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吧,在埃及這個奇葩國度

票價是包含了一頓早餐的,只是這餐食,雖然比不上 印度 火車餐食那般地黑暗料理,但也遜色不了多少——錫箔紙盒裝的米飯,配上一對烤得快幹了的雞翅尖,再一杯充滿色素的橙汁,也是因為我們餓極了,不然也不會動嘴了。
火車預計是中午11點到,然而快到中午,大家都蠢蠢欲動,準備逃離這火車車廂。然而,囧事來了•••••
火車停在了半路,不開了•••沒人知道這是怎麼回事。車外驕陽似火,車內的空調還能撐一會兒,我們待在車上,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該怎麼辦才好。問車廂服務員,他們也說不出所以然。
過了一會兒,可能因為能源不足,從第一節車廂開始,空調被一次關掉,我們在第十節車廂,雖然現在還沒被關,但也是遲早的事。男孩子們坐不住了,跑出去問發生了什麼事。過了一會兒,一個男生回來,跟我們說:“我問了兩個服務員,車什麼時候開。第一個說’明天早上’,第二個說’安拉知道’!”
“安拉知道”是阿拉伯人愛說的一句話,你問他們明天有空嗎,他們說“安拉知道”;你問他們明天下雨嗎,他們說“安拉知道”;你到了大巴站,問他們這趟車是不是去 亞歷山大 的,他們也說“安拉知道”!這不是明擺著要你坐錯車去你都不知道的地方麽!反 正安 拉知道,他們知不知道你就不知道了。
總之,這哥們聽到的兩個答案一個比一個不靠譜,我們也只好棄車而逃,自己想辦法去。古老的 埃及 ,坐擁這令世界嘆為觀止的古跡,然而,只迷戀於過去的 埃及 人不努力把握現在,又怎麼可能讓自己的國家擁有未來!
我們下了車,很幸運地遇到了一個會說中文的 埃及 人,他中文名叫大海,兩年前曾經在 開羅 大學進修過中文,是個熱心善良的 埃及 人。在他的幫助下,我們找到一輛雙條車,司機答應把我們拉到下一個驛站,到時候再包一輛麵包車到 阿斯旺 。幸好有大海,不然我們自己就只能找到驢車了•••11人坐驢車南下,想想就知道有多囧。


輾轉幾次後,到達 阿斯旺 已經是日落時分。雖然已經被路途折騰得疲憊,但看到尼羅河上醉人的日落,心想這一切的辛苦也是值了。




下麵這幾張是主街




阿斯旺大壩阿斯旺 這個城市為什麼有名?最重要的還是因為 阿斯旺 大壩。1970年, 阿斯旺 大壩建成,將世界第一大河尼羅河截斷,也結束了 阿斯旺 地區常年泛濫的洪災。站在大壩上,往北看是洶涌的尼羅河,向南看是平靜的納賽爾湖,湖水及其清澈,可謂一塵不染。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尼羅河有兩個支流,那邊是青尼羅河和白尼羅河,青尼羅河發源於埃塞爾比亞,是尼羅河下游水源補給的主要來源。而白尼羅河則發源於赤道 非洲 維多利亞 湖西 的群山間,流經 蘇丹 草原,是尼羅河的源頭。至於青和白的來源嘛,據說是源於青蛇白蛇的傳說,雖然我覺得這是個玩笑。
大壩北部的尼羅河



壩上

第一站我們去了方尖碑。嚴格意義上來說,方尖碑只是一個名詞,就是四方形,頂端是尖的碑。在 埃及 乃至世界,方尖碑處處可見。但 阿斯旺 的這個方尖碑之所以有名,一是因為它是未完成,二是因為它是一個倒在地上的碑,但如果立起來,它會是全 埃及 最大的方尖碑。它位於距 阿斯旺 市區僅兩公里的地方一個古 埃及 的採石場遺址里,長41米,重達1267噸,原本是女王哈特舍普蘇特修建的。但這個景點對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菲萊神廟匆匆看完方尖碑,我們驅車去菲萊神廟。神廟位於納賽爾湖中的一個小島上,四面環水,景色宜人。和 阿布辛貝 勒一樣,菲萊神廟也是被“搬”來的,原來位於菲萊島上,該島是傳說中掌管生育和繁衍的女神伊西斯的居住地, 阿斯旺 大壩建成後,菲萊神廟被切割成數萬塊,運送至附近的艾吉萊克島後,按原貌重新組裝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