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十月東南歐的秋天,戰爭並不遙遠



古城最著名的景點是城牆,150庫納(含要塞),如果提前網上購買 杜布羅夫尼克 卡,分為1DAY、3DAY、7DAY,我買的一日票,游客中心取票,180庫納,除了城牆還有修道院和幾個博物館,更重要的是含一張24H交通卡,可以到市區(包括巴士總站,不能去機場),所以個人覺得還是值得購買的,除非只去城牆,不坐公交。








莫斯塔爾 老城
莫斯塔爾 老城一副 土耳其 風情,最主要的景點就是 莫斯塔爾 古橋,實際看起來比照片高大很多,不太冷的季節有跳水錶演,不過要付錢,只看到了那些人,沒有看到他們跳下去。看古橋最著名的地點是清真寺,就在老城的最中心,清真寺 燈塔 +花園聯票6歐,走到塔頂基本算是 莫斯塔爾 的制高點,俯瞰全鎮,如果天氣好,還是挺美的。拍攝古塔位置正好。


生在 和平 年代,生在沒有戰爭的國度,我之前並沒有見過戰爭的模樣,電視里網絡上的冰冷圖片看起來和貧窮並無太大差別,但是當我真正走在 莫斯塔爾 的街道上,才第一次嗅到了戰爭存在過的痕跡。我一個女孩即便是白天,獨自一個人走在街上是害怕的,是不安的,而且從未有過這般的恐懼。當地人盯著我一直看的眼神充滿著疑惑和不安。雖然都是白色人種,但是他們的眼神和 西歐 人那種友好完全不同,讓我看了不敢對視,感覺隨時可能被侵犯。
莫斯塔爾 市區( 新城 )有很多戰爭留下的房子,內戰破壞的,已經二十多年過去了,依然沒有被修繕。當地人給的解釋是政府沒錢。







畏懼?搶劫?A STORY
後來發生了一件事,讓我徹底對 莫斯塔爾 甚至 波黑 的治安產生了質疑,也是我很害怕的終極原因。
我自己一個人從修道院出來,向著市中心的方向走,看見路邊秋景很美,隨手拿相機拍照,這時前邊三個中學生模樣的孩子突然回頭,問我在照什麼,我以為我拍照可能冒犯了人家便隨口說“我在照風景”順便尬聊去市中心怎麼走。一個高個子女孩和我說她們也往那個方向去,帶我一起過去。我就說好的。我們四個人一起走,原本可以併排走,我卻發現她們一直在我後邊半個身位的地方,我停下來拍照她們也停下來和我保持半個身位。我以為她們在等我感覺很不好意思就說“要不你們先走吧,我再照幾張照片”,那個高女孩說“你走前邊”繼續在我身後站著,我瞬間覺得更不好意思了也就不照了繼續走,繼續尬聊問她們是學生嗎,高女孩說“我是學生,她是學生,她也是學生。”後來我又問她們那些市裡的homeless person是單純地窮人嘛還是小偷,她的回答是“JUST PERSON”。同時她們依然在我後方,突然我有些不安,擔心會不會是想偷東西,我把包背到前邊,和她們又說了一次“要不你們先走吧,我再照幾張照片”,高女孩竟然說“那我們不去了”竟然往反方向走了……
看著他們離開的背影我突然特別害怕,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想偷竊或者搶劫我,還是單純害怕我一個外國人拿著照相機偷拍她們或者攻擊她們。我加快腳步往市中心走,邊走邊回憶剛纔的對話,感覺女孩說她們是學生的時候,語言中透著猶豫,而且我覺得一般人回答這個問題應該是“是的,我們都是學生”而不是她這種回答方式。她的回答顯然是經過思考和加工的。不過也可能是她們英文不夠好,正在腦子裡進行母語到英語的轉換,可是綜合上述我更傾向於認為她們對我圖謀不軌。走到購物中心的路上一直憂心忡忡,也遇見了好幾個使勁盯著我看的人,每一個眼神都讓我覺得是要傷害我。好在1km外的購物中心一副現代化大都市的模樣,讓我心安了很多。

風景片宣傳片里的瀑布、教堂和城堡都在市區之外30km之外的地方,沒有公共交通到達,可以在酒店老闆處報名一日游,基本每家酒店都有聯繫,大約30歐,大概10-12點出發,17-18點返回,所以如果想去郊外景點務必在 莫斯塔爾 預留兩天的時間。
D8 莫斯塔爾-薩拉熱窩交通: 莫斯塔爾 到 薩拉熱窩 的交通方式有兩種選擇,一個是大巴,車次很多網上和汽車站都能買票
另一個是火車每天兩趟,早上6:45和晚上16:35,之前聽說火車風景很好所以選擇了火車

買票只能付現,NO CARD NO EURO!車票竟然是手寫的.



薩拉熱窩
國際化大都市的模樣,城外才有幾所經過戰火洗禮的房子,游人如織,讓從 莫斯塔爾 過來的我感到很是心安。
拉丁橋沒有一點戰爭的痕跡在,反倒不如旁邊建築物上的搶眼來得刺激,可能經歷了 莫斯塔爾 的殘缺和震撼,這個一戰的導火索並沒有激起我心中的太多波瀾。





機場大巴5馬克,付現
回家路上一路無話 後記原本挺多感悟,寫出來卻是雜亂無章的流水賬,作為一個理科生,想抒情的結局註定就是型散而意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