氣極佳,一路都能看到下麵的風景。雪山頂上的窟窿,典型的冰臼地貌。 ↑特羅姆瑟 ~~~~~~~~~~~~~~~~~~~~~~~~~~~~~~~~~~~~~~~~~~~~~在 特羅姆瑟 的白天是無所事是的,在這接近零度的氣溫里,總想窩著,等待晚上的極光。
如果說 特羅姆瑟 有什麼景點值得入內參觀,我想就只有極地博物館了,一間小小的兩層木屋,布展得相當緊湊,展示了 北極 圈內的的多個方面。我曾經在想:為什麼有人願意跑到這天寒地凍的地方來生活?這裡有了最好的答案,最初的人們是追逐他們的獵物——海豹、海象等等——而來到 北極 圈地區,後來因為 特羅姆瑟 氣候相對溫暖,人們開始在這裡定居下來,這是個“為了生存”的故事。再後來因為這裡是最靠近 北極 的人類聚居點, 特羅姆瑟 成為了 北極 探險的最後一個補給點,很多探險隊就是從這裡出發,挑戰穿越極點。探險的發展反過來又促進的城市的發展。
博物館的門上關著的,我們在門前徘徊了一會,直到看到其他游客出來,我們才知道直接推門進去就是了。售票處在進門左邊,售票的小姐姐問我們從哪裡來,原來是為了提供相應語言的導覽冊子。導覽冊子相當詳盡的介紹每一處展品,非常有用,沒有了它簡直不知道自己在看什麼。冊子離開時需要歸還,這個很好,不浪費資源。
~~~~~~~~~~~~~~~~~~~~~~~~~~~~~~~~~~~~~~~~~~~~~
就這麼間不起眼的紅房子,沒想到裡面展出那麼豐富。 ↑特羅姆瑟 ~~~~~~~~~~~~~~~~~~~~~~~~~~~~~~~~~~~~~~~~~~~~~
至於 北極 星教堂,這建築的後現代藝術感很強,使傳統基督教在這裡顯現一種現代的鮮活感。不過裡面不大一眼就看完了。在山頂俯瞰全城時, 北極 星教堂宛如一顆明星般耀眼,那個角度更美。 ↑特羅姆瑟 北極 星教堂內部,管風琴的設計也和教堂整體風格搭配,幾何感很強。 ↑特羅姆瑟 ~~~~~~~~~~~~~~~~~~~~~~~~~~~~~~~~~~~~~~~~~~~~~
在 特羅姆瑟 的第二天,我們計划到山上去看極光。傍晚時分坐纜車上山,天氣還一片大好。山看起來不高,山頂上積雪很厚,溫度也遠低於山下。我又明顯沒有穿夠衣服了。山前可以俯瞰 特羅姆瑟 的全城,山後則是一座比一座高的雪山,風景很美。
~~~~~~~~~~~~~~~~~~~~~~~~~~~~~~~~~~~~~~~~~~~~~
夕陽照在雪山上。天上雲彩很美。 ↑特羅姆瑟 山頂的積雪已沒過腳踝。 ↑特羅姆瑟 夕 陽西 下 ↑特羅姆瑟 遠景 ↑特羅姆瑟 ↑特羅姆瑟 ↑特羅姆瑟 華燈初上 ↑特羅姆瑟 夜景 ↑特羅姆瑟 夜景,夜晚燈光太亮,在山上反而不好看極光。 ↑特羅姆瑟 ~~~~~~~~~~~~~~~~~~~~~~~~~~~~~~~~~~~~~~~~~~~~~
和其他旅客一樣,我們也是衝著看極光來的 特羅姆瑟 。住到城外的房車營地最大的好處是抬頭就能看到極光。即便我們在的兩個晚上極光指數都只在2和3之間徘徊,天氣多雲,但只要雲霧稍稍退散,便能看到一絲絲、一道道、一片片瑩綠的極光。
我們第一天晚上就在營地里看到了不少。第二天想著到山上看可能更壯觀,事實表明,在營地里看極光的效果比纜車山頂上還好,因為山頂的北邊是 特羅姆瑟 的市區,燈光還是很亮的,反而營地的北邊更暗。我們在上山沒怎麼看到,就又回營地看去了。
當然啰,即便抬頭能看到極光,也是要到屋外的才能看到。雖說這裡比預料中溫暖,但晚上也就零下六七度,保暖還是要的。別像我,聽到同伴歡呼隨便披了件衣服就跑出去,誰知道那波極光不得消停,好幾次凍得我想回去穿衣服,又挪不開盯著極光看的眼睛 。
馬蜂窩上拍極光的大作很多,但極光是動的,各種動,有些如水流般滑過,有些如霓虹燈般跳躍,有些像雲霧撲面而來,有些像絲帶划過天空,照片里實在難以體現那種動感。所以請一定要親自去看一次。
~~~~~~~~~~~~~~~~~~~~~~~~~~~~~~~~~~~~~~~~~~~~~
馬蜂窩上拍極光的大片太多,我這裡就放張手機隨拍的吧。這裡的極光真的手機都能拍到。 ↑特羅姆瑟 ~~~~~~~~~~~~~~~~~~~~~~~~~~~~~~~~~~~~~~~~~~~~~
在 特羅姆瑟 不用追求什麼景點,隨便走動風景都很美。
這是我們住的房車營地外的一個小湖。 ↑特羅姆瑟 另一個角度看小湖,非常平靜。 ↑特羅姆瑟 雨後彩虹 ↑特羅姆瑟 城裡隨拍 ↑特羅姆瑟 隨拍 ↑特羅姆瑟 隨拍 ↑特羅姆瑟 是日晚餐:這家叫Emma‘s Kitchen. 在大教堂對面。外面看不顯眼,裡面卻很優雅。Google推薦當地人常去餐廳之一。我們第一次午飯時候去,被告知已經全部訂滿。第二天下午三點去吃了個中晚飯。
煎咸鱈魚配土豆泥和西蘭花。當地鱈魚產量豐富,所以當地的傳統有把吃不完的鱈魚腌製成鹹魚,吃到時候在用水泡,去掉鹹味,再做菜。這道菜用的就是這種。因為腌過,鱈魚肉成絲,但醬汁和鹹魚的味道很配,算是當地特色吧。 ↑特羅姆瑟 焗海鮮配烤土豆和培根醬:這次曲奇皮下麵滿滿的各種海鮮伴著像濃稠的蘑菇湯一樣的醬,旁邊配的培根醬好好吃。
弗洛姆 到米爾達的高山火車很出名,這條鐵路曾是 挪威 最難修的鐵路之一,因為海拔落差很大,鐵路不得不繞山而行,而陡峭的一段,專門打了一個隧道,火車在裡面做了個360度的拐彎,火車站旁有個小型的鐵路博物館介紹當年修鐵路的情況。高山火車的外觀跟我們當年的綠皮火車一摸一樣,所以,請不要叫人家“小火車”。 現在這條鐵路開的都是旅游專列了,裡面的裝潢是翻新過的復古風。車廂內廣播會沿途介紹經過的景點,而且還是有中文廣播的。確實,我們所在的一節車廂里,過半數是 中國 游客。
如果說 弗洛姆 已經是深秋,上行到米爾達,我們便逐漸進入冬季。火車穿出一個隧道,窗外開始飄雪,再過一個隧道,地上已經積雪,樹枝也被壓彎了腰。到了瀑布停站點,我已經十分猶豫要不要下車,畢竟窗外是鵝毛大雪,而我身上只是秋衣。火車拐過那個三百六十度的隧道出來,已是嚴冬,窗外已白茫茫的一片,地上、樹上、屋頂上鋪了厚厚的一層雪。
~~~~~~~~~~~~~~~~~~~~~~~~~~~~~~~~~~~~~~~~~~~~~
高山火車外觀,就是一輛綠皮。 ↑松恩峽灣 快到米爾達的一段,窗外是厚厚的積雪,白茫茫一片。 ↑松恩峽灣 看到這些在茫茫白雪中矗立的小房子,“到底誰會住到這種地方?” ↑松恩峽灣 即便在這大山深處,房子仍然被 挪威 人漆成有種亮麗的顏色,只是色調都深了幾度。 ↑松恩峽灣 ~~~~~~~~~~~~~~~~~~~~~~~~~~~~~~~~~~~~~~~~~~~~~
一個小時的車程,到達米爾達車站,換乘現代的火車回 卑爾根 。同站換乘很方便,雖然只有十來分鐘換乘時間,足夠我們在雪地里各種玩雪擺拍。從米爾達回 卑爾根 ,積雪漸漸變少,雪線慢慢退卻,最終大地恢復了初秋的黃綠色。我的身體也有覺得慢慢解凍了。
~~~~~~~~~~~~~~~~~~~~~~~~~~~~~~~~~~~~~~~~~~~~~
同伴把這張照片命名為:“火車帶我去 北極 ”, 好豐富的想象力 ↑松恩峽灣 看到回 卑爾根 的火車,馬上有種回到現代的感覺。 ↑松恩峽灣 雪已退卻,陽光解凍了大地,我更喜歡這樣的黃綠色。 ↑松恩峽灣 是日午餐:在 弗洛姆 火車站旁的麵包店買了一塊比我臉還大曲奇餅。終於吃到了從 丹麥 就開始惦記的曲奇餅。 ↑松恩峽灣 ~~~~~~~~~~~~~~~~~~~~~~~~~~~~~~~~~~~~~~~~~~~~~
告別 卑爾根 ,我們飛往 特羅姆瑟 。最初的 挪威 行程是把各大峽灣游遍,後來發現十月後眾多游船停航,並且擔心老看峽灣自己會審美疲勞,幾乎是在做計劃的最後階段把這裡考慮進去。最後發現自己出乎意料地喜歡這裡。 北極圈小城的日與夜——特羅姆瑟位於 北極 圈以北, 特羅姆瑟 簡直稱得上溫暖。 特羅姆瑟 主城是一個峽灣中地勢較為平坦的島,島外四周高山環繞使得島內寒風不侵,同時得益於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這裡出於意料的溫暖。是日氣溫攝氏三度。
住宿定了一家房車營地,我們沒有自駕,也不知道為什麼訂了房車營地去了。預定信息顯示營地距機場七公里。七公里,以國內的思維,那是很近的距離了。到 特羅姆瑟 後發現,七公里遠已經離開市區到海的另一邊了。Google對 特羅姆瑟 特別不熟,我們只好先到市區,再打聽去營地的方式。折騰一番,到達營地已是下午。
~~~~~~~~~~~~~~~~~~~~~~~~~~~~~~~~~~~~~~~~~~~~~
去 特羅姆瑟 的便捷方式要數飛機。坐飛機一定要靠窗的位置, 北歐 空氣極佳,一路都能看到下麵的風景。雪山頂上的窟窿,典型的冰臼地貌。 ↑特羅姆瑟 ~~~~~~~~~~~~~~~~~~~~~~~~~~~~~~~~~~~~~~~~~~~~~在 特羅姆瑟 的白天是無所事是的,在這接近零度的氣溫里,總想窩著,等待晚上的極光。
如果說 特羅姆瑟 有什麼景點值得入內參觀,我想就只有極地博物館了,一間小小的兩層木屋,布展得相當緊湊,展示了 北極 圈內的的多個方面。我曾經在想:為什麼有人願意跑到這天寒地凍的地方來生活?這裡有了最好的答案,最初的人們是追逐他們的獵物——海豹、海象等等——而來到 北極 圈地區,後來因為 特羅姆瑟 氣候相對溫暖,人們開始在這裡定居下來,這是個“為了生存”的故事。再後來因為這裡是最靠近 北極 的人類聚居點, 特羅姆瑟 成為了 北極 探險的最後一個補給點,很多探險隊就是從這裡出發,挑戰穿越極點。探險的發展反過來又促進的城市的發展。
博物館的門上關著的,我們在門前徘徊了一會,直到看到其他游客出來,我們才知道直接推門進去就是了。售票處在進門左邊,售票的小姐姐問我們從哪裡來,原來是為了提供相應語言的導覽冊子。導覽冊子相當詳盡的介紹每一處展品,非常有用,沒有了它簡直不知道自己在看什麼。冊子離開時需要歸還,這個很好,不浪費資源。
~~~~~~~~~~~~~~~~~~~~~~~~~~~~~~~~~~~~~~~~~~~~~
就這麼間不起眼的紅房子,沒想到裡面展出那麼豐富。 ↑特羅姆瑟 ~~~~~~~~~~~~~~~~~~~~~~~~~~~~~~~~~~~~~~~~~~~~~
至於 北極 星教堂,這建築的後現代藝術感很強,使傳統基督教在這裡顯現一種現代的鮮活感。不過裡面不大一眼就看完了。在山頂俯瞰全城時, 北極 星教堂宛如一顆明星般耀眼,那個角度更美。 ↑特羅姆瑟 北極 星教堂內部,管風琴的設計也和教堂整體風格搭配,幾何感很強。 ↑特羅姆瑟 ~~~~~~~~~~~~~~~~~~~~~~~~~~~~~~~~~~~~~~~~~~~~~
在 特羅姆瑟 的第二天,我們計划到山上去看極光。傍晚時分坐纜車上山,天氣還一片大好。山看起來不高,山頂上積雪很厚,溫度也遠低於山下。我又明顯沒有穿夠衣服了。山前可以俯瞰 特羅姆瑟 的全城,山後則是一座比一座高的雪山,風景很美。
~~~~~~~~~~~~~~~~~~~~~~~~~~~~~~~~~~~~~~~~~~~~~
夕陽照在雪山上。天上雲彩很美。 ↑特羅姆瑟 山頂的積雪已沒過腳踝。 ↑特羅姆瑟 夕 陽西 下 ↑特羅姆瑟 遠景 ↑特羅姆瑟 ↑特羅姆瑟 ↑特羅姆瑟 華燈初上 ↑特羅姆瑟 夜景 ↑特羅姆瑟 夜景,夜晚燈光太亮,在山上反而不好看極光。 ↑特羅姆瑟 ~~~~~~~~~~~~~~~~~~~~~~~~~~~~~~~~~~~~~~~~~~~~~
和其他旅客一樣,我們也是衝著看極光來的 特羅姆瑟 。住到城外的房車營地最大的好處是抬頭就能看到極光。即便我們在的兩個晚上極光指數都只在2和3之間徘徊,天氣多雲,但只要雲霧稍稍退散,便能看到一絲絲、一道道、一片片瑩綠的極光。
我們第一天晚上就在營地里看到了不少。第二天想著到山上看可能更壯觀,事實表明,在營地里看極光的效果比纜車山頂上還好,因為山頂的北邊是 特羅姆瑟 的市區,燈光還是很亮的,反而營地的北邊更暗。我們在上山沒怎麼看到,就又回營地看去了。
當然啰,即便抬頭能看到極光,也是要到屋外的才能看到。雖說這裡比預料中溫暖,但晚上也就零下六七度,保暖還是要的。別像我,聽到同伴歡呼隨便披了件衣服就跑出去,誰知道那波極光不得消停,好幾次凍得我想回去穿衣服,又挪不開盯著極光看的眼睛 。
馬蜂窩上拍極光的大作很多,但極光是動的,各種動,有些如水流般滑過,有些如霓虹燈般跳躍,有些像雲霧撲面而來,有些像絲帶划過天空,照片里實在難以體現那種動感。所以請一定要親自去看一次。
~~~~~~~~~~~~~~~~~~~~~~~~~~~~~~~~~~~~~~~~~~~~~
馬蜂窩上拍極光的大片太多,我這裡就放張手機隨拍的吧。這裡的極光真的手機都能拍到。 ↑特羅姆瑟 ~~~~~~~~~~~~~~~~~~~~~~~~~~~~~~~~~~~~~~~~~~~~~
在 特羅姆瑟 不用追求什麼景點,隨便走動風景都很美。
這是我們住的房車營地外的一個小湖。 ↑特羅姆瑟 另一個角度看小湖,非常平靜。 ↑特羅姆瑟 雨後彩虹 ↑特羅姆瑟 城裡隨拍 ↑特羅姆瑟 隨拍 ↑特羅姆瑟 隨拍 ↑特羅姆瑟 是日晚餐:這家叫Emma‘s Kitchen. 在大教堂對面。外面看不顯眼,裡面卻很優雅。Google推薦當地人常去餐廳之一。我們第一次午飯時候去,被告知已經全部訂滿。第二天下午三點去吃了個中晚飯。
煎咸鱈魚配土豆泥和西蘭花。當地鱈魚產量豐富,所以當地的傳統有把吃不完的鱈魚腌製成鹹魚,吃到時候在用水泡,去掉鹹味,再做菜。這道菜用的就是這種。因為腌過,鱈魚肉成絲,但醬汁和鹹魚的味道很配,算是當地特色吧。 ↑特羅姆瑟 焗海鮮配烤土豆和培根醬:這次曲奇皮下麵滿滿的各種海鮮伴著像濃稠的蘑菇湯一樣的醬,旁邊配的培根醬好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