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爺的廣州-澳門美食攻略
炸翅 乾炒牛河 蚝仔砂鍋粥
每天吃飯的重點基本都放在最後一頓,千挑萬選之後決定必須是這家砂鍋粥,像往常一樣大概等了又一個半小時才進去就餐。所以說好吃的店,所有的菜品基本都好吃,很難說找出一道,說難吃的。炸蝦是有蝦肉的蝦條的味道,給我一瓶啤酒我能吃3盤。雞翅要的是蒜香,不同於京味兒、韓式或者美式的雞翅,更加的清淡,一看就是做過處理的,沒有那麼油,我打包了半盒回民宿就著菠蘿啤又來了頓夜宵。在 廣州 吃了3頓乾炒牛河,這家是炒的最好吃的,火候剛剛好,要是來點醋和辣椒醬就更完美了。重頭戲一定是蚝仔砂鍋粥要的是兩人份純蚝仔的,生蚝超級多,可能是我目前為止吃過最多的一次,倒入送的香菜和 潮州 鹹菜還有花生米放在一起攪和。初嘗第一口,發現蚝仔鮑魚的精華已經煲到粥里了,非常的鮮,一種形容不出來的味蕾享受,我現在回憶那個味道還在不停的留口水。量非常的大,前面吃的太多了,兩人沒喝完,又打包第四頓繼續喝,好吃的東西真的值得等待,我也愛上喝咸粥了。
10-08澳門美食行澳門 一日行的話,我選擇了兩條路線,從拱北口岸出了關,直接乘坐去 威尼斯 人的免費發財車。先去遠一點的氹仔島。上午:拱北口岸- 威尼斯 人- 巴黎 人酒店- 澳門 籠換葡韻住宅式博物館-官也街小吃一條街(都在一片,離得都很近)吃完飯做賭場的發財車去新葡京 下午:新葡京-議事亭前地-玫瑰堂-大三巴- 澳門 博物館-手信一條街。 最後再返回新葡京做發財車回拱北口岸,基本路費全免費, 澳門 主要的幾個景點兒都能看到,但是我感覺 澳門 這座城市其實值得玩和吃個3-4天,非常的有意思。按照我這個路線,一天時間剛剛好夠。閑言碎語不多講,咱們直接開吃。 之前做的攻略好多沒吃的,可以作為參考。
第一家:安 德魯 餅店及咖啡店 地址: 威尼斯 人購物街裡面,看到有很多人排隊就找到了 安 德魯 蛋撻 什麼是你第一次來 澳門 一定要吃的,那一定就是葡式蛋撻。熱騰騰香氣噴噴剛出烤箱的蛋撻直接送入口中的美妙口感,簡直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事情了。安 德魯 好像是個 英國 人,好像這段兒歷史也挺有意思的,感興趣的可以瞭解一下,他跟同樣有名的瑪嘉烈有一段兒不堪迴首的過去。色澤金黃,皮烤的酥些,中間的糖受熱會出現焦糖色,更加的誘人,雞蛋部分香嫩的口感讓人欲罷不猛,吃完口齒留香,回味兒那叫個無窮啊。
第二家:大利來記 地址:官也街 菠蘿豬扒包 可頌豬扒包 受了謝霆鋒十二道鋒味的影響,非常像嘗試一下豬扒包是什麼味道,可以加點兒醬油,豬扒里有骨頭,吃的時候小心。很簡單的那種街邊小吃,配可樂食用更佳。可頌的是限量的也會更好吃,菠蘿包上的菠蘿粉會讓豬扒包更甜一些。沒吃過的值得一嘗,但是我還是覺得麥辣雞腿堡更合我的胃口。
第三家:老day牛雜 地址:管業街 要了小份兒牛雜,又多加了份兒魚蛋, 澳門 的牛雜味道可能更符合我在 香港 tvb上看到的,不同於 廣州 的,比較發甜有咖喱的味道。料很足,牛肺和牛蹄筋好吃,但我好像更愛吃魚蛋。
第三家:譚家魚翅 地址:官也街 這是家平價魚翅,相對酒店來說,價格要親民很多。北方人沒怎麼吃過魚翅,只要了一小碗嘗嘗味道,看別桌都是平時那種乾鍋的量,一來就4-5樣。做的還蠻不錯的,量跟價格對比也顯得性價比尤為高,其實就是有嚼勁一點兒的粉絲,帶一點兒鯊魚肉,口感確實不錯。嘗一下可以,還是要響應 大姚 號召,少吃魚翅,保護鯊魚,這東西營養價值並沒有那麼高。
第四家:瑪嘉烈蛋撻 地址: 澳門 新馬路馬統領街金利來大廈 鴛鴦奶茶!!! 瑪嘉烈蛋撻 打包路上吃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瑪嘉烈和安 德魯 蛋撻應該誕生於一個體系,味道非常的香似,基本吃不出有什麼區別,這兩冤家。由於先吃安 德魯 了,所以並沒有那麼驚艷,但是也是好吃,打包了6個回去的路上吃。配合著我從小就很想喝的港式鴛鴦奶茶,一口蛋撻一口奶茶,聽著旁邊 廣東 話的對白,還是非常有意思的。
關於安 德魯 和瑪嘉烈的故事,從點評里的評論轉的,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瞭解一下:
安 德魯 是 英國 人,在來到 澳門 之前,在 葡萄牙 的酒店里做大廚,後來因為工作安排,來到 澳門 的餐廳工作。後來,他在這裡遇到了 澳門 女孩瑪嘉烈,安 德魯 第一次有了在這座城市終老的想法,然而對於心裡擁有一個熱烈夢想的瑪嘉烈來說,她想要的並不是這種平淡生活,這樣的心理差異,就是他們感情結局的前言。
1989年,想要自己做老闆的安 德魯 ,選擇離開酒店,和瑪嘉烈兩個人在路環開了第一家葡撻店--安 德魯 餅店,路環不是 澳門 的商業中心,當時的旅游發展還沒有得到內地游客這麼多支持。但大部分來到 澳門 的人,都是世界各地的賭仔,他們在賭桌上是廢寢忘食,需要高熱量食物來充饑和補充熱量,安 德魯 蛋撻就這樣和其他 澳門 小吃一起,被送上了賭桌。
葡撻就在賭桌上脫穎而出,瑪嘉烈和安 德魯 每天做200盒,一盒6只,每隻6塊,這種限量的,數字還很吉利的小吃,就在各大賭場一傳十,十傳百地火了起來。路環也因為安 德魯 餅店開始變得熱鬧,這裡雖然遠離市中心,但環境很好,安 德魯 喜歡這裡可以烤完一天蛋撻然後聽著潮水漲落聲音入睡的生活,而想要追求更轟轟烈烈生活的瑪嘉烈和安 德魯 之間的裂隙也因此漸漸清晰了起來。
不久,瑪嘉烈把安 德魯 餅店由一家變成三家,一心想要安 德魯 蛋撻被越來越多人接受的瑪嘉烈,在這做城市裡東奔西走,她把三家店都照顧得很好, 澳門 也一時間掀起了葡撻風潮,比起別的手信,葡撻這種剛發展起來的小點心占據了更多游客和本地 葡萄牙 人的心。
而安 德魯 ,很享受這樣隨心簡單的生活,生意上的事也大多由瑪嘉烈來管理,到後來,兩個人的關係更多像合作者,而不是夫妻。最後,兩個人在1997年分道揚鑣,瑪嘉烈帶著安 德魯 給她的秘方,和後來開的兩家安 德魯 餅店離開了,餅店的名字也換成了瑪嘉烈蛋撻,安 德魯 被留在了路環。
離婚後的瑪嘉烈,沒有了安 德魯 的牽絆,把生意越做越好,她在 澳門 繁華的馬統領街開了店,臨近 澳門 回歸,來 澳門 旅游的內地人也越來越多,為了適應更多人的口味,她把秘方改良了,併在1998年,把這個配方賣給了肯德基。也多謝瑪嘉烈,更多人能夠品嘗到葡撻的美味。
很多人說,安 德魯 知道瑪嘉烈把配方賣給快餐店之後很暴怒,然而,事實是怎樣,我們無從知曉,離婚後的安 德魯 ,還是會經常來瑪嘉烈店里嘗嘗味道,但直到現在,安 德魯 蛋撻的味道依然沒有變過,安 德魯 守著他的路環,瑪嘉烈執著著整個世界。
2006年,安 德魯 舊疾複發,在 澳門 去世,瑪嘉烈早就習慣了沒有安 德魯 的生活,如今的葡撻,已經成為 澳門 這座城市的關鍵詞。這麼小的一個 澳門 ,安 德魯 沒有住膩,瑪嘉烈也沒有遠走他鄉,他們相隔一座澳凼大橋,生活在 澳門 兩種截然不同的氛圍里,但又各自安好。 10-09上下九尋味下第一家:源記腸粉
每天吃飯的重點基本都放在最後一頓,千挑萬選之後決定必須是這家砂鍋粥,像往常一樣大概等了又一個半小時才進去就餐。所以說好吃的店,所有的菜品基本都好吃,很難說找出一道,說難吃的。炸蝦是有蝦肉的蝦條的味道,給我一瓶啤酒我能吃3盤。雞翅要的是蒜香,不同於京味兒、韓式或者美式的雞翅,更加的清淡,一看就是做過處理的,沒有那麼油,我打包了半盒回民宿就著菠蘿啤又來了頓夜宵。在 廣州 吃了3頓乾炒牛河,這家是炒的最好吃的,火候剛剛好,要是來點醋和辣椒醬就更完美了。重頭戲一定是蚝仔砂鍋粥要的是兩人份純蚝仔的,生蚝超級多,可能是我目前為止吃過最多的一次,倒入送的香菜和 潮州 鹹菜還有花生米放在一起攪和。初嘗第一口,發現蚝仔鮑魚的精華已經煲到粥里了,非常的鮮,一種形容不出來的味蕾享受,我現在回憶那個味道還在不停的留口水。量非常的大,前面吃的太多了,兩人沒喝完,又打包第四頓繼續喝,好吃的東西真的值得等待,我也愛上喝咸粥了。
10-08澳門美食行澳門 一日行的話,我選擇了兩條路線,從拱北口岸出了關,直接乘坐去 威尼斯 人的免費發財車。先去遠一點的氹仔島。上午:拱北口岸- 威尼斯 人- 巴黎 人酒店- 澳門 籠換葡韻住宅式博物館-官也街小吃一條街(都在一片,離得都很近)吃完飯做賭場的發財車去新葡京 下午:新葡京-議事亭前地-玫瑰堂-大三巴- 澳門 博物館-手信一條街。 最後再返回新葡京做發財車回拱北口岸,基本路費全免費, 澳門 主要的幾個景點兒都能看到,但是我感覺 澳門 這座城市其實值得玩和吃個3-4天,非常的有意思。按照我這個路線,一天時間剛剛好夠。閑言碎語不多講,咱們直接開吃。 之前做的攻略好多沒吃的,可以作為參考。
第一家:安 德魯 餅店及咖啡店 地址: 威尼斯 人購物街裡面,看到有很多人排隊就找到了 安 德魯 蛋撻 什麼是你第一次來 澳門 一定要吃的,那一定就是葡式蛋撻。熱騰騰香氣噴噴剛出烤箱的蛋撻直接送入口中的美妙口感,簡直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事情了。安 德魯 好像是個 英國 人,好像這段兒歷史也挺有意思的,感興趣的可以瞭解一下,他跟同樣有名的瑪嘉烈有一段兒不堪迴首的過去。色澤金黃,皮烤的酥些,中間的糖受熱會出現焦糖色,更加的誘人,雞蛋部分香嫩的口感讓人欲罷不猛,吃完口齒留香,回味兒那叫個無窮啊。
第二家:大利來記 地址:官也街 菠蘿豬扒包 可頌豬扒包 受了謝霆鋒十二道鋒味的影響,非常像嘗試一下豬扒包是什麼味道,可以加點兒醬油,豬扒里有骨頭,吃的時候小心。很簡單的那種街邊小吃,配可樂食用更佳。可頌的是限量的也會更好吃,菠蘿包上的菠蘿粉會讓豬扒包更甜一些。沒吃過的值得一嘗,但是我還是覺得麥辣雞腿堡更合我的胃口。
第三家:老day牛雜 地址:管業街 要了小份兒牛雜,又多加了份兒魚蛋, 澳門 的牛雜味道可能更符合我在 香港 tvb上看到的,不同於 廣州 的,比較發甜有咖喱的味道。料很足,牛肺和牛蹄筋好吃,但我好像更愛吃魚蛋。
第三家:譚家魚翅 地址:官也街 這是家平價魚翅,相對酒店來說,價格要親民很多。北方人沒怎麼吃過魚翅,只要了一小碗嘗嘗味道,看別桌都是平時那種乾鍋的量,一來就4-5樣。做的還蠻不錯的,量跟價格對比也顯得性價比尤為高,其實就是有嚼勁一點兒的粉絲,帶一點兒鯊魚肉,口感確實不錯。嘗一下可以,還是要響應 大姚 號召,少吃魚翅,保護鯊魚,這東西營養價值並沒有那麼高。
第四家:瑪嘉烈蛋撻 地址: 澳門 新馬路馬統領街金利來大廈 鴛鴦奶茶!!! 瑪嘉烈蛋撻 打包路上吃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瑪嘉烈和安 德魯 蛋撻應該誕生於一個體系,味道非常的香似,基本吃不出有什麼區別,這兩冤家。由於先吃安 德魯 了,所以並沒有那麼驚艷,但是也是好吃,打包了6個回去的路上吃。配合著我從小就很想喝的港式鴛鴦奶茶,一口蛋撻一口奶茶,聽著旁邊 廣東 話的對白,還是非常有意思的。
關於安 德魯 和瑪嘉烈的故事,從點評里的評論轉的,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瞭解一下:
安 德魯 是 英國 人,在來到 澳門 之前,在 葡萄牙 的酒店里做大廚,後來因為工作安排,來到 澳門 的餐廳工作。後來,他在這裡遇到了 澳門 女孩瑪嘉烈,安 德魯 第一次有了在這座城市終老的想法,然而對於心裡擁有一個熱烈夢想的瑪嘉烈來說,她想要的並不是這種平淡生活,這樣的心理差異,就是他們感情結局的前言。
1989年,想要自己做老闆的安 德魯 ,選擇離開酒店,和瑪嘉烈兩個人在路環開了第一家葡撻店--安 德魯 餅店,路環不是 澳門 的商業中心,當時的旅游發展還沒有得到內地游客這麼多支持。但大部分來到 澳門 的人,都是世界各地的賭仔,他們在賭桌上是廢寢忘食,需要高熱量食物來充饑和補充熱量,安 德魯 蛋撻就這樣和其他 澳門 小吃一起,被送上了賭桌。
葡撻就在賭桌上脫穎而出,瑪嘉烈和安 德魯 每天做200盒,一盒6只,每隻6塊,這種限量的,數字還很吉利的小吃,就在各大賭場一傳十,十傳百地火了起來。路環也因為安 德魯 餅店開始變得熱鬧,這裡雖然遠離市中心,但環境很好,安 德魯 喜歡這裡可以烤完一天蛋撻然後聽著潮水漲落聲音入睡的生活,而想要追求更轟轟烈烈生活的瑪嘉烈和安 德魯 之間的裂隙也因此漸漸清晰了起來。
不久,瑪嘉烈把安 德魯 餅店由一家變成三家,一心想要安 德魯 蛋撻被越來越多人接受的瑪嘉烈,在這做城市裡東奔西走,她把三家店都照顧得很好, 澳門 也一時間掀起了葡撻風潮,比起別的手信,葡撻這種剛發展起來的小點心占據了更多游客和本地 葡萄牙 人的心。
而安 德魯 ,很享受這樣隨心簡單的生活,生意上的事也大多由瑪嘉烈來管理,到後來,兩個人的關係更多像合作者,而不是夫妻。最後,兩個人在1997年分道揚鑣,瑪嘉烈帶著安 德魯 給她的秘方,和後來開的兩家安 德魯 餅店離開了,餅店的名字也換成了瑪嘉烈蛋撻,安 德魯 被留在了路環。
離婚後的瑪嘉烈,沒有了安 德魯 的牽絆,把生意越做越好,她在 澳門 繁華的馬統領街開了店,臨近 澳門 回歸,來 澳門 旅游的內地人也越來越多,為了適應更多人的口味,她把秘方改良了,併在1998年,把這個配方賣給了肯德基。也多謝瑪嘉烈,更多人能夠品嘗到葡撻的美味。
很多人說,安 德魯 知道瑪嘉烈把配方賣給快餐店之後很暴怒,然而,事實是怎樣,我們無從知曉,離婚後的安 德魯 ,還是會經常來瑪嘉烈店里嘗嘗味道,但直到現在,安 德魯 蛋撻的味道依然沒有變過,安 德魯 守著他的路環,瑪嘉烈執著著整個世界。
2006年,安 德魯 舊疾複發,在 澳門 去世,瑪嘉烈早就習慣了沒有安 德魯 的生活,如今的葡撻,已經成為 澳門 這座城市的關鍵詞。這麼小的一個 澳門 ,安 德魯 沒有住膩,瑪嘉烈也沒有遠走他鄉,他們相隔一座澳凼大橋,生活在 澳門 兩種截然不同的氛圍里,但又各自安好。 10-09上下九尋味下第一家:源記腸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