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去繽紛色彩的眾神之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佛系之旅







這兩尊 石獅 是由布彭德拉.馬拉國王建造的。在北牆的左側有恐怖之神巴伊拉布的神像(右)和同樣可怕的Ugrachandi(或稱杜加)的神像(左),後者是濕婆神的配偶女神帕爾瓦蒂的恐怖相。這兩尊神像造於1701年,據說那位不幸的雕刻家在完成這兩尊神像之後就被廢去了雙手,以防止他複製自己的這兩件傑作。雕塑中的Ugrachandi女神有18條手臂,持有各種各樣的密教武器和象徵符號(象徵她性格的各個方面),她用三叉戟輕而易舉地殺死了一個惡魔(象徵著智慧戰勝無知)。巴伊拉布神像只有12條手臂。他們都佩戴著骷髏項鏈。由這兩位法力無邊的神靈守護著的大門和庭院早已失去了它們原來的重要意義。




毗瑟挐睡相的Bhadri神廟這個完好一點應該是Bhadri神廟。神廟前,一根 石柱 ,八面體,高有三米,柱頂蓮花石座,毗濕奴身負大鵬鳥翅膀,雙手合十,目視前方。毗濕奴,坐騎為鷹,寺廟裡,常以大鵬鳥的形象出現。









尼泊爾 王室以塔蕾珠女神為保護神。她是一位與 印度 教難近母相似的女神(一說即為杜爾迦)。在梵語、 尼泊爾 語和其他 印度 語言中,庫瑪麗意即“處女”,也是杜爾迦作為幼女形態的稱謂。 傳說 尼泊爾 馬拉王朝(約12至17世紀)的末代國王Jayaprakash Malla常常與塔蕾珠女神玩擲骰子游戲。女神告誡說不能讓其他凡人看到自己的身影,可是有一天王后卻尾隨國王走進了宮室。女神大怒而去,降諭說不再現身保護國王和國家。經過國王的哀求,女神鬆口說自己會附身到尼瓦爾人釋迦族女孩的身上。從此每任國王都會尋找合資格的女童並尊其為庫瑪麗女神。
再上面是金翅鳥迦盧荼, 金門 兩邊各有五個神祇,容易辨認的是象神甘尼許。十位神祇中,濕婆神受到的膜拜最多,其形象被用硃砂塗成了紅色。




庫瑪麗女神是馬拉王室女神,在 加德滿都 、 帕坦 和巴克塔普爾的王宮廣場都有供奉她的寺廟。 金門 向王宮內院敞開,但你只能在色彩絢爛的Taleju庭院TalejuChowk,1553年建成)的入口處止步,不能繼續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