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葡萄牙的風車/游艇/青旅/民宿里 睡個好覺
羅卡角是 歐洲 大陸的最西端。
“看大西洋日落”是一個光聽起來就讓人無法抗拒的選項。然後我們去的那天並沒有太陽,甚至下了會兒小雨。但是儘管如此,當我們又開了許久的起起伏伏最後在平路的盡頭第一眼望見大西洋的時候,心裡的感動依然是壯烈的。
在羅卡角的邊上有一個石碑,上面標註著這裡位於北緯38度47分,西經9度30分,以及葡國詩人卡蒙寫的一句詩。而 葡萄牙 人輝煌的大航海時代也由此開始。
這句話翻譯成中文是這樣的。
陸止於此,海始於斯。
05Porto/火車站裡的青年旅舍大概五八年前,在我和老黃還在顯性貧困的少年時代,我倆還挺熱衷於做沙發客和住青旅,尤其是在 瑞士 這類高消費國家,沙發客集齊了節省旅費和認識有趣的host兩張銘牌,在當時簡直是不二之選。然而隨著老黃慢慢成長為油膩的青年大叔,抱著一大堆東西去公用浴室沖澡這種聽起來就對懶人沒什麼吸引力的住宿方式已經被我們所慢慢遺忘。 然而,我幾乎是在booking看到The Passanger Hostel的第一眼,就決定要訂下這間青旅的床位了。外貌協會表示它主頁的首圖就已經足以俘獲我,和我的房費了。 這間青旅就在 波爾圖 Sao Bento火車站裡。下火車往前走了大概也就十多米,它的招牌已經赫然出現在我們的右手邊。推門進去,左手邊是一個小而溫馨的Bar,前方一條超大的波西米亞風地毯上橫豎擺著灰色的豆腐般四四方方的沙發。右側是一張鋼琴狀的桌子,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是辦理入住的地方。
辦完入住我和老黃一人分了一個白色手環,上面寫著我們的房間和床位號碼。整間青旅的大門/房間門/個人儲物櫃都是用手環刷開的,非常酷炫。工作人員給了我們一張 波爾圖 的地圖,然後帶我們去我們的房間。同 波爾圖 的大部分建築一樣,青旅每個樓層的挑高都讓在國內住慣了低層高的我們相當驚嘆。超高的挑高配上長長的走廊以及質感厚重的木門,整個建築都透露著一股莊重的質感。 我們的多人間在走廊的盡頭,從走廊穿過一路會經過男生盥洗室/男洗手間/女洗手間以及女生盥洗室,每個房間都是同樣的木質雙開門,走廊鋪了地毯,踩上去安安靜靜。 相比於普通的青旅多人間,我們的房間多了一個會客區域,擺著舒適的宜家沙發。雖然有十二張床位,但是寬敞的空間顯得十分閑適,一點兒也不擁擠。床位是明亮的淺木色,房間有兩扇大大的窗戶,採光很棒。
除了設計超棒以外,這裡的配備也是相當讓人喜悅了。盥洗室有一整面大大的鏡子,配的是戴森的電吹風,原來想偷懶的我忍不住加洗了個頭哈哈哈哈。
當天多人間的入住率並不算高,我們只獃了一晚,同屋有一個很愛秀中文在 中國 當過一年外語老師的 英國 大哥、一個看起來高中都還沒畢業然而很愛聊的 加拿大 小朋友、一個來葡國開會的 巴西 生物化學博士。大家碰面的時間並不多,打照面的時候就會隨意聊上幾句。
一樓有個所有青旅標配的小黑板,上面寫滿了各種tour的信息以及活動召集令。
看到的一瞬間感慨頗深。私以為青旅是個神奇的地方。在裡面會遇到來自各個國家各種年紀的人。而這些不同的人聚在一起,就會發生各種各樣神奇的故事。而當你獨自旅行的時候,故事發生的概率以及奇幻程度也會隨之飆升。
那個獨自在 意大利 中部由修道院改成的青旅里同 巴西 和美 國的小伙伴分享音樂的夜晚。
那個在 阿姆斯特丹 的多人間聽6個女生不同頻率此起彼伏鼾聲的夜晚。
那些個輾轉在各個青旅的日日夜夜。 一晃幾年的時間,我倆已經從青旅里的年輕人類,長成了一對快到而立之年的老夫妻了。而青年旅社的故事卻一直在上演。只希望不論什麼年紀,我們對生活都依然保有當初走進每一家青旅時的熱誠和好奇心。期待在下一次談話中結實一位好友。或是在樓頂的聚餐後迎接一場宿醉。
06Porto/before sunrise在 裡斯本 開往 波爾圖 的火車上,我們訂了一個第二天清晨的sunrise walking tour。我是個對早起很沒有興趣的人,夜晚才是我生龍活虎的時段。然而“在所有人醒來之前,看著這座城市慢慢蘇醒”這個念想讓我對這場日出城市漫步充滿期待。
早上七點鐘的光景,偌大的自由廣場空無一人。不對,有一個人,就是我們的體驗達人Laurem。
Laurem是 巴西 人,作為一名藝術研究者,她對博物館和建築有痴迷的愛,目前正在 波爾圖 攻讀 葡萄牙 當代建築的博士。在這裡城市生活了六年,她對這座城市如同老黃對 廈門 一樣,愛得深沉。
用雙腳丈量一座城市一直是我很喜歡的旅行方式。而你在丈量的同時,還有一名資深當地人士同行,絕對是樂事一件,更何況 波爾圖 真的是一座很適合用雙腳探索的城市。Laurem帶我們從主教堂遠眺成片的老房子與曾經的監獄。帶我們走到路易一世大橋的中間看兩側的河景和新舊交織的建築。帶我們到鬧市的背後看曾經洪水淹過的水位。帶我們到秘密觀景台眺望晨光中的 波爾圖 。
“看大西洋日落”是一個光聽起來就讓人無法抗拒的選項。然後我們去的那天並沒有太陽,甚至下了會兒小雨。但是儘管如此,當我們又開了許久的起起伏伏最後在平路的盡頭第一眼望見大西洋的時候,心裡的感動依然是壯烈的。
在羅卡角的邊上有一個石碑,上面標註著這裡位於北緯38度47分,西經9度30分,以及葡國詩人卡蒙寫的一句詩。而 葡萄牙 人輝煌的大航海時代也由此開始。
這句話翻譯成中文是這樣的。
陸止於此,海始於斯。
05Porto/火車站裡的青年旅舍大概五八年前,在我和老黃還在顯性貧困的少年時代,我倆還挺熱衷於做沙發客和住青旅,尤其是在 瑞士 這類高消費國家,沙發客集齊了節省旅費和認識有趣的host兩張銘牌,在當時簡直是不二之選。然而隨著老黃慢慢成長為油膩的青年大叔,抱著一大堆東西去公用浴室沖澡這種聽起來就對懶人沒什麼吸引力的住宿方式已經被我們所慢慢遺忘。 然而,我幾乎是在booking看到The Passanger Hostel的第一眼,就決定要訂下這間青旅的床位了。外貌協會表示它主頁的首圖就已經足以俘獲我,和我的房費了。 這間青旅就在 波爾圖 Sao Bento火車站裡。下火車往前走了大概也就十多米,它的招牌已經赫然出現在我們的右手邊。推門進去,左手邊是一個小而溫馨的Bar,前方一條超大的波西米亞風地毯上橫豎擺著灰色的豆腐般四四方方的沙發。右側是一張鋼琴狀的桌子,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是辦理入住的地方。
辦完入住我和老黃一人分了一個白色手環,上面寫著我們的房間和床位號碼。整間青旅的大門/房間門/個人儲物櫃都是用手環刷開的,非常酷炫。工作人員給了我們一張 波爾圖 的地圖,然後帶我們去我們的房間。同 波爾圖 的大部分建築一樣,青旅每個樓層的挑高都讓在國內住慣了低層高的我們相當驚嘆。超高的挑高配上長長的走廊以及質感厚重的木門,整個建築都透露著一股莊重的質感。 我們的多人間在走廊的盡頭,從走廊穿過一路會經過男生盥洗室/男洗手間/女洗手間以及女生盥洗室,每個房間都是同樣的木質雙開門,走廊鋪了地毯,踩上去安安靜靜。 相比於普通的青旅多人間,我們的房間多了一個會客區域,擺著舒適的宜家沙發。雖然有十二張床位,但是寬敞的空間顯得十分閑適,一點兒也不擁擠。床位是明亮的淺木色,房間有兩扇大大的窗戶,採光很棒。
除了設計超棒以外,這裡的配備也是相當讓人喜悅了。盥洗室有一整面大大的鏡子,配的是戴森的電吹風,原來想偷懶的我忍不住加洗了個頭哈哈哈哈。
當天多人間的入住率並不算高,我們只獃了一晚,同屋有一個很愛秀中文在 中國 當過一年外語老師的 英國 大哥、一個看起來高中都還沒畢業然而很愛聊的 加拿大 小朋友、一個來葡國開會的 巴西 生物化學博士。大家碰面的時間並不多,打照面的時候就會隨意聊上幾句。
一樓有個所有青旅標配的小黑板,上面寫滿了各種tour的信息以及活動召集令。
看到的一瞬間感慨頗深。私以為青旅是個神奇的地方。在裡面會遇到來自各個國家各種年紀的人。而這些不同的人聚在一起,就會發生各種各樣神奇的故事。而當你獨自旅行的時候,故事發生的概率以及奇幻程度也會隨之飆升。
那個獨自在 意大利 中部由修道院改成的青旅里同 巴西 和美 國的小伙伴分享音樂的夜晚。
那個在 阿姆斯特丹 的多人間聽6個女生不同頻率此起彼伏鼾聲的夜晚。
那些個輾轉在各個青旅的日日夜夜。 一晃幾年的時間,我倆已經從青旅里的年輕人類,長成了一對快到而立之年的老夫妻了。而青年旅社的故事卻一直在上演。只希望不論什麼年紀,我們對生活都依然保有當初走進每一家青旅時的熱誠和好奇心。期待在下一次談話中結實一位好友。或是在樓頂的聚餐後迎接一場宿醉。
06Porto/before sunrise在 裡斯本 開往 波爾圖 的火車上,我們訂了一個第二天清晨的sunrise walking tour。我是個對早起很沒有興趣的人,夜晚才是我生龍活虎的時段。然而“在所有人醒來之前,看著這座城市慢慢蘇醒”這個念想讓我對這場日出城市漫步充滿期待。
早上七點鐘的光景,偌大的自由廣場空無一人。不對,有一個人,就是我們的體驗達人Laurem。
Laurem是 巴西 人,作為一名藝術研究者,她對博物館和建築有痴迷的愛,目前正在 波爾圖 攻讀 葡萄牙 當代建築的博士。在這裡城市生活了六年,她對這座城市如同老黃對 廈門 一樣,愛得深沉。
用雙腳丈量一座城市一直是我很喜歡的旅行方式。而你在丈量的同時,還有一名資深當地人士同行,絕對是樂事一件,更何況 波爾圖 真的是一座很適合用雙腳探索的城市。Laurem帶我們從主教堂遠眺成片的老房子與曾經的監獄。帶我們走到路易一世大橋的中間看兩側的河景和新舊交織的建築。帶我們到鬧市的背後看曾經洪水淹過的水位。帶我們到秘密觀景台眺望晨光中的 波爾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