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東賞楓觀魚追鯨——楓情萬種自駕行
平臺上 法國 探險家和新法 蘭西 的創立者Samuel de Champlain(尚 普蘭 )的雕像。 魁北克 最著名的傳說就是“國王的女兒”。這個應該就是“國王的女兒”的傳人吧! 魁北克 是一個非常奇葩的地方,傑夫給我們講了很多它的奇聞趣事,再根據網上的資料整理如下: 魁北克 市位於 加拿大 魁北克省 ,是1608年由桑 普蘭 建立的新法 蘭西 首府,而新法 蘭西 (New France)成立的時間要從1534年開始算起。這一年, 法國 探險家雅克·卡蒂埃(Jacques Cartier)率領探險船隊,駛入 加拿大 東部的聖勞倫斯灣(Gulf of Saint Lawrence),並且以 法國 國王的名義,宣佈占領這裡。最初來到新法 蘭西 的 法國 移民們,日子過得並不好。這裡的冬天太寒冷,常常有人凍死。他們和當地一個叫易洛魁(Iroquois)的印第安部落衝突將近一百年。直到1603年, 法國 探險家薩繆爾·德·尚 普蘭 Samuel de Champlain的到來。1608年6月3日, 法國 人Samuel de Champlain按照當地土著語為其命名“ 魁北克 ”,意為“河流變窄的地方”,併在此建立了殖民地,定 魁北克 為“新法 蘭西 ”的首府,由此開始了 法國 在 加拿大 地區的殖民統治(稱為“新法 蘭西 ”)。Samuel de Champlain也因此被稱為“新法 蘭西 之父”。可以說當時 法國 確實是占領了一塊資源豐富的寶地,可惜很長時間 法國 國王對這塊土地不聞不問。 今天皇家廣場中央豎立著路易十四的半身雕像,面對著當年 法國 人登陸之地聖勞倫斯河。當年1663年,是路易十四宣佈將“新法 蘭西 ”地區設立為直屬國王管轄的省份,而後發兵去平息了敵對的印第安人勢力,將聖勞倫斯河流域的產糧區控制權掌握在手中。取得 和平 之後, 法國 人開始按照計劃,好好開發“新法 蘭西 ”的資源,讓同時開發北美的 英國 、 西班牙 看看 法國 的能力。可新上任的“新法 蘭西 ”總督讓·塔隆(Jean Talon)卻突然發現一個嚴重問題:這裡,是一個幾乎沒有女人的世界。當時“新法 蘭西 ”地區的人口,只有不到3000人。這其中有719位未婚男子和45名未婚女子,人口比例嚴重不對稱。於是向路易十四進言,在 法國 本土招募想要去新大陸生活的女性。路易十四接納了這個意見,在民間召集了一批年輕的女孩子。她們均在12-25歲之間,處於適於婚育的年齡。國王負責她們橫渡大西洋的旅費,發給每人一個裝著梳子、手絹及針線等日用品的小包,還有一份50里弗爾的微薄嫁妝。唯一的條件是抵達新大陸後要立即結婚生子。這些女孩子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國王的女兒(Filles du Roi)”。 這些女性到達新法 蘭西 後,有權挑選男人(絕不是男人挑選她們!),並且可以悔婚。有很多女性實際上簽署過兩、三次婚約,只因為她們先與一個男子訂婚後又看中了別人。而殖民地的光棍們,則必須要善待娶來的妻子。在婚前每對夫婦都要簽署一份有利於女方的合約,保障女方有對婚後財產的所有權,以及單方面離婚的權力。最後,兩情相悅的男女在教堂結婚,領取政府頒發的“結婚獎金”,生育子女後每個月還會給育兒津貼。至於那些適齡而未婚的男人,則必須繳納“單身稅”。若是遲遲不想結婚,則會被吊銷狩獵、捕魚,或者販賣毛皮的執照,斷了財路。即便這樣還不要結婚的,就要被押去原始森林里“放生”一年,如果一年後還能活著回來的話,才能有不結婚的自由。從1663年到1672年,“國王的女兒”前後來了八百位。直到路易十四聯合 英國 攻打 荷蘭 ,資助女性移民的行動才因經費緊張而中斷。等到了1700年左右,僅 魁北克 城和 蒙特利爾 兩個城市的人口數量已經增加到一萬五千多人了。“新法 蘭西 ”從一個貧窮的“光棍村”一躍成為人稱“小 巴黎 ”的富庶大省。 建於1745年的 魁北克 星型城堡,是 法國 統治時期修建的一道防護牆,由 法國 軍事工程師雅克設計,塞 巴斯 蒂安 ·沃邦審核批准。1754年, 英國 和 法國 在北美爆發了“七年戰爭”。這場戰爭是 法國 在北美勢力的轉折。到1763年戰爭結束時,北美 東北 部已經全部落入 英國 之手,包括在那裡的八萬名法裔天主教徒。自此,新法 蘭西 殖民地徹底結束, 法國 勢力從此撤出了北美 東北 部。 沒點技術還真從這城堡中開不出來。 星形城堡的東面,有一片250英畝的草地,這就是 魁北克 城著名的“戰場公園”(Battlefield Park)(Parc-des Champs de Bataille) ——亞伯拉罕平原(Plains of Abraham)戰役遺址。這裡一度是血腥的戰場,它們是民族衝突的見證地,反映著 加拿大 歷史的發展軌跡。這片丘陵,地形起伏富變化多,1759年英、法兩軍在此發生一場具有決定性的戰爭,法軍在這場戰役中打了敗仗,從此 魁北克 市成為 英國 的殖民地。 雖然一夕之間改朝換代,“國王女兒”們的後裔卻沒有因效忠英女王后就放棄自己的血統。相反,他們還是盡一切可能,來保留自己的語言、宗教、和文化傳統。1774年, 英國 確立了《 魁北克 法案》(Quebec Act),確保 魁北克 人的法語母語、 法國 文化、 羅馬 天主教信仰、以及既有的 法國 法律不受威脅。於是,法語族裔在美洲得以存續和壯大。得到聯邦政府讓步的“國王女兒”的後代們,倔強而突兀地在 魁北克 堅守著祖先留下的土地和文化,至今人數已經超過七百萬人。1977年, 魁北克省 通過了《法語憲章》(也叫做101法案),鞏固了法語成為唯一官方語言的地位。這個獨尊法語的政策,導致60萬英語族裔出走,將 魁北克 從被英裔同化的道路上拉了回去。法語憲章對 魁北克 社會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不僅公立學校只能用法語授課、政府只能用法語辦公、公司要用法語做生意、連街道上的招牌,都必須用法語,例如肯德基從KFC(Kentucky Fried Chicken)改為PFK (Poulet Frit Kentucky)。對於一定要用雙語的招牌,法語字體必須是英語的三倍以上。據說 魁北克 政府還特別設立了“語言警察”(Language police),專職在公共場所巡邏,監督法語的使用情況。 從星形城堡下來看到芳提娜城堡遠景。 魁北克 城市建在聖勞倫斯 河北 岸的狹長的桌狀高地上,扼守進入北美大陸的門戶,有“北美的 直布羅陀 ”之稱。城中心位於高地的 東北 端,為目前北美地區唯一留有城牆堡壘的城市,古城周圍仍可見到舊時的稜堡、閘門與防禦工事。 建於懸崖上的上城區始終是 魁北克 宗教與行政的中心,擁有許多教堂、修道院及著名的歷史建築,包括芳提娜城堡、星形城堡要塞等。下城區位於上城以北的狹長地帶。以皇家廣場為中心,有許多城市始建時期的狹窄街道和騎士旅館、勝利教堂等古老建築。上城區與下城區偕同其他古老區域,散髮出殖民時期特有的法式風情,也是殖民地堡壘城市的絕佳代表。同時又是近代美洲殖民化及其發展的關鍵地區之一。1985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佛朗提那克城堡酒店,二次大戰時, 加拿大 總理 麥肯奇 、 英國 首相邱吉爾及 美國 總統 羅斯 福等盟國領袖於1943年曾在此舉行了著名的 魁北克 會議,討論諾曼第登陸計劃,並召開聯軍會議,商定了美、英等同盟國在二戰中的重大戰略,芳緹娜城堡酒店也因此更加聞名遐邇。它是 魁北克 古城的標誌性建築,不僅擔當著 魁北克 古城地標性建築的角色,更加被譽為“全球出鏡率最高、最上鏡的酒店”。 芳堤娜城堡(Château Frontenac)也稱芳堤娜古堡酒店,座落於 魁北克 市聖勞倫斯 河北 岸。由建築師布魯斯·派爾斯(Bruce Price)設計,於1893年落成。芳堤娜城堡以新法 蘭西 殖民地的總督芳堤娜伯爵:路易斯·包德(Louis Buade)命名。酒店靠聖勞倫斯河一側是著名的達弗林平臺(Terrasse Dufferin) 可以俯瞰聖勞倫斯河的美景,在這裡河面收縮到不足1000米寬,形勢險要。排列整齊的火炮居高臨下扼守著這條水路的咽喉要道,因此,它素有“北美 直布羅陀 ”之稱。 真敢吹啊! ↑魁北克 聖勞倫斯水系對於 美國 和 加拿大 都有地理和經濟上的極大重要性。可分為三大段:上游是五 大湖 區,有狹窄水道連接各 大湖 廣闊的湖面。中游從 加拿大 京斯敦市旁的 安大略湖 東部出口至 魁北克 市以下的 奧爾良 島,此段水道比較正常,常被稱為聖羅倫斯河本身。從 奧爾良 島至紐 芬蘭 和新斯科舍之間的卡伯特海峽,河面再次展寬,先是形成聖羅倫斯河口,直線距離為50千米。實際距經安蒂科斯蒂島(AnticostiIsland)之後形成一個橢圓形海水域,稱聖勞倫斯灣。 主要行駛在這條航道上的般只稱為湖輪,湖輪是為了方便雙向運輸,根據航道船閘的最大限量設計的。這是停靠在 魁北克 城碼頭的游湖輪。 從酒店平臺的木棧道沿河可以一直走到國家戰場公園。 歷史悠久的小香 普蘭 街,是商業廣告、雕木招牌雲集的場所,街道入口處掛著一塊招牌:“歷史最悠久的繁華街”。這裡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幢樓房、每一座教堂、每一尊雕塑、每一塊石板,都浸透著歷史的滄桑、鐫刻著時代的烙印。 魁北克 古城最著名的觀光街道叫做小尚 普蘭 街,小尚 普蘭 街是老城下城最吸引游人的一個地區,在新法 蘭西 時期,小尚 普蘭 街只是一個河邊的小村,發展至今已被譽為 北美洲 最古老的商業街了,更被冠以“北美最古老的繁華街”的稱號。 悠閑的老兩口 遠遠的還以為是一個什麼特別的建築,走近一看,原來是畫的! 老 魁北克 街區是一個充滿法式風情的老街區,古色古香的建築,和許多精緻的小商店,在這裡步行游走是很愜意的體驗。這裡是北 美國 家最具有 歐洲 感的地方,到處都是窄窄的石頭街道,法語的商店,總有有些一人在表演。 魁北克 古城的大街有 魁北克 的香榭麗舍大道之稱。這條大街融合了英、法兩種文化,大街兩側不但可以找到典型的法 蘭西 第二帝國時期風格的建築,如議會大廈,而且 英國 維多利亞 時代的古典式建築也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