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之水,上帝的眼淚|乘一艘小艇划進這裡的日出與黃昏






店內通常不讓拍照,只能對著櫥窗拍幾張照片留念了。


建於1511年的 聖彼得 殉道教堂,一個外部看起來古樸的建築,內里竟收藏有 威尼斯 畫派代表人物丁托列托的名畫。



島上的最後一站,我們來到了 穆拉諾島 最有名的玻璃博物館(Museo Vetraio)。這裡的展品全都以玻璃製品為主,有果盤、杯具這種日常用品,也有動物、花卉之類的工藝品擺設,從一件件匠心獨運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 威尼斯 幾個世紀以來玻璃生產的歷史。






14世紀, 穆拉 諾開始出口玻璃製品,以其玻璃珠、玻璃鏡子和玻璃吊燈聞名。到了16世紀初, 穆拉 諾的玻璃工匠在原來無色透明玻璃的基礎上,加入一定的配方製造出了顏色鮮艷的彩色玻璃, 比如 在玻璃中攙入銅或鈷的化合物,製造出藍色玻璃,按秘方攙入黃金,製成 穆拉 諾著名的血紅玻璃。


玻璃博物館還為我們展示了一些工藝品的製法, 比如 將多層不同顏色的玻璃融合出各種翻花紋案,這些在國內習以為常到我們不會去深究的東西,在當下卻有機會去瞭解它們的做法,這真的非常有趣。


臨近傍晚,我們坐船回聖馬可廣場,玻璃島上的游客也漸漸散去,我相信沒有游客時,這裡一定是個特別靜謐的小鎮。
尾聲:
(回到了本島以後,我們找機會去體驗了貢多拉,所以第四部分的“ 威尼斯 的小艇”時間線其實是在玻璃島之後哈。)



隔壁桌傳來一個 中國 大媽的聲音:“只有親身來過 威尼斯 的人才有資格說它不好,像我就覺得這裡還比不上我們 上海 的 朱家角 呢”。
我同意大媽說的前半句話,不過無論 威尼斯 好不好,你都不會後悔到此一探,如果 威尼斯 的沉沒是註定的,那麼在那之前,我們就只管盡情狂歡吧。
(完)
此篇游記最初登載於我的原創旅行公眾號:伊諾達雷的奇幻冒險
公眾號ID:sunnydaisy1041
歡迎大家參觀、指正、吐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