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穿越舊時光,桂林美如畫 |親子之旅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桂林 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譽,
在這片鐘靈毓秀的八桂大地上:
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
兩岸青山花映紅, 漓江 水清見游龍
正是舟行碧波上,人如畫中游的寫照。
歡迎大家和我互動交流(攻略暗號)
個人微信號:NJ138080824
微信公眾號:sugar的漫游食國
新浪微博:@sugar的漫游時光
約稿約旅行我都支持,感謝關註。
陽朔掠影(600年曆史遇龍橋)
↑遇龍橋 興坪段漂流(人民幣二十元打卡處)
↑漓江漂流 興坪古鎮
↑興坪古鎮 桂林 千古情片段
↑桂林千古情景區 舊記憶,陽朔|你與我我記憶中的 陽朔 ,有一大半都是他,
我的前半生都與他有關。
要知道提起勇氣結束一切,將所有放下,還要平靜的坦然面對過去很難。
舊記憶,會讓人痛和清醒。只有真正的坦然接受曾經的存在,才能讓自己真正放下感情。
寫與不寫,愛與不愛,想與不想,恨與不恨。
卻還是帶著Kieran來了。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前三次 桂林 旅行,第一次和他,第二次和閨蜜,第三次工作出差,第四次帶Kieran和閨蜜。
2015年高鐵剛剛開通到 桂林 。
那時候的自己已經開始會拍攝,有意識的寫攻略游記。
便有了下麵幾張關於 陽朔 的照片。
記憶中的魚鷹,現在已經很少見,
以前的 桂林 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魚鷹就穿梭於 漓江 兩岸,抓魚,賣魚,是傳統也是生活。
↑西街 抓上來的魚,烤成這樣,香脆可口,記得當時就在游 漓江 ,船夫會在船上兜售現炸的 漓江 小魚。
30元一份。味道不記得了。新鮮卻是非常新鮮。是不是在魚鷹嘴下的餘糧無從考究。
↑興坪古鎮 游興坪的時候,有一個可以去看看的古鎮,小 鎮安 逸,都是原住民,年輕的都當船夫了。
山上還有騎馬等等項目。
現在游興坪已經不再岸上游。古鎮的位置依舊在,只是有多少人想起這裡曾經游人如鯽。
↑興坪古鎮 興坪古鎮上的特產, 漓江 魚,魚乾,蝦乾,柿餅等等。
↑興坪古鎮 漓江 小魚
到現在依然可見挑著擔賣百香果的老人。
↑興坪古鎮 游西街,騎行,竹筏漂流都是必備的游玩 桂林 的項目。
十幾年前的 陽朔 西街很美,外國人對 陽朔 是十分追崇的,
小橋古鎮石板路,美得似人間仙境,
雖然還沒有通高鐵,雖然從 廣州 去還要坐一晚的大巴到達,
可那時候的 陽朔 就如少女一樣青澀可人,含羞待放。
我對它的印象如此深刻,是因為它包含著我太多的記憶與情感,
我對 陽朔 的一切,
有著永生難忘的惦念。是的,念舊的人,總是會傷情。
↑西街 西街記憶最深的就是沒有飯店,那時候的西街可美,可有情致。琳琅滿目的手作製品,還有 中國 最早開始做的客棧民宿,咖啡館,十分十分令人想念當時的一切。如果你在十多年就曾去過 陽朔 ,你會明白我內心的感受與共鳴~!只是可惜當年的自己沒有保存太多可以追溯的照片,只能從模糊的記憶中去尋找舊日時光。
2004年的 陽朔 西街,沒有飯店。(現已沒有)
↑西街 2004年 陽朔 西街手工蠟染
↑西街 2004年的 陽朔 西街某酒吧(現在已沒有)
↑西街 2004年的 陽朔 街頭
↑西街 2015 陽朔 西街的店鋪
↑西街 2015 陽朔 西街的店鋪
↑西街 2015 陽朔 某市場
↑西街 2015市場里的油茶
↑西街 2015-小店里的手工粽子
↑西街 一兩 桂林 米粉
↑西街
2015 陽朔 某市場
↑西街 2015 陽朔 某市場腊味特產
↑西街 2015 陽朔 某市場的油茶小店
↑西街 街邊小吃早餐
↑西街 熱氣騰騰的手工包子
↑西街 街邊小吃。
↑西街 時間留下坑坑窪窪的紋路,永遠都有一些濕潤的水汽粘在石板路上,
清晨里穿著草鞋的啊嫲,踏足於其上是時空穿越般的愜意安靜。
對於陽光明媚的 陽朔 西街,我更惦記有些煙雨氣息的你。
曾在 漓江 邊拍攝了一張老翁站在竹筏上帶著魚鷹抓魚的照片,
那張照片已經找尋不到下落,但是我卻忘不了記憶中的美。
碧綠的兩岸,朦朧的小雨,老翁嫻熟的讓魚鷹在河堤上抓著不知名的小魚,
河水清澈可見水草與被磨得圓潤的石頭,遠處是連綿的山峰,
倒影在 漓江 河上,是我念念不忘的美好。
↑西街 漓江 邊
↑西街 西街|我在這裡遺失了一段情如果沒有見過以前的 陽朔 西街,或許失落感沒有那麼重。過去的時光也只能從記憶中尋覓。
選擇性的記憶,選擇性的遺忘。
在這片鐘靈毓秀的八桂大地上:
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
兩岸青山花映紅, 漓江 水清見游龍
正是舟行碧波上,人如畫中游的寫照。
歡迎大家和我互動交流(攻略暗號)
個人微信號:NJ138080824
微信公眾號:sugar的漫游食國
新浪微博:@sugar的漫游時光
約稿約旅行我都支持,感謝關註。
陽朔掠影(600年曆史遇龍橋)




我的前半生都與他有關。
要知道提起勇氣結束一切,將所有放下,還要平靜的坦然面對過去很難。
舊記憶,會讓人痛和清醒。只有真正的坦然接受曾經的存在,才能讓自己真正放下感情。
寫與不寫,愛與不愛,想與不想,恨與不恨。
卻還是帶著Kieran來了。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前三次 桂林 旅行,第一次和他,第二次和閨蜜,第三次工作出差,第四次帶Kieran和閨蜜。
2015年高鐵剛剛開通到 桂林 。
那時候的自己已經開始會拍攝,有意識的寫攻略游記。
便有了下麵幾張關於 陽朔 的照片。
記憶中的魚鷹,現在已經很少見,
以前的 桂林 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魚鷹就穿梭於 漓江 兩岸,抓魚,賣魚,是傳統也是生活。

30元一份。味道不記得了。新鮮卻是非常新鮮。是不是在魚鷹嘴下的餘糧無從考究。

山上還有騎馬等等項目。
現在游興坪已經不再岸上游。古鎮的位置依舊在,只是有多少人想起這裡曾經游人如鯽。




十幾年前的 陽朔 西街很美,外國人對 陽朔 是十分追崇的,
小橋古鎮石板路,美得似人間仙境,
雖然還沒有通高鐵,雖然從 廣州 去還要坐一晚的大巴到達,
可那時候的 陽朔 就如少女一樣青澀可人,含羞待放。
我對它的印象如此深刻,是因為它包含著我太多的記憶與情感,
我對 陽朔 的一切,
有著永生難忘的惦念。是的,念舊的人,總是會傷情。

2004年的 陽朔 西街,沒有飯店。(現已沒有)










2015 陽朔 某市場






清晨里穿著草鞋的啊嫲,踏足於其上是時空穿越般的愜意安靜。
對於陽光明媚的 陽朔 西街,我更惦記有些煙雨氣息的你。
曾在 漓江 邊拍攝了一張老翁站在竹筏上帶著魚鷹抓魚的照片,
那張照片已經找尋不到下落,但是我卻忘不了記憶中的美。
碧綠的兩岸,朦朧的小雨,老翁嫻熟的讓魚鷹在河堤上抓著不知名的小魚,
河水清澈可見水草與被磨得圓潤的石頭,遠處是連綿的山峰,
倒影在 漓江 河上,是我念念不忘的美好。


選擇性的記憶,選擇性的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