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普羅旺斯】古城、小鎮和關於薰衣草的夢



旁邊一些外國人也在高興地聊著天。
看看表,是時候去下一站了。
(四)塞南克修道院Abbaye Notre-Dame de Sénanque即塞南克修道院,是一個熙篤會修道院,位於石 頭城 北方2公里處。
1148年,僧侶們在寧靜的山谷之中修建了這座修道院。
13和14世紀,塞南克修道院達到頂峰,經營四個磨坊,七個田莊。住在塞南克的修士種植薰衣草,以養蜂為生。
這裡被認為是“全 法國 最美麗的山谷”之一,無數明信片以此為背景。
註:熙篤會是一個天主教修會,遵守聖本篤會規,平時禁止交談,故俗稱“啞巴會”。熙篤會主張生活嚴肅,重個人清貧,終身吃素,每日凌晨即起身祈禱。他們在黑色法衣裡面穿一件白色會服,所以有時也被稱作“白衣會”、“白衣修士”。




在扎堆的游人中間,我和霄配合嫻熟,“見縫插針”地拍了幾張照片。
然後,霄和團友頭跑去修道院商店購物。
獨我一人留在這花田裡。看著不遠處的大爺大媽擺出愛心的手勢,覺得一切都很美好。





在規定的時間集合後,我們發車前往下一站。 (五)紅土城Roussillon音譯作“魯 西隆 ”。它所以成為著名的“紅土城”,有兩種解釋方式。
一種是浪漫的文學性詮釋。
據傳說,領主年輕美麗的妻子愛上游吟詩人,而領主為了報複將將詩人殘忍殺害。深愛詩人的妻子不願獨自偷生,縱身一躍跳下懸崖,殉情而死,鮮血染紅 魯西永 。從此,這片土地就一直呈現出深深的紅色。
另一種則是嚴謹的科學解釋。
許多年來,這裡一直是赭石的採掘場,亦曾是世界級赭石產地。當地的居民就地取材建造房屋,因此所有的房屋外觀都呈紅褐色。古時 法國 人把這裡稱作“紅色的山”,形象地詮釋了特有的赭石地貌。














知了不知疲倦地叫著。
下一站便是索村。 (六)索村在去Sault以前,我們對於這個被音譯作“索村”的地方的所有聯想都和薰衣草有關。
傳說中的“薰衣草之都”, 歐洲 最大的薰衣草產地,海拔四百多公尺的小鎮被藍紫色花海包圍著。
想象自己在索村的薰衣草花田裡旋轉、跳躍,在一望無際的花海裡徜徉,那該是多麼夢幻的畫面。
然而我們都忘了一句叫做“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古話。
到了索村才發現,我們最在意的風景原來就在去“索村”的路上。
索村是一個小鎮,而它的周圍環繞著薰衣草花田。所以,要拍薰衣草,得抓住前往索村路上下車的機會。
也罷,索村本身也並不是那麼無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