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12天,我用4500塊體驗了最原汁原味的馬來西亞



另外相機博物館裡面有很多和相機相關的小物品,冰箱貼、鑰匙扣、書包別針還有明信片之類的,我覺得做的比其他地方賣的精緻和有創意。
還有就是上去樓上參觀是要十塊錢馬幣的喲。










大家看到這幅畫就知道沒走錯啦。

這個真的是其中一個 我最喜歡的餐館 ,因為喜歡可以看得到的做娘惹糕的過程,因為它藏在弄巷盡頭很小很低調,因為裡面的人很親切,因為食物朴實而好吃。
1、laksa、娘惹糕、椰漿飯、Gu Leng Peng( 八寶 牛奶冰)。
檳城 Laksa 是種你吃完後還不能準確說出它的味道的一種食物,它當選了世界10大美食第7位!接受程度,因人而異。反正我是很喜歡!
2、每天10:00am – 5:00pm,營業,周一休息。地點:在槐記旁邊的小巷子走進去,到盡頭粉紅色的牆那裡就到了。



2、這裡的laksa也非常出名,不過我最愛的是椰漿飯,,每一口都有椰汁香濃,帶有一點辣,配上辣椒醬和烤蝦烤魚口感一流!!
3、最後喝的是班蘭葉汁,有一種特別的甜味,也很喜歡,綠色看起來很健康哈哈。
是的,我一個人點了這麼多,最後實在吃不消打包了回去繼續吃哈哈哈。

娘惹,是指 中國 人和 馬來西亞 人通婚的女性後代。早期 馬來西亞 人與華人通婚的後代,男性稱為巴巴(Baba),女性稱為娘惹(Nonya)。這些華人在文化上受到馬來人以及其他非華人族群的影響,土生華人文化是南洋“文化融合”的獨特產物。我們稱土生華人男性為峇峇,女性稱之為娘惹。峇峇人源自 中國 明朝,大部分原籍 中國 福建 或 廣東 潮汕 地區,小部分為 廣東 客家籍,峇峇娘惹很多都與馬來人混血。


甲必丹吉寧回教堂
座落在椰腳街的甲必丹吉寧回教堂( Kapitan Keling Mosque ), 是 檳城 最古老的回教堂之一,屬於 喬治 市內的世界遺址之一。1926年由來自 印度 的回教商人甲必丹吉寧( Kapitan Keling )修建,建材也是從 印度 進口,因此其風格也帶點 印度 色彩,如黃色的主色調,並蓋上了圓形的穹隆頂。



進去之前需要脫鞋,女生需要穿上長袍,從頭到腳都要包裹起來。我穿那件是淡紫色的,雖然很熱,但是要尊重宗教風俗哦。
我剛好是和其他幾位外國人一同進入的,那位講解員就為我們這幾個游客進行了講解。她主要介紹了古蘭經的基本內容、回教的風俗習慣以及這座建築的構造和作用。這個講解員很有禮貌也很專業,做得很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