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行北極圈,畫一捲傳奇 (芬蘭‘瑞典‘挪威’冰島‘丹麥20日)
冰河湖,那些漂零的浮冰傑古沙龍冰湖在瓦 特納 冰原口,冰河上的巨冰不斷地崩塌,
浮冰經過風、雨、潮流的影響,形成大自然的冰雕。
我佇立在岸邊,欣賞著金色晚霞下的水藍色湖面,
這時湖中探出幾個腦袋在那裡游動,是海豹啊
只可惜沒有長焦,只能遠遠地看著他們的黑色身影來去。
↑傑古沙龍湖 冰河湖一共去了2次,一次在冰洞之後,一次在冰川徒步之後,第一次看見了完美的日落,第二次天氣便不再晴朗,陰雲遮日,
當時在車裡一直在猶豫,因為還有一套黑色禮服一直沒有出境,看著眼前成群結隊的游客,實在不想再那麼多人眼皮底下像個異類一般被人圍觀,
但眼看行程已經臨近尾聲,此時再不出手便可能抱憾一生,終於,我抱著衣服去了景點唯一的廁所。
為了掩人耳目,我們走到冰湖沿岸最里一側,經過幾番考察,終於相中了照片里的那塊浮冰。
開始了眾目睽睽下的拍攝。 ↑傑古沙龍湖 ↑傑古沙龍湖 ↑傑古沙龍湖 ↑傑古沙龍湖 冰沙灘的黑白交響樂由於過於奢侈地把太多的曝光留在了冰湖,等我們來到只有一路之隔的黑沙灘時太陽已經完全落下。
遠處 挪威 海上的烏 雲和 黑沙灘完美地呼應,倒是給海天一色帶來了全新的定義,只有沙灘上零星散落的冰塊,努力地收集著晚霞留下的僅有的光輝。
我俯下身,看見每一塊不規則的立方體內都是個別樣玲瓏剔透的世界; 我放眼整個沙灘,那一個個星星點點的晶瑩又何嘗不是黑色線譜上的跳躍音符,和著 冰島 風的低吟,演奏一篇黑與白的交響曲。
沒有拍到完美的冰沙灘讓我心生遺憾,於是趕在清晨日出之時,我們二進冰沙灘,收集照耀在浮冰上的金黃色的光輝。 ↑傑古沙龍湖 ↑傑古沙龍湖 DAY 十六 瓦特納冰川徒步看過冰沙灘的日出之後,十里揚冰瘋狂趕路,終於在十點之前到達集合點,大家都已經在準備裝備了:登山鞋,冰抓,安全繩,冰鎬,頭盔等等。
準備就緒,大腳車出發冰川。
與其說是冰川徒步,其實應該是冰舌,冰舌是冰川的末端,冰川的形成需要經歷幾個階段,首先,經過一個消融季節未融化的雪會變成完全喪失晶體特征的圓球狀雪,稱之為粒雪,新雪的水分子從雪片的尖端和邊緣向凹處遷移,使晶體變圓的過程叫粒雪化。
在這個過程中,雪逐步密實,經融化、再凍結、碰撞、壓實 ,使晶體合併 ,數量減少而體積增大,冰晶間的孔隙減少,發展成頸狀連接,稱為密實化。積雪變成粒雪後,隨著時間的推移,粒雪的硬度和它們之間的緊密度不斷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擠壓,緊密地鑲嵌在一起,其間的孔隙不斷縮小,以致消失,雪層的亮度和透明度逐漸減弱,一些空氣也被封閉在裡面,這樣就形成了冰川冰。
粒雪化和密實化過程在接近融點的溫度下,進行很快;在負低溫下,進行緩慢。冰川冰最初形成時是乳白色的,經過漫長的歲月,冰川冰變得更加緻密堅硬,裡面的氣泡也逐漸減少,慢慢地變成晶瑩透徹,帶有藍色的水晶一樣的老冰川冰。冰川冰在重力作用下,沿著山坡慢慢流下,在流動的過程中,逐漸的凝固,最後就形成了冰川。
即使穿著冰抓,每次經過冰裂縫或者只要身邊有個空洞,我都無比膽戰心驚,生怕自己腳下打滑。
2個小時的時間過得飛快,如果想使用冰鎬真正體驗冰川攀爬,建議定個全天的。 ↑瓦特納冰川國家公園 ↑瓦特納冰川國家公園 DAY 十七 遺落的飛機殘骸路過VIK的時候,順途搭了一位 法國 歪果仁,他說他要去看瀑布,想著反正順路,就當攢人品吧,歪果仁上車一聽我們要去看飛機殘骸,便說和我們一起去看。我心想著你不是去瀑布嗎,怎麼又忽地要跟我們去看飛機?頓時對他建起了堤防線,畢竟 法國 現在經濟也不算太好。
智能的谷歌地圖把我們帶去了一條叉道,此時已有車輛在前方進出,簡直就是我們的指路神燈。在我們認為已經很臨近飛機殘骸的地方,看到前面的路實在坑窪一片。我們和歪果仁商量就地停車,打算往裡走。也不忘囑咐歪果仁,看見有人出去就跟他們一起走,因為我們要拍很久。
我們還在整理要帶的器材,歪果仁已經向飛機走了很遠。此時,不知是否天氣和臨近海邊的共同作用,風大的站不住腳,時不時還從天上甩下冰粒,夾雜在大風中,睜不開眼睛。走了幾分鐘都沒走出去幾步,於是我們又重新上車,索性將車開到破飛機的最近處。也不知道歪果仁是怎麼頂著大風走進來的。
1973年,一架 美國 海軍飛機C-47由於天氣原因被逼降落於 冰島 南部沙灘, 機組人員全部生還,而飛機殘骸則永遠留在了這裡。
浮冰經過風、雨、潮流的影響,形成大自然的冰雕。
我佇立在岸邊,欣賞著金色晚霞下的水藍色湖面,
這時湖中探出幾個腦袋在那裡游動,是海豹啊
只可惜沒有長焦,只能遠遠地看著他們的黑色身影來去。
↑傑古沙龍湖 冰河湖一共去了2次,一次在冰洞之後,一次在冰川徒步之後,第一次看見了完美的日落,第二次天氣便不再晴朗,陰雲遮日,
當時在車裡一直在猶豫,因為還有一套黑色禮服一直沒有出境,看著眼前成群結隊的游客,實在不想再那麼多人眼皮底下像個異類一般被人圍觀,
但眼看行程已經臨近尾聲,此時再不出手便可能抱憾一生,終於,我抱著衣服去了景點唯一的廁所。
為了掩人耳目,我們走到冰湖沿岸最里一側,經過幾番考察,終於相中了照片里的那塊浮冰。
開始了眾目睽睽下的拍攝。 ↑傑古沙龍湖 ↑傑古沙龍湖 ↑傑古沙龍湖 ↑傑古沙龍湖 冰沙灘的黑白交響樂由於過於奢侈地把太多的曝光留在了冰湖,等我們來到只有一路之隔的黑沙灘時太陽已經完全落下。
遠處 挪威 海上的烏 雲和 黑沙灘完美地呼應,倒是給海天一色帶來了全新的定義,只有沙灘上零星散落的冰塊,努力地收集著晚霞留下的僅有的光輝。
我俯下身,看見每一塊不規則的立方體內都是個別樣玲瓏剔透的世界; 我放眼整個沙灘,那一個個星星點點的晶瑩又何嘗不是黑色線譜上的跳躍音符,和著 冰島 風的低吟,演奏一篇黑與白的交響曲。
沒有拍到完美的冰沙灘讓我心生遺憾,於是趕在清晨日出之時,我們二進冰沙灘,收集照耀在浮冰上的金黃色的光輝。 ↑傑古沙龍湖 ↑傑古沙龍湖 DAY 十六 瓦特納冰川徒步看過冰沙灘的日出之後,十里揚冰瘋狂趕路,終於在十點之前到達集合點,大家都已經在準備裝備了:登山鞋,冰抓,安全繩,冰鎬,頭盔等等。
準備就緒,大腳車出發冰川。
與其說是冰川徒步,其實應該是冰舌,冰舌是冰川的末端,冰川的形成需要經歷幾個階段,首先,經過一個消融季節未融化的雪會變成完全喪失晶體特征的圓球狀雪,稱之為粒雪,新雪的水分子從雪片的尖端和邊緣向凹處遷移,使晶體變圓的過程叫粒雪化。
在這個過程中,雪逐步密實,經融化、再凍結、碰撞、壓實 ,使晶體合併 ,數量減少而體積增大,冰晶間的孔隙減少,發展成頸狀連接,稱為密實化。積雪變成粒雪後,隨著時間的推移,粒雪的硬度和它們之間的緊密度不斷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擠壓,緊密地鑲嵌在一起,其間的孔隙不斷縮小,以致消失,雪層的亮度和透明度逐漸減弱,一些空氣也被封閉在裡面,這樣就形成了冰川冰。
粒雪化和密實化過程在接近融點的溫度下,進行很快;在負低溫下,進行緩慢。冰川冰最初形成時是乳白色的,經過漫長的歲月,冰川冰變得更加緻密堅硬,裡面的氣泡也逐漸減少,慢慢地變成晶瑩透徹,帶有藍色的水晶一樣的老冰川冰。冰川冰在重力作用下,沿著山坡慢慢流下,在流動的過程中,逐漸的凝固,最後就形成了冰川。
即使穿著冰抓,每次經過冰裂縫或者只要身邊有個空洞,我都無比膽戰心驚,生怕自己腳下打滑。
2個小時的時間過得飛快,如果想使用冰鎬真正體驗冰川攀爬,建議定個全天的。 ↑瓦特納冰川國家公園 ↑瓦特納冰川國家公園 DAY 十七 遺落的飛機殘骸路過VIK的時候,順途搭了一位 法國 歪果仁,他說他要去看瀑布,想著反正順路,就當攢人品吧,歪果仁上車一聽我們要去看飛機殘骸,便說和我們一起去看。我心想著你不是去瀑布嗎,怎麼又忽地要跟我們去看飛機?頓時對他建起了堤防線,畢竟 法國 現在經濟也不算太好。
智能的谷歌地圖把我們帶去了一條叉道,此時已有車輛在前方進出,簡直就是我們的指路神燈。在我們認為已經很臨近飛機殘骸的地方,看到前面的路實在坑窪一片。我們和歪果仁商量就地停車,打算往裡走。也不忘囑咐歪果仁,看見有人出去就跟他們一起走,因為我們要拍很久。
我們還在整理要帶的器材,歪果仁已經向飛機走了很遠。此時,不知是否天氣和臨近海邊的共同作用,風大的站不住腳,時不時還從天上甩下冰粒,夾雜在大風中,睜不開眼睛。走了幾分鐘都沒走出去幾步,於是我們又重新上車,索性將車開到破飛機的最近處。也不知道歪果仁是怎麼頂著大風走進來的。
1973年,一架 美國 海軍飛機C-47由於天氣原因被逼降落於 冰島 南部沙灘, 機組人員全部生還,而飛機殘骸則永遠留在了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