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遍地是故事的地方,沉醉於你的風情萬種







亞歷山大 圖書館在歷史上非常著名,它在公元前三世紀的托勒密一世時期就已經興建,興建的第一天就懷有“收集全世界圖書”,實現“世界知識總匯”的偉大夢想。王朝統治者不但想讓自己的帝國成為軍事強國,還希望它成為文化強國。縱觀歷史,我還從來沒有聽過有哪一個朝代哪一個國家像 埃及 的托勒密王朝一樣,把建造一個世界一流的圖書館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並且也確實為之身體力行。上至國王,下至圖書管理人員,全都為收集世界各地的圖書資料絞盡腦汁。國王下令搜查每一艘駛入 亞歷山大 港的船,只要發現圖書,盡數收歸 亞歷山大 圖書館。據說古 希腊 三大悲劇作家的手稿也是靠坑蒙拐騙加上掉包計而獲得的。我從未聽說有人對知識如此渴求,求知的手段又是如此暴力。
不管怎樣, 亞歷山大 圖書館確實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圖書館。那裡面藏有詩人荷馬的全部詩稿、歐幾裡得《幾何原本》的真跡、 阿裡 斯塔克的日心說理論著作以及阿基米德、亞里士多德、古 希腊 三大悲劇作家的手稿真跡,還有古 埃及 人的大批著述。據說極盛時期館藏手稿超過五十萬卷。這在兩千年前,實在令世人驚嘆。
令人唏噓不已的是,這座人類歷史上堪稱偉大的圖書館最終沒有逃脫被焚毀的命運。如今的新 亞歷山大 圖書館是在原址上建成的,離我住的旅店不遠,沿著海邊走十來分鐘就能到。新館頂部是半圓形穹頂設計,花崗岩質地的外牆上刻滿了世界上五十多種文字,令人印象深刻。我在上面找到了中文的“類”和“化”,還有幾個韓文和一些阿拉伯語。圖書館緊鄰 地中海 ,正對 亞歷山大 大學,看起來現代感十足。
亞歷山大 圖書館外觀:


藍色有軌電車:

蓋貝依城堡:






蒙 塔扎 宮附近:




不過阿吉巴海灘距離 馬特魯 城區還有一段距離,只能包車或坐小巴去。獨自旅行好處很多,但壞處也很明顯, 比如 心情不好時沒人傾訴,見到世界上最美的風景時無人分享,再 比如 包車的時候沒人同你分攤路費。
所以我選擇坐小巴去。但是不幸的是小巴行駛到中途的時候車裡只剩下了我一個人,司機很不情願地將我載到終點,然後理直氣壯地收了我雙倍的路費。我懷著滿滿的愧疚,覺得多給的錢還不夠油費——正如司機所言。
見到阿吉巴海灘的第一眼我就被撲面而來的美震懾住了。我從沒見過這麼漂亮的海。直到我去了 桑給巴爾島 ,這個“最美海水記錄”才被打破,不過至今它仍牢牢穩坐第二把交椅——第三把交椅上坐的是 亭可馬裡 。它寶藍色的海水美得實在不像話,就像特意調製出來的,螺旋藻點綴其間,呈現出深深淺淺的藍色。U型的海灣里藏著一個袖珍的白色沙灘,沙子細軟柔綿,波浪戲耍其間,一陣陣白色泡沫來了又去。海灘西側是大片的千層岩岩壁,常年的海水侵蝕,使其呈現出獨特的地貌景觀。我在岩壁邊穿行,陶然忘我於其間。







沙利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