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古堡 醉享音樂 夢幻多瑙河——東歐六國游記





夜幕下的 佩奇 ,天空呈現出一塵不染的幽幽藍色,給古老的廣場渲染上了沉靜的色彩。蜿蜒的石板路旁佇立著淡黃色的街燈,林蔭道上灑滿細碎的光影,朦朦朧朧,如夢如幻,真是情人的樂園。古城的夜色充滿溫馨,街邊的每一個窗口都可能傳來舒伯特小夜曲的琴聲, 佩奇 的夜靜謐而悠遠,是一篇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不愧是情人之都。





布拉迪斯拉發 1993年成為 斯洛伐克 首都,因為那一年 斯洛伐克 和 捷克 分離,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不要以為布拉迪斯拉法只是從1993年之後才是一國之都,其實在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的二百多年間,它也曾經是 匈牙利 王國的首都。
原來, 捷克 斯洛伐克 共和 國是1918年10月28日至1992年12月31日這一段時間才存在的聯邦制國家,之所以最終一分為二,有多種說法,歸納其原因,主要是經濟上的差異和民族的不同。因為 捷克 人在國家中占據了統治地位,而且 捷克 工業化程度遠遠高於 斯洛伐克 ,故 捷克 的經濟要好於 斯洛伐克 ,長時間下來, 捷克 人認為自己受到了拖累,而 斯洛伐克 人也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因此造成了最後的分裂。但綜觀歷史, 捷克 和 斯洛伐克 並沒有冤仇,從某種意義上講,兩國分離對各自的發展都有好處。於是,從1992年12月31起, 捷克 斯洛伐克 聯邦 共和 國 和平 解體,這一結果史稱“天鵝絨分離”——以基本 和平 的方式實現政權更替的“天鵝絨革命”。可以說 斯洛伐克 的歷史猶如翻滾過山車一般動蕩不安。
我們到達 布拉迪斯拉發 時,已近中午,第一眼看到的是橫跨多瑙河的斜拉鐵索大橋,橋頭聳立著一個“UFO”形狀觀景台,內設旋轉餐廳,是全市的地標建築。從這裡進入老城區,街道安靜,環境優美,沒有高樓大廈,只有綠樹和噴泉,看得出,這裡的人們生活得舒適、安逸。與 歐洲 其他國家的首都相比, 布拉迪斯拉發 不像個首都的樣子。
老城區是這座城市最值得一游的地方,一座座飽經滄桑的歷史遺跡,好像在對人們無聲地講述著它們所經歷的時光和故事。其中,最古老、也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當屬 布拉迪斯拉發 城堡,它是整個城市的象徵。這裡原是古 羅馬 人建造的一座要塞,四四方方塔樓高聳的城堡,坐落在山頂俯瞰著整個老城。
城堡下是建於13世紀的哥特式聖馬丁教堂,曾是 匈牙利 國王的加冕之所,有“ 歐洲 丈母娘”之稱的 奧地利 女王瑪麗婭•特蕾西婭也是在這 裡加 冕。















踩著被磨得光滑發亮的石板小路,兩旁矗立著色彩柔和的洛可可風格的建築,典型的 東歐 風情,極具韻味,仿佛置身於遙遠的中世紀。路邊鱗次櫛比的咖啡館里,散髮出陣陣撲鼻的香氣,傳來優雅的音樂聲,人們悠閑地喝著咖啡,微笑著談天說地,工作好像對他們並不重要,大概這正是這個民族的傳統吧?
步行街的前方是中心廣場,這裡有建於16世紀的羅蘭噴泉,有高聳尖塔的 聖約翰 教堂及米 加勒 門。
當我騎上路邊一輛不會走的雜技自行車模型時,一群年輕人面帶微笑從身邊走過,我舉起相機,他們熱情洋溢地打招呼,非常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