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澳門|不過是安安靜靜待著
↑聖母雪地殿教堂 我們是在雨天清晨去的這裡,所以雲很厚,天很藍,風雨欲來之前錶面的平靜。 ↑東望洋炮台及燈塔 ↑東望洋炮台及燈塔 東望洋山也是一個 澳門 半島的制高點,可以360度俯瞰城區。
與之對應的就是西望洋山,就是主教山小堂那裡,我們也去了,寫在後面。 ↑東望洋炮台及燈塔 回來看照片的時候才突然發覺這張好立體,小伙伴的背影也莫名淡定。 ↑東望洋炮台及燈塔 所有制高點,都看得到……新葡京。這個角度連 澳門 旅游塔也比它渺小八分。 ↑東望洋炮台及燈塔 無意間拍到新葡京冒出一縷青煙的樣子。
小伙伴的背影依然莫名淡定! ↑東望洋炮台及燈塔 ↑東望洋炮台及燈塔 ★塔石藝文館★建於20世紀20年代, 歐洲 新古典主義風情建築,該大樓是典型的 澳門 貴族家庭住宅,分前後兩座,經改建後,將前后座連成一體,變成藝術展覽場地,並保留了室內原有的兩口古井並沒有機會進去看,但這裡是我們每天不管是坐車還是食飯都必經過的地方,配色也很扎眼,不可能錯過。 這是在附近車站拍的,右側遠方就是塔石藝文館了。
這棵樹是在用生命遮陽,嗯,我喜歡拍樹,不解釋。 ★盧廉若公園★盧廉若公園(古稱娛園;又稱盧家花園)是 澳門 的頗具 蘇州 獅子 林風格的園林,園內景色如詩如畫,儼然一幽雅、秀麗、恬靜的 江南 風光,給人一種“小中見大”的感覺,是港澳地區唯一具有 蘇州 園林風韻的公園。
這裡也算【荷花節】分會場吧。 ↑盧廉若公園 這裡真的超涼快,背靠竹林,時時有微風陪伴,坐了半小時,最終被蚊子趕跑。 ↑盧廉若公園 ★澳門茶文化館★這裡是盧廉若公園的博物館,由 澳門 民政總署管理。
澳門 茶文化館有系統地重新展現中西的茶文化特色。 ↑澳門茶文化館 很佩服冠男茶樓這個名字,取得好。
另外很遺憾沒吃成龍華茶樓。 ↑澳門茶文化館 ★國父紀念館★澳門 國父紀念館建於1918年,由孫 中山 先生的胞兄孫眉斥 資興 建,原為孫 中山 與其家人之寓所。1930年,曾因遭附近的 澳門 總督官邸火藥庫爆炸所波及,後來重建成現建築物樣貌。現時的3層高建築物是一座伊斯蘭教摩爾式建築。直至1932年,孫 中山 之子孫哲生與孫 中山 之元配夫人盧慕貞在此居住。盧慕貞在1952年9月逝世後,於1958年易名為國父紀念館。 ↑澳門國父紀念館 館前的匾額是由於右任先生親筆題字。
經過這棟樓的時候,仿佛身處 東南亞 ,耳邊會響起鄧麗君的歌聲,然後tuk tuk大軍呼嘯而過。 ↑澳門國父紀念館 去東方基金會會址的路上看到的一個拐角,有個很配的名字。 ★天主教聖安多尼堂★為 澳門 三大古教堂之一。由於聖 安多 尼掌管人間婚姻,故教堂又名“花王堂”,,以往葡人婚禮多在此舉行。教堂亦奉祀曾於 澳門 學習神學的 韓國 第一位聖人聖金大建(St. Andrew Kim)。教堂佈局因地制宜,平面不對稱,遷就周圍的道路環境,因為空間的局促,所以只建造一座鐘樓,造成不對稱的立面形式,不對稱的體量關係。通往花王堂的小街小巷均是往上攀升的斜坡,進入門口的前地空間也還要踏上幾級臺階,可見當年的花王堂是有意識地建於高地之上。 ↑聖安多尼堂 這可能是我們在 澳門 坐得最久的一座教堂。 ↑聖安多尼堂 ★議事亭前地★這裡就不需要說了吧……這可能也是我們這次在 澳門 去過人最多的地方了,哈哈哈! ↑議事亭前地 ★仁慈堂★我們去議事亭前地的目的,就是為了近距離看看仁慈堂大樓。
仁慈堂是 澳門 第一所慈善組織,於1569年由 澳門 首任主教賈尼路創立,負責慈善救濟的工作,故名“仁慈堂”。成立之後,仁慈堂開辦了 中國 第一間西式醫院白馬行醫院,並設育嬰堂、麻瘋院、老人院、孤兒院等機構。仁慈堂大樓建於18世紀中葉,為一兩層高的歐陸式的傳統建築物,上有三角楣,整體白色設計,外表亮麗。地面層建有拱廊,上層走廊外建拱窗,有窗臺狀的鏤石欄桿,其後於1905年以新古典主義的表現方式加建拱廊部分,修成甚具古典文化特色的建築模樣。
建築整體除花崗 石柱 基外,均粉刷以白色,立面牆身是建在10個方形的花崗岩柱基上,柱基間則以磚券相連,同時,在柱基上均設有壁柱一對作裝飾,這種券柱式建築手法在立面上重覆使用,從而令大樓立面具有一種鏤空的效果。
仁慈堂與 澳門 龍頭產業博彩業有密切關係。原來 澳門 是 中國 最早正式發售中西式彩票的地方,而第一批以慈善為目的彩票就是由仁慈堂發行。【網絡資料】 ↑仁慈堂大樓 側面一個斜坡,這層層疊加的效果竟然顯得亂中有序,像是日漫里會出現的畫面。
咳咳咳,新葡京又來了。 ★玫瑰聖母堂★正名為玫瑰聖母堂及聖多明我教堂,建於1587年,屬於舊聖道明會院,由 西班牙 天主教多明我會教士初到 澳門 時設立。教堂於1828年重修,今天壯觀的規模即源於此。玫瑰聖母堂供奉的花地瑪聖母,是 葡萄牙 人很崇拜的神。教堂的正面上方刻有多明我會的徽號。正面上下共分三層,每層玫瑰聖母堂都被不同款式的圓柱分隔出門窗位置,頂部則為三角楣,是十七世紀教堂的豪華風格。聖堂後面設有一小博物院,內藏聖 保祿 大教堂(大三巴牌坊)所遺留下來的早期著名雕刻及遺物。
可能是牆上的花紋,讓我覺得玫瑰聖母堂是 澳門 最妖艷兒! ↑玫瑰堂 接著趕路去找下一撮文化遺址建築群,又看到一個信息量爆棚的斜坡。 匯豐銀行,騷氣,服氣! 又一個乘涼的小公園,一坐下就不想走了。 ★聖奧斯定堂★由 意大利 天主教與斯定教會於1586年來澳傳教時興建,三年後歸葡國人所有。是本澳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澳門 首間以英語傳道的教堂。教堂於1825年重修。教堂整體不是以華美誇張的形式,而是以其朴實典雅的風格取勝。 ↑聖奧斯定堂 ★何東圖書館★建於1894年以前,原為官也夫人D.Carolina Cunha所擁有。其後被 香港 富紳何東爵士於1918年以1.6萬購入用作別墅,曾在此定居。1955年何東爵士在港病逝,其後人按爵士的遺囑將故居及25,000港元購書經費贈予 澳門 政府,建立一所公共圖書館。圖書館分為新舊兩個區,舊區的主樓是一個花園式建築,新樓建於2005年,也是 澳門 最大的圖書樓。
傳說中的擺拍勝地,我們還是算了。 ↑何東圖書館 轉頭又一條疊加的小路。 ★伯多祿五世劇院★崗頂劇院,另稱馬蛟戲院,崗頂波樓,被認定為 中國 第一所西式劇院。
這可能是最歡迎游客參觀卻真沒什麼人的地方。 ↑崗頂劇院
與之對應的就是西望洋山,就是主教山小堂那裡,我們也去了,寫在後面。 ↑東望洋炮台及燈塔 回來看照片的時候才突然發覺這張好立體,小伙伴的背影也莫名淡定。 ↑東望洋炮台及燈塔 所有制高點,都看得到……新葡京。這個角度連 澳門 旅游塔也比它渺小八分。 ↑東望洋炮台及燈塔 無意間拍到新葡京冒出一縷青煙的樣子。
小伙伴的背影依然莫名淡定! ↑東望洋炮台及燈塔 ↑東望洋炮台及燈塔 ★塔石藝文館★建於20世紀20年代, 歐洲 新古典主義風情建築,該大樓是典型的 澳門 貴族家庭住宅,分前後兩座,經改建後,將前后座連成一體,變成藝術展覽場地,並保留了室內原有的兩口古井並沒有機會進去看,但這裡是我們每天不管是坐車還是食飯都必經過的地方,配色也很扎眼,不可能錯過。 這是在附近車站拍的,右側遠方就是塔石藝文館了。
這棵樹是在用生命遮陽,嗯,我喜歡拍樹,不解釋。 ★盧廉若公園★盧廉若公園(古稱娛園;又稱盧家花園)是 澳門 的頗具 蘇州 獅子 林風格的園林,園內景色如詩如畫,儼然一幽雅、秀麗、恬靜的 江南 風光,給人一種“小中見大”的感覺,是港澳地區唯一具有 蘇州 園林風韻的公園。
這裡也算【荷花節】分會場吧。 ↑盧廉若公園 這裡真的超涼快,背靠竹林,時時有微風陪伴,坐了半小時,最終被蚊子趕跑。 ↑盧廉若公園 ★澳門茶文化館★這裡是盧廉若公園的博物館,由 澳門 民政總署管理。
澳門 茶文化館有系統地重新展現中西的茶文化特色。 ↑澳門茶文化館 很佩服冠男茶樓這個名字,取得好。
另外很遺憾沒吃成龍華茶樓。 ↑澳門茶文化館 ★國父紀念館★澳門 國父紀念館建於1918年,由孫 中山 先生的胞兄孫眉斥 資興 建,原為孫 中山 與其家人之寓所。1930年,曾因遭附近的 澳門 總督官邸火藥庫爆炸所波及,後來重建成現建築物樣貌。現時的3層高建築物是一座伊斯蘭教摩爾式建築。直至1932年,孫 中山 之子孫哲生與孫 中山 之元配夫人盧慕貞在此居住。盧慕貞在1952年9月逝世後,於1958年易名為國父紀念館。 ↑澳門國父紀念館 館前的匾額是由於右任先生親筆題字。
經過這棟樓的時候,仿佛身處 東南亞 ,耳邊會響起鄧麗君的歌聲,然後tuk tuk大軍呼嘯而過。 ↑澳門國父紀念館 去東方基金會會址的路上看到的一個拐角,有個很配的名字。 ★天主教聖安多尼堂★為 澳門 三大古教堂之一。由於聖 安多 尼掌管人間婚姻,故教堂又名“花王堂”,,以往葡人婚禮多在此舉行。教堂亦奉祀曾於 澳門 學習神學的 韓國 第一位聖人聖金大建(St. Andrew Kim)。教堂佈局因地制宜,平面不對稱,遷就周圍的道路環境,因為空間的局促,所以只建造一座鐘樓,造成不對稱的立面形式,不對稱的體量關係。通往花王堂的小街小巷均是往上攀升的斜坡,進入門口的前地空間也還要踏上幾級臺階,可見當年的花王堂是有意識地建於高地之上。 ↑聖安多尼堂 這可能是我們在 澳門 坐得最久的一座教堂。 ↑聖安多尼堂 ★議事亭前地★這裡就不需要說了吧……這可能也是我們這次在 澳門 去過人最多的地方了,哈哈哈! ↑議事亭前地 ★仁慈堂★我們去議事亭前地的目的,就是為了近距離看看仁慈堂大樓。
仁慈堂是 澳門 第一所慈善組織,於1569年由 澳門 首任主教賈尼路創立,負責慈善救濟的工作,故名“仁慈堂”。成立之後,仁慈堂開辦了 中國 第一間西式醫院白馬行醫院,並設育嬰堂、麻瘋院、老人院、孤兒院等機構。仁慈堂大樓建於18世紀中葉,為一兩層高的歐陸式的傳統建築物,上有三角楣,整體白色設計,外表亮麗。地面層建有拱廊,上層走廊外建拱窗,有窗臺狀的鏤石欄桿,其後於1905年以新古典主義的表現方式加建拱廊部分,修成甚具古典文化特色的建築模樣。
建築整體除花崗 石柱 基外,均粉刷以白色,立面牆身是建在10個方形的花崗岩柱基上,柱基間則以磚券相連,同時,在柱基上均設有壁柱一對作裝飾,這種券柱式建築手法在立面上重覆使用,從而令大樓立面具有一種鏤空的效果。
仁慈堂與 澳門 龍頭產業博彩業有密切關係。原來 澳門 是 中國 最早正式發售中西式彩票的地方,而第一批以慈善為目的彩票就是由仁慈堂發行。【網絡資料】 ↑仁慈堂大樓 側面一個斜坡,這層層疊加的效果竟然顯得亂中有序,像是日漫里會出現的畫面。
咳咳咳,新葡京又來了。 ★玫瑰聖母堂★正名為玫瑰聖母堂及聖多明我教堂,建於1587年,屬於舊聖道明會院,由 西班牙 天主教多明我會教士初到 澳門 時設立。教堂於1828年重修,今天壯觀的規模即源於此。玫瑰聖母堂供奉的花地瑪聖母,是 葡萄牙 人很崇拜的神。教堂的正面上方刻有多明我會的徽號。正面上下共分三層,每層玫瑰聖母堂都被不同款式的圓柱分隔出門窗位置,頂部則為三角楣,是十七世紀教堂的豪華風格。聖堂後面設有一小博物院,內藏聖 保祿 大教堂(大三巴牌坊)所遺留下來的早期著名雕刻及遺物。
可能是牆上的花紋,讓我覺得玫瑰聖母堂是 澳門 最妖艷兒! ↑玫瑰堂 接著趕路去找下一撮文化遺址建築群,又看到一個信息量爆棚的斜坡。 匯豐銀行,騷氣,服氣! 又一個乘涼的小公園,一坐下就不想走了。 ★聖奧斯定堂★由 意大利 天主教與斯定教會於1586年來澳傳教時興建,三年後歸葡國人所有。是本澳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澳門 首間以英語傳道的教堂。教堂於1825年重修。教堂整體不是以華美誇張的形式,而是以其朴實典雅的風格取勝。 ↑聖奧斯定堂 ★何東圖書館★建於1894年以前,原為官也夫人D.Carolina Cunha所擁有。其後被 香港 富紳何東爵士於1918年以1.6萬購入用作別墅,曾在此定居。1955年何東爵士在港病逝,其後人按爵士的遺囑將故居及25,000港元購書經費贈予 澳門 政府,建立一所公共圖書館。圖書館分為新舊兩個區,舊區的主樓是一個花園式建築,新樓建於2005年,也是 澳門 最大的圖書樓。
傳說中的擺拍勝地,我們還是算了。 ↑何東圖書館 轉頭又一條疊加的小路。 ★伯多祿五世劇院★崗頂劇院,另稱馬蛟戲院,崗頂波樓,被認定為 中國 第一所西式劇院。
這可能是最歡迎游客參觀卻真沒什麼人的地方。 ↑崗頂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