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再看‘尼’一眼,從北到南







依然記得和小家伙們說即將去加都時候他們的表情變化,很微妙
甚至於當我寫下這些文字,聽著這首游記插曲的時候
感覺真是一言難盡,道不明
儘管那裡很熱沒有空調,停電也是家常便飯,飯也經常沒吃飽,也沒什麼娛樂項目
翻看著照片,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
和他們一起相處的場景在我腦海循環翻騰著
心裡泛酸
我知道我是想他們了
可能於他們而言
跟來來往往的義工不斷說你好再見已成為習慣
也習慣了道別
但還是希望我們的出現能給他們帶去一絲溫暖喜悅
也希望他們能在八方關愛里健康長大
有機會再去看看他們




一段200多公里的路,在 尼泊爾 坐上七八個小時是家常便飯。去往 博卡拉 的路上,車多,道路彎彎窄窄且有些路段臨近懸崖,我坐在窗戶邊朝外看,真的膽戰心驚,猶如就站在懸崖邊。聽很多人說 尼泊爾 司機開車技術特別扎實,高速轉彎有點漂移的意思,體驗後也沒覺得有這麼誇張,停車讓行,高危路段低速行駛,其他時候速度也沒有那麼快。我們坐在最後一排只覺得全程搖來晃去,全程,我沒有誇張,時不時還能彈起來!也算是不一樣的體驗 ,所幸我們幾個人都不暈車,如果平時暈車 的朋友可能就比較難受難熬了。



我的建議絕對是漂流去 博卡拉
這個出發前深夜做的決定太正確了
兩個多小時的漂流絕對特別難忘呀
不同膚色的一船人,語言各種不通
尬聊,唱歌,游泳
一起划船,一起歡呼,一起分享途中發現的新鮮事物
整個漂流過程充滿各種歡樂
小諾後來跟我說了幾次:tiya,幸好你堅持漂流去 博卡拉
對呀對呀,真明智,不負此行
hahahahah








尼泊爾 就坐擁其中的8座
其中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備受極限戶外愛好者鐘愛的喜馬拉雅山
博卡拉 吸引著大批的徒步背包客慕名前來
因為沒有一個徒步愛好者不嚮往穿越 博卡拉 EBC/ABC路線

博卡拉 , 尼泊爾 第二 大城 市,處於喜馬拉雅山谷地,與終年積雪的安娜普納山峰和魚尾峰相望,與旖旎的費瓦湖相互依傍,無論滑翔傘,蹦極,漂流還是聞名的徒步線,都讓 博卡拉 在 尼泊爾 旅游地位超高。
如果說加都是一杯久釀的濃郁古酒
那麼 博卡拉 就像一首獻給恬靜的贊歌
空氣清新,氣候舒適,靜謐怡人,湖光山色 天氣晴朗的時候,純凈的天空,白 雲和 遠處的魚尾峰交相輝映
費瓦湖邊各式餐館和酒吧里傳出音樂聲聲
湖邊留下來往行人悠閑的腳步
一切都給人一種慵懶閑散的感覺
什麼都不用操心,也不用忙碌趕時間



三五好友泛舟於費瓦湖上,談笑風生
在合適的季節來一次說走就走的徒步小環線
然後從薩郎科山頂乘滑翔傘俯衝而下
想想都簡直不要太興奮

“不管你有多著急,或者你有多害怕,我們現在都不能往前沖,衝出去也沒用,飛不起來的。現在的我們只需要靜靜的,等風來。”
13年井柏然和倪妮的電影《等風來》,讓 尼泊爾 大火了一把,很多人尋著電影里的足跡來到 博卡拉 。而我,則是來了 博卡拉 以後再去看了這部電影。


吐槽一下,像素壓縮也太嚴重了吧!
帶我的教練是一行人裡面唯一一個歐美大叔,可能是我們這批人裡面就我和他有一丟丟交流,所以由他帶我,我也壓力大啊,尬聊。名字不記得了,我還問了幾遍來著, 德國 人,來 尼泊爾 三年多,本來也是來 博卡拉 玩,結果留在了這裡當教練。其他就沒瞭解太多了,畢竟英語水平有限,我也不能在半空中邊看手機翻譯邊交流呀 。
起飛點在薩科朗峰頂,有車接送上山。穿戴好裝備後,教練也沒說太多要註意的,無非就是手抓哪裡,助跑的時候要怎麼做,不要怕不要停,然後安靜的在斜坡等風來。。。

滑翔傘起飛後飛行很平穩,山坡,房屋,公路,費瓦湖都變成了腳下的縮影,視野開闊,耳畔是烈烈風聲呼嘯,山谷里飄著顏色各異的滑翔傘,點綴著綠色的地面,時不時有滑翔傘在我們旁邊或者上下方飄過。
“I think i saw my friend ,that one”說著指給教練看“hahahah,Are you sure?”“yes!小諾!”教練覺得不可能,後面落地問小伙伴她說她好像也看到我了...你看,就是這麼巧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