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羅馬,在永恆之城翻找記憶中的圖冊(羅馬球迷視角,奧林匹克體育場朝聖)
卡比托利歐博物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471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公共博物館,當時我毫不猶豫放棄了離我們酒店更近的博格塞美術館,選擇了它作為ROMA PASS第二個景點。 沒有 羅馬 球迷來此不是為了瞻仰伊特魯利亞人的母狼育嬰像(Lupa Capitolina)的,我們在新宮和保守宮之間來回尋覓,問了好幾個工作人員後終於得見,它講述的是 羅馬 建城的起源,即被遺棄在台伯河的羅慕洛斯和勒莫斯兩兄弟被母狼發現並喂養的傳說,上部的青銅狼是公元前5世紀的古物,下麵的兩狼孩則是於1471年添加的。
這個經典的圖案不僅是我們 羅馬 隊徽的圖案,也是 羅馬 城甚至 意大利 的象徵,在意國我們走過不同城市的大街小巷,時常都能在不經意間轉角遇到母狼哺嬰雕像。 卡比托利歐的維納斯,傳說此為古 希腊 傑出雕刻家 普拉 克西特列(Praxiteles)在公元前4世紀創作。 卡比托利歐博物館展出的大都是古 希腊 羅馬 時期的古代雕塑,比較經典的還有垂死的高盧人、拔刺的男孩以及美杜莎頭像,此外博物館也不乏一些經典畫作, 比如 提香、科爾托納、 卡拉 瓦喬等人。 中庭則有建於公元2世紀的河神的巨大雕像噴泉。
一路走下卡比托利歐山,拐個彎就是 羅馬 的另一個地標性景點—— 威尼斯 廣場,這個巨大的矗立於廣場上的建築,是被戲稱為“結婚蛋糕”和“打字機”的 維克 多·埃曼紐爾二世紀念堂,它是一座由白色 大理 石打造的新古典主義建築,最初是為了慶祝1870年 意大利 統一而建造的,中央騎馬的人物雕像就是完成了意國統一大業的國王埃曼紐爾二世。
廣場西面的 威尼斯 宮是 羅馬 第一座文藝復興式的宮殿,幾個世紀以來它一直是強盛的 威尼斯 共和 國大使館, 威尼斯 廣場之名稱也由此得來,墨索裡尼執政期間,它將辦公室設在了這裡,併在陽臺上做了著名的演講。 沿著 威尼斯 廣場前的馬路繼續暴走,朝著通往萬神殿的方向...
路遇一個巴 洛克 風格教堂,只覺得美卻叫不上名,搜地圖才知道叫聖瑪策祿堂。
看到萬神殿的那一刻,若非門口聚集的大量人群提醒,否則我很難去相信眼前這個看起來完好無損的建築歷經2000年而屹立不倒。(甚至老公在回來以後還一直以為它頂多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 始建於27年,哈德良皇帝重修於120年的萬神殿,最令人贊嘆的是它所散髮的無窮想象力和創造力,它的前臉是典型 希腊 建築特有的三角門楣和柯林斯立柱的組合,像積木一樣整齊拼搭,而它背靠著的竟是一個高度與寬度相等圓柱體,上面覆蓋著巨大的穹頂。在沒有鋼筋水泥的年代,就連米開朗基羅都贊嘆此為“天使的設計”。 無需買票,排隊即可免費進入萬神殿中,幾乎每個抬頭仰望穹頂的游客都會心生敬畏,陽光透進穹頂中央直徑8.7米的洞口,仿佛神殿和諸神的對話,即使下雨也沒有關係,水會從地板上秘密隱藏的小孔中流出。 萬神殿最初是用來祭祀奧林匹斯眾神的神殿,基督教興起後,萬神殿於公元608年時被改為教堂,或許正是這次改宗使得萬神殿免於像鬥獸場一樣沉淪的命運。在洞穴般的大廳里,拉斐爾的墳墓就埋葬於此。 從萬神殿出來,沿著路標繼續前行,來到不遠處的納 沃納 廣場(Piazza Navona)。 納 沃納 廣場腳下的土地原本是公元一世紀時的圖密善競技場,15世紀時在原址上重新鋪裝,在後來的三百年中一直是 羅馬 主要的市場所在地,巴 洛克 大師貝爾尼尼的四河噴泉是廣場上最著名的景點。 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我們在廣場上找了間餐廳,在撐開的露天座椅里一邊吃著大餐,一邊享受著由噴泉、宮殿和街頭藝術家、游客所組成的 羅馬 風情畫。 納 沃納 廣場再往前是鮮花廣場,在即將入夜之時,少了鮮花點綴的鮮花廣場是一個充滿市井氣息的露天酒館,廣場中央那尊神情陰郁仿佛戴著刺客信條兜帽的布魯諾像惹人註目,原來在數百年前,鮮花廣場一直是公開行刑的場所,文藝復興時期,布魯諾因反對“地心說”而被宗教裁判所判為異端,燒死在廣場中央的火刑柱上。 在行刑時,布魯諾曾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來的世界會瞭解我,會知道我的價值!"劊子手用木塞堵上了他的嘴,然後點燃了烈火......
一天的暴走結束在夜幕低垂之時,我和老公雙腳癱軟地坐在公車站台前等車,老公突然想上大號,跑了幾條街,也問了警察,得知方圓十里竟然沒有公共廁所!?無助的老公厚著臉皮衝進了一家酒吧,好心的店員小哥居然讓他免費用了廁所,老天!老公出來以後估計想揍我一頓... partⅡ 令人眩暈的“羅馬假日”拋去帝國古老滄桑的那一面, 羅馬 城又立即幻化為極致浪漫的代名詞,這一切都是由那部電影《 羅馬 假日》而起,一個現在看來如此俗套的愛情故事,卻在赫本深邃的眼眸和派克優雅的笑容中蛻變成了不朽的經典。有多少女孩曾幻想過像安妮公主那樣,和喜歡的人穿梭在 羅馬 城的大街小巷,度過一個美好、悠閑,如此短暫卻又回味悠長的假期呢。
世上有 羅馬 ,卻還有會那樣的假日嗎? 剛到 羅馬 的第二天,我們正好趕上周末,在這個星期六的早晨,我們從民宿所在的 威尼托 大街出發,像費里尼的《甜蜜生活》里那樣置身於五十年代黑白色的 羅馬 街頭,朝著 西班牙 廣場的方向開啟一段光影之旅。
西班牙 廣場(PLAZA DE ESPANA)
第一眼看到廣場上貝爾尼尼父子的破船噴泉時,我驚呼這裡就是 西班牙 廣場沒錯了! 在《 羅馬 假日》中,剛剪過一頭時髦短髮的安妮公主,在廣場前的geleto推車上為自己買了一隻冰激凌,一邊坐在 西班牙 臺階上悠然地吃著,一邊愜意地仰頭享受陽光親吻她的臉頰。
曾經多少女生的夢想就是像赫本這樣在 西班牙 廣場上啃冰淇淋呀,據說現在想這樣做的代價是要被處以50歐元的罰款,不過即使這樣,臺階上依舊可以看到不少身著白色襯衫和卡其色傘裙的游客到此拍照朝聖,我本也是其中的一員,只是想想赫本的17寸小腰再看看自己的,理所當然就放棄了……
這個經典的圖案不僅是我們 羅馬 隊徽的圖案,也是 羅馬 城甚至 意大利 的象徵,在意國我們走過不同城市的大街小巷,時常都能在不經意間轉角遇到母狼哺嬰雕像。 卡比托利歐的維納斯,傳說此為古 希腊 傑出雕刻家 普拉 克西特列(Praxiteles)在公元前4世紀創作。 卡比托利歐博物館展出的大都是古 希腊 羅馬 時期的古代雕塑,比較經典的還有垂死的高盧人、拔刺的男孩以及美杜莎頭像,此外博物館也不乏一些經典畫作, 比如 提香、科爾托納、 卡拉 瓦喬等人。 中庭則有建於公元2世紀的河神的巨大雕像噴泉。
一路走下卡比托利歐山,拐個彎就是 羅馬 的另一個地標性景點—— 威尼斯 廣場,這個巨大的矗立於廣場上的建築,是被戲稱為“結婚蛋糕”和“打字機”的 維克 多·埃曼紐爾二世紀念堂,它是一座由白色 大理 石打造的新古典主義建築,最初是為了慶祝1870年 意大利 統一而建造的,中央騎馬的人物雕像就是完成了意國統一大業的國王埃曼紐爾二世。
廣場西面的 威尼斯 宮是 羅馬 第一座文藝復興式的宮殿,幾個世紀以來它一直是強盛的 威尼斯 共和 國大使館, 威尼斯 廣場之名稱也由此得來,墨索裡尼執政期間,它將辦公室設在了這裡,併在陽臺上做了著名的演講。 沿著 威尼斯 廣場前的馬路繼續暴走,朝著通往萬神殿的方向...
路遇一個巴 洛克 風格教堂,只覺得美卻叫不上名,搜地圖才知道叫聖瑪策祿堂。
看到萬神殿的那一刻,若非門口聚集的大量人群提醒,否則我很難去相信眼前這個看起來完好無損的建築歷經2000年而屹立不倒。(甚至老公在回來以後還一直以為它頂多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 始建於27年,哈德良皇帝重修於120年的萬神殿,最令人贊嘆的是它所散髮的無窮想象力和創造力,它的前臉是典型 希腊 建築特有的三角門楣和柯林斯立柱的組合,像積木一樣整齊拼搭,而它背靠著的竟是一個高度與寬度相等圓柱體,上面覆蓋著巨大的穹頂。在沒有鋼筋水泥的年代,就連米開朗基羅都贊嘆此為“天使的設計”。 無需買票,排隊即可免費進入萬神殿中,幾乎每個抬頭仰望穹頂的游客都會心生敬畏,陽光透進穹頂中央直徑8.7米的洞口,仿佛神殿和諸神的對話,即使下雨也沒有關係,水會從地板上秘密隱藏的小孔中流出。 萬神殿最初是用來祭祀奧林匹斯眾神的神殿,基督教興起後,萬神殿於公元608年時被改為教堂,或許正是這次改宗使得萬神殿免於像鬥獸場一樣沉淪的命運。在洞穴般的大廳里,拉斐爾的墳墓就埋葬於此。 從萬神殿出來,沿著路標繼續前行,來到不遠處的納 沃納 廣場(Piazza Navona)。 納 沃納 廣場腳下的土地原本是公元一世紀時的圖密善競技場,15世紀時在原址上重新鋪裝,在後來的三百年中一直是 羅馬 主要的市場所在地,巴 洛克 大師貝爾尼尼的四河噴泉是廣場上最著名的景點。 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我們在廣場上找了間餐廳,在撐開的露天座椅里一邊吃著大餐,一邊享受著由噴泉、宮殿和街頭藝術家、游客所組成的 羅馬 風情畫。 納 沃納 廣場再往前是鮮花廣場,在即將入夜之時,少了鮮花點綴的鮮花廣場是一個充滿市井氣息的露天酒館,廣場中央那尊神情陰郁仿佛戴著刺客信條兜帽的布魯諾像惹人註目,原來在數百年前,鮮花廣場一直是公開行刑的場所,文藝復興時期,布魯諾因反對“地心說”而被宗教裁判所判為異端,燒死在廣場中央的火刑柱上。 在行刑時,布魯諾曾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來的世界會瞭解我,會知道我的價值!"劊子手用木塞堵上了他的嘴,然後點燃了烈火......
一天的暴走結束在夜幕低垂之時,我和老公雙腳癱軟地坐在公車站台前等車,老公突然想上大號,跑了幾條街,也問了警察,得知方圓十里竟然沒有公共廁所!?無助的老公厚著臉皮衝進了一家酒吧,好心的店員小哥居然讓他免費用了廁所,老天!老公出來以後估計想揍我一頓... partⅡ 令人眩暈的“羅馬假日”拋去帝國古老滄桑的那一面, 羅馬 城又立即幻化為極致浪漫的代名詞,這一切都是由那部電影《 羅馬 假日》而起,一個現在看來如此俗套的愛情故事,卻在赫本深邃的眼眸和派克優雅的笑容中蛻變成了不朽的經典。有多少女孩曾幻想過像安妮公主那樣,和喜歡的人穿梭在 羅馬 城的大街小巷,度過一個美好、悠閑,如此短暫卻又回味悠長的假期呢。
世上有 羅馬 ,卻還有會那樣的假日嗎? 剛到 羅馬 的第二天,我們正好趕上周末,在這個星期六的早晨,我們從民宿所在的 威尼托 大街出發,像費里尼的《甜蜜生活》里那樣置身於五十年代黑白色的 羅馬 街頭,朝著 西班牙 廣場的方向開啟一段光影之旅。
西班牙 廣場(PLAZA DE ESPANA)
第一眼看到廣場上貝爾尼尼父子的破船噴泉時,我驚呼這裡就是 西班牙 廣場沒錯了! 在《 羅馬 假日》中,剛剪過一頭時髦短髮的安妮公主,在廣場前的geleto推車上為自己買了一隻冰激凌,一邊坐在 西班牙 臺階上悠然地吃著,一邊愜意地仰頭享受陽光親吻她的臉頰。
曾經多少女生的夢想就是像赫本這樣在 西班牙 廣場上啃冰淇淋呀,據說現在想這樣做的代價是要被處以50歐元的罰款,不過即使這樣,臺階上依舊可以看到不少身著白色襯衫和卡其色傘裙的游客到此拍照朝聖,我本也是其中的一員,只是想想赫本的17寸小腰再看看自己的,理所當然就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