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途心路——穿越南極(三) | 自駕游南極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這架飛機的飛行高度大約為三千米,震哥坐在臨窗的位子,可以清楚看到窗外那並無太多變化的景色。飛了一會兒,他起身去找廁所,空乘指著一塊帘子,“喏,那後面就是。”
不會這麼糊弄事兒吧?震哥掀開帘子一瞧,哎呦我去,裡面只有一個超大號尿壺。做了幾秒鐘的思想鬥爭,這一次,震哥沒再委屈自己的膀胱,他知道即使憋著等飛機落地,迎接他的仍是一個尿壺接著另一個尿壺,在穿越的途中,他再也無法體面地解決內急。
等震哥從廁所回來時,宇哥正拿著DV坐在位子上看素材。
震哥:“聊什麼,這麼久?”
宇哥:“我打聽到一手情報,回去寅哥肯定誇我這個素材找得好,你猜這飛機上除了乘客還帶著什麼?“
震哥:“槍,炮彈?“

宇哥:“帶那些乾什麼,在南極又沒有恐怖分子,對人來說這裡最大的危險來自大自然。我告訴你,它還運載著保障所有乘客可存活7到15天的物資,包括食物、水源、帳篷等必需品。雖然只飛幾個小時,但在南極遭遇極端天氣的概率仍然很大,如果突發意外緊急迫降,在短時間內救援趕不到時,這可都是咱的保命物資啊。“
聽完宇哥的敘述,震哥覺得廁所雖簡陋卻也算工作人員的“用心良苦”,在艙內騰出更多空間用 來安 置保命物資比安個養眼廁所更有實際意義。
幾個小時後,我們終於飛到了本次穿越行程的起點—— 羅斯 冰架。在這裡, 冰島 嚮導和Arctic Trucks的車輛正等著和我們集結,穿 越南 極的徵程就此展開!

震哥一邊往車上貼圖標,一邊圍著車轉圈兒,“ 冰島 我就惦記開泡妹(Palmi)那44寸的 海拉 克斯,他死活不讓我碰,這回總算逮著機會了,還是6輪的,真牛逼。”

1911年, 挪威 探險家阿蒙森和 英國 探險家斯科特分別帶領兩支探險隊從 羅斯 冰架出發,準備沿不同路線到南極點。他們素不相識,卻幾乎同時發起了對南極點的衝擊,究竟誰會在這場沒有鳴槍開賽的角逐里贏得最後的勝利呢?

先說說阿蒙森吧。早在1902年斯科特和沙克爾頓遠征南極卻無功而返時,阿蒙森正天天耐著性子潛心鑽研他的航海秘籍。沒幾年,他憑著過人的航海技能和不凡膽略,首次發現了北冰洋 西北 航道和北磁極。阿蒙森本想乘勢而上,成為第一個登上 北極 點的人,誰知半路竟殺出一個 美國 人羅伯特·皮爾里,當他還在船上制定征服 北極 點的計劃時, 北極 點卻被這位 美國 人捷足先登。

極地探險,無論是一百年前還是現在,它都是個燒大錢冒大險的活兒。阿蒙森想不開啊,他已為此籌集了一大筆錢,找了一堆贊助商,大家全等著他首登極點後,跟著他沾光蹭榮譽打廣告刷銷量,現在被 美國 人截胡,他還有何顏面回去面對一眾對他翹首以盼的捐助者們?
同行的隊員開解他,“不要想不開啦, 北極 點被人搶了,不是還有南極點嘛,反正南北兩極都是冰雪,咱的計劃可以稍作修改移花接木到南極,他們要的是榮譽,誰在乎你登的是哪個點。”
阿蒙森轉念一想,也對呀,如果現在尋死覓活、打道回府還算什麼純爺們兒?他隨即調轉船頭,悄麽麽地修改了作戰計劃,迅速把目光轉移到世界最南端。

這些由西伯利亞狼馴化的格陵蘭犬是 格陵蘭島 皇家貿易公司為阿蒙森配備的“戰犬”。它們是攀爬冰坡的能手,而且狗拉雪橇的力量分散,如果不慎掉到冰縫裡,因為體型較小,人可以輕鬆把狗拽出來。
出發前,社會公知們對阿蒙森投以嗶嗶嗶嗶的冷嘲熱諷,“哼,全是壞銀,竟然把這麼可愛滴狗狗拉到南極受苦,詛咒你們還沒到南極就被鯊魚次掉。”
殊不知阿蒙森把這些狗當心肝寶貝一樣寵溺,他特意找食品廠製作了無污染、純天然、有營養的狗糧,在船上為狗搭建遮陽蓬,擔心狗被海水濺到,更派人在甲板高處鋪墊木板。途中,他還殺了兩匹馬為它們改善伙食。


入冬前,依靠這些得力助手,阿蒙森共儲備近3噸的物資,最遠的補給站建在南緯82度。當十月氣溫回暖時,他帶領隊員開始向南極點挺進。
之前阿蒙森萬事都把狗擺第一位,但從駐地向南極點挺進的途中,狗卻成了他最先捨棄的物品。那些嗷嗷待哺的幼崽和病弱到無法拉運貨物的成年犬全被他射殺,埋在沿途的雪標下。如果說這種殺狗行為實屬隨機,那麼在越過南緯82度之後,殺狗則是既定的事。

需要它時就捧它在手心兒,不需要時就把它變為盤中餐。望著盤裡那些“曾經的伙伴”,吃吧,下不去嘴;不吃,飢腸轆轆。最終,饑餓感還是戰勝了負罪感,阿蒙森知道必須填飽肚子才能抵抗嚴寒,補充體力,儘快抵達終點。
除了喂人吃狗肉,他還把大塊的狗肉投喂給其它存活的狗,這些小家伙經常餓得偷吃主人的皮帶皮鞭皮靴子,可卻堅決不吃狗肉。或許它們能聞到同伴的氣味,或許是擔心有一天自己也會落得同樣下場。阿蒙森只得把較為鮮嫩的肉收起來,再把剩餘的肉切成小碎塊丟在冰面上,它們才肯進食。

就這樣,一路殺狗一路埋物資,兩個多月的時間,阿蒙森和隊員們戰勝了無數次的暴雪襲擊和冰川裂縫的阻礙,1911年12月14日,阿蒙森隊帶著僅存的16條狗率先抵達南極點。

而另一邊,從斯科特因為嫌棄格陵蘭犬的食量大,而選擇西伯利亞矮種馬和履帶拖拉機時起,他或許已經把自己送上了輸家的位子。



僅比阿蒙森晚一個月到達南極點,便讓斯科特與人類首登南極點的殊榮失之交臂。返程途中,斯科特和另外四名隊員更遭遇了提前到來的極寒天氣,最終他們因供給不足在饑寒交迫中全軍覆沒。


震哥:“他們是探險家,咱是偶爾逃離尋常生活的普通人,比不了比不了。”
兩人用對講機有一句,沒一句的閑聊,吵醒了車裡正補覺的嚮導Torfi,震哥連聲說抱歉。開了100多公里,看不到任何醒目的標誌物,震哥總感覺自己是在一個白色的虛擬空間里行駛,如果不說話,他怕被Torfi的呼嚕聲催眠。


Torfi得意地說:“沒錯,那是我女兒送我的,她說讓小熊陪著我,就像她在我身邊一樣。”
震哥撇著嘴賣慘,“還是養閨女好啊,我來南極,兒子什麼都沒送我,還總嚷著回去給他們帶禮物。”他看了眼時間, 智利 時間下午5:20,國內是次日凌晨,兒子們肯定都在睡夢中,等扎營的時候給他們打個電話,希望到時候能找到信號。


距終點約1800公里

令我們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大家聊著天就輕鬆翻過了橫貫南極山脈。究其原因,最主要還是天氣給力。




正打盹的宇哥突然被對講機傳來的吼叫聲驚醒,他立刻坐直身體,伸著脖子使勁向前看,“哪呢,卧槽,終於能見到活人啦,不知道裡面的人過的什麼時間。”
南極洲 覆蓋24個時區,這裡的人遵循的時區也各不相同。 比如 我們採用的是 智利 時間,而有些人採用的是 新西蘭 時間,所以我們“白天”趕路的時候,很有可能是別人在睡覺的“黑天”。到底在這裡扎營的人是在休息還是遇到困難等待救援,我們不能妄下判斷。
如果他們正在休息,我們不便打擾;如果遇到困難,我們是眼下最有可能為他們提供幫助的人。現在唯一能做的是駕車從帳篷旁慢慢開過,確保裡面的人在醒著的時候可以聽到車輛行駛的聲音,如果他們需要幫助,肯定會衝出來向我們求救。

在冰天雪地里被兩位姑娘追車,心裡默默有些暗爽。我們是不是要在南極演一齣英雄救美的好戲啊?震哥一個剎車,趕緊往回開,盡顯男人魅力的時候到啦……
第三集 完~
參考書目:
【 挪威 】羅德·阿蒙森(Roald Amundsen),王浙寧 姚歷譯:《首次南極探險》當代 中國 出版社,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