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你去看一場震撼生命的日出日落

瑞西光塔內還有祀奉納特的殿堂。古代的緬族人盛行納特崇拜(Nat),納特是 緬甸 原始宗教中的神靈,傳說中共有三十六個重要的納特。江喜陀國王上臺後,雖然跟隨阿奴律陀的步伐大力推行小乘佛教,但為了避免宗教衝突,他同時也容忍了其他宗教的存在,包括原始的納特崇拜,因此在瑞西光塔內才能見到祀奉納特的殿堂。江喜陀國王為了使小乘佛教適應於 特納 崇拜者,把當時的佛教保護神列為諸納特之首,放在殿堂中祀奉,所以瑞西光塔內的納特才有三十七個。實際上,由於江喜陀國王宣揚的神王觀念及對其他宗教的容忍態度,民族矛盾得到前所未有的緩和,極大地鞏固了 蒲甘 封建王朝的地位。




Bu paya中的Bu在緬語中意為“葫蘆”,而Paya就是“佛塔”的意思。卜帕耶寺呈圓柱形,是典型的驃族風格佛塔,由驃國所建,建造時間可能在9世紀,因此它也成了 蒲甘 地區建造時間最早的佛塔。不過這座佛塔在1975年的大地震中受到嚴重損壞,粉碎的石塊掉進了 伊洛 瓦底江。在經過修複後,就成瞭如今游客所見到的樣子,一座金色的佛塔聳立在一圈鋸齒狀的廊柱之上。
驃國的首都遺址在如今的 卑謬 附近,2014年剛被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是 緬甸 國內第一個世界遺產。驃族建築的佈局特點是呈圓形,一些著名佛塔也呈圓柱形或圓錐形。儘管 蒲甘 時期大佛塔都呈鐘形,但這種圓柱形佛塔對 蒲甘 時期的小建築仍有一定影響。驃國時期尖角拱形的寺廟建築,也成為 蒲甘 時期寺廟的雛形。
卜帕耶寺是當地人的朝拜聖地。這裡游客很少,可以欣賞到 伊洛 瓦底江的風光,也是欣賞日落的可選地之一。從卜帕耶寺下麵的碼頭可以乘船游覽 伊洛 瓦底江。





窮游塔最早是由窮游網的幾位版主發現並命名的,經過後來眾多背包客的驗證,它就是地圖上被標註為Shwe Nan Yin Taw佛塔群中最西端的一座佛塔。
沿著娘烏到 蒲甘 南側的主幹道朝老 蒲甘 進發,當發現道路右側矗立的一座尖頂被鍍金的佛塔時,說明已經離窮游塔不遠了。在 蒲甘 尖頂鍍金的佛塔還是比較稀少的,因此這座佛塔是個極好的參照物,很好辨認。這座佛塔並沒有被大多數攻略書所推薦,但仍然能在地圖上找到它的名字Alodawpyi。在這座佛塔對面有一條通往佈雷迪塔(在地圖上被標註為394)的小路。
經過阿羅多依佛塔後,就需要時刻註意道路左側的小路了,在路口會有一個很小的標誌牌,寫著“Shwe Nan Yin Taw Monastic Complex”。沿著這條小路朝深處進發,會發現散落著許 多佛 塔,但他們都不是我要尋找的窮游塔。還需要一直走到底,這就是傳說中的窮游塔,必須早上才能拍到順光正面照。







蘇拉瑪尼寺以其完整保存的壁畫而聞名,Balloons over Bagan的首席飛行員Bart D’hooge把這座寺廟評為 蒲甘 最美的寺廟。在瑞山陀塔看日出時,蘇拉瑪尼顯然是你視野所及之處最上鏡的一批佛塔之一,它擁有優美的體型,猶如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直撲天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