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去繽紛色彩的眾神之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佛系之旅

















唐卡被人稱為“藏文化百科全書”,其題材內容以宗教為主,涉及歷史、政治、經濟、文化、民間傳說、世俗生活、建築、醫學、天文、歷算等領域。
一般可分為,宗教類和非宗教類。
宗教類包括:曼荼羅畫、本生、集樹會、祖師像、生活傳記、諸佛 菩薩 、本尊護法、空行、羅漢、生死輪迴圖、西方極樂世界等。
非宗教類包括:歷史、傳說故事、天文歷算、藏醫葯學等 [4] 。
其中最常見的是宗教畫——佛像,這種唐卡一般中心位置描繪主要人物,從畫面上角開始,圍繞主體,按順時針方向與中心人物有關的人物、活動場所或故事佈滿一周。每幅唐卡畫一般描繪了一個較完整的故事,畫面的景物隨故事情節的需要而變化,不受歷史、時間、空間的限制。畫面人物也不受遠近透視關係的影響,構圖均衡、豐滿、多變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聖的佛的世界;顏料傳統上是全部採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硃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為顏料,以示其神聖.這些天然原料保證了所繪製的唐卡色澤鮮艷,璀璨奪目,雖經幾百年的歲月,仍是色澤艷麗明亮.因此被譽為 中國 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唐卡的繪製要求嚴苛、程序極為複雜,必須按照經書中的儀軌及上師的要求進行,包括繪前儀式、製作畫布、構圖起稿、著色染色、勾線定型、鋪金描銀、開眼、縫裱開光等一整套工藝程序。製作一幅唐卡用時較長,短則半年完成,長則需要十餘年。


屬於土的顏料有:白土、南鹼、金剛土、紅土。
屬石類的顏料有:銀礦石、黃銅礦石、雲母、青金石、銅綠石、硃砂、玳瑁石、赭石等。
屬於水類的顏料有:黃丹、桑珠熱、藍靛、鐵青靛等。
屬於火類的顏料有:墨、砒石、雄黃等。
屬於木類的顏料有:紅樹、金樹、樺樹、硬樹、紫梗等。
屬於草類的顏料有:力士草、雞爪黃連、狼毒草、莧菜等。
屬於花類的顏料有:野菊花、樺樹花、報春花等。
屬於骨類的顏料有:蛤、海螺、龍骨等。
屬於寶石類的顏料有:黃金、 白銀 、天珠、珊瑚、綠松石等 [15] 。
這些純天然的顏料從色相上也可分類:
白色類:白土、南鹼、金剛土、海螺、雲母等。
黃色類:砒石、雄黃、力士草、雞爪黃連、金樹、野菊花、樺樹皮等
紅色類:硃砂、莧菜、紅土等。
藍色類:青金石、藍靛類、硬樹等。
綠色類:銅銹、銅綠石、孔雀石等。
黑色類:鍋煙子、煤礦石等。
紫色類:桑珠熱、玳瑁石、赭石、紫樹等。
所有顏料又從物質屬性分為礦物顏料和植物顏料。
礦物顏料常用的有:仁布白土(白)、硃砂(紅)、青金石(石青)、孔雀石(石綠)、雄黃/雌黃(黃)、黃丹(橙)。
植物顏料常用有花青色、胭脂色等,植物顏料的製作工藝相比於礦物顏料要簡單。首先採集花木或樹皮,清洗後浸泡或熬煮,得到不同顏色的汁水後,蒸發製成顏色丸即可






這時“一個不願透露姓名的阿姨”(感覺好彆扭啊,哈哈)說跟隨她多年的星月菩提落在了昨天的唐卡店,多虧和老闆加了微信,告訴老闆去取,9點鐘到店里我們又走不動了,因為下午我們就離開了。上午還要去博達哈大佛塔,戀戀不捨的走了,我和好閑居士因為想去 加德滿都 杜巴廣場照相,所以留了下來
唐卡店分三層,我想買一個木雕留作紀念,老闆家還真的有。心愿達成後我們也離開了。

準備打車去杜巴廣場,問了司機,司機還回覆我們杜巴什麼什麼,一看司機就是 印度 人說的英語嘟嚕嘟嚕的,也聽不太清,路上我就問好閑這是昨天去杜巴廣場的路嗎,他非常確定的說:“是”。開了幾分鐘,我又問,真是嗎,他說:“放心吧,肯定是”。一路上我問了N遍,他都說,對,是。
抬頭一看一個高聳的金色塔尖,都到了,他還是說:“是”,我下車後其實就已經知道這就是博達哈大佛塔,既來之則安之,這證明我和他有緣,所以開開心心的給七師兄發了微信,告訴她,我到了大佛塔,問她們在哪裡。剛發完七師兄就蹦蹦躂躂的出現在我的面前了,哈哈哈。她說她們都逛完了,讓我們去逛然後大門口集合。
博達哈大佛塔尼泊爾 最大的博達哈大佛塔距今已有1600多年曆史,從空中俯瞰白色巨大穹頂呈現出佛教的曼陀羅圖案氣勢非凡。這裡自古就是我國藏傳佛教徒主要朝聖地之一,人們來到這裡感謝佛祖保佑他們順利翻越喜馬拉雅山區,並祈求能安全返回。
因為佛祖釋迦牟尼出生於附近的 藍毗尼 ,人們在這片充滿靈氣的聖地修建了這座佛塔,松贊干布統一 西藏 後派遣工匠赴 尼泊爾 將佛塔擴建至高38米,千百年來無數朝聖者真誠祈禱所產生的念力使佛塔籠罩在強大的氣場之下,神聖感極為強烈。
佛 塔里 收藏有迦葉佛(是釋迦牟尼前世之師)的舍利,入口處貢奉著松贊干布夫婦,金色塔頂的每一面都繪有佛眼,寓意佛法無邊、無所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