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山◆秋韻』尋找鐘山最美的秋天!
這裡曾經經歷過兩次戰火,尤其清代 咸豐 年間的戰火幾乎讓 明孝陵 地表建築毀於一旦。這片土地,六百多年之中,一直見證著歷史的烽煙。 斷壁殘垣的享殿雖然透著一絲悲涼,但從這些精緻石雕中也能看出昔日建築之宏大。
享殿的周邊圍繞著一些鬱郁蔥蔥的樹木,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草,站在階梯前,內心深處莫名有一種傷感。只能感嘆一下滄海桑田的變化,感嘆一下歷史滄桑的物是人非。 走過享殿我們很快來到了 方城 明樓,方城是孝陵寶頂前一巨大建築,外部用巨型條石建成,明樓在方城之上,為重檐歇山頂,上覆黃色琉璃瓦,陽光映襯下斑駁的方城和紅牆金瓦的明樓相互融合,既有歷史厚重感,也宏偉的氣勢! 紅牆金瓦透露出一股皇家的建築風範,在藍天的映襯下形成了 明孝陵 另外一種最美的色彩! 明樓在 方城 之上,南面開3個拱門,其餘三面各開1個拱門,每扇門上面的門釘為9行,每行9顆,以顯示九五之尊。 方城 明樓以北為直經400米左右的崇丘即是寶頂,也稱寶城,為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寢宮所在地。寶頂近似圓形,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馬皇后合葬的地宮,周圍砌有磚牆。寶頂磚牆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 明孝陵 的游覽告一段落,對明孝陵秋天的印象,不僅僅只是那紅葉如火的石像路,也不僅恢弘氣派的主陵,更多的是秋日陽光下古城牆給人帶來的一片斷垣、一片安寧,一片溫暖。 結束 明孝陵 的游覽我們乘坐景區游覽車前往東吳大帝孫權紀念館,整個景區的道路給高大的梧桐樹所覆蓋, 時近中午,太陽照射著梧桐樹,顏色從中間的綠色逐漸過渡到邊緣的金色,這是一個專屬於鐘山初秋的顏色! 紫霞湖 位於 明孝陵 東北 部,是個深藏於山間林海中的人工蓄水湖泊,因與紫霞洞相連而得名。紫霞湖面積約50000平方米,湖水清澈,周圍林木蓊鬱,山青水碧,風景佳麗。在這個季節,還有老者在湖中游泳,敬佩! ↑紫霞湖 走過 紫霞湖 我們來到東吳大帝孫權紀念館,孫權是建都 南京 第一人,也是安葬在鐘山的第一位帝王。為紀念孫權葬於梅花山,1993年在景區梅花 山東 麓建成一座孫權故事園。2012年將孫權故事園改建為東吳大帝孫權紀念館。 ↑孫權墓 紀念館建築佈局和形式,採用院落式組合方式和漢代——南朝 江南 民居的建築風格,突出了漢代建築古樸雄渾的特點,體現出東吳建築文化主題。 館內陳列內容,包含“英雄少年”、“三國爭雄”、“建都立業”、“魂系鐘山”四部分,集中表現了古都 南京 厚重文化積澱中具有奠基性的先導部分——東吳歷史,再現了孫權與三國、孫權與南京、孫權與鐘山的歷史畫捲。
享殿的周邊圍繞著一些鬱郁蔥蔥的樹木,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草,站在階梯前,內心深處莫名有一種傷感。只能感嘆一下滄海桑田的變化,感嘆一下歷史滄桑的物是人非。 走過享殿我們很快來到了 方城 明樓,方城是孝陵寶頂前一巨大建築,外部用巨型條石建成,明樓在方城之上,為重檐歇山頂,上覆黃色琉璃瓦,陽光映襯下斑駁的方城和紅牆金瓦的明樓相互融合,既有歷史厚重感,也宏偉的氣勢! 紅牆金瓦透露出一股皇家的建築風範,在藍天的映襯下形成了 明孝陵 另外一種最美的色彩! 明樓在 方城 之上,南面開3個拱門,其餘三面各開1個拱門,每扇門上面的門釘為9行,每行9顆,以顯示九五之尊。 方城 明樓以北為直經400米左右的崇丘即是寶頂,也稱寶城,為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寢宮所在地。寶頂近似圓形,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馬皇后合葬的地宮,周圍砌有磚牆。寶頂磚牆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 明孝陵 的游覽告一段落,對明孝陵秋天的印象,不僅僅只是那紅葉如火的石像路,也不僅恢弘氣派的主陵,更多的是秋日陽光下古城牆給人帶來的一片斷垣、一片安寧,一片溫暖。 結束 明孝陵 的游覽我們乘坐景區游覽車前往東吳大帝孫權紀念館,整個景區的道路給高大的梧桐樹所覆蓋, 時近中午,太陽照射著梧桐樹,顏色從中間的綠色逐漸過渡到邊緣的金色,這是一個專屬於鐘山初秋的顏色! 紫霞湖 位於 明孝陵 東北 部,是個深藏於山間林海中的人工蓄水湖泊,因與紫霞洞相連而得名。紫霞湖面積約50000平方米,湖水清澈,周圍林木蓊鬱,山青水碧,風景佳麗。在這個季節,還有老者在湖中游泳,敬佩! ↑紫霞湖 走過 紫霞湖 我們來到東吳大帝孫權紀念館,孫權是建都 南京 第一人,也是安葬在鐘山的第一位帝王。為紀念孫權葬於梅花山,1993年在景區梅花 山東 麓建成一座孫權故事園。2012年將孫權故事園改建為東吳大帝孫權紀念館。 ↑孫權墓 紀念館建築佈局和形式,採用院落式組合方式和漢代——南朝 江南 民居的建築風格,突出了漢代建築古樸雄渾的特點,體現出東吳建築文化主題。 館內陳列內容,包含“英雄少年”、“三國爭雄”、“建都立業”、“魂系鐘山”四部分,集中表現了古都 南京 厚重文化積澱中具有奠基性的先導部分——東吳歷史,再現了孫權與三國、孫權與南京、孫權與鐘山的歷史畫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