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nie南美見聞錄-《哥倫比亞篇》





大約走了20分鐘到半個小時後,抬頭便可以看到山頂的教堂了,望著前方漫漫的 盤山 公路,不想走了,剛好看到邊上有一個村莊,想著可能可以從村子裡面走捷徑,即使走不了,也可以登高觀賞下 波哥大 市區的面貌,於是踏上了一條登山小徑。邊走邊拍,不到十分鐘,來到了一個岔路,剛好山下上來兩個男人,和我打招呼,似乎是問我去哪裡,我用那蹩腳的西語告知地名,他們直指前方告知可以上山,我看了下前面根本沒有路了,於是走向左側往村中心的方向,哪裡知道就在此時,其中一個較胖的男人拿出一把小刀,姐當時就蒙了,心想:你丫演戲吧。但是非常抱歉,丫就是搶劫的,怪只怪生於太平盛世,沒有見過此等場面,應變能力不足,就讓歹徒這麼把包給奪了過去。當時啥想法都沒有,就是想著包里的護照,要是護照丟了,那可真是麻煩事呀,只得用西語叫著“護照、護照”。其實這兩個歹徒也很緊張,只是想要點錢,看我在大聲嚷嚷,把包里的學生證當護照扔給了我。我哪裡肯放棄,繼續用西語叫嚷著“幫助我,幫助我”,希望附近的人能夠搭救。其中有好幾個小孩就在幾米處,後來來了一個大男人,旁邊還有其他幾個看戲的,我以為是要幫助我,哪裡知道人家只是把他們家在咬我的狗給弄開。歹徒給了學生證後就拿著我的包跑了,我哪裡肯放棄,於是在山路上奮起直追,當時想的就是一定要拿到護照。歹徒估計看這小妮子怎麼這麼執著,半路上拿出錢包和相機,就把包扔到叢林里了。我當時想著先把人追到再回來拿包,後來歹徒轉了個彎居然不見蹤影,想起村下就有很多警察,於是一路從山上狂奔至有警察的公路,大聲嚷嚷“幫助我,幫助我”,但是這些警察是交警,告知此事不歸他們管,只是幫助打了報警電話。當時想著包還在村子里,想要拿回包和護照,就打了電話給沙發主Juan,讓他幫助翻譯,告知希望能有一個人陪我去村裡找回我的包,哪裡知道幾分鐘過去了,半點動靜也沒有,無奈只能隻身前往。來到村裡後,按照記憶中的印象,來到歹徒扔包的地方,哪裡知道遍尋不著,不得已,只得咨詢村民,不知道是語言溝通問題還是其他,總之大家都搖頭,還嘲笑著,最後當說到護照的時候,才有一個女村民在某處的地上撿起我的護照給我,至於其他東西,全部都沒有找到。
回到交警處,藉著路過的幾個年輕人翻譯,交警的負責人才讓其屬下陪我到最近的警察局,不過言語不通,只得等待我的沙發主Juan來後處理問題。沙發主Juan來之後,警察也無所作為,只是瞭解了下情況,就讓我們回家了,當時想起買了保險,如果錄個警察局的報告,能申請到一點賠償,哪裡知道對方告知此警察局不負責做此報告,需要到另外一個警察局。無奈只得輾轉坐車到另外一個警察局,但是到了以後,對方卻告知除非是謀殺綁架等比較嚴重的事件,否則在下午四點以後是不協助做警察報告了,由此可見搶劫在 哥倫比亞 這個神奇的國家,根本就不是事了。後來在臉書上發佈自己被搶的情況,一個 美國 朋友告知他的朋友中,到過 哥倫比亞 的,兩個人中就有一個被搶,看來還是我對此神奇國度不瞭解,才疏忽了。

不過此事也讓我感受到了各路朋友的關心,不說國內認識多年的朋友,就連在旅途上認識的一些朋友,知道我發生此事後都關心問候,更有朋友直接讓我把賬戶發給他們,要轉賬給我,只是秉承了父輩的秉性,借了人家的錢,總是會惦記,內心難以安寧,故除非是走投無路,也絕不願找人借錢。
事情發生一段時間後,個人的得失不再那麼重要,我反而思考,為什麼這些人鋌而走險去做這個高風險的行業,政府有關心過他們嗎? 就如同那個村落的兒童,他們有得到應有的幫助嗎?親眼看到歹徒行凶卻無動於衷,沒有一點悲憫心,反而還嘲笑,長大的他們又會成為怎麼樣的人呢?後來和路上遇到的 澳大利亞 朋友談起此事,他說可能和社會契約有關,像在 澳大利亞 這樣的國家,他們需要繳納非常高的稅,雖然也會有抱怨,但是他們能夠得到很好的社會福利,社會和個人形成一種契約關係,互相照顧。反之在拉美的很多國家,政府極度腐敗,而人民也置身於水生火熱之中,當生存都成為問題,那麼他們也就沒有必要去履行維護社 會安 全的義務了。











下麵就是加西亞先生寫的名句了,問了下咖啡店的店員,大概的意思就是大家都覺得看山的樂趣在爬上山頂的時候,卻不知道最大的樂趣是在上山的途中。



坐飛機從 波哥大 到 麥德林 一個小時不到,不過April妹子隨後從 波哥大 坐汽車,卻花了十幾個小時,一路都是山路,加上只要有人在路邊,車都會停下接客,發現這種情況在拉美的汽車業也算是常態,還真是苦了April妹子了。
從機場一路顛簸到了市區,然後搭乘地鐵到沙發主家附近,只是查看谷歌地圖,從地鐵站到沙發主家走路需要20分鐘左右,而且谷歌地圖上居然還標示需要註意安全,這也是在其他國家使用谷歌地圖沒有的事。要是平時,20分鐘算個啥,肯定走路了,不過自從在 波哥大 被搶後,再也不願意因小失大,直接從地鐵站打了個車到沙發主家。
與沙發主Edward聊了下 波哥大 的遭遇,沙發主很淡定的提起其在 阿根廷 住了2年,被搶過10次的遭遇。估計這也是為什麼在 厄瓜多爾 基多 的沙發主David,雖然也算是個有錢人,卻很少帶很多現金在身上的原因吧。
聊完之後Edward說我們出去走走吧,不過晚上在 哥倫比亞 這樣的地方出去走,我還是有所顧忌的,但是Edward說我們這個區還是很安全的,沒有什麼問題,這才放下心來和其參觀下周圍的街景。不過這也是我第一次註意到售賣的商店居然都是用鐵欄桿攔住,你需要買什麼,告訴店家,店家便拿給你,你一手交錢,店主一手交貨。也許當地的老百姓已經習以為常,只是作為一個外國人,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此陣仗。細節處見實情:越是警察多的地方,其實越不安全,試想,如果治安好,要那麼多警察幹嘛?而越是防備得多,其治安狀況也可見一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