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12天,我用4500塊體驗了最原汁原味的馬來西亞
“咇能”神的故事
這個“咇能”是古代的一個神,據說他是個技藝精湛的鐵匠。從前他有一個樣貌普通的妹妹,這個妹妹很想嫁給皇帝做他的妃子,可是好多次都沒有被選中入宮,於是非常疼愛妹妹的這個鐵匠就花盡心思為妹妹製作了一幅以假亂真的美人面具,妹妹戴著這個完美的面具後果然被皇上選上。後來皇上發現了這個秘密後不但沒有處死鐵匠,還被他的技藝所折服。
嗯,我竟然能夠記住這個故事!說明我有在認真聽講!黃老師說,這個神在 中國 這邊已經沒有人拜祭了,但是 馬來西亞 華人卻仍然保留了這個傳統。 仿佛每一棟房子都有自己的生命和靈氣,仿佛每一個設計建造這些房子的人都是藝術家。
我感覺拍照拍到控制不住我寄己!! 這時我走進了唐人街。這條街上有很多個姓氏的會館或是地域的宗祠,充滿了 中國 元素。而就在這條街的旁邊,則是小 印度 、充滿西方建築街道以及回族人聚居地。這幾條街道平行而建,從這條街穿向另一條街就仿佛從世界這頭穿越到另一頭,每一條街都充滿了各自的文化特色,不禁贊嘆 馬來西亞 的文化多樣性和包容性。
(即以下地圖區域)
我想我特別痴迷於旅行的其中一個原因,大概是因為旅行中我總能夠深刻地感受到文化的碰撞與交融吧。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觀音廟、 印度 廟、回教堂和基督教堂,但各個種族都和諧共處。而且還會互相尊重對方的神靈和傳統習俗。 ↑檳榔嶼中華總商會 ↑聖喬治教堂 晃呀晃呀,我就偶然來到了這個讓我眼前一亮的小教堂。在城市中心,突然出現一大片青綠的草叢,在陽光的照射下,明暗交錯,旁邊一株盤枝錯結的老樹高高聳立直指藍天,就如教堂的守護者,越發襯托出它的神聖。她的名字叫聖 喬治 教堂。 ↑聖喬治教堂 聖 喬治 教堂
聖 喬治 教堂是 檳城 最為古老的 英國 教堂,建於1818年,堪稱最具代表性的 英國 建築。英軍自1786年侵入檳榔嶼後,前後共統治馬來亞地區177年,因此在 馬來西亞 能夠看到很多 英國 人留下的痕跡。這座教堂是為了紀念在這座島嶼建立了殖民地的 英國 人Francis Light,他作為統治者為開拓 檳城 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聖喬治教堂 有一瞬間感覺自己根本不是在 馬來西亞 。巨大的圓柱恢弘大氣,在大面積白色牆身和 大理 石地板的襯托下她格外純潔,有一種不容褻瀆的威嚴感,但是在灰色和粉色的點綴下卻又顯得有點可愛和清新,讓它變得更平易近人了。
這裡完全就是一個拍照的絕好地方!!!!!當時還是沒人的狀態!哇,那時候真的突然超級想念 維希 和李任民!!!!所以可憐兮兮的我只好專心欣賞教堂的美了。 ↑聖喬治教堂 ↑聖喬治教堂 ↑聖喬治教堂 每每看到與華人相關的建築物我都會油然而生出一種自豪感。我為華人感到自豪,更為自己流淌著中華血液而感到自豪! 看完了 英國 教堂,我就逛到了隔壁街的 中國 寺廟也就是廣福宮(也叫觀音廟)了。雖然在國內已經看了太多古老寺廟,
這個廣福宮看似沒有 太特 別,但是其實它卻承載了 馬來西亞 華人的的深厚情感。
廣福宮
座落在椰角街的廣福宮,外表看起來是一座不出色如同 中國 式斜頂古廟,可是這一間是 檳城 香火最為鼎盛的華人佛教廟宇。1800年,是由旅居 檳城 的 廣東 人和 福建 人聯合創立了的廣福宮又名“觀音亭”,至今已有208年的歷史,是 檳城 最古老的廟宇。 ↑廣福宮 ↑廣福宮 下一站來到 印度 廟。
馬裡 安曼 印度 廟Sri Mariamman Temple
(感覺跟 吉隆坡 的一毛一樣...)這間古廟建於1883年,是 檳城 最古老的 印度 古廟。寺廟最矚目的則是價值 連城 的蘇 巴馬 廉神像。寺廟入口處有一高塔,上面全是各式人物的雕刻,形態生動,色彩鮮艷。
每年1月間舉行的大寶森節,都是從這座寺廟出發。按 印度 教規,未婚少女點黑點,已婚婦女點紅點,但作為客人,進到廟內都點紅點,就算是帶著 印度 神靈祝福的一個紀念吧。
這個“咇能”是古代的一個神,據說他是個技藝精湛的鐵匠。從前他有一個樣貌普通的妹妹,這個妹妹很想嫁給皇帝做他的妃子,可是好多次都沒有被選中入宮,於是非常疼愛妹妹的這個鐵匠就花盡心思為妹妹製作了一幅以假亂真的美人面具,妹妹戴著這個完美的面具後果然被皇上選上。後來皇上發現了這個秘密後不但沒有處死鐵匠,還被他的技藝所折服。
嗯,我竟然能夠記住這個故事!說明我有在認真聽講!黃老師說,這個神在 中國 這邊已經沒有人拜祭了,但是 馬來西亞 華人卻仍然保留了這個傳統。 仿佛每一棟房子都有自己的生命和靈氣,仿佛每一個設計建造這些房子的人都是藝術家。
我感覺拍照拍到控制不住我寄己!! 這時我走進了唐人街。這條街上有很多個姓氏的會館或是地域的宗祠,充滿了 中國 元素。而就在這條街的旁邊,則是小 印度 、充滿西方建築街道以及回族人聚居地。這幾條街道平行而建,從這條街穿向另一條街就仿佛從世界這頭穿越到另一頭,每一條街都充滿了各自的文化特色,不禁贊嘆 馬來西亞 的文化多樣性和包容性。
(即以下地圖區域)
我想我特別痴迷於旅行的其中一個原因,大概是因為旅行中我總能夠深刻地感受到文化的碰撞與交融吧。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觀音廟、 印度 廟、回教堂和基督教堂,但各個種族都和諧共處。而且還會互相尊重對方的神靈和傳統習俗。 ↑檳榔嶼中華總商會 ↑聖喬治教堂 晃呀晃呀,我就偶然來到了這個讓我眼前一亮的小教堂。在城市中心,突然出現一大片青綠的草叢,在陽光的照射下,明暗交錯,旁邊一株盤枝錯結的老樹高高聳立直指藍天,就如教堂的守護者,越發襯托出它的神聖。她的名字叫聖 喬治 教堂。 ↑聖喬治教堂 聖 喬治 教堂
聖 喬治 教堂是 檳城 最為古老的 英國 教堂,建於1818年,堪稱最具代表性的 英國 建築。英軍自1786年侵入檳榔嶼後,前後共統治馬來亞地區177年,因此在 馬來西亞 能夠看到很多 英國 人留下的痕跡。這座教堂是為了紀念在這座島嶼建立了殖民地的 英國 人Francis Light,他作為統治者為開拓 檳城 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聖喬治教堂 有一瞬間感覺自己根本不是在 馬來西亞 。巨大的圓柱恢弘大氣,在大面積白色牆身和 大理 石地板的襯托下她格外純潔,有一種不容褻瀆的威嚴感,但是在灰色和粉色的點綴下卻又顯得有點可愛和清新,讓它變得更平易近人了。
這裡完全就是一個拍照的絕好地方!!!!!當時還是沒人的狀態!哇,那時候真的突然超級想念 維希 和李任民!!!!所以可憐兮兮的我只好專心欣賞教堂的美了。 ↑聖喬治教堂 ↑聖喬治教堂 ↑聖喬治教堂 每每看到與華人相關的建築物我都會油然而生出一種自豪感。我為華人感到自豪,更為自己流淌著中華血液而感到自豪! 看完了 英國 教堂,我就逛到了隔壁街的 中國 寺廟也就是廣福宮(也叫觀音廟)了。雖然在國內已經看了太多古老寺廟,
這個廣福宮看似沒有 太特 別,但是其實它卻承載了 馬來西亞 華人的的深厚情感。
廣福宮
座落在椰角街的廣福宮,外表看起來是一座不出色如同 中國 式斜頂古廟,可是這一間是 檳城 香火最為鼎盛的華人佛教廟宇。1800年,是由旅居 檳城 的 廣東 人和 福建 人聯合創立了的廣福宮又名“觀音亭”,至今已有208年的歷史,是 檳城 最古老的廟宇。 ↑廣福宮 ↑廣福宮 下一站來到 印度 廟。
馬裡 安曼 印度 廟Sri Mariamman Temple
(感覺跟 吉隆坡 的一毛一樣...)這間古廟建於1883年,是 檳城 最古老的 印度 古廟。寺廟最矚目的則是價值 連城 的蘇 巴馬 廉神像。寺廟入口處有一高塔,上面全是各式人物的雕刻,形態生動,色彩鮮艷。
每年1月間舉行的大寶森節,都是從這座寺廟出發。按 印度 教規,未婚少女點黑點,已婚婦女點紅點,但作為客人,進到廟內都點紅點,就算是帶著 印度 神靈祝福的一個紀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