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你去看一場震撼生命的日出日落





找了家租單車的,4000K租一輛,可租一天,店家問了我們住哪家酒店後,也沒收押金,也沒叫我們先付款,就讓我們把單車騎出去了。
因為之前有朋友來過,朋友告訴了我鄉村名字後,問了酒店路線,就出發了。
沿路兩邊都是田園風光,一路騎行很舒服。但。。酒店跟我說半個鐘頭的路程,我們愣是騎了一個小時,一路問人才到達朋友口中的村莊。所見的景色跟朋友分享的圖片完全不一樣,才意識到,朋友來的時候是雨季,現在是旱季,村裡的小河早已沒水。幸運的是,我們沿路遇見的村民都非常淳樸和熱情,見到我舉起相機他們都很熱情地要我給他們拍照。一路上收穫滿滿的笑容。











蒲甘 的門票現在又漲了,付緬幣的話是25000K,20美金,有效期五天。據說從 曼德勒 坐車去 蒲甘 ,大巴不經過售票處,所以可以逃票。但是作為一個有素質的游客,這票我們買得心安理得。由於是旺季,酒店房間已全部住滿,不能提前check in,只能問前臺借個地方刷牙洗臉化妝,然後出發看日出。 蒲甘 的清晨也是很冷的,記得帶外套。
我們在酒店訂的車去看日出,從酒店到看日出的許三多塔大概10分鐘車程,單程10000K四個人。在 蒲甘 ,許三多塔的視野最好,所以人也最多。我們5點15分左右到塔上,已經站了一圈的人。日出大概在7點,所以在塔上守候了一個多小時。因為已經是 中國 的春節假期了, 中國 人特多。當太陽升起的那一剎那,隨著熱氣球升空,你就知道,所有漫長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有人說, 緬甸 古城是 緬甸 甚至 亞洲 之旅的終極目的地。曾經的448.6萬座佛塔和寺院賦予了這裡“ 萬塔 之城”的美譽。在沒有到達這裡之前,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想象出 蒲甘 的撼人景象。如果你在苦苦尋覓一場震撼生命的日出,那 緬甸 蒲甘 是個絕佳選擇。
在 蒲甘 的第一天,我在著名的許三多塔看了日出日落。剛好這天是我爸的生日,這已經是我第四次春節外出旅行,也就是我第四次沒在家陪老爸過生日。每年的春節,都在留家陪老爸過生日和旅行的問題上糾結很久。終究,我還是嚮往自由的。沒有什麼可送,謹以此 蒲甘 日出獻給老爸,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Shwesandaw在緬語中含有“黃金佛髻”之意。傳說,佛塔中供奉有佛發舍利,這是 勃固 (Pegu)國王為了感謝阿奴律陀王協助其擊退高棉入侵者而進貢的。
在 印度 佛教最為興盛的孔雀王朝時代,阿育王把傳說中佛祖的八顆舍利子集中起來,重新分配到84000個國家,這些國家為供奉舍利便紛紛建造舍利佛塔,佛塔成為佛祖的象徵,是天地組成的宇宙之軸。在佛教信奉者心目中,見塔如見佛,拜塔如拜佛,人們繞著佛塔虔誠地行走,在佛塔前擺滿鮮花、蠟條,定時為佛塔滴水、灑米花、拴線祈福。在瑞山陀塔邊的一座長方形佛寺內可以看到一尊20米長的卧佛,與眾不同的是,入口狹窄,廟內逼仄,游人只能側身。有人花錢請小和尚在這裡擺拍出雜誌級的美圖。



達賓紐寺由阿隆悉都國王(Alaungsithu)建造,他是江喜陀的外孫。阿隆悉都是在位時間最長的 蒲甘 國王,當了56年的國王。達賓紐寺建成於1144年,其莊嚴宏偉,為 蒲甘 諸寺之冠。沒有高度的經濟發展和大量的人力物力,要建立這樣的寺院是不可能的。實際上,阿隆悉都統治時期, 蒲甘 王朝臻於極盛,保持了佛教的昌盛局面,此時的 蒲甘 已成為繼錫蘭、直通之後的又一佛教中心。
達賓紐寺的地基是長方形的,有別於阿南達寺的正方形,這樣的形式被之後很多大寺, 比如 蘇拉瑪尼和葛道帕林所繼承。塔內原來有樓梯,可以直達七級塔壇,站在佛塔頂端可俯瞰整片 蒲甘 平原,視野極佳,拂曉和傍晚看周圍景色,非常壯觀,因此又被稱為“望塔”,但現在所有的樓梯都封住了,不准登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