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古屋--昇龍道(高山--白川鄉--金澤)--名古屋*日本中部四日穿梭



下車後,因為預定的民宿在東茶屋街附近,而東茶屋街也是有名的景點,於是我們邁開腿朝著目的地粗發!!!!路途中看到的遠比坐車更精彩,其中附加了我們邊走邊說的情懷




金澤,是一個散著散著步,突然間一言不合就下起雪的地方。
金澤,是一個獃一天就會重“金”屬“中毒”的自帶洛可可風的地方。
金澤,是一個爬上一個坡莫名會產生一種全世界只剩你一人的錯覺的地方。
就是這樣一個小 京都 .....不,她比 京都 更小資(オシャレ);比起 京都 的傳統她更藝術;比起 京都 嘈雜的人群她更靜謐古風;比起 京都 的擁擠緊湊她更具有空間感。





從字面上來看這裡就是喝茶,在江戶時代則是觀賞藝伎表演的場所,這裡也培養了很多有名的藝妓,所以金澤也被成為小 京都 。
紅牆黑瓦兩層木結構樓房,雖然街道只有百來米卻充滿了古色古香如同置身於江戶時代。
金澤也是古時生產金子的地方,所以這裡金箔製品特別多,大多游客都會買一個金箔雪糕嘗嘗。
曾經的茶室現在演變成了商鋪,依然有少許的幾個茶室對公眾開放。
如果你想靜靜的游覽這裡不妨一大早來,避開游客,如果想要熱鬧,那可以在這裡獃上半天。
我們到的時候已經接近傍晚,夕陽的餘暉灑在東茶屋街,一片祥和與安寧。

權利的象徵—--金 日本 戰國時期的豐臣秀吉喜歡黃金,就連天守閣及調度品中也使用了大量的金箔。從加賀藩祖前田利家及諸侯們所有的房屋如聚樂第、伏見城等附近、都有用前田家紋的梅箔紋標記的瓦礫、和大量的金箔瓦礫出土。繼而可以推測出,作為權利的象徵,各諸侯從建築的磚瓦到內家裝飾等在各種各樣的場合上使用著金箔。
在金澤由於室町時代後期凈土真宗・本願寺的建勛者蓮茹的到訪,農民之間也競相廣泛得的傳誦起凈土真宗、最終以真宗王國而稱之。由於當時人們對佛教深厚信奉之心的涌動,最具代表性的事是佛壇以及佛具等的製作被爭相的定製,金箔、也就順利成章的作為佛具素材的必備之物被廣泛爭相的交易與使用至今。
各式各樣的金箔做成的飾品,還有金箔面膜哦。


二是:工匠人要有踏踏實實、堅韌不拔的氣質。也正因為這種氣質、成為了能夠在艱難的時代中頑強不屈、併在要求認真細緻的高度技術的行業中得以持續和傳承、製作出上等金箔的奠基石。
正因為以上的2個理由、金澤才能夠穿越苦難的時代,留下了諸多金箔真品,成為了真正的“箔之國”。







日本 的海鮮市場與國內不同,整個街道整潔有序,完全沒有腥味和雜物。


可見金澤的慢生活。


D1(9月29日):酒店—— 上海 浦東國際機場—— 名古屋 (14:35到)——(中間 名古屋 名鐵百貨取票、吃飯、轉轉)——高山(19:40到)——住宿高山
D2(9月30日):高山—— 白川鄉 ——金澤——住宿金澤
D3(10月1日):金澤—— 白川鄉 —— 名古屋 ——住 名古屋
D4(10月2日): 名古屋 一日——住 名古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