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國慶河南古都游
龍門石窟 自建造以來受到的人為的盜鑿破壞十分嚴重。唐武宗時期的滅佛運動、使石窟蒙難。清末和民國初年的游記史料記載了當時石窟造像被盜嚴重。此外,民國政府為從 南京 遷都 洛陽 ,修建 龍門 西山下道路時也炸毀了大量的山麓佛龕。由於戰亂管理空虛,1930年代到1940年代 龍門石窟 造像受到了瘋狂的盜鑿,許多頭像、碑刻、浮雕被 日本 、 美國 的文物商人收購。看著這些被破環的石窟,游客們就剩下嘆息了。 賓陽 中洞是北魏時期代表性的洞窟。“ 賓陽 ”意為迎接出生的太陽。 賓陽 三洞開鑿於北魏時期,是北魏的宣武帝為他父親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開工於公元500年,歷時24年,用工達80萬2366個,後因為發生宮廷政變以及主持人劉騰病故等原因,計劃中的三所洞窟( 賓陽 中洞、南洞、北洞)僅完成了一所即 賓陽 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賓陽 中洞內為馬蹄形平面,穹窿頂,中央雕刻重瓣大蓮花構成的蓮花寶蓋,蓮花周圍是八個伎樂天和兩個供養天人。它們衣帶飄揚,迎風翱翔在蓮花寶蓋周圍,姿態優美動人。洞內為三世佛題材,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主佛為釋迦牟尼。他是佛教的創始人,原名叫喬達摩·悉達多,原是古 印度 凈飯王的兒子。他和 中國 的孔子生活在同一時代,比孔子要年長12歲。他在29歲時出家修行,經過六年,悟道成佛,創立了佛教。由於北魏時期崇尚以瘦為美,所以主佛釋迦牟尼面頰清瘦,脖頸細長,體態修長。衣紋密集,雕刻手法採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由於北魏孝文帝遷都 洛陽 後實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飾一改雲岡石窟佛像那種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著寬袍大袖袈裟。釋迦牟尼所有侍立二弟子、二 菩薩 。二 菩薩 含睇若笑,文雅敦厚。左右壁還各有造像一鋪,都是一佛、二 菩薩 ,著褒衣博帶袈裟,立於覆蓮座上。
洞中前壁南北兩側,自上而下有四層精美的浮雕。第一層是以《維摩詰經》故事為題材的浮雕,叫做“維摩變”。第二層是兩則佛本生故事。第三層為著名的帝後禮佛圖。第四層為“十神王”浮雕像。特別是位於第三層的帝後禮佛圖,它們反映了宮廷的佛事活動,刻畫出了佛教徒虔誠、嚴肅、寧靜的心境,造型準確,製作精美,代表了當時生活風俗畫的高度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非常可惜的是,在上個世紀的三、四十年代被盜往國外了,現在分別陳列在 美國 紐約 大都會博物館和 美國 堪薩斯州 納爾遜 藝術博物館。
賓陽 南洞的洞窟為北魏時期開鑿,但洞中幾尊主要的佛像都是在初唐完成的。洞中主佛為阿彌陀佛,面相飽滿,雙肩寬厚,體態豐腴,體現了唐朝以胖為美的風格。 賓陽 南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在北魏廢棄的基礎上又續鑿而成,為其生母長孫皇后做功德而建,屬於過渡時期的作品。 佛祖的”剪刀手“萌不萌?原來剪刀手的鼻祖在 龍門 啊
實際上是大拇指壞掉了,可惜了 賓陽 三洞
摩崖三佛龕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這種造像組合在 中國 石窟寺中極為罕見。中間主佛為 彌勒 ,坐於方臺座上,頭頂破壞,僅雕出輪廓,未經打磨。據佛經記載, 彌勒 佛是“未來佛”,是作為現在佛釋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現的。武則天利用 彌勒 信仰為其登基製造輿論,登基後又自稱“慈氏”(即 彌勒 ),推動了 彌勒 信仰的風行。摩崖三佛龕的開鑿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出現的,隨著武周政權的垮臺,摩崖三佛龕也因此而停工。雖然這組造像是半成品,卻為我們瞭解石窟造像的開鑿程序提供了一份寶貴的實物資料。 天然石頭--- 洛陽 牡丹 石
萬佛洞因洞內南北兩側雕有整齊排列的一萬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後室結構,前室造二力士、二 獅子 ,後室造一佛二弟子二 菩薩 二天王,是 龍門石窟 造像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頂有一朵精美的蓮花,環繞蓮花周圍的為一則碑刻題記:“大唐 永隆 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監姚神表,內道場運禪師,一萬五千尊像一龕”。它說明瞭該洞窟是在宮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內道場智運禪師的主持下開鑿的,完工於唐高宗 永隆 元年即公元680年。洞內主佛為阿彌陀佛,端坐於雙層蓮花座上,面相豐滿圓潤,兩肩寬厚,簡潔流暢的衣紋運用了唐代渾圓刀的雕刻手法。主佛施“無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間無所畏懼,唯我獨尊。主佛端坐在蓮花寶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剛力士,那奮力向上的雄姿與主佛的沉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更加襯托出主佛的安詳。主佛背後還有五十二朵蓮花,每朵蓮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養 菩薩 ,她們或坐或側,或手持蓮花,或竊竊私語,神情各異,像是不同少女的群體像。五十二代表著 菩薩 從開始修行到最後成佛的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
在洞內南側還有一尊 菩薩 像,她是 龍門石窟 唐代眾多 菩薩 像的精美範例。 菩薩 通告85釐米,頭部向右傾斜,身體成”S”形的曲線,整個姿態顯得非常優美端莊。 中國 著名戲劇大師梅蘭芳早年參觀 龍門 時,被她那優美的形象所吸引並大加贊賞,此後經過藝術加工, 成功 地運用到他的表演中。
奉先寺是 龍門石窟 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因為它隸屬於當時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稱“奉先寺”。此窟建開鑿於唐高宗初,咸享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則天贊助脂粉錢兩萬貫,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畢,長寬各30餘米,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主佛蓮座北側的題記稱之為“大盧舍那像龕”,這裡共有九軀大像,中間主佛為盧舍那大佛,為釋迦牟尼的報身佛,據佛經說,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這座佛像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達1.9米,佛像面部豐滿圓潤,頭頂為波狀形的發紋,雙眉彎如新月,附著一雙秀目,微微凝視著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雙耳長且略向下垂,下頦圓而略向前突。圓融和諧,安詳自在,身著通肩式袈裟,衣紋簡樸無華,一圈圈同心圓式的衣紋,把頭像烘托的異常鮮明而聖潔。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有人評論說,在塑造這尊佛像時,把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感情、開闊的胸懷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傳說是按照武則天25歲時的容貌雕刻的。
古陽洞在 龍門 山的南段,開鑿於公元493年,是 龍門石窟 造像群中開鑿最早、佛教內容最豐富、書法藝術最高的一個洞窟。它規模宏偉、氣勢壯觀。洞中北壁刻有楷體“古陽洞”三個字,到了清末光緒年間,道教徒將主像釋迦牟尼塗改成太上老君的形象,訛傳老子曾在這兒練丹,所以古陽洞又叫老君洞。
古陽洞是由一個天然的石灰岩溶洞開鑿成的。窟頂無蓮花藻井,地面呈馬蹄形。主像釋迦牟尼,著雙領下垂式袈裟,面容清瘦,眼含笑意,安詳地端坐在方臺上,侍立在主佛左側的是手提寶瓶的觀音 菩薩 ,右邊的是拿摩尼寶珠的大勢至 菩薩 ,他們表情文靜,儀態從容。
古陽洞大小佛龕多大數百,雕造裝飾十分華麗,特別是表現在龕的外形、龕楣、龕額的設計上,豐富多彩,變化多端,有的是蓮瓣似的尖拱、有的是屋形的建築、有的是帷幔合流蘇,並且在龕楣上雕造有佛傳故事,如:古陽洞南壁釋伽多寶龕上,有樹下誕生、步步生蓮、 九龍 灌頂等,講述的是悉達多從他母親摩耶上網右腋下誕生,剛出生,就走了七步,每一步腳印都生出一朵蓮花,這叫步步生蓮,他站在方臺上,天空中有九條龍為他噴水淋浴。
去往東山的路上 東山石窟擂鼓台遺址
賓陽 中洞內為馬蹄形平面,穹窿頂,中央雕刻重瓣大蓮花構成的蓮花寶蓋,蓮花周圍是八個伎樂天和兩個供養天人。它們衣帶飄揚,迎風翱翔在蓮花寶蓋周圍,姿態優美動人。洞內為三世佛題材,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主佛為釋迦牟尼。他是佛教的創始人,原名叫喬達摩·悉達多,原是古 印度 凈飯王的兒子。他和 中國 的孔子生活在同一時代,比孔子要年長12歲。他在29歲時出家修行,經過六年,悟道成佛,創立了佛教。由於北魏時期崇尚以瘦為美,所以主佛釋迦牟尼面頰清瘦,脖頸細長,體態修長。衣紋密集,雕刻手法採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由於北魏孝文帝遷都 洛陽 後實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飾一改雲岡石窟佛像那種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著寬袍大袖袈裟。釋迦牟尼所有侍立二弟子、二 菩薩 。二 菩薩 含睇若笑,文雅敦厚。左右壁還各有造像一鋪,都是一佛、二 菩薩 ,著褒衣博帶袈裟,立於覆蓮座上。
洞中前壁南北兩側,自上而下有四層精美的浮雕。第一層是以《維摩詰經》故事為題材的浮雕,叫做“維摩變”。第二層是兩則佛本生故事。第三層為著名的帝後禮佛圖。第四層為“十神王”浮雕像。特別是位於第三層的帝後禮佛圖,它們反映了宮廷的佛事活動,刻畫出了佛教徒虔誠、嚴肅、寧靜的心境,造型準確,製作精美,代表了當時生活風俗畫的高度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非常可惜的是,在上個世紀的三、四十年代被盜往國外了,現在分別陳列在 美國 紐約 大都會博物館和 美國 堪薩斯州 納爾遜 藝術博物館。
賓陽 南洞的洞窟為北魏時期開鑿,但洞中幾尊主要的佛像都是在初唐完成的。洞中主佛為阿彌陀佛,面相飽滿,雙肩寬厚,體態豐腴,體現了唐朝以胖為美的風格。 賓陽 南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在北魏廢棄的基礎上又續鑿而成,為其生母長孫皇后做功德而建,屬於過渡時期的作品。 佛祖的”剪刀手“萌不萌?原來剪刀手的鼻祖在 龍門 啊
實際上是大拇指壞掉了,可惜了 賓陽 三洞
摩崖三佛龕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這種造像組合在 中國 石窟寺中極為罕見。中間主佛為 彌勒 ,坐於方臺座上,頭頂破壞,僅雕出輪廓,未經打磨。據佛經記載, 彌勒 佛是“未來佛”,是作為現在佛釋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現的。武則天利用 彌勒 信仰為其登基製造輿論,登基後又自稱“慈氏”(即 彌勒 ),推動了 彌勒 信仰的風行。摩崖三佛龕的開鑿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出現的,隨著武周政權的垮臺,摩崖三佛龕也因此而停工。雖然這組造像是半成品,卻為我們瞭解石窟造像的開鑿程序提供了一份寶貴的實物資料。 天然石頭--- 洛陽 牡丹 石
萬佛洞因洞內南北兩側雕有整齊排列的一萬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後室結構,前室造二力士、二 獅子 ,後室造一佛二弟子二 菩薩 二天王,是 龍門石窟 造像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頂有一朵精美的蓮花,環繞蓮花周圍的為一則碑刻題記:“大唐 永隆 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監姚神表,內道場運禪師,一萬五千尊像一龕”。它說明瞭該洞窟是在宮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內道場智運禪師的主持下開鑿的,完工於唐高宗 永隆 元年即公元680年。洞內主佛為阿彌陀佛,端坐於雙層蓮花座上,面相豐滿圓潤,兩肩寬厚,簡潔流暢的衣紋運用了唐代渾圓刀的雕刻手法。主佛施“無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間無所畏懼,唯我獨尊。主佛端坐在蓮花寶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剛力士,那奮力向上的雄姿與主佛的沉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更加襯托出主佛的安詳。主佛背後還有五十二朵蓮花,每朵蓮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養 菩薩 ,她們或坐或側,或手持蓮花,或竊竊私語,神情各異,像是不同少女的群體像。五十二代表著 菩薩 從開始修行到最後成佛的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
在洞內南側還有一尊 菩薩 像,她是 龍門石窟 唐代眾多 菩薩 像的精美範例。 菩薩 通告85釐米,頭部向右傾斜,身體成”S”形的曲線,整個姿態顯得非常優美端莊。 中國 著名戲劇大師梅蘭芳早年參觀 龍門 時,被她那優美的形象所吸引並大加贊賞,此後經過藝術加工, 成功 地運用到他的表演中。
奉先寺是 龍門石窟 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因為它隸屬於當時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稱“奉先寺”。此窟建開鑿於唐高宗初,咸享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則天贊助脂粉錢兩萬貫,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畢,長寬各30餘米,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主佛蓮座北側的題記稱之為“大盧舍那像龕”,這裡共有九軀大像,中間主佛為盧舍那大佛,為釋迦牟尼的報身佛,據佛經說,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這座佛像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達1.9米,佛像面部豐滿圓潤,頭頂為波狀形的發紋,雙眉彎如新月,附著一雙秀目,微微凝視著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雙耳長且略向下垂,下頦圓而略向前突。圓融和諧,安詳自在,身著通肩式袈裟,衣紋簡樸無華,一圈圈同心圓式的衣紋,把頭像烘托的異常鮮明而聖潔。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有人評論說,在塑造這尊佛像時,把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感情、開闊的胸懷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傳說是按照武則天25歲時的容貌雕刻的。
古陽洞在 龍門 山的南段,開鑿於公元493年,是 龍門石窟 造像群中開鑿最早、佛教內容最豐富、書法藝術最高的一個洞窟。它規模宏偉、氣勢壯觀。洞中北壁刻有楷體“古陽洞”三個字,到了清末光緒年間,道教徒將主像釋迦牟尼塗改成太上老君的形象,訛傳老子曾在這兒練丹,所以古陽洞又叫老君洞。
古陽洞是由一個天然的石灰岩溶洞開鑿成的。窟頂無蓮花藻井,地面呈馬蹄形。主像釋迦牟尼,著雙領下垂式袈裟,面容清瘦,眼含笑意,安詳地端坐在方臺上,侍立在主佛左側的是手提寶瓶的觀音 菩薩 ,右邊的是拿摩尼寶珠的大勢至 菩薩 ,他們表情文靜,儀態從容。
古陽洞大小佛龕多大數百,雕造裝飾十分華麗,特別是表現在龕的外形、龕楣、龕額的設計上,豐富多彩,變化多端,有的是蓮瓣似的尖拱、有的是屋形的建築、有的是帷幔合流蘇,並且在龕楣上雕造有佛傳故事,如:古陽洞南壁釋伽多寶龕上,有樹下誕生、步步生蓮、 九龍 灌頂等,講述的是悉達多從他母親摩耶上網右腋下誕生,剛出生,就走了七步,每一步腳印都生出一朵蓮花,這叫步步生蓮,他站在方臺上,天空中有九條龍為他噴水淋浴。
去往東山的路上 東山石窟擂鼓台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