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甘,一段不期而遇的慢搖時光 (仰光—蒲甘—曼德勒)
↑蒲甘 再荒僻的地方,只要有佛塔,就會有人清掃打理,每天一瓶清水,一束鮮花的供奉,從不間斷。
這個男孩我太喜歡他了,他和家人就住在佛塔邊上的小屋裡守護著這座塔,看到我們他很興奮,這麼偏僻的地方,看來很少有人光顧“他的塔”。
帶著他的黑狗,孩子領著我們在昏暗的甬道里穿來穿去~出人意料的是,他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
Follow me!Follow me!
Do you want to climb up?
This is my dog, it has a name,
do you want to know? ↑蒲甘 他們不善於向游人索要報酬,你能來看“他的塔”,他已經很高興,我特想給他點兒什麼,可身上除了錢,什麼也拿不出來。掏出1000緬幣,師傅不贊成的看著我,最終他無奈的點了頭。
他的意思,我懂。
金錢代表不了什麼,它只是我善意的表達,孩子不知所措的把錢拿在手裡攆搓,直到我們走出“他的塔”,他才急匆匆赤著小腳丫“咚咚”的爬上塔頂,小小的身影衝著我們離去的方向大聲叫嚷著,握有紙幣的小手一直揮,一直揮,直到我們走遠。
師傅對我說,這些孩子,可能一生也沒有機會走出這裡~
佛曰: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註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後,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
————————————————— 另:2016年的最新消息, 蒲甘 的佛塔將不再允許游客自由攀爬,這個保護措施將有利於 蒲甘 申遺 成功 ,而這會直接拉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進而影響、改善當地居民的境遇,相比起再也不能感受 蒲甘 日出的遺憾,我更希望孩子們有更好的未來! 能把我拍成大長腿的還有誰!
佛曰:一切皆為虛幻。 ↑蒲甘 經過師傅的調教,我的眼光也越來越“毒”,在上圖這種常人眼中不適合拍照的地方,我要求他給我來張背影。然後就有了下圖的照片。
和他一起合作拍照,是享受,只需簡簡單單的站著就好,有些時候,簡單和沉默反而是最有力量的。 站在這裡,心裡想著,這個地方,我一定要再來,不過,那時……
師傅在我身後自言自語:想什麼呢?這麼憂郁~
看背影就能知道我憂郁嗎?你也是神了!
他的鏡頭總能精準的捕捉和表達我的想法。
佛曰:今生種種皆是前生因果。
TIPS:
在一些小佛 塔里 面兩側牆上都有格子窗,只有在早上九、十點鐘或下午四、五點鐘,太陽有角度的時候,才會有光進入佛塔,形成所謂的“佛光”,非常適合拍人像。 第四章 一段不期而遇的慢搖時光 第四天在 蒲甘 的第四天。繼續漫無目的的閑逛。向南駛出 良烏 鎮,沿著道路往東南方向去是新 蒲甘 ,那裡的古村落里有師傅感興趣的壁畫。我蒙著頭巾,躲在師傅的背後,在土路上顛簸半天,從頭巾逢里看到一排排向後退去的棕櫚樹,土路上空無一人,這裡有一種特別朴實無華的美。 十幾個僧侶排成一列,手托鐵缽默默的走著,在 緬甸 僧人的戒律非常嚴格,他們每天清晨必須赤腳托缽乞食,接受百姓的“供養”並嚴守著過午不食的習慣。 “千人化緣,萬人供養”。在 緬甸 ,古風猶存,供僧幾乎是每個人必做的功德,幾乎每一戶人家都有短暫出家的子女,所以老百姓把“供養”僧人,視同為撫養自己的孩子。每天清晨,百姓們都會準備好食物、日用品在家中或街上等待僧侶們的到來,這樣的場景在 緬甸 隨處可見。
鐵缽里裝的可能是一兩包餅干,一隻水果,也可能是一袋洗衣粉,甚或是一勺飯。 用磚石砌成的佛塔,更加的朴實無華。 騎車上學的少女。 午後沉睡中的當地民居~ ↑蒲甘 寧靜的午後,連空氣仿佛都要睡著,這裡給予人內心的安逸與寧靜是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
和師傅之間越來越有默契,雖然大部分時間兩個人還是沉默居多,但沉默不代表沉悶,我們不並肩,也不遠離。
他喜歡拍攝佛 塔里 昏暗的甬道中修補佛像的工匠們,有時候也試著跟他們交談,研究工匠們修補用的材料,或者是端詳將要剝落的壁畫。
每當他在做這些的時候,我就爬上塔頂,瞭望遠處的 伊洛 瓦底江,聆聽穿行在 塔林 間的風聲。 這些古塔太安靜了,有時候你甚至會懷疑這裡是否有人來過,光著腳走進去,偶爾被枯樹枝扎到腳,能清晰的聽到枯枝“咔嗒”的斷裂聲。 ↑蒲甘 靜逸古樸~ 山東人,傻,沒有鬥爭經驗去往新 蒲甘 的路上,有許多這樣的咖啡館,小餐廳,中午趕不回去了,就在這裡吃飯,休息。 下午,我跟師傅去到一個偏遠的古村落看壁畫,師傅去塔頂了,我一個人在村裡遇到從 雲南 邊境來的小夫妻,帶一3、4歲的男孩,攀談中,得知他們是來給孩子治眼疾的,那對夫妻真的很淳樸,那個孩子真的很可憐,我把包里僅有的2000緬幣塞給他們,反覆叮囑:你們在這兒等著,我去找同伴多拿些錢給你;我飛奔著找到師傅,他說:你八成是遇到騙子了,此地游客多,常有從 雲南 邊境過來的 中國 村民混跡於此,你回去看看,他們肯定不在了;果然,等我拉著師傅再返回去的時候,那兒,早已人去樓空。
師傅斜覷著我:“ 山東 人,傻,沒有鬥爭經驗”,看他那得意樣,姐真想拿大嘴巴子問候他的臉… 踢藤球的少年~ 今天是在 蒲甘 的最後一天了,這座曾有著440萬座風格各異建築的 萬塔 之國,足夠我們消磨餘下的時光,黃昏的曠野杳無人跡,坐上牆頭看腳下的江水緩緩流淌,與遠方的古塔默默對視,心底,某種味道悄然氤氳。 在這座小小的佛寺里發獃,從黃昏坐到日暮~ 倚牆翻書,卻不知不覺的睡過去,再睜眼時晚霞已縷縷暈染上來,看著古舊的佛塔從淡黃漸變為金黃,直至轉為暗紅,就在落日收去餘輝的剎那,整個 蒲甘 古城瞬間消失在沉沉黑暗之中,好似從未在這世間存在。一段不期而遇的慢搖時光隨之沉入深深海底,潛去心裡某個角落,一閃,消逝了。 坐在這個窗臺上送走了 蒲甘 的最後一個日落,明天將要離開這裡去 曼德勒 。
蒲甘 ,請原諒,
來的時候不知道你的好,
而剛剛愛上就要離開。 TIPS 蒲甘 至 曼德勒 有小飛機直達,安全起見,我們依然選擇了大巴車,5、6個小時的車程,朝發夕至。車票不用提前預定, 蒲甘 住宿的旅館都可以幫忙訂票,出發的當天早上大巴會到酒店來接。 第五章 告別,曼德勒 ↑曼德勒 曼德勒 是此行的最後一站,作為回家的中轉站,我們僅安排了一天的時間。 曼德勒 是 緬甸 的第二 大城 市,作為幾個古代王朝的建都地,這裡有大量的古跡,絕對值得你多花些時間流連。我現在對於 曼德勒 的記憶已經非常模糊了,於我而言, 緬甸 的這段旅程在我們離開 蒲甘 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
到達 曼德勒 時中午剛過,在餘下的半天時間里,師傅拉著我在 曼德勒 的各大寺廟間瘋轉,他在 曼德勒 比我們多停留一天,而我在這裡只剩這最後的半天。看著我不緊不慢的樣子,他著急的跺腳:你明天就要走了,再不快點,這麼多的寺廟,你怎麼看的完!
其實,相比起多看一個寺廟,我更喜歡在 蒲甘 時那種輕鬆無羈,自由自在的感覺。
不喜歡這種趕時間的游覽方式,所以在 曼德勒 幾乎沒有拍照片,每當師傅指著一處地標性建築問我:這裡,要不要拍一下留念?我都搖頭拒絕,他苦笑~他怎能不知道,我的挑剔是他一手培養出來的,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拍“照片”。 第二天的行程是馬哈伽納揚僧院和烏本橋,這兩個地方距離 曼德勒 很遠,往返需要整一天的時間,我們包了一輛出 租車 ,4個人剛剛好。 萍萍知道師傅攝影技術高超,她私下裡告訴我,想請師傅幫她拍組照片,結果被他拒絕了。我知道師傅他不喜歡被人打擾,他執意要跟小夫妻分開走,同樣被我否決了。我想幫萍萍,只要4人不分開,總有機會說服他。後來的事情證明,我的這種想法,註定了 曼德勒 的行程最終是一場遺憾的告別。
千人僧飯 ↑馬哈伽納揚僧院 馬哈伽納揚僧院更像是一所僧人學校,有近2000名學生,在 緬甸 ,僧人們還嚴守著一天兩餐,過午不食的習慣,上午10點鐘僧侶們排著隊,從四面八方匯聚到這裡。
這個男孩我太喜歡他了,他和家人就住在佛塔邊上的小屋裡守護著這座塔,看到我們他很興奮,這麼偏僻的地方,看來很少有人光顧“他的塔”。
帶著他的黑狗,孩子領著我們在昏暗的甬道里穿來穿去~出人意料的是,他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
Follow me!Follow me!
Do you want to climb up?
This is my dog, it has a name,
do you want to know? ↑蒲甘 他們不善於向游人索要報酬,你能來看“他的塔”,他已經很高興,我特想給他點兒什麼,可身上除了錢,什麼也拿不出來。掏出1000緬幣,師傅不贊成的看著我,最終他無奈的點了頭。
他的意思,我懂。
金錢代表不了什麼,它只是我善意的表達,孩子不知所措的把錢拿在手裡攆搓,直到我們走出“他的塔”,他才急匆匆赤著小腳丫“咚咚”的爬上塔頂,小小的身影衝著我們離去的方向大聲叫嚷著,握有紙幣的小手一直揮,一直揮,直到我們走遠。
師傅對我說,這些孩子,可能一生也沒有機會走出這裡~
佛曰: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註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後,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
————————————————— 另:2016年的最新消息, 蒲甘 的佛塔將不再允許游客自由攀爬,這個保護措施將有利於 蒲甘 申遺 成功 ,而這會直接拉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進而影響、改善當地居民的境遇,相比起再也不能感受 蒲甘 日出的遺憾,我更希望孩子們有更好的未來! 能把我拍成大長腿的還有誰!
佛曰:一切皆為虛幻。 ↑蒲甘 經過師傅的調教,我的眼光也越來越“毒”,在上圖這種常人眼中不適合拍照的地方,我要求他給我來張背影。然後就有了下圖的照片。
和他一起合作拍照,是享受,只需簡簡單單的站著就好,有些時候,簡單和沉默反而是最有力量的。 站在這裡,心裡想著,這個地方,我一定要再來,不過,那時……
師傅在我身後自言自語:想什麼呢?這麼憂郁~
看背影就能知道我憂郁嗎?你也是神了!
他的鏡頭總能精準的捕捉和表達我的想法。
佛曰:今生種種皆是前生因果。
TIPS:
在一些小佛 塔里 面兩側牆上都有格子窗,只有在早上九、十點鐘或下午四、五點鐘,太陽有角度的時候,才會有光進入佛塔,形成所謂的“佛光”,非常適合拍人像。 第四章 一段不期而遇的慢搖時光 第四天在 蒲甘 的第四天。繼續漫無目的的閑逛。向南駛出 良烏 鎮,沿著道路往東南方向去是新 蒲甘 ,那裡的古村落里有師傅感興趣的壁畫。我蒙著頭巾,躲在師傅的背後,在土路上顛簸半天,從頭巾逢里看到一排排向後退去的棕櫚樹,土路上空無一人,這裡有一種特別朴實無華的美。 十幾個僧侶排成一列,手托鐵缽默默的走著,在 緬甸 僧人的戒律非常嚴格,他們每天清晨必須赤腳托缽乞食,接受百姓的“供養”並嚴守著過午不食的習慣。 “千人化緣,萬人供養”。在 緬甸 ,古風猶存,供僧幾乎是每個人必做的功德,幾乎每一戶人家都有短暫出家的子女,所以老百姓把“供養”僧人,視同為撫養自己的孩子。每天清晨,百姓們都會準備好食物、日用品在家中或街上等待僧侶們的到來,這樣的場景在 緬甸 隨處可見。
鐵缽里裝的可能是一兩包餅干,一隻水果,也可能是一袋洗衣粉,甚或是一勺飯。 用磚石砌成的佛塔,更加的朴實無華。 騎車上學的少女。 午後沉睡中的當地民居~ ↑蒲甘 寧靜的午後,連空氣仿佛都要睡著,這裡給予人內心的安逸與寧靜是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
和師傅之間越來越有默契,雖然大部分時間兩個人還是沉默居多,但沉默不代表沉悶,我們不並肩,也不遠離。
他喜歡拍攝佛 塔里 昏暗的甬道中修補佛像的工匠們,有時候也試著跟他們交談,研究工匠們修補用的材料,或者是端詳將要剝落的壁畫。
每當他在做這些的時候,我就爬上塔頂,瞭望遠處的 伊洛 瓦底江,聆聽穿行在 塔林 間的風聲。 這些古塔太安靜了,有時候你甚至會懷疑這裡是否有人來過,光著腳走進去,偶爾被枯樹枝扎到腳,能清晰的聽到枯枝“咔嗒”的斷裂聲。 ↑蒲甘 靜逸古樸~ 山東人,傻,沒有鬥爭經驗去往新 蒲甘 的路上,有許多這樣的咖啡館,小餐廳,中午趕不回去了,就在這裡吃飯,休息。 下午,我跟師傅去到一個偏遠的古村落看壁畫,師傅去塔頂了,我一個人在村裡遇到從 雲南 邊境來的小夫妻,帶一3、4歲的男孩,攀談中,得知他們是來給孩子治眼疾的,那對夫妻真的很淳樸,那個孩子真的很可憐,我把包里僅有的2000緬幣塞給他們,反覆叮囑:你們在這兒等著,我去找同伴多拿些錢給你;我飛奔著找到師傅,他說:你八成是遇到騙子了,此地游客多,常有從 雲南 邊境過來的 中國 村民混跡於此,你回去看看,他們肯定不在了;果然,等我拉著師傅再返回去的時候,那兒,早已人去樓空。
師傅斜覷著我:“ 山東 人,傻,沒有鬥爭經驗”,看他那得意樣,姐真想拿大嘴巴子問候他的臉… 踢藤球的少年~ 今天是在 蒲甘 的最後一天了,這座曾有著440萬座風格各異建築的 萬塔 之國,足夠我們消磨餘下的時光,黃昏的曠野杳無人跡,坐上牆頭看腳下的江水緩緩流淌,與遠方的古塔默默對視,心底,某種味道悄然氤氳。 在這座小小的佛寺里發獃,從黃昏坐到日暮~ 倚牆翻書,卻不知不覺的睡過去,再睜眼時晚霞已縷縷暈染上來,看著古舊的佛塔從淡黃漸變為金黃,直至轉為暗紅,就在落日收去餘輝的剎那,整個 蒲甘 古城瞬間消失在沉沉黑暗之中,好似從未在這世間存在。一段不期而遇的慢搖時光隨之沉入深深海底,潛去心裡某個角落,一閃,消逝了。 坐在這個窗臺上送走了 蒲甘 的最後一個日落,明天將要離開這裡去 曼德勒 。
蒲甘 ,請原諒,
來的時候不知道你的好,
而剛剛愛上就要離開。 TIPS 蒲甘 至 曼德勒 有小飛機直達,安全起見,我們依然選擇了大巴車,5、6個小時的車程,朝發夕至。車票不用提前預定, 蒲甘 住宿的旅館都可以幫忙訂票,出發的當天早上大巴會到酒店來接。 第五章 告別,曼德勒 ↑曼德勒 曼德勒 是此行的最後一站,作為回家的中轉站,我們僅安排了一天的時間。 曼德勒 是 緬甸 的第二 大城 市,作為幾個古代王朝的建都地,這裡有大量的古跡,絕對值得你多花些時間流連。我現在對於 曼德勒 的記憶已經非常模糊了,於我而言, 緬甸 的這段旅程在我們離開 蒲甘 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
到達 曼德勒 時中午剛過,在餘下的半天時間里,師傅拉著我在 曼德勒 的各大寺廟間瘋轉,他在 曼德勒 比我們多停留一天,而我在這裡只剩這最後的半天。看著我不緊不慢的樣子,他著急的跺腳:你明天就要走了,再不快點,這麼多的寺廟,你怎麼看的完!
其實,相比起多看一個寺廟,我更喜歡在 蒲甘 時那種輕鬆無羈,自由自在的感覺。
不喜歡這種趕時間的游覽方式,所以在 曼德勒 幾乎沒有拍照片,每當師傅指著一處地標性建築問我:這裡,要不要拍一下留念?我都搖頭拒絕,他苦笑~他怎能不知道,我的挑剔是他一手培養出來的,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拍“照片”。 第二天的行程是馬哈伽納揚僧院和烏本橋,這兩個地方距離 曼德勒 很遠,往返需要整一天的時間,我們包了一輛出 租車 ,4個人剛剛好。 萍萍知道師傅攝影技術高超,她私下裡告訴我,想請師傅幫她拍組照片,結果被他拒絕了。我知道師傅他不喜歡被人打擾,他執意要跟小夫妻分開走,同樣被我否決了。我想幫萍萍,只要4人不分開,總有機會說服他。後來的事情證明,我的這種想法,註定了 曼德勒 的行程最終是一場遺憾的告別。
千人僧飯 ↑馬哈伽納揚僧院 馬哈伽納揚僧院更像是一所僧人學校,有近2000名學生,在 緬甸 ,僧人們還嚴守著一天兩餐,過午不食的習慣,上午10點鐘僧侶們排著隊,從四面八方匯聚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