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四夜,遇見一個古典的、文藝的、現代的、美味的蘇州


好了,第一天要參觀的兩處均已走過,雖然下著雨,雖然沒有共享單車,俺們的心情依舊澎湃,於是到了飯點,便尋思著去觀前街覓食了——啞 巴生 煎, 蘇州 美食推薦,走起!
啞 巴生 煎在觀塘街附近有一家,門頭很好找,裝修得很有格調。生煎價格是16塊錢8個,和小楊生煎一樣(8塊錢4個),點了一份生煎、一碗泡泡小餛飩、一碗豆漿,我們的晚飯搞定了。






山塘街,位於東西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的閶門,西至“吳中第一名勝”虎丘,全長有七里,所以又稱七里山塘。山塘街因山塘河而命名,而山塘河則是大詩人白居易任 蘇州 刺史時命人疏浚挖掘出的,所以說山塘街是白居易打造出來的也不為過。

要不怎麼說意外和驚喜總是不經意間到來呢?跟著導航走,我們覺得自己自己才是來到了真正的“山塘街”:沒有修繕整齊的復古房屋,沒有 義烏 小商品市場販來的各種旅游紀念品,有的只是地地道道的本土居民生活氣息,不禁感嘆:這才是正在的老 蘇州 人生活景象呀!
說白了,這就是 蘇州 老百姓的早市:逛街買菜的,吃早點的比比皆是。





來榮陽樓主要是奔著他家的油汆肉糰子(念cuan,第一聲)和蘇式湯麵。

這就是傳說中的糰子,以糯米粉做外皮包裹著肉餡2⃣兒,然後放油鍋里炸,做糰子的阿姨說,熟不熟全靠自己多年的經驗,眼看!肉糰子入口粘糯勁道,肉汁豐富,肉餡有嚼勁,比肉包子好吃,但是一人一個足矣,吃多了便會膩。
蘇式澆面,澆頭中長魚鱔絲面是最出名的,然而我和我的小伙伴均不吃黃鱔,所以我們選擇了蝦仁和排骨的,蝦仁是手剝。麵條湯汁較濃,我和小伙伴倆人分一碗,加上一人一個油汆糰子,之前又吃了糕點,肚皮都要撐破了。

我們逛的應該屬於山塘街的西段,東段便是打造的旅游景區了,多是商鋪和景點,東西段被一條廣濟路一分為二,可以從橋下 通道 通行。



蘇州 博物館——博物館中的藝術品
每到一個城市,我都要逛一逛博物館,在我看來,瞭解一個城市最好的兩種途徑,一是逛當地的菜市場,另一個便是博物館,菜市場是市井生活,而博物館則是文化精髓。
蘇州 博物館大概是我逛過的最美博物館了,當然故宮應該不算在內。
蘇州 博物館的美美在它本身就可以當做一件藝術品。
蘇博的設計者是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建築件件堪稱藝術品, 比如 北京 的香山飯店和盧浮宮前的金字塔等。
蘇州 博物館舊址是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王府舊址,1999年重新設計,於2006年才對外重新開放。貝聿銘設計的 蘇州 博物館處處彰顯古典 中國 風和 蘇州 的山水園林特色,現代主義中呈現幾何結構。





館藏代表作品,被認為是五代、北宋年間秘色瓷標準器的五代時期越窯秘色瓷蓮花碗。



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墨戲堂的周圍種滿了竹子,根根直立。

拙政園: 蘇州 園林的代表
如果不瞭解一點園林知識,大概是很難體會園林之美的。剛好去之前在葉兆言的《 江蘇 讀本》中看到了引用的明朝園藝大師計成《園冶》中關於園林的見解:壺中天地。也就是說,園林這種藝術,建築、山水、書畫的組合“要小中見大,要漸入佳境,要巧於因借,要有詩情畫意”。
而 蘇州 的園林正是這種藝術的體現。
拙政園以水見長,庭院錯落,花木繁盛,主體分東花園、中花園和西花園,東花園以秫(shú)香館、涵青亭、天泉亭等為主,中花園有雪香雲蔚亭、香洲、松風水閣、遠香堂、小飛虹等,西花園則以宜兩亭、留聽閣、卅六鴛鴦館、與誰同坐軒、波形廊等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