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大城擁堵 傾倒吳哥神秘 兩家人的十一吳哥之行





變成了水和泥的再邂逅。



味道沒有香水椰子的濃郁,沒有特殊的甜味,沒有特殊的酸味與澀的口感。
椰子本身非常巨大,與之匹配的則是半天喝不完的椰子水容量。
1美刀在景區里,比買一隻水要划算太多。



總會有個跑焦的,那就跑吧……





tuk-tuk車的師傅在後面的車 裡拉 起了吊床睡覺——可謂是用足了這一份空間。直到我們到來,才開始詢問我們接下來的打算。 巴戎寺/Bayon就在決接下來的行程時,出現了所謂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關於大小吳哥,網傳流行的說法 吳哥窟 屬於「小吳哥」,而以巴戎寺為代表的吳哥城則屬於「大吳哥」即吳哥城Angkor Thom之中,但溝通的時候,發現似乎他們並沒有這個說法。
尤其是大吳哥,去對應某個景點經典似乎是更加明智的選擇。



巴戎寺和 吳哥窟 本身,都非常需要有人給你講解,否則你會錯過很多浮雕的意涵,以至於對建築物本身所承載的歷史與故事不能有一個合適的認識。

而四面佛的微笑,似乎像是嘲諷一般,安然自若,毫不受到任何影響。

但能夠繼續以這樣的姿態示人的地方,真的不多。

而這樣強烈的存在感,仿佛是無形的壓迫——
這也正是大小吳哥與其他的建築中最為顯著的一個不同。

巴戎寺更多的東西我沒有多拍,單純用眼睛去欣賞,可能是更適合這個地方的做法。

結算下來18刀一輛車,應該算是貴了點的。兩個師傅出於禮貌還是會問問我們第二天的行程以及續約的可能性,雖說大概知道地方,但還沒定好,那還是暫時先這樣,第一天去的地方少但待的時間並不算短,第二天想著寬鬆一些就沒有繼續定車。
下午在酒店休息了一下,就慫恿大家出門吃飯了。但吃什麼,心裡沒個底。
MOHOB Khmer Restaurant這家館子,是回到酒店之後在貓途鷹上找的。對於不想走遠,但又想吃好吃的我們的需求而言,是非常省時省力的方式。
距離酒店只需要過個馬路走個幾十米。而來到這裡也是被這小花園一般的氣氛所感染,卻有些事情萬萬沒想到。在沒有一個人知道這裡的一大菜式是蟲子入菜之前,剛開始玩的第一天晚上就完完整整的漲了一次見識。
歡迎菜,是有的,這道菜可以說也是很有創意的,味道非常清爽。

椰子入菜自然不用多說——名字不記得了,但這椰子做得尤其有法餐的感覺——碟子大,菜少。
起碼邏輯是對的,那就來看看味道了。

印象非常深刻。不僅僅是因為味道——還有因為4D體驗。
我們坐在一棵樹下,不停得有螞蟻掉下來,觸感上更豐富——而被咬一下的疼,也是難能可貴的體驗。

味道很好,但這麼硬邦邦的肉嚼起來實在沒啥口感。

醬汁深得法餐的處理精髓,濃郁而味道層次感強。不僅僅是單純的辣,也有清香而多層次的口感。


更重要的是,在一無所知的時候吃到了特色菜,也是一個不錯的體驗。 大圈/Grand Circuit同樣的時間起床,依然飽餐了一頓酒店里的米粉。今天的天氣反而變得太過於好,晴朗了起來,同時也曬了起來。
行程就確認是大圈,只不過依然還是有選擇的狀態。跟師傅說了一下,兩臺車走大圈,大概想去聖劍寺 -比粒寺 -塔布隆寺-巴肯山這四個地方,沒有什麼特別的計劃,能夠完成旅程才是今天需要面臨的問題。
依然是要酒店幫助叫車,結果呢——
沒想到的是剛剛出門,昨天帶我們的師傅就站在路邊,非常的驚訝……
怎麼你們坐了別人的車!
我也很無奈……
聖劍寺/Preah Khan師傅按照我們的要求給我們重新排序了,同時價格是正常的25刀全天8小時。
一早,就看到了熟悉而瘦弱的牛,這也能解釋為啥我們遲到的牛肉普遍口感並不算好了。
並沒有刻意飼養,這些牛就是以這樣的狀態存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