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旅遊手札之安徽~~黃山第一天20171102
走上黃山通過今年初一趟峨嵋山長達20幾公里高差2000公尺的堅苦卓絕登山耐力考驗後,我們對自己的體力必較有信心了。所以在看了螞蜂窩黃山登山資料後,10幾公里路程搭配1000公尺的高差,再怎麼說都比峨嵋山小兒科吧。所以,我們決定了今年上下黃山仍維持全程步行的累死人攻略。
考量登山過程不見得如自己想像的順利,不到7點鐘,我們就乘著清晨的冷風來到南門東嶺換乘點。
上山的擺渡車分成兩條路線,一是前山的慈光閣,一為後山的雲谷寺。大部分的旅客好像都是選擇路程較不累的後山路線。在整體走過一圈後,我們認為先爬前山再走後山是對的,景點的精華幾乎集中在前山這裡了。
上山擺渡車在慈光閣登山索道附近讓大家下車,要步行上山的旅客在此改搭另一輛擺渡車前往登山口購票入山,因為時逢 安徽 旅遊景點對海外旅客進行推廣促銷,我們持台胞證免了黃山門票,真是快樂。
黃山的佛寺規模與數量跟峨嵋山差異甚大,好像只有前山慈光閣、半山寺、後山的雲谷寺和北門的松谷庵四座,而且寺廟以清修為主,沒有明顯對外開放的跡象,對遊客而言,最大的意義應該就是可以搭索道和上廁所了吧。
↑慈光閣
↑慈光閣
↑慈光閣 慈光閣從慈光閣入山不久就能進到寺廟主體,很多人直接繞過佛寺直攻上山,我們則輕步入寺一探。
穿過金碧輝煌的前殿,來到更古樸、有著黑底金字樓牌的小後殿,沒有任何牌告說明,也不見一個僧人蹤跡,只有兩座門前伴著歲月在風雨中挺立的石獅。
石獅的毛髮和眼睛早被流逝的光陰磨蝕的不見蹤跡,只有擺放的位置和圓呼呼抱球的姿態,可以讓人們勉強聯想到他們原來的護衛身分,看著這兩隻殿前老邁守護者身上覆蓋的青苔和地衣,我想任何人都無法質疑他們百年來盡忠職守的決心。
在大殿邊有個號稱”千僧竈”的清朝舊竈台,上頭擺放了三個大鐵炒菜鍋,最大的直徑來到1.8米,天哪,我都可以進去洗澡了,突然想到西遊記裡豬八戒好像曾經被抓丟進鐵鍋要烹煮的畫面。阿!!
↑慈光閣
↑慈光閣
↑慈光閣
↑慈光閣
↑慈光閣 立馬橋、半山寺慈光閣到立馬橋是緩升的上坡階梯,這座橋會被特別標示在地圖,是因它乃觀賞黃山摩崖石刻”立馬空東海,登山望太平”的最佳位置。
站在橋上,望著對面突兀上竄的青鸞峰(立馬峰)已感氣勢非凡,峰壁斷崖上於1939年所刻,至今仍龍飛鳳舞奔騰山壁的字跡,更彰顯其立馬臨淵對空長嘯之狂境。
立馬橋往半山寺,是一串停也停不住的上坡階梯,不過我們只用了半個多小時就將它終結。
一路上雖沒有險峻嚇人的山路刺激分泌賀爾蒙,卻時時可見光華雪白的黃山巨峰閃耀在悠揚藍天下,陡峭山壁上絕處恣意生長的每一棵松樹,都向著登山者傾訴”只要堅持,再怎麼艱難的環境都能活得下來”的成長宣言。在這樣群松環繞的山路間前行,步步艱難卻也刻刻歡欣。
先前在網路查詢,天都峰屬於封山整修狀態,所以我們原先預計要爬峨嵋山最高峰蓮花峰。誰知在路上又聽山友說了目前蓮花峰進入整修期,而天都峰才是屬於開放期。
雖聽說天都峰難度甚高,但,我們兩人都決定前往一試,沒親自走過,怎可輕言放棄。
所以,過了半山寺,我們也跟著一部分登山客轉入前往天都峰的山道。
↑立馬橋
↑立馬橋
↑立馬橋
↑立馬橋
↑立馬橋
↑半山寺
↑半山寺
↑半山寺
↑立馬橋
↑立馬橋
↑半山寺
↑半山寺
↑半山寺 天都峰管理單位很貼心的在登山口留下緊急事故連絡電話,以防部分山友因故下不了山而求助無門。登山道明顯的縮小了,偶而見到僅容兩人錯肩而過的寬度,大部分的山道又更狹窄,再加上經常性出現的高達70度以上的陡坡,每當有登山客上下交會時,一邊的人必須先停步緊扶山壁或鋼纜,等對方安全通過後才謹慎前行。
在這裡,我相信,不小心被別人背包擠下山崖的事的確可能發生。
從台灣帶過來的手套終於派上了用場。在這樣高坡度又長距離的登山小道上,非得借助兩手與道旁的石欄桿及鋼纜之間的摩擦力才有些許安全感,如果不戴手套,下山時或許就要起水泡了呀。
人說患難見真情,在這樣危險的登山道上,處處可見到陌生人之間相互的體貼扶持與叮嚀。大家經常會在一人肩寬的陡坡上狹路相逢,這時幾乎都會主動的讓路給下山遊客。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者不只要吸收更大壓力的重量,小心臟經常會被接近垂直的石階梯驚嚇的拼命擂鼓,管你是身材嬌小的漂亮美眉抑或長的虎背熊腰的粗壯大漢,經常會出現屁股緊貼階梯、手腳並用抓扶地面,緩步挪動身軀的驚險模樣。
不過不管姿勢如何,我覺得敢於這樣自我挑戰的,就是好漢了。
天都峰的險峻山景給每一個前來自身體驗的登山客,回饋了莫大的鼓舞。無論是路過的巨石或奇松還是頭頂上的藍天白雲,每每都慰勞著我們這群執著的登山客,不管雙腿是否微顫或者依然挺立,幾乎在每張或疲憊或慘白或興奮的臉上,都寫著”值得”與”驚喜”。
↑天都峰
↑天都峰
↑天都峰
↑天都峰
↑天都峰
↑天都峰
↑天都峰
↑天都峰
考量登山過程不見得如自己想像的順利,不到7點鐘,我們就乘著清晨的冷風來到南門東嶺換乘點。
上山的擺渡車分成兩條路線,一是前山的慈光閣,一為後山的雲谷寺。大部分的旅客好像都是選擇路程較不累的後山路線。在整體走過一圈後,我們認為先爬前山再走後山是對的,景點的精華幾乎集中在前山這裡了。
上山擺渡車在慈光閣登山索道附近讓大家下車,要步行上山的旅客在此改搭另一輛擺渡車前往登山口購票入山,因為時逢 安徽 旅遊景點對海外旅客進行推廣促銷,我們持台胞證免了黃山門票,真是快樂。
黃山的佛寺規模與數量跟峨嵋山差異甚大,好像只有前山慈光閣、半山寺、後山的雲谷寺和北門的松谷庵四座,而且寺廟以清修為主,沒有明顯對外開放的跡象,對遊客而言,最大的意義應該就是可以搭索道和上廁所了吧。



穿過金碧輝煌的前殿,來到更古樸、有著黑底金字樓牌的小後殿,沒有任何牌告說明,也不見一個僧人蹤跡,只有兩座門前伴著歲月在風雨中挺立的石獅。
石獅的毛髮和眼睛早被流逝的光陰磨蝕的不見蹤跡,只有擺放的位置和圓呼呼抱球的姿態,可以讓人們勉強聯想到他們原來的護衛身分,看著這兩隻殿前老邁守護者身上覆蓋的青苔和地衣,我想任何人都無法質疑他們百年來盡忠職守的決心。
在大殿邊有個號稱”千僧竈”的清朝舊竈台,上頭擺放了三個大鐵炒菜鍋,最大的直徑來到1.8米,天哪,我都可以進去洗澡了,突然想到西遊記裡豬八戒好像曾經被抓丟進鐵鍋要烹煮的畫面。阿!!





站在橋上,望著對面突兀上竄的青鸞峰(立馬峰)已感氣勢非凡,峰壁斷崖上於1939年所刻,至今仍龍飛鳳舞奔騰山壁的字跡,更彰顯其立馬臨淵對空長嘯之狂境。
立馬橋往半山寺,是一串停也停不住的上坡階梯,不過我們只用了半個多小時就將它終結。
一路上雖沒有險峻嚇人的山路刺激分泌賀爾蒙,卻時時可見光華雪白的黃山巨峰閃耀在悠揚藍天下,陡峭山壁上絕處恣意生長的每一棵松樹,都向著登山者傾訴”只要堅持,再怎麼艱難的環境都能活得下來”的成長宣言。在這樣群松環繞的山路間前行,步步艱難卻也刻刻歡欣。
先前在網路查詢,天都峰屬於封山整修狀態,所以我們原先預計要爬峨嵋山最高峰蓮花峰。誰知在路上又聽山友說了目前蓮花峰進入整修期,而天都峰才是屬於開放期。
雖聽說天都峰難度甚高,但,我們兩人都決定前往一試,沒親自走過,怎可輕言放棄。
所以,過了半山寺,我們也跟著一部分登山客轉入前往天都峰的山道。













在這裡,我相信,不小心被別人背包擠下山崖的事的確可能發生。
從台灣帶過來的手套終於派上了用場。在這樣高坡度又長距離的登山小道上,非得借助兩手與道旁的石欄桿及鋼纜之間的摩擦力才有些許安全感,如果不戴手套,下山時或許就要起水泡了呀。
人說患難見真情,在這樣危險的登山道上,處處可見到陌生人之間相互的體貼扶持與叮嚀。大家經常會在一人肩寬的陡坡上狹路相逢,這時幾乎都會主動的讓路給下山遊客。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者不只要吸收更大壓力的重量,小心臟經常會被接近垂直的石階梯驚嚇的拼命擂鼓,管你是身材嬌小的漂亮美眉抑或長的虎背熊腰的粗壯大漢,經常會出現屁股緊貼階梯、手腳並用抓扶地面,緩步挪動身軀的驚險模樣。
不過不管姿勢如何,我覺得敢於這樣自我挑戰的,就是好漢了。
天都峰的險峻山景給每一個前來自身體驗的登山客,回饋了莫大的鼓舞。無論是路過的巨石或奇松還是頭頂上的藍天白雲,每每都慰勞著我們這群執著的登山客,不管雙腿是否微顫或者依然挺立,幾乎在每張或疲憊或慘白或興奮的臉上,都寫著”值得”與”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