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中的一塊開闊之地,供客人住宿的尖頂小木屋。
伸向遠方的路
房屋的頂部都是尖尖的銳角,大概這裡冬季積雪較厚。
純凈的天空,起伏的山丘,原生態的自然環境。
狂野、空曠, 南歐 山野之美。
像個紀念碑式的建築。
客棧餐廳這裡最大的一棟建築,客棧、餐飲、咖啡館。網上查到這家旅店的介紹照片,多為3-4人的房間。
陳設古樸
多為農家生活、生產用具,全是老物件。
烤爐
在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之地,為旅行者提供極 大方 便。
大木桶上都是自產自銷的土產,都是真材實料,放到國內,全都可以標上“有機”、“天然”、“無污染”名頭。在這買了兩大瓶蜂蜜。
放眼四望,這裡不知道“污染”一詞為何物?
邂逅皮埃爾先生此地邂逅一 法國 老人,名皮爾遜,62歲,大學教師,單車騎行。我們車行路上曾見到他騎行的身影,沒想到在此會面。更讓人意外的是,皮埃爾會漢語,話語中還帶出 北京 話的兒化音。有點他鄉遇故知的感覺,與之攀談,合影留念。
許老師與老皮 一見如故,互留聯繫方式。
還得拍照留念。
老皮推著他的坐騎走向小木屋。老皮同志今晚就住此地,幾間顯得很舊的小木屋,大三角形屋頂,老皮笑言道:10歐,不貴。話語間眉目充滿笑意,一幅極滿足的神情,真真瀟灑之人,佩服!
就是這間。我們隨老皮入內參觀,房子很小,大約5平米,僅有兩張床,中間有個小木桌。
一處木圍攔隔出的一片草地,看著有點象牛圈,
即便不是牛圈,牛也可隨意出入。
老皮這樣的騎車旅行者,對環境的適應性、耐受力極強,旅途住宿能避風遮雨,放平睡覺即可。我們此生難以攀比、效仿。
摩托旅行隊稍遠處,百十米外,有一家更小的客棧,也是尖頂小木屋。那裡有一幫駕駛摩托車的老外在休息,進餐。
比之腳蹬車,還是省些力,但也非一般人所能親為。
鏡頭拉近看,這輛是雅馬哈,攜帶的各種零碎用品也不少。
鄉間旅行宿營地、小房、多人間。從外面看,與皮埃爾入住的小木屋相似。
仔細看,立柱之上的2層是間小屋。招牌顯示此地已屬杜米托爾。
路上風景養精蓄銳後,離開客棧繼續行路。“風景在路上”言之鑿鑿,今天一路都在欣賞路上風景,而且都是美到極致的風景。
風吹草低現牛羊
牧羊人、牧羊犬。 黑山 經濟傳統上依靠畜牧業,主要是山羊和綿羊。夏季和冬季需要轉換草場。
低頭吃草的馬兒 ,好大一片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