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大裂谷 -------生物進化的界碑








汽笛合歡樹:這是一種矮灌木,長著超過1寸長的刺,刺的尾部會長出黑色的果子。長頸鹿特別喜歡上面的嫩葉,即使有刺也不怕。





母獅發情期不定,發情期內,公獅形影不離伴在母獅旁邊,每20~25分鐘交配一次,每次3~5秒,持續4~5天,據說是一般交配3000次才能孕有一個 獅子 。有文稱獅群中的母獅進入發情狀態有同步性。我們此次見到的是同一獅群同時有兩對在交配。雄性貓科動物的生殖器前端大多長著用來刺激異性排卵的軟骨倒鉤,交配時會令母獅感覺疼痛,因此交配後雌獅會反咬雄獅並因疼痛而大吼一聲, 為此雄獅經常用嘴叼住母獅頸後的部位讓母獅動彈不得以防被咬,第一次見到時不要為此而詫異。
雄獅2歲左右就會被趕出獅群,這也是防止近親繁殖的必要措施。挑戰獅王 成功 的雄獅要殺死超過6個月大的前獅王的幼子以保證雌獅會與其交配。圈養下的獅壽命最長超過30年。
動物大多在晚上活動白天睡覺,為什麼?因為 獅子 多在夜間獵食,哈哈


~~清晨,迎著 東非 高原草原初升的太陽出發,繼續在馬塞馬拉的荒野中搜尋 非洲 野生動物。一派風吹草低現牛羊的景色,但現的卻不是牛羊,而是真正的各種野生動物。草原里既有一片片的黃草,也有黃草自燃後新草長出所形成的一片片綠苗,黃綠交替,漂亮至極。草原自燃是大自然法則的一部分。
汽車行走在泥濘的或上溝或下沿的草原上,黑人司機獵鷹一樣的眼睛邊搜尋著草叢中的各種動物邊開著車,此情此景,讓人倍感興奮。
興奮之一:難得一見的豹貓,突然出現在我們面前,讓很少舉起像機的導游也興奮不已。興奮之二:近距離面見了獵豹、花豹、公獅、母獅。一路上漂亮的珍珠雞,疣豬、長頸鹿、無數的角馬、斑馬、野牛、羚羊、牛羚、鱷魚、河馬,觸目可及。 非洲 五霸中的大象 獅子 野牛豹四種都悉數亮相,除了極為少量的犀牛不知身藏何處一一一曠野中,遠遠望去,滿山遍野的角馬黑乎乎的一點一點灑滿一片,一掉轉車頭,又是一片,密集恐懼症發作了……很瘮人的感覺……中午在草原一處空曠且高地中的一個樹下,鋪上了 馬賽 人的餐墊,享用經典的 非洲 草原午餐: 三明 治而已。





豹子在四種大型貓科動物(其餘三種為獅、虎及美洲豹)中體型最小,奔跑時速可達70公里,會游泳,能爬樹,但奔跑缺乏耐力;嗅覺聽覺視覺都很好,智力超常,是少數可適應不同環境的貓科動物。 亞洲 豹子又稱金錢豹, 非洲 的則稱為花豹。
花豹喜歡夜間活動。陽光下,豹子身上的斑點形成了華麗的偽裝層,只有尾巴下麵、耳朵後面沒有保護色。
豹子是唯一把樹作為家的大型貓科動物,在動物食物鏈上僅位於獅和虎之後的捕獵者,一般單獨居住,很少傷人。



貓科動物源自一千八百萬年前的 亞洲 祖先。豹屬是最古老的,而貓屬則是最年輕的。所有的貓科動物都有一種基因異常,使得它們嘗不到甜味。
非洲 花豹與老虎、 獅子 、美洲豹(虎)同屬於貓科——豹亞科——豹屬,獵豹則是它們的遠親,屬於貓科——獵豹亞科——獵豹屬。
獵豹又稱 印度 豹,貓科動物獵豹屬下唯一的物種,在大型貓科動物中最溫順,是陸地上跑的最快的動物,時速可達110公里,嘴角到眼角的黑色條紋是獵豹區別於花豹的一個特征,壽命一般是15年。由於基因高度純化,獵豹遠親之間的皮膚可以隨意移植不會發生排異反應。獵豹已被列入瀕危物種。
獵豹的身體是為了快速奔跑而進化的,其不像其他貓科動物一樣把爪子完全收回肉墊里,這樣奔跑時可以抓地更牢。奔跑的時候需要消耗很多的氧,為此獵豹擁有很大的鼻腔,導致其頭骨里沒有空間長牙根,影響了它的打鬥撕咬能力。
獵豹通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儘管奔跑速度快,但一般只跑幾百米就會減速,否則身體過熱會產生虛脫,所以獵豹抓住獵物後通常必須休息一下才能進食,此時是獵豹最脆弱的時候,辛苦捕來的獵物經常被更強的掠食者搶走,因此獵豹會把食物帶到樹上。
獵豹與花豹的區別
獵豹四肢修長,花豹身體強壯;
獵豹無法在夜間進行捕食,而豹大部分時間是在夜間捕食;
獵豹只吃自己捕獵的食物,這與豹、 獅子 不同;
獵豹可以犬坐,其他貓科動物不可。
獵豹身上的斑點是實心的,豹一般是空心的,豹也沒有獵豹面部的黑色條紋。





角馬非常挑食,對鮮美多汁的嫩草情有獨鐘,喜歡群居。鼻子特別靈敏,不僅能到聞到 獅子 、獵豹等天敵的氣味而且能夠嗅出遠方雨水的氣息,從而找到好草場
角馬行進時的隊伍非常有“紀律”,由於視力差,為防掉隊,後面的只能緊盯前者的尾巴,整個隊伍仿佛銜尾前行,整齊劃一,健壯的公角馬分別走在隊伍的前後,中間是母角馬和幼角馬。角馬群不會主動攻擊人,危險性低。只有掉隊“流浪”的角馬性情暴躁,極易傷人。


長頸鹿的心臟過小,不能長距離奔跑,血壓大約是成年人的3倍,耳朵後方大腦底部的血管叢辧膜會調節血壓,防止低頭時血壓過高;舌頭長達40釐米,舌頭和嘴唇上一層堅韌的角質能防止被刺槐刺傷。嗅、聽覺敏銳,性機警、膽怯,平時走路悠閑,奔時速可達70千米/小時。耐渴,在樹葉水分充足的情況下可以一年不喝水,喝水時要叉開前腿或跪在地上,十分易受攻擊,所以群居的長頸鹿往往不會一起喝水。一般每晚只睡兩小時,通常是站著並呈假寐的狀態,將腦袋靠在樹枝上以免脖子過於疲勞。進入睡夢階段時它們與大象一樣,也需要躺下休息,這一階段大約持續20分鐘。但是,長頸鹿從地上站起來要花費整整1分鐘的時間,逃生能力大為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