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活節島,亘古的謎之守望者 ------ 海盜王基德作品
老老實實的跑到山腳下的海崖洞(ana kai tangata)里,避避風頭。
剛剛在山上因為風大沒註意,這裡拍完這張後發現,咦?
怎麼天空背景拍出來是綠色的呢,這還是第一次遇見這種情況,可是參數色溫都是按照平時習慣的設定範圍啊,奇了個怪。
再拍了幾次,還是如此情況,連阿乖用備用機拍出來的也是如此色彩,這下看來可以排除問題不在相機上了。
後來想想,這兩天正好處在南極光大爆發的時期,這不會是因為強烈的太陽風,導致南半球大範圍的高能帶電粒子激發電離才把天空渲染成綠色的吧,雖然 複活節島 僅處於南緯27度左右的位置?又或者是大氣因為其他的原因?氣輝?
反正至今我都沒搞明白。
等狂風消停之後,我和阿乖又跑到七勇士跟前繼續拍攝,有沒有人覺得我跟這七位徹底耗上了?哈哈。
天空仍然是綠色,還好銀河依然璀璨,大小麥哲倫星雲也是肉眼清晰可見,七勇士仍然靜默的守望著西方的蒼穹。
有雲自東來,速度很快,我的選擇綜合症也犯了,所以這裡就多放幾張類似構圖的吧。 打著頭燈緩慢的尋找一些角度變化,此時低空的雲層飄到安加羅加鎮頭頂上,被地面的燈光映射著,好似夜晚的火燒雲一般,為原本很容易單調的星野畫面豐富了一些色彩。 其間有大片的厚雲涌來,我也不管這麼多。雲怎麼變化,我就怎麼拍,反正大面積的暗紅色雲層也可以將石像們的身影從星空背景中凸顯出來,也挺好的。 待得雲層散開,星空自拍模式開啟,雖然那束裝飾點綴用的頭燈光線沒有任何實際的卵用。 好不容易,此時此地,我在這。
所以有人沒人的,都得多拍幾張,這才對得起我們天天在這島上吃的方便面。
不過今晚的星空確實給力,這些暗紅色的雲層,為今晚上星空增色不少,就喜歡這麼魔幻的星空。 石像排排坐,我也繞著它們在尋找著最好的排列角度 除了角度的變換,鏡頭焦段也需要根據情況適宜的變化,一把抽出長焦,畫面瞬間就變換了。 七位勇士在低空暗紅雲層的映襯下,感覺就像整個空間都瀰漫著一種莽荒之氣,攜帶著古老滄桑的味道,在天地間醞釀升騰著,猶如遠古之地。
單張原片原色效果,如假包換!
攝影最大的樂趣就在於,主體不變的情況下,如何大開腦洞的把原本單一的表現形式,拍出各種感覺來,雖然燒腦,但也趣味十足,予我而言,攝影就是一個字,玩!
於是接下來的畫面就是,我蹲在三角架旁,遞了個LED燈給阿乖,讓他在30秒的時間里,大晚上的舉著燈在一群巨大的石像背後來回的跑動照射,怎麼腦補畫面怎麼像個行屍走肉里的群眾演員,哈哈。
正在打個哈欠偷笑時,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處,突然有一個巨大的黑影就在我的面前打了一個巨響的響鼻,我發誓我當時真的就快跳起來了,媽呀!
打開頭燈才發現,原來是一隻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馬,不知不覺中就在黑暗中慢慢靠近了我,我覺得它是故意來嚇我的,絕對!
3月19日前天環島走的 西北 側路線,昨天走中部路線環島,所以今天的路線就是沿著 複活節島 的東南側游玩了。 沿著東南側海岸線開了一段,這才發現這邊的海浪比起 西北 側,要狂野了許多倍! 目光順著嶙峋的海岸望去 潮頭拍打在礁石上濺起數丈之高,不停的狂涌而至 狂潮拍石 如巨雷般的席卷 那陣勢真像千匹奔騰的戰馬向著敵人衝鋒陷陣。 但這緊鄰堤岸的一席禱告之地 不管其後的白浪如何奔騰叫囂,都在信仰的庇護下,虔誠的入定 就像我們在大千世界的旅行中,心境越發的波瀾不驚著 來到阿胡 阿卡 漢伽(Ahu Akahanga)旁,映入眼前的是一片廢墟,數尊石像臉朝下倒趴在坍塌的阿胡上,幾個紅石帽子滾落得在附近,這般景象,除了不遠處奔騰的海浪聲,仿佛連塵埃中,都是沒有半絲的生氣。 地面呈現灰黃之色,偶有枯草出現,但卻感覺不到生機的存在,一絲荒蕪從大地上蔓延開來,最後延伸向我心裡,就好像這些石像已經埋葬在這裡無數個世紀般,那種感覺,令得人心頭有些喘不過氣來。 昨天也見到了一些倒塌的石像,可是為什麼人們辛苦建造好石像卻又將之推倒呢?
據說在17-18世紀的交疊期里, 複活節島 上爆發了多個部落間的混戰,隨後各敵對部落開始了推倒對方石像的破壞行動,以達到報複和侮辱敵人的目的,最後以至沿著海岸線上的所有石像全部被推倒,就連位處內陸七勇士石像也沒能逃過劫難。
傳聞部落混戰間還曾出現食人的現象,昨天曾見到的那具島上最後一尊名叫 帕羅 (Paro)的最大石像之所以也被推倒,就是因為西部落的一個女人被東部落給吃掉了,女人的兒子設計報複,最後將抓捕的東部落的30個人也吃掉了,於是在戰爭期間本屬於東部落(Paro)石像也順事被推到了。 戰爭的源頭,據比較確信的說法是因為島上生存資源的嚴重匱乏所導致。
1600多年前,當第一批人類發現並定居 複活節島 前,島上的生態非常的良好,樹林茂密成群,也給眾多的海鳥提供了棲息之所。
可是當人類上島定居後,在石像時期初就開始大量砍伐樹木來運輸和豎立巨大的石像,直到石像時期末時,島上幾乎已經見不到高大的樹木。 又因為特定的土壤和地理位置,島上只適合種植一些如香蕉和甘蔗等熱帶植物,更多的食物來源基本上是取自大海。
剛剛在山上因為風大沒註意,這裡拍完這張後發現,咦?
怎麼天空背景拍出來是綠色的呢,這還是第一次遇見這種情況,可是參數色溫都是按照平時習慣的設定範圍啊,奇了個怪。
再拍了幾次,還是如此情況,連阿乖用備用機拍出來的也是如此色彩,這下看來可以排除問題不在相機上了。
後來想想,這兩天正好處在南極光大爆發的時期,這不會是因為強烈的太陽風,導致南半球大範圍的高能帶電粒子激發電離才把天空渲染成綠色的吧,雖然 複活節島 僅處於南緯27度左右的位置?又或者是大氣因為其他的原因?氣輝?
反正至今我都沒搞明白。
等狂風消停之後,我和阿乖又跑到七勇士跟前繼續拍攝,有沒有人覺得我跟這七位徹底耗上了?哈哈。
天空仍然是綠色,還好銀河依然璀璨,大小麥哲倫星雲也是肉眼清晰可見,七勇士仍然靜默的守望著西方的蒼穹。
有雲自東來,速度很快,我的選擇綜合症也犯了,所以這裡就多放幾張類似構圖的吧。 打著頭燈緩慢的尋找一些角度變化,此時低空的雲層飄到安加羅加鎮頭頂上,被地面的燈光映射著,好似夜晚的火燒雲一般,為原本很容易單調的星野畫面豐富了一些色彩。 其間有大片的厚雲涌來,我也不管這麼多。雲怎麼變化,我就怎麼拍,反正大面積的暗紅色雲層也可以將石像們的身影從星空背景中凸顯出來,也挺好的。 待得雲層散開,星空自拍模式開啟,雖然那束裝飾點綴用的頭燈光線沒有任何實際的卵用。 好不容易,此時此地,我在這。
所以有人沒人的,都得多拍幾張,這才對得起我們天天在這島上吃的方便面。
不過今晚的星空確實給力,這些暗紅色的雲層,為今晚上星空增色不少,就喜歡這麼魔幻的星空。 石像排排坐,我也繞著它們在尋找著最好的排列角度 除了角度的變換,鏡頭焦段也需要根據情況適宜的變化,一把抽出長焦,畫面瞬間就變換了。 七位勇士在低空暗紅雲層的映襯下,感覺就像整個空間都瀰漫著一種莽荒之氣,攜帶著古老滄桑的味道,在天地間醞釀升騰著,猶如遠古之地。
單張原片原色效果,如假包換!
攝影最大的樂趣就在於,主體不變的情況下,如何大開腦洞的把原本單一的表現形式,拍出各種感覺來,雖然燒腦,但也趣味十足,予我而言,攝影就是一個字,玩!
於是接下來的畫面就是,我蹲在三角架旁,遞了個LED燈給阿乖,讓他在30秒的時間里,大晚上的舉著燈在一群巨大的石像背後來回的跑動照射,怎麼腦補畫面怎麼像個行屍走肉里的群眾演員,哈哈。
正在打個哈欠偷笑時,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處,突然有一個巨大的黑影就在我的面前打了一個巨響的響鼻,我發誓我當時真的就快跳起來了,媽呀!
打開頭燈才發現,原來是一隻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馬,不知不覺中就在黑暗中慢慢靠近了我,我覺得它是故意來嚇我的,絕對!
3月19日前天環島走的 西北 側路線,昨天走中部路線環島,所以今天的路線就是沿著 複活節島 的東南側游玩了。 沿著東南側海岸線開了一段,這才發現這邊的海浪比起 西北 側,要狂野了許多倍! 目光順著嶙峋的海岸望去 潮頭拍打在礁石上濺起數丈之高,不停的狂涌而至 狂潮拍石 如巨雷般的席卷 那陣勢真像千匹奔騰的戰馬向著敵人衝鋒陷陣。 但這緊鄰堤岸的一席禱告之地 不管其後的白浪如何奔騰叫囂,都在信仰的庇護下,虔誠的入定 就像我們在大千世界的旅行中,心境越發的波瀾不驚著 來到阿胡 阿卡 漢伽(Ahu Akahanga)旁,映入眼前的是一片廢墟,數尊石像臉朝下倒趴在坍塌的阿胡上,幾個紅石帽子滾落得在附近,這般景象,除了不遠處奔騰的海浪聲,仿佛連塵埃中,都是沒有半絲的生氣。 地面呈現灰黃之色,偶有枯草出現,但卻感覺不到生機的存在,一絲荒蕪從大地上蔓延開來,最後延伸向我心裡,就好像這些石像已經埋葬在這裡無數個世紀般,那種感覺,令得人心頭有些喘不過氣來。 昨天也見到了一些倒塌的石像,可是為什麼人們辛苦建造好石像卻又將之推倒呢?
據說在17-18世紀的交疊期里, 複活節島 上爆發了多個部落間的混戰,隨後各敵對部落開始了推倒對方石像的破壞行動,以達到報複和侮辱敵人的目的,最後以至沿著海岸線上的所有石像全部被推倒,就連位處內陸七勇士石像也沒能逃過劫難。
傳聞部落混戰間還曾出現食人的現象,昨天曾見到的那具島上最後一尊名叫 帕羅 (Paro)的最大石像之所以也被推倒,就是因為西部落的一個女人被東部落給吃掉了,女人的兒子設計報複,最後將抓捕的東部落的30個人也吃掉了,於是在戰爭期間本屬於東部落(Paro)石像也順事被推到了。 戰爭的源頭,據比較確信的說法是因為島上生存資源的嚴重匱乏所導致。
1600多年前,當第一批人類發現並定居 複活節島 前,島上的生態非常的良好,樹林茂密成群,也給眾多的海鳥提供了棲息之所。
可是當人類上島定居後,在石像時期初就開始大量砍伐樹木來運輸和豎立巨大的石像,直到石像時期末時,島上幾乎已經見不到高大的樹木。 又因為特定的土壤和地理位置,島上只適合種植一些如香蕉和甘蔗等熱帶植物,更多的食物來源基本上是取自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