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記 風景這邊獨好


紀念館占地35000平,為宮殿建築。
館外有 中山 公園環繞,還有九曲橋,池塘假山,柳樹等景色點綴。
館內設展廳,裝飾精美,設計新穎,展示中華民國建國史,近現代名家藝術品。 此外館內的表演廳,燈光音響設備一流,經常舉辦高水準的音樂會。
國父紀念館成為市民室外活動休閑以及欣賞藝術文化演出的綜合性場所。
國父紀念館長為一百米的正方形,高30.4米,平面分成前後兩大部分,前為 中山 雕像,紀念堂和表演廳,正面入口處的屋檐向上翻起,據考察,這種奇特的屋頂造型可追溯至唐初,借鑒傳統建築的同時也以簡潔有力的線條勾勒屋脊,巧妙的將屋頂形成三度曲面,從造型上看,整個建築接近完美,他以線條取代塊面,註重柱子,門窗,屋檐的線條美感,色調朴實且耐看,它具有淡泊而寧靜致遠的氣質,整個建築散髮著一種東方古典含蓄美。
國父紀念館是著名建築設計師王大閎先生設計的優秀作品之一。





中國 三大博物院之一,研究古代 中國 藝術史和漢學重鎮。坐落於 臺北 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建造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總面積約16公頃,為仿照 中國 傳統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共四層,白牆綠瓦,整院成梅花型。院前廣場聳立五間六柱衝天式牌坊,整座建築莊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院內收藏有自 南京 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 北京 故宮, 沈陽 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跡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
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館藏文物達69.6萬餘件文物。
2015年10月, 臺北 為慶祝故宮博物院90華誕,恰逢 意大利 傳教士郎世寧來華300年,向 北京 故宮博物院等商借十一件郎世寧畫作,全面展現18世紀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成就與貢獻,該展至2016年1月6日結束。














士林官邸是蔣介石在 臺灣 住的時間最長的行館,北有福山依靠,又緊鄰 中山 北路,可快速抵達總統府,士林官邸是一座兩層樓的西式小洋房,進門迎面是一尊大型龍鳳根雕玄關,穿堂牆上掛4幅宋美齡親筆國畫複製品,桌椅傢具,中西合璧,地鋪暗紅地毯,洋房內陳設典雅簡樸,一樓是會客廳,二樓是蔣公夫婦卧室,穿堂之後是小客廳,壁爐上方懸掛著蔣介石母親王採玉的油畫像,蔣介石常在這裡與兒孫下跳棋,圍棋,享受天倫之樂。小客廳也兼做電影室,蔣介石夫婦常坐前排,親友賓客陪坐后座,一同觀看 香港 歐美進來的新影片。餐廳有西式長桌和中式圓桌各一張,人少時就圓桌就餐。
l952年擴建的大客廳地方寬廣,佈置了四個中西式會客區,牆上有西式壁爐,還有四個 蘇州 園林風格的大圓窗,其中有三個可以飽覽內花園秀色,一個則嵌貼宋美齡手繪的畫作。
緊鄰洋房的士林園藝,致力於蘭花培植,中式庭園位於蔣公館對面,裡面的拱橋,曲池流水等東方庭園造景,令人仿佛置身古代 中國 。
歐式花園中有溫室盆栽區及玫瑰園,據說是蔣夫人最喜愛的花園,院里的苗圃花藝雕塑,水池,都洋溢著濃濃的西方風情,中西兩種風格同時聚合在一個地方,並沒有顯得突兀和怪異,卻有種別樣的美,官邸出口處有一座咖啡館,很多人都坐在咖啡館門口的露天吧區內休憩閑談,咖啡館的招牌是一張很大的黑白照片,照片上身穿婚紗的宋美齡和西裝革履的蔣介石含笑相依,這是1927年12月1日,蔣介石與宋美齡在 上海 大華飯店舉行的世紀婚禮上的照片。參觀完官邸後,不妨來此小坐一下,官邸屋內的佈置一如主人還在的時候,夫人粉紅色的化妝間滿是少女心,蔣介石和宋美齡在這裡住了26年,蔣介石就是在這座房子里卧室的床上病逝的。
園子現在是一所生態公園,有幾處警衛宿舍舊址,還有蔣公和夫人的座駕。






臺北 總統府一直是 中國 臺灣 地區的最高權力中心所在,此建築也是 臺灣 地區行政當局文化部所指定的古跡。
曾一度用作國民黨東南行政長官和所謂行政院辦公場所。
蔣介石於1951年1月3日,於 臺灣 接管政事,同年3月1日,正式登基執政即進駐總統府,並於1951年於府前舉行首屆雙十國慶閱兵。
總統府與行政院共屬辦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