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icka's travel life】洛都回憶之——龍門聖像
我在酷暑的洛水之南,看黃水流經瀍河以北。
想要旅行,每段路都有許多有意義的細節。
想要旅行,每一天都有很多充實的時刻。
想要旅行,有一群歡笑的小伙伴在左右。
想要旅行,有一個心愛的他能分享風景。
想放逐,就是想要旅行。
↑龍門石窟
最近天很晴,心裡是無限惋惜。忙到沒時間看風景的城市生活總是很遺憾,辛苦一整天卻覺得自己錯過了最精彩。
朋友圈裡可以刷刷心情卻無法遇到最想見的人。
很奇怪工作再努力,成果再多,滿足感卻稍縱即逝。只有回憶再回憶,重溫旅途中的幸福感。
在負能量滿滿的今天,緩慢的步行回家。理出這些文字,預備開啟 龍門石窟 的回憶之旅。
龍門回憶龍門石窟 現場看了一整天,追著太陽的軌跡,反向從西山石窟到東山石窟。
回家閱讀了近2個多月的《洛都聖像》,對照著一個窟一個窟的再認識, 龍門 終於不再是導游口中的那一些個傳奇故事了,而是從北魏走來,走過初唐、盛唐的佛教生活的再現。
↑龍門石窟 伊河兩岸南北,長達一公里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洞窟鱗次櫛比,蜂巢一般。斷斷續續400多年的開鑿,從皇親國戚到平民百姓,這種巨大的信仰的力量,造就了人類建築雕刻史上的奇跡。
↑龍門石窟 龍門簡史從 龍門 橋口進入慢慢看,不是想象中的震驚,也不是想象中的感動,因為這些佛像大多損毀嚴重,面目全非。只有無奈和些許的失望。有多少人是衝著巨大的雕刻而來,卻只得到殘垣斷壁?
↑龍門石窟 然而走了大半個早上敬佩之心油然而生,因為那些個殘留的細節讓你感到太不容易,山崖之上,簡單的鑿取工具,如何呈現出如此線條和表情,越看越是如此。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於北魏初創,在唐代續盛。
北魏孝文、宣武、孝明三帝時期,計約35年;唐代太宗、高宗、武后、玄宗四帝時期,計約110年。這150年間,奠定了 龍門 的盛大規模。
↑龍門石窟 這裡歷代就是皇室貴胄發願造像之地,集中體現了皇家意志和行為, 賓陽 中洞為北魏宣武帝開鑿,盧舍那大像龕則是唐高宗、武后所開鑿,而古陽洞、 賓陽 南洞、萬佛洞和未竣工的摩崖三佛龕等,都是封建統治者的直接經營,這些工程浩大、不惜民力的做法,才為後世營造瞭如此輝煌的洞窟。
↑龍門石窟 與此同時,在北魏、李唐皇室貴族的影響之下,狂熱的崇佛奉佛思想,融入到社會文化的各個層面。就連白居易晚年夜生活在 龍門 ,每天坐對這萬千大佛,安度晚年。而大量的平民百姓的開龕造像許願祈佛的造像題記則散佈在 龍門 的個個角落。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今日的聽伊亭前,誰還能聽到香山居士的吟詩?也再無摯友元稹的唱和了。
↑龍門石窟 伊河細流水靜默,伊山石窟像不語。
伊人曾今香山居,伊心祈願福祉成。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武宗 會昌 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於 洛陽 ,享年75歲,贈尚書右僕射,謚號“文”,葬於 洛陽 香山。
↑龍門石窟 這個一生傳奇的詩王,逝去後,唐宣宗李忱寫詩悼念他說:“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龍門石窟 白園中有不少 日本 書法家的石刻,給這中原黃土增添了些許異域風情。或許這就是宗教和文化的交流融合。 十座石窟在 龍門 有幾個洞窟不得不看,或許看懂了他們就可以說自己來過 龍門 ,看過 龍門 的石窟。
古陽洞
賓陽 三洞
火燒洞
蓮花洞
皇甫公窟
藥方洞
敬善寺
萬佛洞
奉先寺大像龕(盧舍那大佛)
看經寺千佛洞
擂鼓 臺中 洞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賓陽北洞
↑龍門石窟 賓陽 北洞正壁造像為一佛二弟子二 菩薩 。主尊結跏趺坐於方形疊澀束腰臺座上。雙手平舉向前,左手伸二指向下,右手伸二指向上。
窟頂為一重瓣大蓮花,周繞以十身伎樂飛天,外層為圓錢紋、垂鱗紋、三角紋及流蘇。
↑龍門石窟 很喜歡這一尊身後的圓形頭光和舟形大身光。三重,內是蓮瓣,中是同心圓,最外是火焰紋,火焰紋還連接著窟頂的彩繪,色澤艷麗,熊熊升騰之感讓人內心充實。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賓陽中洞窟門外北側的力士頭戴 菩薩 寶冠,眼鼻輪廓突出。頭後有圓形頭光。左手在腰際處握了一把金剛杵,右手在胸前張開,雙腿叉開。身體向洞口方向傾斜。
這一力士的形象,濃眉大眼很有西域之風,是在 龍門 眾多雕像中給人很強視覺衝擊力的一個。手部姿態總讓我想到“不許入內”,護衛之感明顯。
想要旅行,每段路都有許多有意義的細節。
想要旅行,每一天都有很多充實的時刻。
想要旅行,有一群歡笑的小伙伴在左右。
想要旅行,有一個心愛的他能分享風景。
想放逐,就是想要旅行。

最近天很晴,心裡是無限惋惜。忙到沒時間看風景的城市生活總是很遺憾,辛苦一整天卻覺得自己錯過了最精彩。
朋友圈裡可以刷刷心情卻無法遇到最想見的人。
很奇怪工作再努力,成果再多,滿足感卻稍縱即逝。只有回憶再回憶,重溫旅途中的幸福感。
在負能量滿滿的今天,緩慢的步行回家。理出這些文字,預備開啟 龍門石窟 的回憶之旅。
龍門回憶龍門石窟 現場看了一整天,追著太陽的軌跡,反向從西山石窟到東山石窟。
回家閱讀了近2個多月的《洛都聖像》,對照著一個窟一個窟的再認識, 龍門 終於不再是導游口中的那一些個傳奇故事了,而是從北魏走來,走過初唐、盛唐的佛教生活的再現。





北魏孝文、宣武、孝明三帝時期,計約35年;唐代太宗、高宗、武后、玄宗四帝時期,計約110年。這150年間,奠定了 龍門 的盛大規模。





伊人曾今香山居,伊心祈願福祉成。




古陽洞
賓陽 三洞
火燒洞
蓮花洞
皇甫公窟
藥方洞
敬善寺
萬佛洞
奉先寺大像龕(盧舍那大佛)
看經寺千佛洞
擂鼓 臺中 洞










窟頂為一重瓣大蓮花,周繞以十身伎樂飛天,外層為圓錢紋、垂鱗紋、三角紋及流蘇。




這一力士的形象,濃眉大眼很有西域之風,是在 龍門 眾多雕像中給人很強視覺衝擊力的一個。手部姿態總讓我想到“不許入內”,護衛之感明顯。