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雙城——西班牙/巴塞羅那/馬德里







應該是購物狂們關心的話題。我們此行並沒有將購物列入重點活動,所以涉及購物的話題較少還請包涵。兩個城市都有一個購物村在城郊,但是交通都不是太方便,需要乘坐大巴。我們去的是 巴塞羅那 的購物村。早上最早一班大巴大概在九點左右,大巴上已經是幾乎滿座,毫無爭議的是,基本上都是 亞洲 面孔(日韓的購物能力絲毫不輸我們)。進了村還遇到幾個 中國 團隊。大巴大概四十分鐘能到,大部分店鋪還未開門。這時你需要事先策劃,對於購買意願比較強烈的商品,建議一進村就入手。我們買的鞋子就是等店鋪一開門就進去鎖定。村裡的品牌還算不少,比我去過的 德國 以及 意大利 的購物村似乎更大。超一線的諸如GUCCI、PRADA並不太多,一線的諸如Moncler、Bally、Burberry、ARMANI、ETRO印象中也不是太深刻,剩下的是 西班牙 本土或者平價品牌居多。幾乎每個店鋪都會遇到國語導購。但有些比較友好,有些比較勢利。這裡特別提的是D2, 加拿大 潮牌,最近在國內也挺火,折扣很一般,所以店鋪人不多,我們在翻看的時候,一個國語導購就說,這裡的牛仔褲3000一條……帶有一些鄙夷的口氣。3000一條的牛仔褲很牛麽?有幾個 歐洲 人會買?我的同伴分析,奢牌出自 歐洲 ,但大街上很少看到 歐洲 人在用。至少兩個原因吧,一個是 歐洲 基本實現收入平均主義,生活小康卻無法承擔奢品;二是 歐洲 的文化自信,不需要奢牌為自己所謂的品味背書。而這兩點似乎正好戳中收入漸豐的 亞洲 人的痛處。這些奢牌的戰略就是在國內把品牌豎得高高的,建立品牌威懾;吸引有購買力的去原品牌地購買。稅交在 歐洲 ,市場卻在 亞洲 ,很精明的生意經。我們撿漏了兩雙Camper鞋就撤了,還不夠大巴車錢。 馬德里 的購物村就沒去,但逛了他們的商場。 馬德里 號稱是 歐洲 最適宜購物的城市之一,商場的分級很多,高中低檔都有。我們去了他們所謂的平民商場英格列斯百貨,說實話比較失望。因為如果你來自國內 大城 市,一定會覺得進入了一個十年前的百貨商店,毫無新意可言。 歐洲 適合購物麽?當然,還有退稅的因素,遇到購物季,如果你確實有需求,還是很值當的。
關於人
花點篇幅講講和 歐洲 男女老少有關的故事。 歐洲 人給我們的第一感覺?和善、風度、簡單,平時生活中偏閑散和樂觀。近來隨著 歐洲 主動被動的接納了更多的人群,呈現出一定的變化。 歐洲 人的普遍想法偏個體,因為大部分信教的關係,價值觀比較普世兼愛。這也是 歐洲 面對難民潮比較棘手的原因。他們特別崇尚個體自由,對隱私極為看重。從最近的強推《限制現金法案》遇到阻力可以見到一些端倪。我們在 巴塞羅那 海灘遇到一次驚險的經歷就說明這個問題。那時正是夕陽之時,同伴看到一個小女孩在沙灘嬉戲,就想拍一些逆光的照片。這時一個老外走過來,問我們是不是可以英語交流,得到肯定的答覆後,他說他是這個女孩子的父親,他發現我的同伴在拍他女兒,希望能夠刪掉這些照片,因為這侵犯了他的隱私。看得出來,他極力在控制自己的情緒不爆發,體現了一定的教養。我們就把照相機給他看,當著他的面刪除了他女兒的照片。本來以為就這樣結束了,過了三十分鐘左右,他又走過來,手上拿著一個手機,然後對我說他已經報了警,因為他非常害怕,我同伴快門按了二十多張,他覺得這威脅到他女兒的安全了。我同伴一臉懵逼,我說可以的,我們在這邊等著。我問同伴是否護照在身邊,得到回覆後先電話告知房東以備不測,然後安撫同伴的情緒。一般這種情況,即使警察來,會做一些簡單的詢問,我們沒做虧心事,也沒什麼可擔心的。等了很久也沒等來警察,我們還預訂了當晚的晚餐,於是就走了。我猜測警察覺得此事太小且無聊,不願意出警。我完全理解這個孩子父親的心態,當然也無從猜測他的經歷,這在 中國 可能不算什麼,但在 歐洲 屬於嚴重侵犯他人隱私。除此之外,感覺 歐洲 人已經太久在舒適圈裡待著,不習慣更多的變化。 歐洲 我幾乎每年都去,可以說除了多了更多的新移民外,幾乎很少有變化。我記得2003年第一次走出國門,那時對 歐洲 是高山仰止,自己的收入水平不及別人的六分之一,看什麼都是好的,一臉羡慕和自卑。但是 中國 社會在發展, 歐洲 卻放慢甚至停下了腳步。這幾年再去 歐洲 ,他們的收入水平幾乎不再變化,而我們早已翻了幾番,不會再因為看了價格牌而目瞪口獃。當然經濟方面是見仁見智。但在其他方面也有諸多比較。 比如 國人的眼界也逐漸打開, 中國 元素的不斷滲透也讓我們逐漸有了文化自信,尤其在當今社會日益互聯網化的背景下, 中國 已經大踏步跟進甚至趕超 歐洲 。 比如 移動支付, 中國 已經在三四線城市全面展開,而 歐洲 還後知後覺,除了現金就是卡一定要帶在身邊。 歐洲 的年輕人在玩facebook、instegram且沉迷其中,為他們的舒適圈增加了新的玩具。但是舒適圈獃久了就是拒絕變化。 歐洲 的年輕人溫文爾雅卻缺少了闖盪的銳氣,日子只求小安即可。 歐洲 社會的文明到了一定的高度,各方面都比較成熟,各種社會因素達成微妙的平衡,但這是不是社會發展的終點? 中國 社會還在高速發展,發展過程中有很多問題,突出的包括貧富不均、環境,乃至人的品格,就像一個不協調的鋼琴曲,不和諧音充斥其中。可是就像肖邦的鋼琴曲,不也是偉大的音樂篇章麽? 中國 社會仍然在追求發展, 歐洲 社會追求和諧與平衡,差距就會慢慢顯現。嚮往 四平 八穩的生活, 歐洲 是選擇之一;談到努力奮鬥,國內仍然是首選。社會是由五彩人生觀的人組織在一起,經過磨合與妥協,達成了社會本來的樣子。所以本無好壞,求同存異可能更為合適。




















洋洋灑灑一大篇,主要想說明的是花了七八天時間用在 西班牙 的兩個城市很值。 馬德里 生活化, 巴塞羅那 戲劇化; 馬德里 是 歐洲 典型的一線經濟城市代表; 巴塞羅那 是 歐洲 一線旅游城市的代表; 馬德里 更 西班牙 化, 巴塞羅那 有地區獨有的味道;冬季的 馬德里 更有活力和張力;冬季的 巴塞羅那 更加悠然和從容; 馬德里 更高貴, 巴塞羅那 更精明且有海的伴隨。蘿蔔白菜各有所愛,而我逐步模糊的是地域,漸漸清晰的是旅行中的片段場景。
如果你對教堂、博物館、美術館感興趣,對歷史略知,可能伴隨著一點點購物的欲望,希望旅行的環境閑適和安全,那 歐洲 肯定仍然是好的選擇。早做規劃,早點辦簽證,低廉的價格也並非遙不可及。我們此次 成都 往返 布拉格 機票含稅1999,配全國聯運400,就達成了願望。隨著 歐洲 的逐步開放,相信 歐洲 游會逐漸占據國內旅游市場更多的份額。
去過那麼多次 歐洲 ,這次終於將 伊比利亞半島 留下我的足跡。現在剩下的就是 北歐 、 東歐 和大不列顛。現在就可以發起徵集令,看看有沒有同好的小伙伴下次結伴一起再闖 歐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